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信我能我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信我能我要-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爸妈曾经想托关系把我“买进”省重点中学——师大附中就读,但是被那高昂的“赞助费”吓坏了,只好作罢。
  我现在就读的65中是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的教育质量较差。虽说现在由于高校扩招,上大学不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了,但是要想在65中考取一所重点大学却并不是那么容易。我从师兄师姐们那里打听到,在去年的高考中,65中仅有五人考上了第一批重点大学。这就意味着在65中读书,你的成绩必须保持在前五名,才有可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进了65中以后,我起早摸黑,刻苦攻读,只指望通过三年的寒窗苦读能换来一张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谁知在入学后的第一次大型考试——期中考试中,我居然考了一个全班第28名。这怎么得了,要知道我进校时的成绩是全校第四名!
  那天我的心情十分抑郁烦闷。我独自一人游荡在大街上,心乱如麻。我抱怨命运的不公,我怨恨自己的无能。我深感前途迷茫,不知路在何方。就这样胡思乱想了一个下午,回到家已是六点半。爸妈知道我心情不好,也没敢多问。匆匆扒了两口饭,我就把自己关进了小房间。正在这时,表哥来我家串门。我从床上一跃而起。表哥是我最崇拜的人,他从小成绩就特好,去年从师大毕业后又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他一直关心我的学习情况,一有空就来了解我的学习情况,辅导我的功课。 
  我把这次考试情况如实地告诉了他。他皱了皱眉头,问我道:“阿刚,你的成绩很不理想,你有没有仔细分析一下原因?”
  我摇了摇头,说道:“我的心情不好,还没想过。”
  他沉思了一会,说道:“阿刚,你这次没考好,我想可能是由于你还没有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没有掌握高中学习的诀窍,你还是按照上初中时我教给你的那套方法去学,这当然不行。‘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就拿我来说,我在读大学时,就不能按照读高中时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现在我在读研究生,我就不能按照读大学时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否则,我肯定会被淘汰。这样吧,如果你明天有空,我想带你去见一个人,请他帮助你,你的成绩一定能大幅度提高。” 
  听到这话,我乐得一蹦三尺高,我急忙问:“表哥,这人是谁呀?他真有那本事?”
  表哥说:“暂时保密,明天你自然就会知道了。”
  第二天是星期天。吃了早饭,我和表哥挤上了158路公交车。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我们在沁怡花园下车。沁怡花园是个环境幽雅的高档住宅区,这里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溪水流淌,各式各样看不出名堂的雕塑错落有致地摆放在草地上,一幢幢三层楼的欧式别墅掩映在树木和花丛中,真是个世外桃源。
  表哥带着我穿过草地,绕过灌木丛,在一幢白色的房子前面停了下来。表哥走上大理石台阶,按响了门铃。不一会,一个四十多岁的阿姨打开了房门,她一看是表哥,连忙微笑着招呼道:“劲松,快进来,孙教授正等着你们呢。”
  表哥拉着我走进了客厅。那个阿姨对表哥说:“你稍等一会,我上楼去给你们通报一下。”
  说完,她转身上楼了。我坐在软绵绵的真皮沙发上,环视着宽敞豪华的大客厅,仿佛置身于皇宫一般。我惊叹不已,心想我要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那该多好。我问表哥:“你现在总可以告诉我这个孙教授是谁了吧?”
  表哥笑着说道:“阿刚,你猜猜看。”
  我想了想,说:“孙教授可能是你的导师吧。”
  表哥点了点头说:“对,孙教授是我的导师,他是全国著名的教育成功学专家,心理学教授……”
  我们正说着,阿姨从楼上走下来,对我们说道:“孙教授请你们上去。”
  我们上楼来到了孙教授的书房,这间书房非常大,书桌后面是三排大书柜,里面整整齐齐摆满了书籍。孙教授五十多岁,戴着一副眼镜,举止文雅,一个典型的学者形象。看见我们进来,孙教授微笑着让我们坐下,并给我们每人泡了一杯茶。
  “你是劲松的表弟林刚吧?” 孙教授和气地问道。
  “是的。”我点了点头。
  “今年读几年级?”
  “高一。”
  “在哪里读书?”
  “65中。”
  “成绩怎么样?”
  “不是很好。”
  “你想把成绩提高吗?”
  “是的。我很想把书读好。”
  “为什么?”
  “因为我家里很穷,爸妈说只有把书读好了,将来才能过上好日子。”
  “哦,是这样。”孙教授看了我和表哥一眼,意味深长地笑了。我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我说得不对吗? 
  过了片刻,孙教授郑重地对我说:“我和你表哥承担了一个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这个课题的研究方向是针对现阶段中学教育的现状,如何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个课题的名称是‘中学生成功教育’,即‘三商教育’。”
  “什么是‘三商教育’呢?”我迫不及待地问。
  孙教授把头转向表哥:“劲松,你给你表弟解释一下。”
 表哥告诉我:“所谓‘三商教育’就是指‘智商教育’、‘情商教育’和‘财商教育’。‘智商教育’ 的内容是科学文化知识,即你所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等知识;‘情商教育’的内容是成功学、潜能开发、情绪管理;‘财商教育’的内容是投资和理财。一个中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三个方面的知识才算是接受了最完整的教育,他才能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但是,现阶段的教育模式是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学生学得苦不堪言,教师教得累不堪言。所以说,推行素质教育实际上成了一句空喊的口号。”
  “确实是这样。”我接过表哥的话题,“我们学校虽然是一所普通中学,但是领导对教学抓得很紧,有时连双休日都要补课。校长说,我们是普通中学,生源本来就比较差,如果再不抓紧,升学率上不去,我们与重点中学的差距越来越大,招生就越来越困难,学校就难以生存下去,我们要笨鸟先飞。校长的话不无道理,但是我们学生的负担太重了,不见得比重点中学学生轻松,学生的厌学情绪十分严重。” 
  “正因为现行的中学教育体制存在着诸多弊端,”孙教授扶了一下眼镜,缓缓说道,“教育体制改革才显得迫在眉睫,我们承担的这个课题就是为了适应这个形势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从1995年开始就着手这方面的研究,现在已经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教育成功学’理论。这套理论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他们‘乐学、爱学’,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有效调整他们的心态,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获得全方位的成功。我们选择师大附中的一个班级作为教改实验对象,运用这套理论来指导该班的教学,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把这个班的五十名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需要的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如果实验成功,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教改经验。你表哥是我们这个课题组的成员之一,他请求我收你为徒,我觉得你这个孩子挺有志气的,而且有一定的天赋,就答应了。不知你有什么想法?” 
