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七美德和七宗罪 - 林尚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工作中的七美德和七宗罪 - 林尚达-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烂畹娜松峋郑颐歉鼙3忠豢徘寰仓摹!   �
    工作是一件需要踏踏实实去对待的事情,如果心中存了一点骄傲,就会蒙蔽我们本来充满智慧的双眼,而看不清事情的本来面目,时间将会证明这一恶习的害处。但如果我们无法事先预知,付出的代价可能十分巨大。    
    克服了骄傲的人是智慧的,他们深谙事物发展的本质,以虚怀若谷之心看待世间万物,以一颗平淡之心对待自己的成功。对他们来说,任何一点成绩的取得,都不是单凭个人的能力所能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帮助必不可少。这样的人生,自然会路越走越宽,成绩越来越大。    
    2深入认识骄傲的危害    
    对很多人来说,骄傲自满的心态可能源自他们童年时代的成功。如果天赋出众,他们在童年时期会学习优秀,从此觉得高人一等,从而养成骄傲的恶习。    
    等到他们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他们所就学的地方,骄傲的习气就很轻易地被带到工作中。如果说这种恶习在校园还不能给个人带来明显的危害,一旦进入职场,这一恶习就充分显示出它的破坏性了。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但研究事业成功人士的档案发现,青年时期的人生经历往往在一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时如果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挫折,将会影响今后的人生之路。而骄傲的品性,就是导致这种挫折的根源之一。    
    想克服骄傲这种恶劣的负面心态,必须在思想深处首先认识到它的危害。有很多情况下,这种习气所导致的往往不是小小的失误和短暂的失利,有时候,它会给我们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历史书中,这样的事例不少了。例如“关羽大意失荆州”、“马谡失街亭”、“赵括纸上谈兵”……说的都是主人公因骄傲自负而误国误人,最终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的故事。    
    请再看下面的寓言故事:    
    一个夏夜,一只苍蝇被追得落荒而逃,躲藏在一个屋角。这时,一只蚊子悠闲地从书房中晃了出来,落在这只蝇子旁边。    
    “我说,兄弟,做什么这么气喘吁吁的啊?”    
    “你没见到,那人拿着把苍蝇拍,刚才差点我就完蛋了,幸亏我跑得快啊。呼……”苍蝇长长地呼了口气。    
    刚飞来的蚊子不屑地瞄了他一眼,说:“嘁!我们为什么要怕他们人类呢?”    
    “哎?”苍蝇很吃惊地说,“难道你不怕他们?”    
    这只蚊子摆摆前腿:“以前是害怕,不过现在我可不怕了。”    
    “怎么回事?”    
    “你过来,我带你看一样好东西。”说完,这只蚊子就连拉带拽地将苍蝇带到了书房。    
    它们落在桌子上一本打开的书上,原来是一本哲学书。    
    然后蚊子指着打开的书说:“看看吧,上面是怎么写的。”    
    蝇子盘旋了一会儿,说:“没有什么啊,只是有什么什么事物的联系啊。”    
    蚊子对苍蝇说:“看看这里是怎么写的。”


工作中的七宗罪 下摆脱骄傲的魔魇(2)

