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造 作者:程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境由心造 作者:程莉-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会好的。”我由衷地说,“你也要当心身体,一个家,总要有一个人撑着。”   
  “是啊!去年老婆手术,儿子总是担心,功课也误了。儿子心重,他学习一直很好。”   
  “他肯定能赶上,心重的孩子都聪明。”我说。   
  “但愿如此。”   
  午后走马锦绣中华、世界之窗,然后直奔小梅沙。那马不停蹄的速度,真有点“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感觉。当我们面对碧蓝的大海时,我察觉他心情好多了。   
  “时间太短,否则该玩得从容一些。”他遗憾地说:“只好你喜欢哪里,我们多停一停。”   
  “这样挺好。我喜欢匆忙的节奏,喜欢走马观花!”我说。   
  “只要你高兴,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出租车载着我们沿着蜿蜒的葵涌公路,驶向一处尚未开发的海岸。美丽的金海滩沙如碎玉,绿荫繁茂,已是夕阳西下,余辉绚烂,四周十分幽静,除我们外几乎没有一个游人。 
  “这么美的景致,你也拍几张照吧!”我说。他却坚持为我选景,自己不肯拍:“你这么远来一次,别把胶卷浪费了。”   
  最后一站是沙头角,观光已经意义不同的中英街。当我们在预计的时间刚好坐上回惠州的末班车时,他竟然连快餐也递到了我手里,我又一次感到了他的真诚与细心。令人欣慰的是,终于看见他露出的笑容。 
  特区之行,又是一次难忘的游历,又有一段真诚的友情。“好人一生平安”,我在心里为他祝福。   
  他叫刘植鸿,深圳妇幼保健院医生,全国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         
  悠悠同窗情   
  当年我就读的中学,男女生分班,各在楼上楼下。那时候的中学生男女之间界限森严,我们几乎不和男生说话。   
  多年后,如果不是一次校庆,如果不是大会之后的一个小聚,也许我们谁也不会意识到,那种我们也曾有过的、埋藏心底的同窗情谊和浪漫情结。   
  校庆的日子是在一个难忘的金秋周末。   
  早早来到学校,远远望见晓薇也在其中,我们依然像当年一样,喜欢结伴行动。   
  晓薇是我中学时代最好的朋友。她个头儿和我差不多,那时我们喜欢穿同式样的衣服,戴同颜色的围巾,梳同样的发式,又几乎形影不离,刻意制造出的许多相似,使许多老师和同学产生错觉分不清我俩,甚至有一次晓薇迈进我家院门,连母亲都差点弄错。 
  晓薇认识的人比我多,不断向外班同学打招呼。在熙熙攘攘的校园里,我们和名字似曾熟悉而面貌却不熟悉的老同学彼此辨认着重新相识,心想,他怎么变成这样了?有的已无印象,递上名片问一句:“我们过去认识吗?”答曰:“倒是想认识!可那时候哪敢认识你们?” 
  其实我们也知道,男女分班,隔不断楼上楼下的凭栏相望,指指点点、互送绰号,谁心里没藏过一缕对异性同学的兴趣和好奇?   
  言犹未尽。不知谁的建议,当年“楼下”的几位约我们一起吃饭。小巷深处,大家找到一家新开张的小店,轻松随意地坐在一起,心情仿佛回到十六七岁的花季,只是没有了当年森严的界限。 
  几杯酒下肚,话多起来,每人一段故事,娓娓道来,如泣如诉。一位在电影厂做美工的同学首先发话:“我毕业后当兵去了,刚从部队复员回北京感到很孤独,一心想念老同学,可惜大家谁也不知谁的下落。”一位评剧名角的后人告诉我们:“内蒙古草原上那段插队生活令我终生难忘。尽管看了那么多描写知青的电影、电视和小说,还是觉得没有表达出我们这一代人复杂曲折的心态。”坐在我旁边一直沉默无语的工程师,也开口讲述了一段经历。 
  “那年我出差南下,飞机起飞不久就出了故障,巨大的机身在云海中颠簸,死亡的恐惧撕拽着每一个人的心。空中小姐要求大家系好安全带,不要惊慌,并说可以给亲属留下遗墨。恐惧和绝望之后,心中忽然异常宁静,思绪缥缥渺渺地升华,脑海中渐渐出现一片轻柔的空白。”他停了一下问我:“你知道我那时候想到了什么?” 
  我猜不出他想的是什么。   
  “我突然想到了你和晓薇,想到你们当年在校园里形影不离的样子。和你们仅有的交往,是我中学时代最美好的珍藏。幻觉中和你们在一起,好像并不是走向幽深莫测的死亡,使我顿时有了一种视死如归的超然。后来,飞机迫降成功,我又回到了现实中。说实话,如果不是今天见面,如果不是喝了酒,也许我永远不会说出这件事。其实,我没有别的想法,心里是很纯的,你们相信么?” 
