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家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做最好的家长-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说:“知道了,全班同学一整天都在议论。”
  “同学们有些什么议论?”我问道。
  她说:“所有人都很高兴!觉得美国该炸!背时!”(注:“背时”为四川方言,意为“活该”。)
  我问:“为什么呢?”
  女儿觉得我这个问题问得很奇怪甚至很弱智:“谁叫他美国那么霸道?还炸我们的大使馆,还撞我们的飞机……这是报应!”
  美丽的女儿说得咬牙切齿,眼里放出凶光。
  我十分耐心地问她:“想不想听听爸爸的看法?”
  她点点头。
  于是我说了下面一番话——
  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当然十分令人痛恨,爸爸也为南联盟大使馆的中国死难者而哀痛,但美国政府的霸权主义罪恶不能让成千上万的无辜平民蒙受生命的牺牲。在生命的天平上,这次受难的美国老百姓的生命与许杏虎、王伟的生命是等值的。因此,恐怖主义者这次犯罪不仅仅是针对美国的而且也是针对整个人类的。这次被炸塌的纽约世贸中心两座大楼已经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就像家乡的乐山大佛一样,它们的毁灭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灾难。如果我们今天对美国人民的灾难幸灾乐祸,那么,明天当灾难降临到我们身上时,便再也不会有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
  另外,爸爸还必须特别告诉你,你和你的同学可以仇恨美国的霸权主义,但不可仇恨美国,而且对于美国的先进之处,我们还得老老实实地学习。你和你的同学有着真诚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但你们的声音却是非理智的,也是不明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为了抵御美国霸权主义而发愤建设我们的国家,恰恰需要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学习。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末,就有仁人志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也曾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到了这21世纪的今天,我们岂能关上国门而自外于世界?欲强我中国,必须面向世界。20多年改革开放的精神成果之一,就是中国人民有了开阔的国际视野。我们推崇的是与法治、民主、科学相结合的现代爱国主义,而不是“闭关锁国”盲目排外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永远反对霸权,但我们永远都不应排外!
  我看女儿仍然对我的话大不以为然,真不知道怎么才能说服她,突然我急中生智又加了几句调侃:“江泽民总书记也给美国总统发了信,表示对恐怖主义行径的谴责和对美国人民的慰问。爸爸的话,是和江泽民总书记保持一致的。嘿嘿!”
  女儿的表情依然不服:“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就是幸灾乐祸!美国,背时!背时!!”
  我轻轻叹了一口气,心里产生一个疑问:从什么时候起,谁让我的女儿居然这么不讲道理了?


不当狭隘而盲目排外的“爱国者”