    它说道:“一只蚊子在大洋的另一边扇动翅膀,可能会引起美国气候的改变。看到没有,可以引起美国气候的改变,以前我不知道自己有这个能力,没想到我是这么的厉害。现在我还怕什么人类,我只消站得远一点儿轻轻地扇一下我的翅膀,哈哈,他们就会被吹到九霄云外……”    
    “可是,可是,你以前吹走过人吗?”苍蝇打断它的话。    
    “那是因为我以前不知道,也没有试过,不自信,现在我很有自信,让我们去找个人下手,我要打败人类,我们蚊子要统治世界。哈哈……”蚊子狂笑着。    
    这时,一只壁虎出现了,然而苍蝇看到了,它飞起来,叫蚊子:“快逃跑啊,有壁虎!!”    
    蚊子很傲慢地看了壁虎一眼,“嘁!!我要打败人类,一只小小壁虎能拿我怎么样?正好拿你作试验,看我不把你扇到世界的尽头去!”    
    蚊子不但不飞走,反而扇动着翅膀非常自信地向壁虎走去,壁虎张开嘴,舌头一弹,蚊子不见了。    
    苍蝇叹了口气,飞走了。    
    风轻轻地吹进书房,哲学书翻到了下一页。    
    蚊子的遭遇源于对自我能力认识的错位,从而产生了一种骄傲自满的心态,最终丧身于壁虎之口。    
    骄傲这一恶习带给人们的伤害,往往要数倍于人们对于它的估计,这种伤害总是在我们猝不及防时悄然来临。    
    工作中的骄傲之心可能使我们失去领导的信任、同事的误会、客户的背弃……也可能使我们的职业生涯长期停滞不前。要想消除这一恶习的影响,必须对它所可能导致的危险有一个深刻、清晰的认识。    
    3克服自满情绪的途径    
    公司内部,不论部门经理还是普通员工,经常存在这样一些病态的现象。一些人骄傲自满,盲目自大,自我感觉良好。他们自以为是,凭经验办事。    
    如果不克服这些现象,就会给工作造成不良影响。骄傲自满这种倾向在老员工身上也经常会有所表现,有些老员工没有积极进取的状态,消极怠工。    
    如果你能够认识到骄傲习气带给个人和公司的伤害,你就应该立刻想办法克服这种恶习。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一习气的养成可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如果能够端正心态,付诸于持之以恒的耐心,还是可能克服的。    
    克服骄傲自满的恶习,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    
    (1)增强危机感。    
    对于许多人来说,没有危机感是养成自大习气的根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觉得自己的成绩是不错了,但他们坐井观天,没有看到外面的世界。因此,容易产生骄傲的心理。    
    如果能够经常向前看,跟兄弟科室,跟兄弟单位,跟行业里面的先进公司和先进个人比,了解到一些他们的事迹,骄傲的心理可能就会荡然无存。    
    (2)深入分析现状。    
    骄傲的恶习出自我们内心,又被一些似是而非的现状所强化。员工个人的骄傲之心往往出自他们值得夸耀的资本——工作成绩优秀、领导表彰……    
    要把这种恶劣的心态消灭于萌芽,必须从分析现状入手。认识到这些现状中的哪些现象是暂时性,是偶尔产生的……这样经过反复考虑,你会发现所有引起我们骄傲的因素其实都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3)提高评估标准。    
    骄傲源于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如果我们提高评估成绩的标准,我们的骄傲之心自会有所收敛。因为任何成绩的取得,都是按照特定的标准来评判的。如果提高这种评价标准,我们的成绩就变得微不足道了,甚至会变成我们的不足。    
    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否定我们自身,恰恰相反,它能促进我们工作能力的进步。    
    (4)关注整体业绩。    
    有些成绩的取得,往往个人色彩浓厚,如果能够看到整个公司的业绩所在,我们应该减少骄傲自满的恶劣习气。    
    在个人成绩有所进步,而整个公司的评估指数却在下跌之际,作为一个对公司和老板负责的员工,应该以自己的责任感督促自己的行为。这时的骄傲情绪就是把自己的得意建立在其他人的痛苦之上,这样的行为应该受到良心的谴责。    
    根据具体的情况,还有许多方法也能消除我们骄傲的恶习,借鉴成功的公司或者有所为的员工,我们会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总之,我们应该时刻记住“骄傲使人落后”这一名言,以博大的心胸、虚怀若谷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人生和事业。


工作中的七宗罪 下偏见

    偏见比其他各种单一的力量更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也因此对那些受害者造成心灵上与精神上不可避免的伤害。偏见是由于一种封闭心境所造成的,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迷惑状态的人身上。这隐藏着一个意思,那就是拼命地想要在一片混沌的思潮中,理出一点头绪。这种类型的人,会希望借着攻击他人,来理平混乱的思绪。


工作中的七宗罪 下看清偏见的真面目(1)

