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了整理紊乱已久的豫政,他便在详审地方实际情况后,拟定了治豫大纲十项,即:(一)赈恤战区灾政,俾免流离;(二)清理财政各税,期除苛敛;(三)彻办户口登记,以杜盗源;(四)整饬巡缉各队,以维治安;(五)查拿贪官痞棍,以安善良;(六)筹设实业工厂,以纳游民;(七)普遍浚河筑路,以利交通;(八)推行义务教育,以开民智;(九)严禁烟赌娼妓,以淳风俗;(十)厉行剪发放足,以除陋习。冯玉祥把这十项大纲作为自己最低的施政标准。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河南的匪患兵灾问题大致解决,民风和地方经济亦有所改善。 
        
        冯玉祥非常好学。十岁时,父母下狠心让他读了私塾。可是由于家境实在窘迫,仅一年零三个月他的学塾生活便结束了。这成为他永久的遗憾。身任高级军职后,学习成了他的癖好。对冯玉祥的好学,郭沫若曾这样评价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几句话,是冯先生一生所奉行的生活原则。”冯玉祥在失利和失意之后,曾几度隐居山西汾阳和山东泰山等地潜心读书,而这几次学习对他都大有裨益。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军土崩瓦解,冯玉祥由郑州退到晋城,后定居汾阳峪道河。在这里,他与部下经过一段时间研讨,看出了军队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正确鲜明的政治主张。于是他决定成立一个研究室,系统地阅读社会主义方面的书籍。他每天早晨四点准时起床,稍事漱洗便外出散步,当太阳升起时他已经入席就读了。冯玉祥请了汾阳军官学校的几名教员分别讲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史和政治经济学等课。他对乌托邦的社会主义和科学的社会主义的区别非常感兴趣,并认识到自己以前的思想是乌托邦。经过学习,他对共产主义理论有了一定认识,增加了对共产党的好感。并开始主动和共产党人交往,他同意共产党在他办的汾阳军校中发展组织,并卖掉在北京的一所住房,购得一部电台赠送给上海的共产党组织。“朝起看日真正乐,红润如盘光闪烁。懒人此时睡正浓,不见日出见日落。吁嗟乎,举国尽将朝气提,国家何至见衰弱。”这是冯玉祥这时写的一首“丘八诗”,也是他努力上进情绪的真实表露。 
            
      第19节:地方军阀大结局(19)       
        1933年8月,在被迫结束抗日同盟军后,冯玉祥离开察哈尔,赴泰山修学。他将原来的研究室扩大,采取报告会、讨论会等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内容有政治经济学、国内外形势、财政、外交、文学等。他还经常聘请共产党人、进步学者和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如李达、邓初民、陈豹隐、陶行知、陶希圣等人,到泰山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中国社会问题、中外历史、中外地理、物理、生物、天文等课程。对于冯玉祥的学习精神,翦伯赞曾著文回忆道:“……他除了早晨读圣经和英文不算在内,每天有七小时是坐在教室里做学生。 
        
        从上午八时到十二时,下午二时到五时,都是他上课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任何客人都不接见……。”“冯将军对于学习,非常认真,他并不是随便听听而已,而且自己做笔记,我永远记得他戴着一副玳瑁框的老花眼镜,拿着一枝毛笔,一面听一面记的神气。他不仅自己做笔记,也要他的同学(指冯玉祥的部下)都做笔记,为了怕他的同学不做笔记,有一个时候,他派鹿钟麟将军为笔记检查员,每天检查听讲者的笔记。 
        
        ”翦伯赞还把冯玉祥与蒋介石作了对比。1941年1月3日,蒋介石上门拜访冯玉祥。   
        蒋走进客厅想从墙上发现自己的相片,结果没找到,只见墙上挂着一张条幅和一副对联。条幅写着苏轼《留侯论》中的几句话:“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对联写的是明朝人讽刺不说话不做事的大臣的两句话“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蒋介石看后连连称赞,竟问冯玉祥:“这是你作的吗?”当冯玉祥把出处渊源告诉蒋时,蒋赶忙转过话题以掩饰自己的无知。 
        
        通过读书和总结几十年戎马生涯,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在日记中写道:“如能打破私有制度,就是真道德。”他还将总结的“若不信辩证唯物论则我民族不能复兴”写成正楷大字,作为自己的警训。在隐居时期,为了实现他决心的“不可说了不算,不可动摇,不可忽然如此,忽然如彼;须咬定牙关,不可稍有松懈!”冯玉祥出资为农村穷苦百姓子女办了15所小学,设立了小型的科学馆、图书馆、烈士祠,并组织了两个团体:一个是由旧部、旧友参加带有浓厚封建意识的政治团体“抗日同志会”,另一个是“生产协会”。前一个团体喝过誓盟血酒后不久便如烟云消散了;后一个团体是冯玉祥同情农民、企图施行变革的产物,干了一些实事,但最终也并未产生出他所预想的结果。 
        
