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宝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楼宝鉴-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刚刚吃完,有个人一手提着大观园的灯笼,一手高举着请帖,站在门外高声喊“请客”。朴斋忙出去接了过来,念了一遍,果然太太、少爷、两位小姐都写上了。底下署名,只有一个“施”字。二宝问:“怎么答复人家呀?”秀英说:“当然说随后就到。”朴斋出来回复了,请客的自去。二宝还假意地说:“你告诉人家就到,我可不喜欢看戏。”秀英嗔着说:“你这个人可真刁。做人么,应该痛快点儿,别这样。快换上衣裳走吧。”二宝慢悠悠地说:“那也用不着这么着急呀,什么要紧事儿!”说着,对镜子照了又照,施了一些脂粉,才穿上一件月白湖绉单衫,打扮好了正要走。朴斋说:“我就谢谢啦。”秀英听了,笑起来说:“你是不是学你的妹妹呀?”朴斋急忙分辩:“不是的。我看了大观园的戏单,那几出戏,我都看过了,没什么好看的。”秀英说:“他包的是一间包厢,就不过咱们几个人,你不去,也不省他一文钱。就是看过了,再去看看也可以嘛。”朴斋其实很想看戏,尽管嘴里说谢谢,两只眼睛却直看着母亲和妹妹的眼色。二宝先发话说:“姐姐叫你去看,你就去看看嘛。妈妈,你说对么?”洪氏也说:“姐姐叫你去看,当然要去的呀。看完了,一起回来,不要到别的地方去了。”秀英又请洪氏同行,洪氏说反正去了也看不见,一定不肯去,大家也只好由她。
  朴斋来了兴致,问账房借了一盏写有“悦来客栈”字号的灯笼,在前面引路。好在从宝善街到大观园并没有多远,就不再坐车,秀英和二宝跟着朴斋,三人步行而去。朴斋问账房借了一盏写有“悦来客栈”字号的灯笼,在前面引路。
  到了大观园楼上包厢,主人是个年轻小伙子,穿着雪青纺绸单长衫,宝蓝茜纱夹马褂,先在包厢里靠边独自坐着。朴斋虽然没见过,但知道这位就是施瑞生。瑞生见了,连忙站了起来,先搀了秀英、二宝在靠栏杆的前排座位上坐了,又来让朴斋。朴斋放下灯笼,在后排座位上落座。瑞生一定要拉他到前排坐,朴斋自惭形秽,局促不安,一定不肯坐前排。开演以后,幸好瑞生只和秀英说话,秀英又只和二宝说话,把朴斋搁在了一边,朴斋倒落得自在看戏。
  大观园的头等角色很多,其中最出色的是一个叫小柳儿的武小生,唱工做工都好。当晚他在压轴戏《翠屏山》中演石秀。演到跟潘巧云吵架、潘老丈解劝一节,小柳儿唱得十分高亢激越,满座里叫好;演到酒店一节,那把单刀舞得只看见一片电光满身飞绕,果然名不虚传。
  等到《翠屏山》演完,已经十二点钟。戏院散场,看客哄散,争先恐后,纷纷拥向门口。瑞生说:“咱们慢点儿走吧。”等看客散得差不多了,朴斋提着灯笼前导,瑞生断后,秀英和二宝夹在中间,一同走到悦来客栈。二宝抢上一步,先去敲房门,叫了一声“妈妈”。洪氏歪在床上,忙起来开门。朴斋问:“这么晚了,妈妈还不睡呀?”洪氏说:“我等着呢,睡了,谁来开门哪?”秀英说:“今儿晚上的戏挺好的,妈妈偏不肯去;看不见么,听听也是好的嘛!”瑞生说:“戏么,礼拜六夜里的最好。今天礼拜三,过两天,再和妈妈一起去看吧。”
