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设计在童年 作者:高燕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设计在童年 作者:高燕定-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尤先生带着我们两家在哈佛大学里走了一圈,来到哈佛的塑像前停下。哈佛大学行政大楼前树立着英俊的约翰·哈佛的铜像。哈佛坐像高大的底座上刻着3行字:
  “约翰·哈佛”
  “创建者”
  “1638年”
  据说,这3行字里竟然隐藏了“3个著名的谎言”。10年以后,我重返哈佛,几次尾随一群群慕名而至的朝圣者,发现无论是哈佛学生还是旅行社导游,总是津津乐道地重述这有趣的“3个谎言”。
  第一,这个雕像并不是按约翰·哈佛本人的模样雕塑的,因为哈佛从未留下照片给后人,后来建造雕像时,只好找来一个英俊的青年权作模特儿。第二,哈佛大学虽然以哈佛的名字命名,但约翰·哈佛本人并不是学校的创建者,只是当年身为查理斯城执行长的哈佛把自己的一半财产和260册图书捐给学校。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个前身名为剑桥大学的学校,改名为“哈佛大学”。第三,哈佛建校是1636年,而不是1638年。
  不过,无论如何,哈佛就是哈佛。
  哈佛已经不是梦,我们走进了以往只能在梦里见到的圣地。
  照张相吧!
  高倩第一个跳到哈佛坐像的底座旁,等待着我揿动快门。
  让她上哈佛是我的梦想,在我的长期灌输下,哈佛已经开始成为她的理想。她站在哈佛塑像的台阶上,直挺挺地立着,只是傻笑。
  据说,摸摸哈佛左脚上的鞋,会有好运气。我可是在10年以后重游哈佛时才知道这个不是秘密的秘密。这就是为什么常常看到有人拍摄手摸哈佛鞋子的照片。这座据说是全世界上照率最高的塑像,它左脚的鞋子总是焕发着与全身很不协调的铮铮亮光。不过,当时不到8岁的高倩就是仰头伸手也未必够得着。
  给她一个梦,点燃一把火
  不知有多少人,一代又一代地,带着他们的孩子来这里朝圣,心照不宣地祈盼他们的哈佛梦想成真。
  这趟哈佛之行给高倩的印象是刻骨铭心的,哈佛在她幼小的心
  → 别看我这么小,过10年,我再来这儿的时候就不小了
  灵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在她5年之后写的随笔中,对这次哈佛之行清晰的记忆和细腻的描写,说明这趟旅行对她的人生志向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她写道:
  我们决定哈佛该是首先必须造访的地方。尤先生住在离哈佛校园仅几分钟的路程之处,他开车把我们送到学校。
  哈佛是美国最早建立的大学,她比美国具有更长久的伟大历史。
  倾听尤先生的介绍,我发现自己已对这所学校痴迷。生长在一个自幼不断地给我灌输学习与成功的家庭里,我能够理解身临其境的这所学校的完整含义。
  虽然当时我只有7岁,爸爸已经为我设计了我的未来,这所学校将是我今后人生中许多驿站中的一个。这次造访以后,哈佛大学作为我的一个家的想法已牢牢地在我心中留下烙印。
  尤先生一边告诉我们哈佛的生活,一边带我们参观这个美丽的校园。由于是暑期,学校还没有开学,校园里没有学生,因此,我们并没有看到很多人在校园里游逛。不过,我能想象出开学以后充溢着整个学校的氛围。
  我震颤着,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这个世界的一员。
  离去之前,爸爸要我在校园里的哈佛塑像前留个影。大人们在一旁评论着,说我站在塑像旁看起来是那么小。
  我不理睬他们的唠唠叨叨,对他们说:
  “得了,别看我现在这么小,过10年,我再来这儿的时候就不小了!”
