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领之路 编著:元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领之路 编著:元素-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这待着吧。虽然回法国享受得可能会更好。法国人的平均收入不是很高,我在法
国也可以算个富人了,但在香港还不行,香港的富人太多。不过在香港的生活很舒
适。
    到底要不要改变,我现在也很矛盾。现在的工作虽好,毕竟做了这许多年了。
人嘛,总是不断需要一些刺激的。我自觉自己不是个能静下来的人,竟然在一个环
境中做了十几年,我都觉得很奇怪。但人人都有些无奈的地方,我毕竟已经不是自
己一个人了。
    这几年在香港虽然不断有猎头公司的人找我;甚至有些银行的主管还直接跟我
谈,但我都不是很感兴趣。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待遇也差不多,做生不如做熟。我
还要考虑到家庭的原因,自己一个人的话倒无所谓。我有一些国内的同学做到了国
企的高层;虽然他们的薪水不高,但权力很大,还是蛮好的。如果换我,我很难说
愿不愿意。我如果改行也许会自己开公司吧,享受一下自己当老板的滋味。现在的
工作再好,也只是帮人家打工而巳。不过,想想而已。
    人生的际遇很难讲。
    开心就好!

姓名:段扬
英文名:Yang DUAN
出生年月日:03。 oCt.62
血型:O
星座:天平座
爱好:葡萄美酒夜光杯
自认为的个性:随和
最常做的运动:gOlf
最喜欢的电影:Delicatessant(黑色幽默)
最难忘的书:古大侠之《陆小凤》
最动听的歌:hotel califorina
最敬仰的人:当数金庸金大侠小时候
最想从事的职业:军人
未来最想做到的事:说得好听点是去周游世界,难听点是做晃晃
最开心的事:得一虎女
最尴尬的事:大四时上食堂买早餐,不幸被挤倒在地,身边正站着那位心仪的外文
系女生
最讨厌的事:不守时
最震撼的一件事:看见女儿出生
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亲情友情,当然还有自由
别人对你最有启发性的一句话:只要努力定有回报

                    留学生活饮食观

1、“填饱肚子”型
    为了省钱、省时,同时也懒得花。心思在食物上。三餐照常打理,
只是重量不重质,吃东西只为了填饱肚子。速食面、电视餐、热狗、汉堡,来者不
拒,解决一餐是一餐。到了周末才找几个朋友上馆子打打牙祭。

2、“暴饮暴食”型
    这种人通常对工作过份投入,非到工作告一段落,才发现头昏眼花,口乾舌燥,
饿得人直发慌。于是狠狠地大吃一顿,或两顿合为一顿吃,吃个人仰马翻。

3、“补偿心理”型
    有些人因精神上有所失落,或功课压力太重,不断地吃东西来寻求补偿。这种
人通常什磨都可以吃,水果、饼干、蛋糕、马铃薯片、汽水、巧克力、坚果,乱吃
一通,而且吃个不停。

4、“节食减肥”型
    这一类型清一色是女性。为了保持身材,对美国的牛排、蛋糕、冰淇淋、巧克
力、起司等敬而远之。每天以水果、生菜或低卡路里的食物果腹。吃得手脚发软,
头昏眼花。

5、“口脑并用”型

    这种人最懂得如何有效利用时问,进餐的时间也不忘“并行处理”。一边进食,
一边看报纸、读小说或听电视新闻播报。也有人一边啃三明治,一边赶报告;或一
面吃便当,一面想着自己的论文。
爱因斯坦就是这种类型的极至——站在餐厅门口,满脸困惑,不知道自己是已用餐
毕将离去,还是正要入内用餐。

6、“远厨”型
    这一类的朋友,大多没有进危厨的兴趣或经验。从前的日常三餐大抵都是“茶
来伸手,饭来张口”。到了责无旁贷时,才发现洗、切、煮、炒,到最后的善后料
理,简直是繁琐而无趣,更谈不上成就感。常常是兴致勃勃的大张旗鼓,不一会却
油烟密布,呛得直打喷嚏不说,偏又警铃大作,惊动了周遭的室友和邻居,叫人尴
尬得不知所措;要不就是油花四溅,骇得花容失色,抱头四窜。最后只好狼狈不堪
的败阵下来。因此,久而久之,也就从善如流。速食面、冷冻餐和餐馆外卖就成了
三餐不变的公式。

                                邢林

    她从小就失去了父亲,而母亲是一个盲人,从顺义县的小公务员到摩托罗拉的
高级经理,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可以用“传奇”来形容的道路,追求“变”的动
机,不安于现状的努力,是她成功的根本。
    她说:笑着面对一切吧,乐观是困难的天敌。

