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17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05年第17期-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红尘有约此生缘,梦醒犹惭两鬓斑。
  雪压寒梅梅放早,情牵灞柳柳摇纤。
  白云竟日栖无定,明月因时缺又圆。
  好汉何须多把酒,乾坤未必醉中宽。
  
  浪淘沙·夜梦父母和泪而成(外一首)
  段永贤
  
  梦里又相逢,笑靥盈盈。嘘寒问暖细叮咛。死别生离都忘记,一晌温情。
  侍奉弄杯羹,呼唤声声。醒来四顾眼睁睁。该享福时无父母,泪咬心疼。
  
  浪淘沙·纪检大会咏叹
  
  百姓恨贪官,民意如山。快将恶竹斩千竿。廉政之堤高筑起,威镇狂澜。
  好坏数金钱,一念之间。莫教性命立刀尖。君子爱财取有道,理得心安。
  
  古绝·山  月
  曾咏归
  
  山垭生孤月,千秋几圆缺?
  空谷寂无声,涧草自生灭。
  
  井冈行
  丁国成
  
  芳坪翠崮鹃花艳,铁血忠魂铸昔贤。
  万古黄洋咏绝唱,千斤扁担叙流年。
  瑶池倾覆飞云外,瀚海浮沉搏浪巅。
  界上犹闻鸣鼓角,更催日月换新天。
  
  古绝·秋  来(外一首)
  张曼青
  
  金风乍起晚初凉,蟋蟀曜曜鸣东墙。
  围坐灯下忙缝纫,彩蛾扑来比新装。
  
  古绝·夏  趣
  
  淅浙沥沥梧桐雨,婷婷袅袅杨柳风。
  蜻蜓点水问荷叶,明日花开几朵红?
  
  鹧鸪天·娱夕阳
  李世儒
  
  岁月无情鬓染霜,窗前独坐忆沧桑。休嗟昔日崎岖路,不涉今朝名利场。
  词一首,酒千觞,怡情遣兴挽韶光。欣逢盛世同欢度,音韵闲敲娱夕阳。
  
  七古·小  坐
  钧 天
  
  终朝只为衣食忙,岂有闲情作文章?
  济南诚好非吾土,泉城信美是他乡。
  喜盼天降三指雨,乐闻人说万年邦。
  几时不被名利累,小坐广场沐晚凉。
  
  夜半独归
  吉正前
  
  电令呼归日数催,陈仓古道晚星微。
  松林莽莽涛声怒,山谷幽幽猿啸悲。
  鬃抖一嘶天地裂,蹄飞百里死生随。
  斗牛遥望思前事,驰骋当年铁骑威。
  
  诗情贵真
  张梅琴
  
  骚人个性耻遮拦,敢敞心扉对大千。
  真意当然非尽美,虚情定是假诗篇。
  
  古绝·别渤海海峡
  肖德军
  
  渤海大如野,风吹云漂泊。
  浪起鸥声远,潮落长天阔。
  
  癸未冬至写怀
  段绪铮
  
  冬至腊梅开,年关逼近来。
  四邻多喜事,何故独徘徊?
  远地亲难聚,槽头马渐衰。
  尚余空闲日,把笔绘孤怀。
  
  驼  峰(外一首)
  覃景修
  
  挣断缰绳奔桂林,流连胜地动幽心。
  仙童鞭打不回去,却向漓江化碧岑。
  
  谒山谷墓
  
  祭奠诗翁人未忘,古来不朽是华章。
  钱王死去千年后,白骨风前哪个香?
  