  相信,我当然相信!这个故事好让我动情!不知晓薇是不是和我的感觉一样。   
  同样有过九死一生的经历,我一下子就悟出了这个故事的真谛。当我们带着身上和心上的累累伤痕,从农村、从兵团、从军营回到已经陌生的都市的时候,我们不再年轻。淹没在茫茫人海中的,是一群历经磨难而又不甘堕落的男人和女人。 
  我们渴望交际,又容易怀旧。只有同学聚会,才是真正没人人平等。想起心灵一隅还存有少年时代暖热了的一丝温情,想起芸芸众生中还有许多同年龄同命运的朋友,就能不断慰藉心中的苍凉与孤寂。 
  分手时我们相约,不管是不是年年校庆,我们都要年年聚会。         
  同学小周   
  小周其实早就该是老周了,他属龙,已过知天命之年。从年轻时候叫过来,小周被叫顺了,管他是不是胡子拉碴的,大家还叫他小周。   
  小周是我们一拨去陕北插队的知青中,最后一个回北京的。我们队阴盛阳衰,十一位娘子军,多半体格健硕,只有七位男生,其中两位还是后来的,个个瘦小单薄。   
  三十多年过去,我们村一干人挣扎了半辈子,没出一个“人物”,在无数生活轨迹各异,境遇也不尽相同的老知青中,小周无疑是最普通的一个。   
  小周个儿不高,身体瘦弱,眼睛近视但不肯戴眼镜,见了熟人快碰上鼻子才认得,说话有点口吃,走路外八字。但他动作敏捷,脑子灵活,干活儿不惜力,心眼儿极好,且热情外向,很得我们那帮厉害的女知青的称赞。 
  我们插队的那个村子叫“石窑”,和史铁生笔下“遥远的清平弯”差不多。   
  石窑的知青都是老初一、初二的,没什么文化。刚下乡时知青关系有点像当时的国际形势,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男生频生战事,女生时有口角,男女生之间持续冷战,偶尔还与当地知青或外村知青引发争端,后来这种局面因小周的缘故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下乡不久,小周收到父亲病危的电报,匆匆请假赶赴北京,回来的时候臂上戴了黑纱。他简单地告诉我们,父亲患得是脑溢血,眼看快脱离危险期了,病情却突然恶化。万幸的是,他总算见上了父亲最后一面。 
  小周是搭队里进城的毛驴车回村的,只见车上大包小包装得满满的。“这小子,把西单商场都驮回来了!”我们闻讯涌进男生住的窑洞,看小周就像一个脚夫,把千辛万苦从北京背回来的手提包一一打开,将我们亲爱的父母托他捎来的东西挨个送到大家手上,十几个知青人人有份。 
  那天是我们插队以来最盛大的一个节日。在食品极其匮乏的年代,插队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人人都像饿死鬼。当时有知青的家庭,父母都会把那些平时舍不得买或凭票供应的稀罕吃的攒着,如芝麻酱、肉松、糖果和酱菜等,千方百计带给他们正长身体却在乡下什么也吃不上的孩子。 
  我记得那次母亲给我带的是白糖和月饼,货真价实的一大包,很有些分量。   
  据说小周在办完父亲的丧事后,跑遍城郊走访了全组十四个家庭(知青中有一对兄妹和一对姐妹,还有的家已不在北京),见到了每一位惦记着远行儿女的父母。父母们最担心的是我们能否吃得饱,农活累不累,会不会被人欺负,甚至能想象家长见了小周就像见到自己孩子一样的心情,恨不得倾尽所有,多给我们带些吃的。小周强忍丧父的悲痛,详细描述了我们在陕北的生活,走进十四家,同样的汇报就得说十四遍,同样的嘱咐就得听十四回。就这样带着十四家亲人的牵挂和重托,小周把装得瓷瓷实实的五六个大手提包用绳子系牢,前两后三地搭在少年人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单薄消瘦的肩上,踉踉跄跄地上了西去的列车。从北京坐硬座到西安,从西安乘“闷罐”到铜川,从铜川再乘长途汽车到延安,最后才坐上队里的毛驴车。一路上他历尽艰辛,每次转车都咬着牙背着沉重的行李进站、出站,不但没有人给他搭把手,还要时刻提防东西被人偷或抢了,连个盹也不敢打。实在走不动了,他就解开绳子,把沉重的包倒腾着一步步往前挪。后来我想,家长们当时也是昏了头,只顾心疼自己的孩子,怎么就让一个十七岁的瘦弱男孩几千里路带这么多东西,也没有想想他怎么拿得了? 