  大人们爆笑起来,他们对我的声明都很惊奇,不过我知道我是真的想要实现,并且有能力实现我的这个梦想。爸爸带着赞许的微笑,因为他知道尽管我只是个小小孩,但是我已经传承了他炽烈的热情与执著的灵魂。
  那天随后的时间,我们还造访了其他许多地方,但是,只有这个我想在我的人生中度过最重要的4年学习时光的地方,才让我觉得足以在我幼小的心里留下印记。爸爸对我所有的灌输总是汇集到这个目的地。这次造访,也让我在内心深处铭刻下这个他每每说教时最终总要强调的地方。
  ↑ 像许许多多父亲那样,这个准哈佛爸爸带着4岁女儿来朝圣
  自从这次访问哈佛以后,哈佛铭刻在了她的心中,成了她梦中的一个重要驿站和奋斗目标。在她10岁生日那天,我举着摄像机,问她,你想说什么,她对着镜头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要上哈佛,我要成为一名律师……我肯定,我行!”她瞪眼咬牙地发誓。
  至今,我还保留着这盘十几年前拍摄的录像带,它帮我清晰地追忆起女儿十几年来的成长历程,是成功的童年人生设计的见证。
  人生总该有梦想,给孩子一个梦想、一个目标,让她有自己的追求。
  给孩子一个梦,在孩子心中点燃一把火,让它燃烧,成为他们自己努力、奋斗的内动力——这是人生设计最重要的第一步。
  哈佛有什么错
  上不上名校,上哪所学校,对前途、职业目标是否有利是因人而异的。至少,目前在美国是这样的。
  本科院校的选择可能影响终生的职业和前途。选择学校与自己的条件、实力、专业选择、人生目标、职业方向的设定密切相关。将来的目标是上著名的法、医、商学院的,本身有相当实力的学生,选择名校,选择哈佛,没有错。
  在国内,一般说,没有人认为上名校有什么错。名校的招牌很重要,名校可能决定一切,决定是否可以找到好工作,甚至决定一生的前途命运。
  我认为,在美国就不一定,上哪个学校,上不上名校,与今后的前途不一定十分相关,选校与自己的条件、专业选择、人生目标、职业方向有很大的关系,是因人而异的。我相信,今后,中国的选校思维也会朝这个方向变化。
  有位律师告诉我,她的女儿上了普林斯顿大学,但是,因为基础不够好,大学本科成绩较差,成了无法改变的记录。因为著名法学院很重视考生的本科成绩,后来,她遗憾地上了一所普通的法学院。
  女儿在全国性的活动中认识了与她同龄,家住佛罗里达州的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是电影制作迷,在高中时期,她们自己编导并且摄制了一部据说很不错的电影。她们的理想就是成为专业电影编导。那年,两姐妹同时报考了哈佛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双双被两所学校录取。她们做了什么选择呢?哈佛,是世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南加州大学,差远了,综合排名30。不过,它的电影学院是全美最著名的,其辉煌成就包括每年至少有1位毕业生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自有电影以来,美国80%的电影作品出自该学院的毕业生之手。不言而喻,从小就决定从事电影事业的她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南加州大学。如果她们去哈佛,也许就错了。
  有位哈佛毕业生,来自得克萨斯州南部,紧靠墨西哥湾的科珀斯克里斯蒂市,这个城市有20多万人口,西班牙裔移民较多。虽然他高中毕业时在本校的500多名学生里排名第一,但是,到哈佛以后才知道,原来,各校各地的教育水平差别很大。他在哈佛第一年成绩惨不忍睹,自信心大受打击。因为基础较差,以后成绩一直上不去。毕业时,多少靠了哈佛的招牌,他申请到一所一般的大学读地质学博士,当时实在因为没有地方可去,没有事情可做,没有生活来源,迫不得已只好去研究石头,完全不是自己的兴趣。后来,他没有读完学位,到银行找了一份工作。他说,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上了哈佛,完全是自寻烦恼,把自己从顶峰摔到谷底。
  我有位同事的儿子,体育很好,是校篮球队、美式足球队的主力,有少数族裔的背景,学习中上等,被麻省理工这个世界最难读的大学录取。不过,他不是学术型的学生,大学4年换了3个专业,2000年勉强毕业,靠了当时的强劲股市,在加州一家银行工作。同事当时曾对我说,希望他好好做,如果丢了这份工作,以后就不好找了。不久前,这位同事因为要搭我的车回家,才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汽车被儿子借走了,儿子因为“不喜欢”银行的工作,已经“下岗”3年了。因为大学成绩太差,申请读研究生根本没指望,找工作又高不成低不就,他至今失业在家。
  有人认为上名校和非名校对学生的前途没有太大的影响,凡事都靠自己,是金子就会发光。实际上,有时上不上名校对前途影响巨大。比如,有很多著名投资银行和顾问公司特别喜欢到顶尖大学招收毕业生,无论他们学的是什么专业,只要是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就优先录用,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名校的学生聪明,反应敏捷,学什么都快。他们连年派人到名校所在地,租下旅馆住下来,大批量地面试各种专业的学生。同时,对那些送上门的非名校学生的简历看都懒得看。投资银行和顾问公司到顶尖名校招收毕业生的数量是非名校的数倍甚至十几倍。一边是拼命拉人,一边是点缀似的招几个。学业成绩好,综合素质强,有竞争力,有心毕业以后到华尔街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工作的学生,上名校绝对没有错。