  古绝·偕友白云山揽胜抒怀
  吕金超
  
  一气尚登阶八千,不信花甲是暮年。
  白云深处觅胜景,山花笑我快成仙。
  
  从长春至延边
  倪向阳
  
  长白喜初秋,东行一路幽。
  云垂天幕淡,绿染岭岚稠。
  学子吆瓜果,农家搞旅游。
  只因观念变,无复旧山沟。
  栏目主持人:江  岚


认识姚学礼
■ 谢 冕
  感谢《诗刊》给我一个机会会见姚学礼,并品读他的诗歌。
  对于姚学礼,我以前知道他的名字,却没有认真读他的诗。为什么呢?一个是因为他作品多半发表在海外,也见不到他的诗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许多发表他的诗都将他标为新乡土诗或乡土诗。这个定义把我和他拉开了距离。因为在我印象中我总认为乡土诗是那种比较直接写乡村生活,表现乡村一种生活场景很具体亦难免琐屑的一类诗。另外一个原因是多半的乡土诗都是很传统,都是五言七言体的歌谣式的东西。所以从心底里有些距离。但是一读他的诗,我发现错了,姚学礼的诗完全不是那种类型。我建议以后尽量避开新乡土诗这个概念。用陇东乡土诗人称他,是定位不准的,姚学礼应是充分表现了西部生活的现代诗人。
  从“五四”运动以来的乡土诗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它总是带着牧歌式的浪漫和激情在原地徘徊。乡土诗作为一种取向,应该寻求新的发展,不应只是一条窄小模式和路子,它不能只在古典诗歌和民歌的基础上求发展,应该和所有的新诗一样,要在大众化、民族化和向民歌学习的基础上而勇敢、敏锐和创造性地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和“五四”新文学传统进行对接,以新的生存状态参与世界新诗。姚学礼正是这样,他的所谓“乡土诗”是变异了的西部诗,它实际是黄土地的另类。他的诗歌是西部现代诗,它是在自身的变数中以多元探索和实验的新诗歌,他的大地根基是灵性的,意象是奇特和大胆的,写作是彻底自由表达,诗歌核心是东方的,虽然骨子里是些民歌和古典。带给读者却是自然的接受和智,陛层面的悸动。于是,许多诗人在同路前行的相似身影中消失了,姚学礼却以关注存在的隐忧,返身灵魂的激荡,不被时尚物化而活跃至今。
  姚学礼的诗我认为很有新意。他真实地表现了西北乡村的生活和情感,有着非常深厚的黄土地上农民的生活场景和诗人对大地主人的一种关怀。他的诗不仅是乡土的,而且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古典、乡土、现代,这些质素在他的诗中得到自自然然的融合。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就像姚学礼,他的营养是来自多方面的,可能是一种整合,是一种通融,是一种包容度很大的东西。如果是一种很偏的东西,或直取现代,或直取古典,或直取乡土,诗就会很狭窄。姚学礼的诗路比较宽广,他是三者兼容。
  我非常注意诗人和他的土地的关系。我认为海子,他最根本的一点是他的“麦地情怀”。姚学礼同样有着“大地情怀”,但他不是表现麦地。我非常注意姚学礼和他的生活本来样子的联系,姚学礼有非常深厚的古典文学的根基,他读了很多书,很多典籍,他是一个学者型的诗人,仅仅说他有乡村生活是不够的。由此我想到现在一些年轻诗人,很聪明很有才情,但缺乏与土地的联系,缺乏和他生活的本来样子的联系。缺少与大高原,大湖泊,大平原,这样一些与大中国绵延不断的土地的联系。另一个缺陷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很少,这往往使他们从一个概念出发敷衍成诗,读了不动人。姚学礼的诗却完全不一样,他是一个很有根基的诗人,因此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有实力的诗人。
  下面我具体讲一下我读诗的感受,先说《最好》:
  “在家里对卧病的奶奶/你最好多加伺候/有人敲门  是讨要的穷人/你最好给点东西/出门见一个小孩跌倒了/你最好拉起这种哭声/过马路遇到颤巍巍的老人/你最好伸手扶一下同行者/在城南那个孤独老爷子的破屋里/你最好抽空去坐坐11人生,每一天都很平淡/你最好的事/是你最好做了/这些事”
  这首诗写得很好,语言亲切平易,传达着普通人的情感和思想,是对生活真情的呼唤,对人性复归的焦虑,我读了很感动。这是来自于对生活当中碰到的普通人、弱者或需要帮助的人,他寄予关怀。读这首诗让我想起了杜甫的一句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又呈吴郎》)。这种对普通人的关怀,使我觉得姚学礼的诗心与我们伟大诗人的诗心是相通的。用平易的语言来表达一种人文关怀,我认为这是好诗,是人们期待的真挚和富有思想活力的真情告白。
  乡土显然已经不足以描述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同样,民间性也不足以描述我们这个社会的特点,本土和传统仅是需要转化的潜能。姚学礼是以土地上生长着的力量和态度在重新审视、重新发现、重新认识现实,并在转化自己的本土和传统。还有一首:《边城平凉》看前四句:
  “我们这里已没有狼狼的嚎叫是沙尘暴/我们这里已没有虎虎的长哮是沙尘暴/我们这里已没有豹豹的叫声是沙尘暴/我们这里已没有鹰鹰的飞翔是沙尘暴”
  这四句非常棒,就这四句,题目就叫《沙尘暴》,多好的一首诗呀。四个排句敲打着我们的心,这就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生态环境。
  正如原野上野树,获取天成的阳光云雨,清风掠过,摇曳出自身而自然的节奏,这是一种具有鲜活生命力的自然的原生态。姚学礼是从自己的土地上和土壤里自然生长的生活背景、生存环境中感受个人独特的体验,他因此具有个人化和个性气质的东西,这使他的诗有一种原创性的活生生的语境。如《做女人就作你手下的面团》一诗,他表现了乡土的土味,男女间的情爱非常大胆又有他的生活气息,非常好。所谓的乡土风,这就是乡土风,所谓的原汁原味,这就是原汁原味。
  不求轰动一时,却图能保留下来,姚学礼的作品始终体现了对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灵的关注,他的诗里洋溢着西部的一份水土的光华,他在六、七十年代就写出了在今天仍令我们感动的好诗,如《度春荒的日子》,这首诗写得很好。
  “哈巴狗迎着炎阳吐舌头/它身后的影子像一条黑狼/领着狗走来的村长/像当空舞动的警棍//北风逮捕了一片乌云/押送南方/云以更远的边陲/流放春雨//夜色染黑油灯的山村/睡不着的叹息在黑暗中燃烧火苗/一张巨大的白条/使全家所有财产都变成小小黑字//泪水已干 干成春旱/只有荒草一样茂盛的笔画/还在红头文件上生长//粗砺的手始终拔不掉荒草/荒草就在山间起伏/起伏着荒草一样多的农民/农民一样多的贫穷”
  头一段中“领着狗走来的村长/像当空舞动的警棍”这句子很形象,把当年横行乡村的“土老爷”写得逼真,把那个年代西北农民的艰难也写出来了。尤其是最后一段更让我感动。
  姚学礼表面看很木讷,但有智慧,很有内秀,我很高兴读到他的诗。知道他的名字很久,但认真读他的诗现在才开始。特别他对男女情爱的理解,讲色,讲人生的过程,有他的深刻性和独特性。
  可以说姚学礼是一位出色的和重要的西部现代诗人,可惜我和他相识太迟了。黄土地的深厚,也是深深埋没人才的地方,西部因为遥远而与繁华的京都隔闭,封闭是姚学礼的困难,但遥远和隔绝又保护和留下了姚学礼的诗歌。早在六、七十年代,姚学礼就写出了大量现代诗《山气》系列,他以沉静和智慧记录了本土的苦乐,如《度春荒的日子》等一系列作品,他的独有的奋斗、思索、足印和选择,是有他的西部的意义的。
  姚学礼还是一位有耐心和毅力的诗人,他不愿可悲地随时尚而趋之为快餐和饮料的炒作。他是西部的独立和独行者,始终在偏僻而有点荒凉的大地上走着,他做自己那块大地的忠诚儿子,他的诗记载着一个地域和一个时代走过的路径和艰辛。今天,当姚学礼沐浴在21世纪曙光中,他仍作他的以良知和本土血脉的诗,他没有在一些评论家的忽视中消失,他仍以有领先于时代的思想觉悟和与之相适应的新颖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延伸自己的大地信念和追求。