  洪氏听见是瑞生的声音,叫声“大少爷”,急忙让座致谢。二宝叫茶房沏茶,秀英忙把烟盘拿出来铺在床上,点上灯,请瑞生抽鸦片。朴斋不敢上台盘,远远地掩在一边。洪氏说:“大少爷,实在对不起,两天里你请了我们好几回。明天我们是一定要回去的了。”瑞生忙说:“别着急嘛。妈妈怎么这样!难得来一趟上海,当然要多玩儿几天。”洪氏说:“不瞒你大少爷说,我们住在栈房里,四个人的房饭钱就要八百铜钱一天呢,开销太大,还是早点儿回去的好。”瑞生说:“这不要紧,我有办法,管叫你比住在乡下还要省些。”
  瑞生只顾说话,签子上烧的烟淋了下来还没发觉。秀英瞥见,忙去上手躺下,接过签子来替他代烧。二宝就到自己床下提了一串铜钱出来,悄悄儿交给朴斋,叫他去买点心。朴斋接了钱,并不叫茶房,到厨房去借了一个大碗,就亲自到街上去买。无奈已过夜半,宝善街上,卖小吃的点心店都打烊了,只好在做夜生意的吃食摊子上买了六个百页①包回来,又到厨房分成三小碗,借个托盘托了,送进房来。二宝见了,皱眉说:“哥哥也真是,怎么去买这种东西?”朴斋说:“没有别的呀!”瑞生从床上半抬起身子来看了看,说:“百叶包挺好,我倒挺喜欢吃的。”说着竟不客气,取筷子来吃了一个。二宝端了一碗给她妈,又叫秀英:“姐姐来陪陪呀!”秀英反觉得不好意思,嗔着说:“我不吃!”二宝笑着说:“那么哥哥来吃了吧。”朴斋就一股脑儿全打扫了,叫茶房来收去空碗。
  
  ①百叶──也叫“千张”,一种薄饼形豆制品,北方地区一般都切成丝儿加葱蒜酱油醋凉拌着,当下酒的小菜,名为“豆腐丝儿”;上海地区大都烧肉吃。把鸡蛋肉末包在百叶里面再放在肉汤里煮熟了,就叫做“百叶包”,既可以当菜,也可以作为一种小吃。
  瑞生又抽了两口鸦片,告辞走了。朴斋这才问秀英,跟瑞生是什么亲戚,怎么以前一直没有听她提起过。秀英说:“我的这个亲戚,你怎么会知道哇!瑞生哥哥的妈,是我的干妈。认这个干妈的时候,我才三岁。去年在龙华碰见他,谁也不认识谁。后来说起来,才知道,还到他家里去住了三天。如今就算是亲戚了。”朴斋一听原来是干亲,也就没有再问。天色不早,各自收拾安歇。
  第二十八回
  大少爷帮丽姝寻屋  老师傅为逆子伤心
  第二天中午,客栈里刚刚开过午饭,还没有收拾完,施瑞生就来了。秀英忙着催二宝:“你快点儿吧,咱们今天去买东西。”二宝说:“我又不买东西,你们去好了。”瑞生说:“其实我们也不买什么东西,一起出去玩玩儿嘛。”秀英笑着说:“你别去跟她说,我知道她的脾气,等会儿自然会去的。”二宝听了,冷笑一声,赌气倒在床上要睡。秀英说:“是不是我说了你,生气了?”二宝说:“谁有那闲工夫跟你生气!”秀英说:“那么走哇!”二宝说:“本来么,跟你们走一趟也可以,让你这么一说,我倒不想去了。”
  秀英知道二宝是个拗脾气,很难挽回,就回头向瑞生努努嘴。瑞生会意,笑嘻嘻地挨身坐到了二宝的床边,妹妹长妹妹短地搭讪了多时,一个劲儿地劝她出去玩儿。二宝拗脾气发作,躺在床上就是不起来。秀英没好气地说:“就算我得罪你了,瑞生哥哥可没得罪你呀!看在瑞生哥哥的面上,你就委屈一下好不好?”二宝冷笑一声,依旧不回答。
  洪氏坐在对面床上,听不清她们争的是什么,只是劝着说:“二宝,瑞生哥在叫你,快点儿起来呀!”二宝摔咧子说:“妈你别管,你知道什么呀!”