        四、抗日寇名载史册在八年抗战中,冯玉祥曾任第三战区和第二战区司令长官,与日作战,斩获甚多冯玉祥身经两朝数代,他一生矢志反封反帝,表现出高尚气节和民族精神,为祖国为民族作出了贡献。 
        
        早年,“忠君即爱国”的封建意识对冯玉祥影响很深。1908年慈禧与光绪先后死去,冯玉祥不仅自己痛哭流涕,而且咒骂那些薙发不肯持丧的人为“不忠”。但是,随着外患加剧,人民反清浪潮不断兴起,他也开始对清王朝产生怀疑。1909年他看了《嘉定屠城记》、《扬州十日记》这两本用血泪写成的书,内心受到极大震动,他看到了封建统治者的狰狞面目。以后冯玉祥把一切丧权辱国、政治黑暗的事实都与昏庸腐朽的清廷联系起来,对清廷的不满和仇恨与日俱增。正是这种要报仇雪恨、使民族强盛的思想促使他投入辛亥革命,参加了“滦州起义”。 
        
        “滦州起义”被残酷镇压下去,共同举义的青年军官王金铭、施从云等被处死,冯玉祥亦被捕革职,递解回籍。在回籍途中,看到镇压起义的情景,他恨得咬牙切齿,暗暗发誓:假若有一天能风云际会,誓必继续死难同志的遗志,消灭帝制,推翻万恶的清政府。此后十多年,他一直没有忘记这誓言。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他拒绝在“拥电”上署名;在护国之役中,他坚持不与蔡锷军为敌,并促成袁世凯的心腹陈宦将军宣布独立;1917年张勋复辟,他下天台山兴兵讨伐。这些勇敢的举动都反映了他反对封建帝制的决心。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他有机会解决了多年来心头的一大患。 
            
      第20节:地方军阀大结局(20)       
        清朝被推翻以后,清皇室仍盘踞故宫,享受着优待条件,耀武扬威,使故宫成了“国中之国”。当时民国的当权人物袁世凯、段祺瑞、徐世昌等人均是原清廷旧臣,所以对这遗老遗少的“小朝廷”格外宽厚放任。为了驱散这股帝制阴魂,“北京政变”后,冯玉祥主持修改了原来的优待条件,政治上取消了清室的特权,经济上大大削减了清室的家用补助,此外他还以强硬态度将赖在宫禁不走的皇室驱逐出旧日皇宫。此事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但冯玉祥不为所动,他终于实现了自己十多年前的誓言。 
        
        清朝腐败无能、丧权误国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冯玉祥目睹主权旁落、外族横行的惨痛情形,激发了极大的义愤,他的爱国反帝意识在不断加深。成为高级军事将领后,他在维护主权、维护民族利益上表现得十分坚定。袁世凯阴谋实行帝制,日本帝国主义乘机逼迫中国接受卖国的“二十一条”,冯玉祥听到这消息热血沸腾,立即召集部属痛述日本帝国主义罪行与民族仇恨。从这时起,冯军练兵总是以日军为“假设敌”进行的。冯玉祥任十六混成旅旅长,驻军常德时,看到许多商店门上挂着日本旗,街头贴着日本兵舰保境安民的布告,大为震怒,派人一夜之间将日本旗和布告统统撕毁。有一次几名日本水兵进城拒不接受中国士兵检查,两下打了起来,结果三个日兵被刺刀刺伤。闹事后,日本居留民会会长和日军舰长来找冯玉祥,掏出日本海陆军刑法,蛮横地要求监禁中国士兵。冯玉祥恼怒地说:用日本军法来判处我们的士兵,显然是侮辱中华民国。说着便举起脚,脱下一只鞋,要狠狠教训这个日本舰长。日本舰长又想用中国军法处置中国士兵,冯玉祥不退让,说士兵负有维持地方治安的责任,有权检查任何人,拒不检查者即为匪徒,士兵打伤这些匪徒不但无过,相反大大有功。日方见威胁不了他,最后不得不让步。以后冯玉祥又陆续惩治了一些目无中国法纪、为非作歹的外国人,使那些无法无天的家伙只得收敛老实起来。 
        