灵魂之醉
■ 王辽生
  读一首诗,其实就是读那个诗人,读他的情感张力和人格魅力,读他的灵魂;读一首好诗,其实就是在拍案叫绝之顷欣然接受他的暗示,追随他去攀登不可思议的梦幻高峰。高峰寒涩却灼人视听,高峰无酒却醉人魂灵。这便是无眠子夜,读刘家魁的叙事诗害得我意走神驰通宵难宁的根由所在。我叹服刘家魁大智若愚的文笔、始料不及的时序安排以及他精妙的心理刻画,发觉他的选材视角、叙述思维及语言方式无不个性独特,引人入胜。
  首先是选材的反常切人以紧扣要害。刘家魁深知自己并非历史学家而仅仅是一位抒情诗人,深知抓住要害的前提不仅是理清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以全程把握命运沧桑和悲喜变迁,还必须遁入时空之邈,对历史记忆中经久不衰的人文素材或故事曲折作进一步的剔选斟酌,舍乱象以溯本源,去皮肉而求肝胆,实现文学意义上“这一个”的创作初衷。准确地说,两个人所见的太阳绝非相同的一轮。诗人对材料的选择不仅取决于其高屋建瓴的能量,而且取决于其下笔之初的准确程度。刘家魁结合自己的爱憎对材料加以大胆取舍和小心解析之后决定跨越序曲又跨越华彩乐章,直扑尾声。也就是他一刀便切入故事核心和人物精髓,将读者引进他所设定的抒发氛围与动态情境,使读者与之同视角,共唏嘘,贴近了事半功倍的选材要津。比如西施这个家喻户晓的文学故事人物,写她甚么?即便其素材是一座诱人至深的金矿,也恐怕早被一代代墨客骚人一遍遍淘光。刘家魁竟心血来潮地蹊径别辟,弄了个《西子还乡》出来,让西施一步三叹于还乡路上,让一口又一口鲜红的血,从她悲痛欲绝的心中“喷出”,其哀也何!在这里,作者对原始材料匠心独具的剪裁功夫,得到了无可置疑的印证。再比如五百年前徐渭其人,休说他策划抗倭的血性刚烈或怀才不遇的生存尴尬,即便是书画文章也绝对属于一代翘楚,而刘家魁却直捣长龙,将一把盘古用来开天辟地的斧头抡起来“开辟自己脑袋”,其生命之末的幻听幻觉,的确触目惊心,徐渭对“寂寞千古的月亮”所发“你是谁的悬在半空的心”的那声长叹,谁听了能不黯然神伤?此外,无论是浩气长存的杨靖宇还是跳进水中去“拯救月亮”的李白、无论是因屈辱悲愤而怒挺犄角“用尽最后的力气狠狠地刺进主人的胸膛”之老牛还是为摆脱其可悲父母“被屠宰时那一声惊天裂地的绝唱”而“扑向深渊”的小牛,刘家魁都紧紧挑选绝尘前的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