    她现在是一个金领,可观的年薪在她自己的心目中不算什么,她骄傲的是,在
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她掌握着公司最有价值的财富——人力资源。她的使命是使他
们增值。
    36岁的她有张永远都在微笑的脸,那种很有磁性的笑会让你觉得她很有修养而
且很美。甚至会让你误以为她生来就很高贵。
    然而,事实是:她曾经非常贫穷,甚至从没真正体验过父爱,她从小和母亲相
依为命,而她的母亲是个盲人,在一片黑暗当中把她养大。
    她反对一种说法,那种说法认为才能加运气等于成功。她说,所有成功者的秘
决是他们想要成功。
    动机,你有想要改变自己的动机吗?你能一直保持这种冲动吗?她,不断地向
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并由此将自己推向成功。
    MBA,是一们很深的学问吗?她的回答是:不是,那只是让你打开思路的一种方
法。
    在所有MBA当中,这位刚刚做了母亲的女性看起来非常普通,一点也不惹人注目。
    她是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的高级人事经理,叫邢林。

                            坚持快乐是一种力量

    邢林的父亲在文革正式开始的前一年病逝了,那时候她才是六个月大的女婴。
    可怜的母亲因患有先天性眼疾而只能在白天感觉到一点点亮光。母亲偶尔会说:
“你爸爸去世得早,他真是少受了不少的罪呢!”这就是母亲最厉害的抱怨了,
    母亲是满族,血液中尚有四分之一或者是八分之一的高贵成份。邢林从妈妈的
嘴里知道,如果往上数几代,她们家属于“皇亲国戚”,祖先中有人曾是朝迁的四
品大员,即使到了祖父这一代,也还是殷实的乡绅,有很大的宅院和数不清的果树。
然而这些都与邢林毫不相干。自打邢林记事起,她就知道自己属于穷人,不光穷还
受人欺负。
    “我出生在北京顺义县的一个小村子里。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大多数时间,村
里的人都非常同情我们这一对苦命的母女。可是,也有些时候,他们又非常凶恶,
用现在的人无法想像的重体力劳动来惩罚我的妈妈。别看我妈妈眼睛看不见;但是
在我的记忆中,她每天从事的劳动量会超过村里所有的大男人。村里还会时不时地
召开批斗会,通常是在晚上,妈妈被叫去参加,站在毛主席像前背《老三篇》,妈
妈背得很流利,干部们也只好作罢。当时我并不明白为什么不公平的待遇都会落到
我们的头上,当然后来我知道了,就因为我家祖上是剥削阶级,是富人。
    “记得有一回,村里一些气势汹汹的人到我家,命令我和妈妈滚回山东老家。
妈妈没吭声,收拾完东西。她拉着我到信用社取钱,可是人家不给取,说你家的钱
都是剥削来的,不能取。但她仍然没说什么,只是低着头拉着我往回走,我知道她
老人家从来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身处困境。”邢林说,坚强的人就应该像母亲一样,
不把苦难挂在嘴上。“妈妈拉着我在城外的荒草地上坐了一整夜。尽管妈妈已经尽
力替我遮盖;饥饿的蚊子还是将不满两岁的我饱餐了一顿,两只小眼睛完全封上了。
后来,那些人终于意识到不让我们取钱就意味着他们无法完成任务,于是开出了一
张沉甸甸的介绍信,规定了只能取出路费.”
    一年以后,邢林和母亲重新回到北京自己的家,过着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的生
活。别看她天生就调皮得像个男孩,可是一个人独自呆着的时候;她也总在想,为
什么富人的后代就要受到惩罚呢?富人是什么样的?在邢林幼小的心灵里,富人的
生活有点神秘。
    “小时候,我就是妈妈的拐棍,每次妈妈到一个新的地方都是我领着去,手拉
手往前走,‘妈妈,前面有坑,迈左脚,一大步,妈妈,右边是水沟,挨着我走’。
有时候,一句话说晚了,我们俩就会同时摔倒在地上。”
    在摩托罗拉大厦四楼的会客室里,长期顾不上梳理感情的邢林说着话有些停顿。
眼睛转向窗外宽阔的东长安街。透过十分敞亮的窗户,映入眼帘的尽是高楼大厦和
川流不息的车流。这里就是北京建国门的CBD中心区,无处不充满了现代感。一时间,
我忽然问觉得邢林的声竟变得很远,很远,她所描绘的那些景象和故事和眼前的一
切有着太强烈的反差。似乎有些失真有些模糊起来。
    邢林大概不想看到记者脸上表现出的同情,她转过头,又露出了笑容。
    “过去的苦我好象都是到现在才感觉到一样。小的时候我并不觉得自己特苦,
也许是没心眼吧,只要能高兴,我总是特别的高兴。
在我们那,我还属于是一个孩子头呢,别看我是个女孩,可整天领着村里一帮子小
孩儿东跑西颠的,上了学,我还是那样,挺淘气的,没当过班干部,学习也不是特
别认真,就凭那点小聪明过来的。”
    “想象一下,你是不是从学校一回到家就不一样了?”
    “不,在家里我们母女俩也不是整天愁眉苦脸的,尤其是我妈,她看不见,可
是生活的劲头很足,晚上给我讲故事;讲一些从声音机听来的事;现在她老人家已
经七十多了,前两天我回家,她还跟我讲英国克隆羊呢。妈妈虽然没上过学,但
却耳儒目染了深宅大院的所有文化和礼教。她教我背《三字经》,《名贤集》,教
我《地球运言》;我现在仍记得开头的那几句:“大地椭圆,旋转如球,东半西半,
分五大洲,约亚细亚,约欧罗巴,阿非利加……妈妈也教我数学,更教我做人的道
理。我想这和别的人家没什么两样。现在你要我讲讲;我觉得我从妈妈身上继承下
来的最可宝贵的东西就是那种坚毅的性格。一个小女孩和自己的瞎妈妈在一起,尽
量感受生活的快乐,就是这样,我们从来没怕过什么。”

