《许世友的最后一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许世友的最后一战-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庆功会上说传统
  四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广州军区前进指挥所在南宁市隆重召开了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的庆功大会。
  这是一次表彰英雄模范、交流经验的大会,也是一次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盛会。参加大会的一千七百名来自部队、民兵、民工的英雄模范中,有团结战斗、能攻善守、战功卓著的英雄集体的代表;有活着的董存瑞、黄继光、杨根思、罗光燮式的战斗英雄;有抱住敌人跳下悬崖的“狼牙山五壮士”式的功臣;有对祖国无限忠诚、只身同敌人战斗几天几夜的孤胆英雄;还有许多智勇双全的坦克英雄、炮兵英雄、爆破英雄、格斗英雄、工兵英雄、防化英雄、民兵英雄和支前模范。
  春光明媚的南宁市,到处洋溢着军民团结、欢庆胜利的气氛。市内主要街道和高大建筑物上,悬挂着一幅幅标语,上面写着“热烈庆祝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重大胜利!”“向战斗英雄、人民功臣学习致敬!”
  庆功大会会场设在南宁市大礼堂,一队队胸前佩戴着军功章和奖章的英雄模范来到大会会场时,迎候在这里的各族群众和文艺工作者,在鼓乐声中翩翩起舞,欢呼声、口号声和鞭炮声响彻邕江两岸、大桥南北。人们把五彩缤纷的花瓣撒在英雄模范身上,尽情表达各族人们对在保卫祖国边疆战斗中立下卓越功勋的子弟兵的热爱。
  出席庆功大会的领导人有:许世友司令员,向仲华政委,副司令员刘昌毅、江燮元、欧致富、吴忠、副政委杨树根、单印章、谷景生、还有政治部主任王淳、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王海和我。出席大会的还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南宁市的党政领导人及烈士家属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第三书记覃应机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向大会致了贺词。
  在二十三日庆功大会闭幕式上,吴忠副司令员宣读了军区的嘉奖令,授予一百四十八个英雄集体和个人以荣誉称号,给四十四个单位和个人记功。
  在请许世友讲话时,他说:“这次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参战的部队打得很勇敢、很顽强,得到了锻炼,打出了很多战斗英雄模范,我向各位英雄模范祝贺!”
  他指出了这次作战锻炼出大批骨干的意义。他认为部队打仗和平时训练骨干是很重要的。这次作战锻炼出了大批骨干,他们现在是班、排、连长,这批人对于我军建设有重大意义。我们几十年没有打大仗了,这次打了一次比较大的仗,打出了一大批有作战经验的班、排、连长,可以使部队几十年不缺乏骨干。
  他强调了这次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他说:这一仗打得好,经验很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策,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指示,正确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作战方法上,运用了毛泽东同志关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因此,大量地歼灭越军部队,夺得了中央军委要我们夺取的地方。
  许世友还总结了具体经验。他认为这些经验是很多同志流血牺牲换来的。
  第一条成功的经验是我军兵力占优势,以多打少;部队杀气很旺,奋勇冲杀,勇往直前,绝不回头。这一条把敌人的气势压倒了,越军抵挡不住,只好退缩,逃跑。越军处处败退,我军所向无敌,把号称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军打败了,“不可战胜”的神话戳穿了。我们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
  第二条成功的经验是作战行动的突然性,开始全线还击时,黎笋正在出国访问,战略上实现了突然性;当我还击作战的边防军出现在越军的纵深内,当地群众还以为是越南部队,战役上也实现了突然性,争取和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我军全线还击,敌人摸不清战役的主要突击方向,他们只好全线防御;派出一定数量的小部队临时占领阵地,堵击我军的战役穿插迂回部队,企图稳住士气和防御态势,处于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的境地。
  第三条成功的经验是发挥了联合兵种的整体威力。首先是炮兵威力很大,用强大的火力摧毁了越军工事的坚硬外壳,压倒了越军的士气,歼灭了大量越军有生力量,给步兵、坦克创造了有利条件。坦克大显威风,特别是在同登——凉山方向,威力发挥得更好,令越军闻风丧胆。工兵开路、架桥、爆破,为坦克、步兵创造了有利战机。步兵是战场上的主要兵种,他们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协同坦克、工兵,不失时机,不断向敌人纵深突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许世友也总结了教训。他说:要讲教训,第一点就是三十年没打大仗了,有很多人对于打仗这个东西不适应了。基层干部没有打过仗,有的高级干部也没打过仗,现在一下子指挥几千人、上万人甚至几万人,不容易,有些缺点是难免的。
  第二个问题是过去多是在北方打仗,对于在南方作战从我自己到下边各级都是不熟悉的。对于亚热带山林作战,我们没有打过。这次作战的地区气候特殊,十月以后是旱季,五月以后是雨季,我们不熟悉这种气候。对于石砬子山地形也认识不足,这种地形利守不利攻,对我们进攻作战造成了不小的困难。由于我们对这种地形研究不够,认识不足,开始时对策不够有力,两天后才总结出有力战法。
  第三个问题是对困难估计不足,打到纵深去以后,行军无人带路,饿了无人送饭,伤员无人后送。越南也是全民皆兵,到处有越南军民援助越南军队,不少民军对我军作战,大姑娘、老太太都向我军射击。
  第四个问题是我们的装备落后,战士负荷太重。这次作战,战士负荷八十斤,有的六十斤,既不方便走,更不方便打。过去哪有这么多东西?只背一条薄毯子,顶多两三斤重,我当红军十年没有盖过被子,八年抗战也没盖过被子,很简单,一切从战争出发,怎么多带子弹,怎样把大刀背好、保管好就行了。现在我们一件雨衣淋湿了就有八斤重,太落后,战士还要背子弹,背手榴弹,背粮食,背干粮,背水壶……太重了!