  显然,这和我们多年片面的宣传教育有关。多年来,我们一些教育者总是有意无意地通过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这种情绪的突出表现,就是简单而幼稚地认为:中国一切都好,外国(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切都坏!我们对孩子讲国情,讲传统文化教育,大多只讲“灿烂文明”,而讳言我们的弊端。这种片面的教育宣扬助长了包括孩子在内的不少国人的盲目性与闭关自守的狭隘心态。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报上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在北京大街上,一位三轮车工人拉了一位外国游客,便招来一群中国同胞的斥责:“你还甘心做外国佬的奴仆吗?”20年过去了,这种现象估计不会有了,但类似的心态却并未绝迹。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思考: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爱国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同世界各国的来往交流会更加广泛密切,这对我们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认为,历史趋势和时代发展,要求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爱国者实质上是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者或大国沙文主义者,这将是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的失败。因此,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既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又要反对盲目自大、闭关自守。我们应培养出一代头脑清醒、胸怀全球、放眼世界的爱国者!
  我常常通过和女儿聊天,或者给她推荐一些读物,用她能够明白的语言让她渐渐懂得,中华文明的确辉煌,但绝不是十全十美,更不是人类唯一的文明;西方文化有许多问题,但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给女儿推荐过一套很好的书,这套书是林达所著《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总统是靠不住的——近距离看美国之二》《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在我所读过的介绍美国的读物中,这是最棒的一套书。作者林达不仅写见闻和感受,也试图写出美国现象的制度根源,写出大厦如何在常识常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而每个普通人的个人自由,为什么竟可以是一个大国的立国之本。作者用非常通俗晓畅的语言,通过一个一个故事或案例,细致入微而又玲珑剔透地解剖着美国。有人这样评论:书中有许多思想的火花,“这许多的思想火花,逐渐烛照着我们心明眼亮起来。从此,我们不再沾沾自喜于发现别人的毛病,而能以自己独立的眼光和更为宽广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我也有同感。
  《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丛书对女儿的影响很大。慢慢地,她看待这个世界显然比过去更理智了。
  关于对美国的评价,是我和女儿聊天时常常谈到的话题。我和女儿一起探讨美国的霸权主义,也思考美国的优秀文化。我说:“吸取一切民族的文化精华为我所用,正是爱国的表现之一。对美国优秀文明的热爱,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不矛盾。赞美美国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人,并不是汉奸、不是卖国贼,他们是理性而富于独立思考的爱国主义者。向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学习,不是要学习它们的一切,更不是全盘西化,而是更好地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从而使中国更好、更快地走向富强、民主和文明。这决不是媚外,而是对人类智慧的尊敬!”


把人类共同的文明价值播撒到孩子心里


  这里又涉及到一个话题:承不承认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人类应该共同坚守的“普世价值”?
  我认为是有的!——民主精神、自由思想、博爱情怀、人权意识、平等观念等等,是这个“地球村”每一个“村民”都应该坚守的价值。
  比如民主,我告诉女儿,这是中国政治的必由之路,因为连邓小平都说过:“没有民主便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当然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民主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学习借鉴包括西方民主精神在内的人类共有的民主政治文明成果。如果我们承认,一切与专制制度相对立的不同国家的民主制度也有着共同点的话,那么,我们在拒绝照搬西方具体的民主制度的同时,批判地继承、学习古今中外人类文明遗产中的有关民主的思想理论,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今天,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民主”的理解还不完全一致,但“民主”的基本价值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在理论上,在法律上,几乎所有国家都确认民主原则或以民主原则为目标。而且,尽管现代民主观念源于西方,但当它传到非西方国家后,经过不同民族文化个性的整合,便出现了民主理论的多元化。民主不再仅仅是西方式的民主,不再局限于西方人所理解的民主,它具有了不同的民族特色。当然,“民主”概念的基本含义——“人民的权力”是大家公认的,至于通过什么途径、以什么方式保障“人民的权力”,则是多元的。
  又比如“人权”,我告诉女儿,中国封建专制文化是蔑视人权的,包括封建教育。我举了一个例子,从私塾时代开始,在中国,千百年来都是“老师打学生”,没有人觉得不正常——直到现在,还有教师认为体罚是教育的必须手段,甚至也有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老师的话就该打”呢!这便是对学生人权的践踏。但是,最近20多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天经地义”,甚至对这非人道的教育方式予以谴责。因为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所带来的社会进步,唤醒了人的觉醒。于是,人们开始审视包括教育在内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道、个性、尊严、平等、权利等观念开始在人们头脑中生根并萌芽。越来越多的人对“老师打学生”现象的谴责,正是中国全社会“人的觉醒”在教育上的微观体现。“人权”当然不只是体现在这一点上,尊重和保护人权,至少要保护以下人权:生命权、人身自由和安全的权利、自由迁徙权、平等接受审判的权利、隐私权和荣誉权、思想自由、表达的自由、和平集会的权利、结社自由、工作与休息的权利、健康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等。而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认识。
  我对女儿关于“民主”和“人权”的启蒙教育,都不是纯粹的说教,而是结合阅读和看电视新闻,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讨论。美国大选、巴以冲突、非洲政变、伊拉克战争、联合国改革……我都可以和女儿随意聊几句。