  瑞生知道是话说戗了,就呵呵一笑,站起身来说:“我也不去了。就在这里坐一会儿,咱们说说闲话吧。”回头看见朴斋坐在窗边低着头看报纸,故意没话找话地问:“有什么新闻?”朴斋把报纸双手递了过来。瑞生拣了一段,指手画脚地边念边讲,秀英和朴斋同声附和,笑做一团。
  二宝开头还不理睬,听瑞生说得轻松,再也忍不住了,猛地跳下床来,到后面朴斋睡的小房间去解小手。秀英捂着嘴暗笑,瑞生摇手止住。等到二宝回房,瑞生丢开报纸,又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笑话,逗得二宝忍不住也笑了起来。秀英偷偷儿瞟了她一眼,二宝自觉没意思,转身紧挨着母亲身边坐下,一头撞在她怀里,撒娇说:“妈,你看哪,她们欺负我!”秀英大声说:“谁欺负你了?你说呀!”洪氏也说:“姐姐怎么会欺负你呢,别瞎说了。”瑞生拍手大笑,朴斋也跟着笑了一阵,才算把这无端的口舌揭过一边。
  闲谈中,瑞生又一个劲儿地怂恿二宝出去玩儿,二宝一时不好改口应承,只装作听不见。瑞生琢磨着她心里已经肯了,就取一件月白单衫,亲手替她披上。秀英是早就收拾停当了的,于是三人高高兴兴地走了,留下朴斋在栈房里陪伴洪氏。
  洪氏上床午睡,朴斋感到无聊,手捧水烟筒,到客堂里跟账房先生聊闲天儿。一聊聊到上灯以后,还不见仨人回来。茶房来问要不要开饭,朴斋去问母亲,洪氏叫开两个人的,先吃起来。
  母子二人正在吃饭,听见客栈门口一片笑声,接着秀英拎着一个衣包,二宝捧着一个纸袋,都喝得两颊绯红,嘻嘻哈哈地走进房来。洪氏赶紧问吃饭了没有,秀英说:“我们吃过了。吃的是大菜呢!”二宝抢步上前,说声:“妈,你吃!”就从纸袋里捏起一个虾仁饺子来喂给洪氏吃。洪氏只咬了一口,觉得吃不惯,又递给了朴斋。朴斋问起施瑞生,秀英说:“他还有事儿,送我们到栈房门口,就坐上东洋车走了。”
  等到洪氏和朴斋吃过了饭,二宝打开衣包,取出一件湖色茜纱单衫来给朴斋看。朴斋见是花边云绲的,正是眼下最时兴的式样,吐了吐舌头说:“恐怕要十块洋钱吧?”二宝说:“十六块呢!本来是姐姐买的,她嫌短,我穿着正好,就叫我买。我说没钱,姐姐叫我先穿着,钱过两天再说。”朴斋听了,不便说什么。二宝又拿出三四件罗纱的衣服,说是姐姐买的。朴斋更不能说什么了。
  这一夜,大家都没有出去。朴斋没有事情,早早地睡了。朦胧中听见秀英和二宝嘀嘀咕咕地跟洪氏在说话,反正也听不清楚,就没理会,一觉睡醒,已经红日满窗,急忙披衣下床。见秀英和二宝正在梳头,母亲还在床上靠着。茶房送脸水进来,二宝说:“我们已经吃过点心了,哥哥要吃什么,叫他们去买。”朴斋不知吃什么好,秀英说:“是不是也吃汤团?”朴斋点头,茶房接了钱出去。朴斋洗过脸,就捧了水烟筒到客堂里坐着抽烟,等着吃早点。
  朴斋吃过了汤团,正和账房先生在闲谈,二宝在房内高声喊:“哥哥,妈妈叫你!”朴斋进房,见秀英和二宝已经妆裹完毕,并排坐在床沿上,母亲也已经起来,在交椅上坐着。朴斋在洪氏对面坐下,听母亲有什么吩咐。洪氏却只是眼看着儿女,半天没有说话。二宝等得不耐烦了,催说:“妈,你跟哥哥说呀!”洪氏没有开口,先叹了一口气,这才说:“她瑞生哥实在太好了,一定要咱们多玩儿几天。我说住栈房开销大,他说清和坊有幢房子,一直空着,没人租,叫咱们搬进去,说是可以省点儿。……”