  许世友借此机会对他的部下进行光荣传统的教育。他说:我这个人带兵以来,部队没有向敌人交过枪,没有!从来是活不交枪,死不丢尸,这是老红军的光荣传统。当兵就不能怕死,你要是怕死,说不定死得快,不怕死得还不一定死,我们应做到任何时候都不向敌人交枪、不当俘虏,这是我军的光荣传统。
  再就是干部以身作则,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现在有的人讲起话来一大套,做起事来不见影,会耍嘴皮子,那不行。我当团长、师长、军长的时候经常背着大刀,作战时就用大刀同敌人拼杀,率领部队作战。这样你的下级才真正服你。还要爱护战士,减少伤亡。消灭敌人才是更好地保存自己。要教会战士射击,敌人上山瞄头,下山瞄脚,平地瞄胯裆,这样才能消灭敌人,还要隐蔽好自己,善于利用地形地物,卧下时只露眼睛以上,下面不准露出来,这样伤亡就小。这次作战,有的露出大半个身子,那伤亡就大了。
  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困难的时候能够率领部队克服艰难困苦,在强敌面前能够打败敌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这次作战也有极个别的党支部是豆腐渣,完不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表现出软弱无能,没有骨气,是些软骨头。
  他继续说:我们这个军队打败了蒋介石八百万军队,打出来一个新中国。抗美援朝,打败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取得了伟大胜利。老同事都要搞传帮带,把我军的光荣传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要把干部战士团结一致、亲密无间的光荣传统传下去,干部首先要和战士同甘苦。战争年代我二十多年没有盖过被子,那个时候干部战士的关系很好。营长牺牲了,全营哭三天!现在干部战士关系怎么样?恐怕没有那个时候好,差得远,不象红军那样,也不象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那样。在新的形势下,有新的办法,可以发明创造,但是根本的原则不能变,决不能借故否定这些光荣传统,更不能恶意攻击这些传统。
  三杯茅台敬英雄
  庆功大会之后,全体人员参加了庆功宴会。庆功宴会在邕江饭店大餐厅举行。邕江饭店周围的墙上、树上贴着红绿纸页的标语:“向英雄们致敬!”、“向英雄模范学习!”、“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保卫国防!”大餐厅窗明几净,餐桌整齐划一,桌布清爽洁净,餐巾是一色的橘黄色,餐厅服务员把他们折成小鸟的形状。酒杯大小两种,摆在桌子边沿,象是把守餐桌的哨兵。大餐桌的中间摆着一束鲜艳的玫瑰花。参加宴会的人们都拿着自己的桌号找位置。餐厅服务员微笑着给大家指位置:“请在这里就座。”“欢迎各位英雄光临。”我们那些刚下战场的英雄们有的说声“谢谢”,有的只是点点头,不敢看那些姑娘的笑脸。
  许世友司令员、向仲华政委和军区其他首长都参加了这个隆重的盛大宴会。当许世友进入宴会大厅时,大家起立鼓掌,许世友行举手礼。
  向仲华政委在致祝酒词时说:今天是庆功宴会,为全体英雄模范庆功,祝贺你们为祖国立了大功,也预祝你们今后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再立新功,为保卫祖国边疆再立新功。
  宴会上,许世友举着一杯茅台酒,笑呵呵地对大家说:“我们打了胜仗,应当好好庆祝一下,你们立了功更应当好好庆贺一下。请同志们拿起杯来,倒满酒。”他向周围桌上的同志们扫视了一下,说:“为英雄干杯!”他率先一饮而尽,接着又倒上一杯,拿在手中看着大部分人都喝下去了,他又说:“同志们!这一杯是祝贺你们再立新功。”他一仰脖子又是一饮而尽。待大家喝下去了,许世友又斟满了第三杯:“这杯酒祝愿你们永远爱祖国,永远当英雄!”说了这句话,又是一饮而尽,把杯底朝天举得高高的,表示一点没剩。
