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将-周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谋将-周瑜-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瑜看到这里,大惊失色。    
    刘璋身边多了一个诸葛贤弟,伐蜀计划的很多环节都将要重新考虑了。    
    如果我身体强健,能日夜思考,指挥作战,当然可以和诸葛贤弟大战一场,一较高下,可如今体弱少食,一半性命已经被老天爷握住了,还能经得住旷日持久的大战和竭心殚虑吗?也许能,也许不能!万一我在大战中因病倒下,岂不误了江东大业?又损了一世英名。不明真相的人,会以为我是诸葛贤弟的手下败将呢。    
    即刻退兵,更不行,不战而退,岂不让天下英雄笑话。我若在激战中出了意外,甘宁和孙瑜绝不是诸葛贤弟的对手。难道江东的大业,就因为一个诸葛贤弟而成了水中花镜中月?    
    江东兵强马壮,且有内应,但远道而来,将士疲惫,巴蜀山川险要,以逸待劳,又有诸葛贤弟挂帅,将是一场恶战。    
    三日后,大军就到了巴郡,和蜀军短兵相接。一定要在三日之内,制定出新的攻蜀计划。我和诸葛贤弟是当世双雄,迟早要比个高下。    
    主意打定,周瑜振作精神,铺开地图,思考起来。不知不觉中,迎来了新的一天。    
    一夜未睡,新的伐蜀计划在他的脑海里初具雏形了,他的精神很兴奋,但身体却极不舒服,腹内饥饿,肠胃似乎粘到了一起,但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去,连一点温水下肚,都想呕吐出来。被清凉的晨风一吹,就觉得冰冷彻骨,寒不可挡。    
    忽然一阵旋风吹过,卷着沙尘向马上的周瑜扑来。他急忙伏在马上,等到沙尘过后,再挺身时,觉得眼前一黑,就失去了知觉,再醒来时,已经躺在车上了。    
    奋威将军孙瑜和随军郎中守在身边。    
    “公谨,你怎么样了?”    
    周瑜不答反问:“车怎么停下来了?”    
    “公谨,你晕倒了,郎中说你不宜颠簸……”    
    “怎能因为我一人的安危,就误了伐蜀大计呢!”周瑜一发怒,头就一晕,一阵剧烈的咳嗽,过了好一会儿,才接着说:“你好糊涂!快令大军继续前进,严密封锁我病重的消息。”    
    于是,大军继续前行,直到夜色低垂时,才安营扎寨。    
    周瑜喝了三碗不同的药才上床。    
    难道苍天不愿意看我成大业?偏偏在这关键时候让我病倒,十几年的策划付诸东流。有人说,一个人太伟大了,苍天都会嫉妒你,难道真是如此?    
    刘璋宽厚仁慈,没有威信,其下的能人志士纷纷出走,另投明主;汉中的张鲁迷信鬼神,用天师道的宗教形式来治理属下的百姓,狂妄自大,一心想称王称霸,在二百多名密探和一大批内应的配合下,诸葛贤弟最终也无法力挽狂澜,难道上天是想让我数年的心血,毁于一旦吗?    
    周瑜觉得很闷,忽地想起了诸葛亮的另一封信,急忙打开看。    
    这是一封私信,口称贤兄,说伐蜀的事宜,千头万绪,周瑜能瞒天过海,必然是费尽心机,日夜操劳。如此一来,本来就身患重病的他,病情必将恶化,这令诸葛亮十分担心。请周瑜少思多食,清心静养,好好保重身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字字情真意挚,确是发自肺腑。    
    诸葛亮向周瑜推荐了一位名医,姓华名佗,字元化,沛国谯人,通晓养生之道,精于处方用药,治疗疾病,医术绝妙,堪称神医,许多被公认无法医治的顽症,都被华佗治愈了。    
    听说华佗就在蜀中行医。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和华佗有点交情,诸葛亮就请黄承彦亲自入蜀,寻到华佗之后,即刻来替周瑜诊治。    
    贤兄若得华佗,大病无忧。今其在蜀地行医,贤兄可觅其踪,用密探亦不为过。若亮得此人,必将送至兄处,与兄诊治。亮之心,与贤兄之心通矣,祈盼贤兄长久。望垂暮之年,吾与贤兄比邻而居,共享太平。    
                                                弟:诸葛孔明叩拜。    
    周瑜看了,既感动,又感慨。    
    “诸葛贤弟无愧于刘备,也无愧于我,难啊!只是我怕是等不到华佗来的那一天了。”    
    当晚,周瑜的病情突然恶化,大口吐血,呼吸困难。随军郎中急忙赶来,经过一番抢救,仍无起色。    