  我还能有什么想法,这可是千里难寻的好事!我激动地说:“孙伯伯,我愿意做你的学生,一百个愿意!”
  “那好,从今天开始,我就正式收你为徒,向你传授‘教育成功学’的基本理论。劲松,你上网帮我去查阅一下有关‘神经语法程式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好的。”表哥答应了一声,就走到隔壁房间查资料去了。

~~~~~~~~~~~~~~~~~~~~~~~~~~~~~~~~
第一课  目标+计划+行动=成功 

    书房里只剩下我和孙教授两个人,我开始了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第一课。
    孙教授问我:“林刚,你真的很渴望成功?”
    “是的,我非常渴望成功!”
    “那么,你认为什么样才算成功呢?”
    “我认为成功应该是这样的:读书成绩好,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薪水高的工作。”
    “你讲得很好,不过这只是你的看法。实际上,不同的人对成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有人像你一样,认为学业有成才是成功,有人认为腰缠万贯才是成功,有人认为建功立业才是成功,有人认为家庭美满幸福才是成功,有人认为加官晋爵才是成功……总之,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对不对?”
    “是这样的。”
    “尽管每个人对成功的看法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成功就是达到既定的有意义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无所谓成功。对于这一点,你是否赞成?”
    “孙伯伯,你说得很有道理,我赞成您的观点。”
    “下面,我给你讲几个故事,看看你能否从中悟到什么道理。”
    ——1952年7月4日清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位34岁的妇女跃入太平洋海水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去。要是成功的话,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这名妇女叫弗罗伦丝·查德威克。在此之前,她是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个妇女。那天早晨,海水冻得她全身发麻。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到。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了她,被人开枪吓跑了。她仍然在游着。
    15个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冷,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离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几十分钟后——从她出发算起是15个小时55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船。又过了几个小时,她渐渐觉得暖和多了,这时却开始感到失败的打击。她不假思索地对记者说:“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能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查德威克一生中就只有这么一次没有坚持到底。两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同一个海峡。
    讲完故事,孙教授问我:“林刚,查德威克第一次横渡卡塔林纳海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给你什么启示?”
    “我认为她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的地。如果那天没有大雾,她就不会丧失信心而放弃最后的努力。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要确定一个清晰可见的目标,因为目标是人奋勇向前的动力源泉。”
    “你非常聪明。接下来,我再给你讲一个故事。”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可是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为什么世世代代的比塞尔人始终走不出那片沙漠?原来比塞尔人一直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中,没有方向的他们只能凭感觉向前走。然而,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个人若是没有固定方向的指引,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终回到他起步的地方。但是自从肯·莱文发现这个村庄之后,他便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居民,比塞尔人也相继走出了他们世代相守的沙漠。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一行醒目大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孙教授又问我。
    “我觉得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沙漠中没有方向的人只能徒劳地转着一个又一个圈子,生活中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无聊地重复着自己平庸的生活。对沙漠中的人来说,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而对现实中的人来说,新生活是从确定目标开始的。”
    听了我的回答,孙教授很高兴地接着谈了起来:
    “很好!林刚,你的悟性极高,我对你的回答非常满意。世界潜能大师博恩·崔西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成功等于目标,其他都是这句话的注解。’我认为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一个人要想成功,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首先要为自己树立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假如有一艘船在大海上航行,你问船长:‘船在哪里靠岸?’船长说:‘我不知道。’你说这艘船最终会停在什么地方?假如有一个神枪手拿出一支枪准备射击,你问他:‘靶心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你说他能击中目标吗?假如你坐上出租车,出租车司机问你:‘你要去哪里?’你能说:‘我不知道’吗?
    “当某人达成不寻常或似乎不可能的目标时,常有些人说他‘运气好’、‘占了天时地利’或‘上天眷顾’。然而,在我接触过众多各界的成功人士之后,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他们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全在于这相同的第一步:设定一个企望的目标。
    “譬如说,美国NBA职篮高手‘飞人’迈克尔·乔丹,是什么因素造成他不同于其他职业篮球运动员的表现,而能多次赢得个人或球队的胜利?是天分吗?是球技吗?抑或是策略?他说:‘NBA里有不少有天分的球员,我也可算是其中之一,可是造成我跟其他球员截然不同的原因是,你绝不可能在NBA里再找到像我这么拼命的人。我只要第一,不要第二。’
    “你或许会跟我一样感到不解,到底迈克尔·乔丹拼命不懈的动力是怎么来的?那是发生于他念高中一年级时一次在篮球上的挫败,激起他决心不断向更高的目标挑战。就在这个目标的推动下,飞人乔丹一步步成为全州、全美国大学乃至NBA职业篮球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他的事迹一再改写了篮球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