                        人生的路是一步一步连接起来的

    在邢林上中学的时候,学校里来了一位天才物理老师。他是科技大学的高材生,
刚毕业就下乡,从没有教过书,但是却非常懂得教书育人责任重大。要说少年时代
对邢林影响最大的人莫过于这位老师了。“光可以走多远?为什么对面的火车总是
更快些?为什么早晨的太阳是红色的,而中午却是白色的?卫星为什么可以在天上
转?”就是这些有趣的问题使邢林从此开始了对科学的向往。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简单。一门普通而有趣的物理课唤醒了邢林那颗贪玩的心,
使它突然间开了窍。
    “我这辈子都感谢他。别以为中学物理课和我以后的生活没有关系,其实正是
它奠定了我的人生基础。到现在不论干什么事,我都得先弄明白其中的道理。不夸
张地说,我甚至把MBA都当成了物理课来学;只不过MBA讲的是关于管理的道理罢了。”
    1986年,邢林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回到县里的中学教书。两年之后,
她被调到了县政府里,当上了县计委干部,那时候她自己并没意识到,幸运之神已
经开始悄悄地降临到身边。在县计委,有一个到北京外国语学语接受一学期英语培
训的机会,邢林去了,半年之后回来,正赶上县里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国都饭
店准备开张,合资的中方是顺义县政府。邢林被派去管理人事工作。在这家饭店,
她成了为数不多的可以直接和外方人员交谈的人,甚至有时候外国客人的一些问题
也要找她解决。
    和外国人的广泛接触改变了邢林的许多的观念;一些固有的东西开始受到挑战,
其中包括对干部身份的价值评估。从这个时候起,她才真正开始认真地考虑一些有
关人生的问题。她感觉到原本深藏在内心当中的那种想要不断改变自己的冲动越来
越强烈了,只是一时不知道朝哪走,也不清楚未来。有一天,一个外国人来找她,
问她愿不愿意到一个新公司去上班,条件是离开顺义到合肥去。她没多想就答应了。
那个外国人其实只是国都饭店的一位客人,他给邢林介绍的公司是瑞典著名的ABB公
司。
    “新婚不久的我,一个人,带着随身听,带着新买的小皮箱,来到了合肥。
    “ABB是一个非常温暖的国际大家庭,在那里,我不仅结交了至今仍然关心我,
帮助我的一群中国朋友,同时也结交了一些外国哥儿们,姐几们。来自马来西亚的
Joann是我的饭友,她教给我素食的奥妙,从此这个世界上又减少了一个动物杀手;
来自英国的Denise和我同居一处;她的美丽以及动听的伦敦英语使我着迷;Mathia
s是一位来自德国的、高大英俊的花花公子,我们曾经一起唱《月亮代表我的心》;
Allan 是来自澳大利亚的总经理,慈祥、善良、宽容是他总经理背后的真实,他的
太太是一位慈善家,曾经为上海孤儿院募捐10万美元;James一家是来自新西兰的虔
诚的基督徒,爱充满了他们一儿一女的四口之家,还记得有一次去他家做客,围坐
在饭桌旁,他太太拉着我和孩子们的手轻颂圣经,我们仿佛就在圣洁的爱包围之中。”
    1995年底,邢林转到了摩托罗拉,直到现在。
    “你问我什么是成功,其实对于我来说大家的认可就是成功,
我一直抱着这样的一种心态,以至于我一亘都非常怀念我在顺义中学教书的那两年
时光。在学校里,你每天面对的是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睛,那些原本枯燥的教义我都
觉得出它的神圣。那些朗朗的读书声和课间那些简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