    周瑜觉得浑身无力,就连那股精神气都慢慢地消散了,自知死期将至。    
    回到帐中,种种往事如潮水般地涌上心头。    
    非战之罪,天亡我也!我又能怎么样呢!我一生勤奋苦搏,没有虚度光阴,击败强曹,迎娶小乔,开拓江东基业,虽然未能攻占巴蜀,十分遗憾,总的来说,也算满足了。更重要的是,诸葛贤弟天下奇才,号称“卧龙”,这次也中了我的计,而且很可能由此定出胜负。如果我身强体键,诸葛贤弟能改变战争的进程,却改变不了战争的结果。我攻下巴蜀,和孙权东西夹击,北有强曹,南是大海,诸葛贤弟纵有天大本领,也救不了刘备。    
    这么一想,他的心情就平静了,很坦然地面对死亡。    
    曹操统一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自以为天下无敌,却在赤壁一战中,被我烧个灰飞烟灭,否则,他攻占江东,再取巴蜀,天下就一统了。可以说,是我改变了天下。不管今后诸葛贤弟如何伟大,也都是我的身后事。天下有识之士一定会说,如果周瑜不死,诸葛亮就不会这么伟大。我的一世英名就此保住,死有何惧。只是苦了小乔,欢娱难再,只好和大乔一样,在无边寂寞、无穷追忆中消磨余生了。    
    伯符死时,大乔正值青春妙龄,身边只有襁褓里的儿子,真是何其凄惶。岁月悠悠,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灯,含辛茹苦,抚育遗孤。一代佳人,红颜暗消,竟不知何时凋零。小乔和她相比,还是好得多。难道红颜和英雄一样,很容易遭遇天忌,都是薄命的吗?    
    当夜,周瑜就给孙权写信:    
    人命之长短,皆由天定,半分不由人,吾之早逝,不足惋惜,只恨巴蜀在望,竟不能得,甚为遗憾。如今,北有强曹,刘备寄寓荆州,如同养虎。天下大势未定,可联刘抗曹,缓图中原;子敬为人忠烈,临事不苛,可以代我,所言能采,公瑾死不朽矣。    
    周瑜又给诸葛亮写了一封私信,做了情深义重的话别,他觉得僧人出家的目的,不是厌弃世间,而是舍弃常人所不能舍,忍受常人所不能忍,放下物欲、名利,把全部身心投入佛教的事业,施予佛、法、僧三宝及芸芸众生,使众生脱离苦难,得到安乐。而有的人说,世俗所谓“看破红尘”而出家逃避的说法是不对的。这和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如出一辙,殊路同归。所以,他勉励诸葛亮要积极入世,辅佐明主,挽救天下百姓于水火……    
    写到这里,他的笔滑落在地,伏于案上,就此长眠不醒。    
    


尾声尾声

    孙权闻听周瑜去世,放声大哭:“没有公谨,哪里有江东,今后我依靠谁呢?”    
    周瑜的灵柩一到吴县,孙权亲自到芜湖迎接,并穿着孝服,泪流满面。孙氏宗人一律挂孝。文武大臣见此情景,无不感动。    
    孙权下令,丧事所有费用,皆由拨款供给,周瑜所有的田客,都不要征派赋税徭役。赤壁之战后,孙权把下隽、汉昌、刘阳和州陵四县赐给周瑜,作他的奉邑。    
    孙权慰问周瑜的亲人,将他的一女二子一一抱在怀里,流着泪发誓,要善待他们。后来,孙权让太子孙登娶了周瑜的女儿周珊,可惜孙登早死,否则,皇后之位唯周珊莫属。孙权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周瑜的长子周循,将自己的一个侄女嫁给了周瑜的二子周胤。就连周瑜的侄子周峻,也因周瑜而做了偏将军。    
    小乔听到周瑜病逝,猛地想起二十年前,名医柳仝交给她的那包金黄色的药散,后悔不已,竟哭昏过去。醒来时的第一句话就是:    
    “是我害了公谨。”    
    诸葛亮听到周瑜的死讯,不顾危险和刘备的百般阻拦,连夜备办祭品,赶来江东吊念。他一进灵堂,就伏在棺材上放声大哭,情甚哀切。旁边人见了,无不动容。    
    他想起了他和周瑜共同的愿望:生于太平盛世,同殿为臣,共辅明主,造福于苍生,或是功成隐退,比邻而居。    
    “公谨此去,天下再无知我之人了。”    
    有人劝孙权趁机杀了诸葛亮。    
    孙权执意不肯:“这叫我怎么能对得起公谨的在天之灵呢。”    
    周瑜死后,江东震动,苍梧郡太守吴巨在诸葛亮的唆使下,在五岭以南的地区趁机叛乱。    
    孙权不得不派兵镇压,斩了吴巨,平息了叛乱,伐蜀大计只能一再延期。刘备趁机派兵入蜀,击败刘璋,夺得益州。而曹操也暂时无力攻取江东。    
     天下由此三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