  他看到有的同志不会喝酒,就讲了一个故事:“玉皇大帝不知道人间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就派一个天官到人间调查,这天官走了很多地方,看到人们都很快乐,他无法向玉皇大帝报告。正在发愁时,他看到一家酒店,招牌上写着‘一醉解千愁’就走了进去。正巧有几个人在那里饮酒,其中一个人大概是因为酒量太差,喝酒时难以下咽,样子十分难受。这天官随即回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说,看来这人间最大的痛苦就是喝酒。”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增添了庆功宴会的喜庆气氛。
  同桌的人说:“你年纪大了,不要多喝酒,对身体健康不利,要喝也不能喝那么猛,一连几杯,胃受不了,天长日久,就会生病。”许世友风趣地说:“冷酒伤肝,热酒伤肺,没有酒伤心呀!”逗得大家又笑一阵。他本人却不笑,只是看着大家笑,这是他讲风趣话的目的。他看着大家笑完了又说:“我现在七十四岁了,身体还这样好,就是因为我注意锻炼和经常喝点酒的原故。你们到了我这年龄不见得有我身体好。”我曾听许世友的保健护士张玉梅说过:“许世友司令员有喝酒的习惯,中午、晚上都要喝几杯。他自己常说:‘多饮伤身体,少饮益健康。’因为他有肝病,这种病就怕喝酒,所以我们经常劝他少喝、不喝,他不听。”
  这天是庆功酒,与平日不同,别人更不好阻拦他。历来的庆功酒讲究三杯才够意思,他开始就喝了三杯,这是中国的习俗。他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他要发扬军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些英雄就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化身。所以他慷慨地多喝几杯,热情地为英雄祝酒。英雄的司令员,热爱他自己领导的英雄士兵啊!
  此情此景,我不由得回想起过去的日日夜夜……
  第02章 还击有理
   情况通报,一份份汇集到许世友的办公桌上,足有一尺来厚。自从一九七七年以来,越南黎笋集团不断在中越边境地区无故制造事端1740余起,入侵袭扰的地段达160多处,伤我边民110多人,霸占我领土浦念岭、庭毫山地区;在国内反华排华,大批华侨被驱赶到边境……许世友看着这些情况通报,眉宇紧锁,心中怒火难平。“疯狂!太疯狂了!!”他常常这样自语。当他看到越南黎笋集团准备派几十万军队入侵柬埔寨的情报后,更是怒不可遏。“小小的越南竟敢称霸东南亚,太狂妄了!不教训它一下不行!”浑厚的声音,竟使进来送情报的作战参谋惊呆了。
  不久,司令部接到了总参谋部的通知:准备反击越南的侵略行径。打这以后,许司令员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改变了,他不再去打猎,更不外出,自己把自己“关了起来”。人们时常听到的笑声中断了,习武的身影消失了……
  对于这一仗到底打不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战役问题,它是国家的大事,甚至是世界的大事。不打则已,打则必有理有据。同志们各抒己见的话语,不时地在他脑海里萦绕。
  部分同志认为:从军事利益来看,打这一仗不一定有利,我们在越南北边打越南支援柬埔寨,苏联也有可能在我国北边打我们支援越南。那时,我将处于两面作战,十分不利。若扩展开,美国也有可能在它认为有利的时机参战,从中渔利,甚至有扩展成世界大战的危险。有的同志从国际舆论的角度看待这一仗,认为我国和越南是邻邦,它是小国,我们是大国,打越南,其他国家会不会认为我们以大欺小?而且我国的经济建设刚刚从“四人帮”干扰破坏的困境中摆脱出来,应集中财力搞建设,哪有那么多钱用于打仗?
  另一部分同志则认为,这一仗应该打。从国际关系角度来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贯支持正义战争,在东南亚和亚洲享有崇高的威望,我们怎能置越南践踏另一国主权的侵略行径而不闻不问?置越南用武力威慑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宁而不管不顾呢?况且越南已将称霸的魔爪伸到了我国境内,严重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