  牢牢地记着长辈嘱托的小周回到村里,自觉地成了村里的维和部队,他闪光的品格就在那次探家后逐渐显示出来,只要是知青集体的事,无论担水、打柴、种自留地还是进城买粮,他都主动承担,谁要是和别人有了过节结儿,他都苦口婆心地劝解。我们从此再也没有发生大战,直到最后一名知青离村,始终是一个充满友爱的集体。那种兄弟姐妹般的情谊,一直保持到现在。那时,我们连家里捎带来的吃的都要拿出来共享,更没分过灶,这在当时的知青小组中是很少见的。1970年招工开始后,大家陆续各奔前程,有的参军,有的当工人,有的上大学,有的病退回北京,先走的人若赶上夏收、秋收,分什么东西都不拿,全部留给队友。 
  陕北土地贫瘠,普遍广种薄收。劳动地点通常离村很远,有时候要走出7、8里地。为了不耽误工夫,天不亮就要下地,两顿饭都在地里吃,由半大后生回村“寻饭”。知青“寻饭”的任务常由小周承担。知青不会做饭,特别是不会伺弄拉风箱的柴火灶,往往是人家的饭都担到地头了,我们的火还没点着;当老乡捧着黑瓦罐狼吞虎咽吃完饭心满意足地抽烟袋时,肚子已饿瘪的知青才远远看见小周担着两个明晃晃的白洋铁桶,摇摇摆摆地爬上山梁。 
  两年后招工开始了,我走得最早不知是否算是幸运,以后的故事就是陆续从大伙口中凑出来的了。   
  有少男少女的地方,本当有风花雪夜的故事,但不知为什么,我们遥远的石窑,十几个情窦初开、朝夕相处的知青在一口大锅里搅和了好几年,愣没撞出点火花来。后来才听说,小周有一段目光游移的时间,眼睛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追随着小W,可能是有点意思。小W和小周住街坊,是个很温和善良的女孩。他们从小就认识,小W对小周印象也很好。我对这个道听途说的故事很感兴趣,而且坚持认为,如果小周适时有所表示,故事肯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但直到小W招工离开延安,小周始终没有表明心迹。几年后,被分配到煤矿的小W嫁给了一位外地青年。 
  小周走得晚,在大部分同伴离开石窑以后,他终于等到一个机会:延安饮食服务公司要招工。工作虽不理想,但他已经等不起了,不能再让年迈的母亲为他担心,好歹是国家正式职工,月月有工资,小周觉得也就知足了。 
  小周就这样当了学徒,他干的活是将下水制成熟肉。小周手脚勤快、虚心好学,人又有心,很得师傅喜爱,不久手艺就大有提高,做出的卤肉肥而不腻,味道醇美,许多延安市民都知道饭店来了个好师傅,单位也很庆幸招来一个好知青,他的故事还上过当时的《陕西日报》,登了很大的一篇。我曾经把文章剪下来给同事看,无比骄傲地对人说“这是我同学”时,。 
  男大当婚,长大了的小周在别人撮合下,娶了一个泼辣能干的陕北姑娘,成了延安人的好女婿。岳父家里负担重,老人的伤病,花去了小周的大部分工资,也耗费了他相当的精力。结婚十几年,他毫无怨言地瞻养老人,帮衬小姨子、小舅子,成了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一直到九十年代初,延安已经没有多少北京知青了,政策给了他最后一次机会。为了满足妻儿对北京多年的仰慕与向往,也为了自己能叶落归根,小周终于下决心辞掉工作,举家迁回北京。 
  北京城早已旧貌换新颜,家里的老房子拆迁,小周户口不在没有份,一家三口无立锥之地。从北京到延安,又从延安回北京,少年时代就出门闯天下的小周,三十年后依然两手空空。靠亲友帮助,他找到一个需要昼夜看守的小工厂,成了那里的看门人,就在门房安了家。后来厂子搬迁,工作又几经变动,幸亏普通话说得比他还地道的媳妇找到一份临时工。最后,小周在东郊租到两间平房,虽然房子不宽敞,却是一个小小的独门独院,他很满意,几次邀请我们去玩,都没能履约,直到前几年他得一场大病做了心脏手术,我们才相约了去看他。久病初愈的小周面色苍白、满脸疲惫,但是笑容依旧明朗。我们几员女将驾到,海阔天空地神侃,席间还有小周当年心仪的小W,差点把小屋的房顶掀起来。那天他的陕北婆姨为我们包饺子,做家乡菜,大家吃着、喝着、玩得十分尽兴。像当年一样,小周微笑地看着我们折腾,脸上带着令人心悦的热情、坦诚和满足。 
  和小周在一起,你心里无论如何产生不出同情和怜悯,有的只能是敬意。   
  他不是一个窝囊人,其实很聪明,做什么事都让你觉得是那么回事,无论庄稼活儿,家务活儿还是技术活儿,即使玩牌,他也总是赢家。   
  他不是不思进取的人,在队里时是劳动骨干,在单位时是先进工作者,在知青圈子里是大家信赖的朋友,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近乎于平和的积极心态。   
  他不是逆来顺受的人,有很强的独立观念,不轻易妥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