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第05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04年第05期-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时,我把这个素材打烂,重组,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大量的虚构。案件本身的事实是,直到东窗事发,罪犯才停止作案。我不能这样写,这样写显得人世间太可怕了,人心没一点希望了。我要给世界一点理想,给人心一点希望。于是,我有节制地写了人性的觉醒,良心的发现。我特意安排了一个高中生去打工和寻父,用高中生没受污染的纯真心灵,去反衬灵魂被荼毒者的卑下,并让纯真的心灵对污浊的灵魂有所感召。构思至此,我自己先激动起来,仿佛重新看到了人心的进步和世界的光明。我一直认为,文学创造的本质是劝善的,是改善人心的。我们揭露和鞭挞丑恶,正是出于善意和良好的愿望。说实在的,在工业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头脑高度发达的人类已无所不能,人类能上天,能入地,能制造机器人,还能克隆牛,克隆羊等,可以说人类在技术的层面是大大进步了,甚至每天都有发明创造,每天都有新的进步。可是人心呢?人的灵魂呢?前进一步都非常艰难。技术的进步有时不一定能改善人心。反而把人性的恶的潜能发挥出来,导致资源争夺不断,战事不断。这时作家的责任就是要提醒人们,不要只满足于肉身的盛筵,还要意识到灵魂的存在,让灵魂得到一定的关照,不致使灵魂太堕落。
  我给小说起名《神木》,也是强调任何物质都有神性的一面,忽略了物质的神性,我们的生命是不健全的,生活就会陷入盲目状态。有了神性的指引,生命才会走出自然本能的泥淖,逐步得到升华。
  这篇6万余字的小说在2000年发表并经《小说选刊》第6期转载后,据说在读者中引起了一定反响。其中一位湖北的工人读者还给《中华文学选刊》寄了一块大幅的红绸子,上面写了字,除了要求转载这篇小说,还感谢作者关注下层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真正为劳动者写作。这样的反响让我心热。我自己就当过农民,当过矿工,至今仍和最基层的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拿我们村来说,每年都有大批的青年外出打工。他们在外吃不好,穿不好,挣钱很难,有时还会遇到凶险。有两个与我同辈的弟弟惨死在工地,还有两个青年外出两三年了,至今生死不知,下落不明。我给母亲讲了煤矿上发生的打死人换钱的事,母亲马上想到我们村失踪的那两个青年,说那两个好孩子可能被人家害了。母亲的心情顿时很沉重。这些都促使我拿起笔来,反映他们的生活。劳动人民毕竟是一个巨大的存在,一个正直的、有良心的作家不应忽视劳动人民的存在,而应和他们保持血肉的联系,关心他们的疾苦。一个作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得失,如果左顾右盼,私心杂念多了,所写的作品就没力量了。好的作品还是要讲真话,发真情,以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