        “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坚决谴责蒋介石的依赖国联、媚外误国和不抵抗政策,对帝国主义本性有了进一步认识。他在答复熊希龄的通电中说:“宰割弱小民族之国联,能代中国求独立?能代中国打倒该会常任理事之日本乎?与虎谋皮,自欺欺人,仍甘为帝国主义工具而不侮。”10月21日,他又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亡的十三项主张,即:(一)备战和鼓舞军心;(二)起用革命有功人员;(三)恢复党的民主制;(四)首都迁于适当地点;(五)恢复民众运动,保障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恢复民众组织,加以军事训练;(六)厉行减缩政策,裁并骈枝机关;(七)实行财政公开,应用预、决算制度;(八)严定官吏渎职贪污之惩戒条例,以清吏治;(九)拟定生产计划,以合全国人民之必要消费为原则,国家经营对外贸易,奢侈品由国家专卖,并加以购买之限制;(十)严征累进之所得税及遗产税;(十一)规定公务员之最高薪及农工之最低薪;(十二)制定社会保险法,专设机关以实际执行;(十三)改正教育计划,使人民有平等受教育之机会。1933年1月,日军侵占山海关,2月,占领热河省会承德,随后分兵入侵平、津及察哈尔。冯玉祥在共产党人的劝说下从泰山移住张家口,与吉鸿昌等人一起组织了有6个军、10万人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任抗日同盟军总司令,其旧部方振武为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为前敌总指挥兼第二军军长。蒋、汪得知冯玉祥准备抗日,大为惶恐,先是接连遣人游说,继而以官相许,最后发出“侈言抗日者杀勿赦”命令进行威胁。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不受利诱,不惧威逼,挥师北进,6月22日收复康保;7月1日收复宝昌;同日迫使刘桂堂反正,进逼多伦。抗日同盟军与敌人血战五昼夜,毙敌千余,收复多伦。时间不长,察北各县全部光复。正当抗日同盟军积极准备收复东北时,蒋介石、何应钦调集16个整师、8列钢甲车、两队飞机包围张家口,封锁平绥线,并展开“银弹攻势”,以利禄引诱抗日同盟军中部分将领,挑拨冯玉祥与其旧部关系。冯玉祥不得不抱恨离去,抗日同盟军宣告结束。对这段历史,他在第二年写的《抗日周年纪念》一诗中作了记述:“察哈尔竖起了抗日旗,六月二十日出兵收失地。没到一月康、宝、沽、多全克复,多伦血战后又向敌追击。这时候有人说我们是赤化,又有人指我们为叛逆,要我去做垦务督办,要我去做训练总监。什么意思啊?我是不懂的!只要我不抗日,什么官都可以商量计议,我明白了他们一贯的主义!压迫我们是为帝国主义吐气,使我不能不把张家口别离。……”在八年抗战中,冯玉祥曾任第三战区和第二战区司令长官,与日作战,斩获甚多;他开办过“三户印刷所”,出版了包括《列宁全集》、《论持久战》等在内的大量革命书刊,积极宣传抗日;他创立了利它社,力图为抗战服务,并利用基督教会组织联系教民共同抗日;他还以自己卖字献宝、游说演讲的行动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广泛发动献金救国运动。此运动捐献金额(除实物外)前后达黄金23000余两。 
            
      第21节:地方军阀大结局(21)       
        献金运动开始时受到普遍拥护,但以后由于各地认购,出现苛捐杂税性的强硬摊派、催逼,运动失去了原先的意义,加重了人民的灾难,引起人们怨忿。所以有些地方流传着一句话,“冯玉祥一到,鸡飞狗跳!”献金运动得来的钱最后也落入了蒋介石的口袋,不知去向。 
        
        五、向革命终于觉悟五原誓师,在中国西北部打出了配合北伐、讨伐反动军阀的旗帜,也是冯玉祥思想变化的重要标志1926年是冯玉祥的思想和行动发生重要转变的一年。由于受共产党人、国民党人的影响,加上苏联顾问接触,他于这年元旦通电辞职后决定赴苏联访问学习。3月,冯玉祥启程,5月9日,抵达莫斯科。在访苏期间和来回途中,他与苏联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以及苏共党员、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使他对革命有了进一步理解,认识到中国进行革命的必要和树立鲜明主义的重要。访苏期间,冯玉祥正式加入国民党,并宣布国民军全体入党。国民党中央任命他为国民军党代表、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在苏联逗留三个月后,他便与苏联顾问乌斯马诺夫、中共党员刘伯坚等人一起回国。9月,抵绥远五原,冯玉祥收拾南口失败后的国民军残军,与于右任、邓宝珊等人组成国民军联军。17日,举行著名的“五原誓师”,冯玉祥宣誓就任联军总司令,并发表面貌一新的宣言:“……我虽然作过几点革命事业,我却没有鲜明的革命旗帜。因为对于革命,只有笼统的观点,没有明确的主张。……现在我所努力的,是遵奉中山先生的遗嘱,进行国民革命,实行三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