  秀英见洪氏说不清楚,把话头抢了过去说:“那是瑞生哥哥的房子,房钱就不要了,咱们自己做饭吃,一天不过二百个铜钱,比住栈房要省多少?我昨天已经答应他了,你说好不好?”二宝也接嘴说:“这里的房饭钱,四个人要八百,搬去住,一天能省六百,有什么不好?”事情她们都已经定下来了,朴斋还有什么可说的?只有点点头而已。
  吃过中午饭,瑞生带了一个男仆叫阿福的来了,一进门就问:“收拾好了吗?”秀英和二宝一齐笑着说:“我们哪里有多少东西好收拾的呀?”瑞生就叫阿福来搬行李。朴斋帮着捆起箱笼,打起铺盖,叫了一辆手推小车,和阿福一起押着,先到清和坊去铺房间。朴斋见那幢楼房镶着亮堂堂的窗玻璃,糊着鲜艳艳的花墙纸,不但厨房里锅碗瓢盆齐备,楼上房间里都摆着崭新的全套宁波家具,床榻桌椅放得井井有条,连保险灯、穿衣镜都有了,所缺的只是屏条字画帘幕帷帐而已。
  铺盖箱笼放好以后,瑞生陪着洪氏和秀英、二宝也进房来了。洪氏前后上下都踅了一遍,没口地称赞:“我们乡下哪里有这么好的房子呀!大少爷,这可真真难为你了。”瑞生满口谦逊。当时议定:秀英、二宝分住楼上两间正房,洪氏住后面的亭子间,朴斋和阿福合住在楼下。
  等到完全归置就绪,天色已经向晚。二宝正要张罗着烧晚饭,聚丰园的伙计挑着一桌丰盛的酒菜送来了。瑞生叫摆在秀英的房间,还说这是他为大家暖房①的。洪氏又连连致谢。大家团团围着一张圆桌,无拘无束地开怀畅饮。
  
  ①暖房──迁入新居的当天或前一天,由客人向主人送酒席道贺,称为暖房。
  酒至半酣,秀英忽然说:“我倒忘记了,没去叫两个出局的来玩玩儿,倒也有趣。”二宝撒娇说:“瑞生哥哥去叫哇,我要看嘛!”洪氏连忙喝止:“二宝,别又出什么花样了。你瑞生哥是个老实人,没上堂子里去玩儿过,怎么好叫倌人哪!”朴斋本想说话,又觉得心虚,顿住了嘴。瑞生却笑着说:“我一个人叫也没什么意思。明天我约两个朋友到这里来吃饭,让他们都去叫来,那才热闹呢!”二宝说:“让我哥哥也去叫一个,看她们来不来。”秀英手拍着二宝的肩背说:“我也叫一个,就叫个赵二宝!”二宝说:“我赵二宝的名字,堂子里还没有过;你张秀英这个名字么,倒已经有三四个了,全是时髦倌人,一直让人家在那里叫出局。”一句话把秀英给说恼了,过来要拧二宝的嘴,二宝笑着走避。瑞生站起来拦住劝开了,就便躺到榻床上去抽起鸦片烟来。洪氏见最后的四道下饭菜上来了,就叫阿福盛饭。朴斋低着头喝了几杯闷酒,有点儿醉醺醺的,陪母亲一起用过饭,又送母亲到亭子间睡下,这才到楼下点灯宽衣,倒头就睡。一觉醒来,感到口渴,又披衣下床,趿拉着鞋摸进厨房里,双手捧起黄沙大茶壶,咕嘟咕嘟灌了个饱。一眼看见阿福坐在水缸边趴在水缸盖儿上打瞌睡,喊醒他一问,知道酒席早就撤了,瑞生却还没走。朴斋又摸回自己房里,听见楼上一会儿嘀嘀咕咕,一会儿欢声笑语,夹杂着抽水烟、吸鸦片的声音,时断时续。朴斋剔亮灯心,再躺下去,这一觉睡得浑然无知,有如小死,直到阿福到床前呼唤,方才醒来。揉着眼睛问:“你可曾睡一会儿?”阿福说:“大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