做一个面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


  反思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还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往往只是单纯地“关起门”来进行所谓“自豪感”教育,而缺乏放眼世界后回看中国的危机感教育。而我认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自豪感,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建设祖国的责任感,这就要求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自信心教育与危机感教育的统一。神州大地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河壮丽、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艺术、科技的杰出贡献和一代又一代英雄豪杰可歌可泣的事迹……这一切都该让孩子广泛了解或切身体验,从而使他们感到作为这块美丽土地的主人和一个伟大民族的一员是多么光荣和自豪。但同时,我们还应让孩子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种种原因,比起世界发达国家,我们的祖国母亲还不富裕,虽然基本上解决了温饱,但贫穷和愚昧的阴影至今仍笼罩着祖国大地的某些地方,人口危机、教育危机、环保危机等等,还困扰着我们亲爱的祖国。而最大的危机是,在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的战场上,我们民族的生存危机,我们祖国的“球籍”危机!从而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息息相关,自己的事业与时代的重托紧紧相连,进而产生“担负起天下兴亡”的责任心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我引导女儿读鲁迅,了解鲁迅对中华民族弱点的解剖。我对女儿从来不回避“丑陋的中国人”,我就是要让女儿做一个清醒的中国人!
  近几年,由于日本首相频频参拜靖国神社以及“教科书事件”等原因,我国和日本的关系日趋恶化。和我一样,女儿对日本军国主义恨之入骨,但她却没有简单地“反日”。她读高三的时候,全国各大城市都发生了反日游行,成都的伊藤洋华堂也被许多“爱国者”砸了。我充分理解这些人的爱国热情,和他们一样,我也痛恨歪曲历史的日本人。但我不赞成砸日本商店,也不赞成抵制日货。我和女儿聊到这事,说:“因为根本上看,受损失的不光是日本,也是中国。打个比方,同样都损失了1000元,富人和穷人的损失实际上是不一样的。我主张做一个理智的爱国者,打砸行为更不应该。”女儿同意我的说法。尽管“抵制日货”的呼声不绝于耳,女儿对此却很冷静。她说:“我对日本没有好感,但我绝不会抵制日货。这是两码事!”
  我和女儿都认为,当今的世界,仍然处于没有硝烟的“战争年代”,国与国的较量主要不是军事而是经济。一个在经济实力上还“硬”不起来的国家,时不时受点人家的气就是免不了的,我国政府的最激烈的反应,也不过就是提出“最强烈的抗议”而已。那些欺负我们的富国多半照样我行我素,为什么?借用一句老百姓骂人的话:“还不是仗着有几个臭钱!”说起这些,实在是让人感到窝囊,但经济实力不如人家一天,你就还只有继续“窝囊”一天。因此“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何等的振聋发聩!
  女儿的英语学得不错,我多次对她说:“中国学生今天学习英语、日语、法语、俄语等外语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总有一天老老实实地坐下来学习我们的汉语!”我这话当然有些偏激,但所表达的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愿望:让“中国”二字的含金量再多一些!让中国人的胸膛挺得再直一些!所以,我并不反对学习包括日本民族在内的世界各个强盛民族的科学技术和其他先进之处,我甚至不反对我们今天享用世界发达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但是,我们时刻都不应该忘记,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的建议:
  1。教育孩子全面地看待“西方世界”。
  2。给孩子创造一些接触外国文明的机会。
  3。用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给他们介绍人类文明的一些普遍价值观。
  4。告诉孩子,学习别人正是为了发展自己!


坦然地对孩子“谈情说爱”


  我的女儿并没有陷入“早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应该对她进行“爱情教育”。我把爱情教育作为人格教育的一部分,因为爱情是一个人美好精神的组成部分,是美好人格的要素。而且,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妻子或丈夫、母亲或父亲,他们应该懂得爱,并知道怎样去爱。对今天的孩子来说,爱情教育是充满人性的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内容。


不必回避爱情的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