  也有人认为,大学的好坏不重要,读研究生或者读最后一个学位时学校和导师的名气才重要。其实,这话只对了一半。对于学理工科而言,这个观点也许不错,但是,对于学习人文社会学科而言,其结果可能会很不一样。
  高中毕业之前,选择大学必须与本科毕业以后进一步的升学计划,乃至最终的职业目标紧密联系起来,这是科学地设计人生、规划未来的极为重要的步骤。
  女儿高中毕业时,面临着选择大学的问题。她被6所大学录取,无论上哪所学校,都会有不错的前途,它们各有优势。不过,她一心想今后上法学院,读法学,当律师。上大学应该根据职业目标来决定,这一点没有异议。看看读哪个大学今后上著名法学院的几率高,就知道该作什么选择。
  从当年仅能查到的耶鲁法学院公布的数据看,耶鲁法学院1998年录取的学生中,那6所大学的分布是:哈佛61人、普林斯顿22人、阿姆斯特学院11人、杜克大学14人、得州大学7人、莱斯大学4人。显然,这个统计数据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
  其实,当时我们还没有找到足够的统计数据。《华尔街日报》根据调查统计,制作出一个美国精英大学排行榜。这个排行榜是对2003年进入美国著名法学、医学和商学三大学院的5 100多名学生的背景进行调查以后得出来的。调查的方法是,各选取5所顶尖的法、医、商学院,调查这15所学院录取的学生本科毕业于哪些大学。
  哈佛有什么错
  哈佛大学在这个排名榜中稳居榜首,当年有21。4%的各届哈佛毕业生进入最顶尖的15所法、医、商学院,紧接哈佛之后的依序为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前面提到的杜克大学8。61%,排名第六,阿姆斯特学院7。66%,排名第九,莱斯大学3。8%,排名二十,得州大学,只有0。62%,排在五十名以后。
  显然,对于目标是读著名的法、医、商学院的学生,只要努力进入高比例输送学生到三大学院的精英名校读本科,就能大大提高进入这些著名学院的机会。
  从这个排行榜可以清楚地看出,本科院校的选择可能影响终生职业和前途。
  统计信息是科学的人生决策的依据,掌握了可靠的统计数据后,你还没有踏入大学校门,就已经很清楚地知道,大学毕业以后可能有什么样的前途,什么样的机会,有多大的几率能够成就自己的理想和职业目标。
  该上哪个大学,不该上哪所学校,该不该上名校都是因人而异的,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对未来前途的规划,与职业目标的设定有密切关系。
  将来的目标是上著名的法、医、商学院的,本身有相当实力的学生,选择名校,选择哈佛,没有错。
  爱好、能力、价值观和发展
  选择职业,应在个人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物质期望、社会需求和个人长远的发展目标中客观地找出平衡点和统一体。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也为了社会安定繁荣,每个人不但应该早早地问自己,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我的价值观是什么,还应该方向明确地为学习、事业、职业、前途而认真规划,不懈奋斗。
  成为医生、职业经理人、律师是很多优秀美国学生从小的梦想,这三种职业都享有高尚的社会地位和可观的收入。当医生的必经之路是上医学院,取得医学博士MD学位;上商学院读MBA已逐渐成为企业主管的必经之路;有志于当律师的人,必须上法学院读法学博士JD学位。
  在美国,医生是一个地位崇高、令人尊敬的职业,它象征着学识、地位、荣耀和财富。很多美国孩子从小就怀着美好的梦想,立下当医生的志向。不过,这些学生并不知道,在美国,当医生是非常辛苦的。一个医学生,从进入医学院算起,还需历经漫长、艰辛的道路,才能成为受人尊敬的医生。
  读商学院,当企业主管,拥有钱财和地位,不仅是很多美国孩子从小就有的梦想,如今也是很多中国孩子的理想。工商管理硕士MBA近年成了家喻户晓的“绩优股”。不过,MBA光辉前景的背后还暗藏着危机,职业经理人在经济低潮时总是首当其冲地惨遭裁员,因为他们的收入高,是企业压缩开支时最需要精简的那一部分人。此外,读普通学校的MBA可以说是高风险投资,前途堪虑。
  在美国,有一道风景线,富人的孩子当律师,律师的孩子当律师,穷人的孩子也想当律师。美国已故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和他的堂兄弟西奥多·罗斯福出身世家,他们都是哈佛大学毕业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法律。已故总统尼克松和前总统克林顿均出身贫寒人家,他们大学毕业后,分别踏进杜克法学院和耶鲁法学院,从此平步青云,为叱咤政坛,成为今后有影响力的人物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