    对别人各种不同的态度及行为抱着好奇心,将能驱除心中的仇恨。相反地,一个顽固的心灵将会由于武断的偏见,而将自己封锁起来。    
    当一个心灵放任心中的仇恨与冷漠自由滋长时,他就开始停止追寻新的事物,同时也就不再成长了。    
    1可怕的恶习    
    有人说:“正确的思考能力,是伦理行为的重要条件;思想歪曲的人,很难活得正直。”偏见便是一种歪曲的思想。个人可能有偏见,国家、民族、宗教也可能有偏见。偏见是人际间误会的根源,也是世界动乱的主因。    
    黑夜,在一间暗屋里展出一只大象,人们争相围观。由于屋里一片漆黑,人们根本看不见大象,只得用手去摸。象是那么的大,每个人只可能摸到大象的一部分。第一个人摸到象的腿,说大象像一个粗的柱子。第二个人摸到象牙,说大象像一个尖尖的东西。第三个人摸到象的一只耳朵,说大象像一把扇子。第四个人摸到象的背部,坚持说大象像一张平坦的床铺。    
    大多数情况下,事情没有我们预先想像的那么简单。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我们凭感性对事物的认知只能是片面的,永远了解不到事物的全貌。这样,偏见就产生了。对事物的认识不全面,我们随后作出的决定就会仓促、简单、零碎,而导致最后行动的失误    
    偏见(Prejudice)一词最早由拉丁文Praejudicium而来。在古罗马时代,法庭未审讯一宗案件之前,照例有一种“先断”(预先判断)的习惯,以澄清诉讼双方的身份和地位。这种“先断”慢慢就演变成今日我们所称的偏见。所以偏见是在正式审判“前”而下的判断,是在未认识事件,或对事件未经详细考虑前便遽下的结论。    
    如果人们憎恶一些东西,通常不是因为有了理由才憎恶,而是因为已经有了憎恶的倾向,才去找理由来证实自己憎恶得有理。因此,偏见的产生大多是感性的结果。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认为别人不好,是轻视一切陌生的、我们所不认识的或我们所不同意的东西。因此,偏见中非理性的成分十分浓厚,并没有足够的理由去做基础。    
    偏见一旦产生,即使在明显的证据面前,也不会使人更改原来的看法。怀有偏见的人,甚至会抗拒证据,拒绝去相信某人或某事的本来面目。许多“谈判”的失败,主因便在这里。    
    偏见并非人类与生俱来的品质,它是我们被社会后天塑造的结果。既然我们无法离群独居,我们便无法不感染到社会、家庭、学校、朋友所传给我们的偏见。怀有偏见的人,对事物喜欢采取“二分法”,以为凡事非是即非,非黑即白,绝没有中间路线。他们容易觉得那些和自己不同的思想都是异端,和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都是左道,因而必须用各种方法,包括运用权力去干预。    
    2恶花难结善果    
    个人怀有歧视与偏见,会在他自己的人生历程中遭遇莫大的挫折。偏见是一把双刃剑,既对别人构成一种伤害,也会伤及自身。    
    如果思想上有着相同偏见的人,结合成团体,这将形成一股最具杀伤力也最危险的力量。例如,某些宗教团体中的成员,由于某些信念或观点上的小小差异,就与其他人划分界限。这看起来是多么的荒谬可笑!因为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信仰,最终目的及意义几乎都是共同的。事实上,如果他们能抛弃偏见,很多人将能从研究不同的宗教信仰中,获得极大的个人成长及精神启示。    
    偏见是很多灾难的根源,是人性中开出的恶花,我们不能期望它结出善果。    
    在商业组织为主体的现代社会里,偏见同样是一种致命的毒品。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公司,因为私人的利益及个人的意见不合而走向崩溃。如果公司中每一成员都希望能获得较多的利益,就必须借助大家的共同奋斗,公司的强大也是由于每一个人身上具有不同的优点。    
    人与人之间的彼此需要,是由于他们之间的不同,而并非由于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就像各个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以及不同民族的人,凝聚成一个国家。他们会碰到多种问题,但他们会为了实现他们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所导致的偏见,也是很可怕的。为什么一般人要努力去造成很明显对他们有害的鸿沟呢?年轻人需要老年人,而老年人也需要年轻人。男人需要女人的帮助,女人也需要男人的扶持。为什么在这些人之间会有歧视及中伤呢?    
    斯丹利夫妇刚结婚时,他们之间的差异正像大象与蚂蚁。斯丹利夫人来自大城市,斯丹利来自一个小镇;斯丹利夫人是个夜猫子,斯丹利则是一个早睡早起的人;一个比较理性,另一个则是比较感性,一个性格外向,一个内向;斯丹利夫人喜欢喝啤酒,斯丹利宁可喝牛奶;他们在宗教信仰方面的差距,更是十万八千里。斯丹利喜欢打高尔夫球,跑步,以及生意方面的事物,斯丹利夫人比较偏向于跳舞,打牌,以及养育小孩,那只是刚开始,还有许许多多不同的癖好,存在他俩之间。    
    但是他们从来不曾想要改变对方,他们只是接受并了解对方与自己的差异。这些年来,因为他们所采取的方式,斯丹利更喜欢斯丹利夫人,而斯丹利夫人也更喜欢斯丹利。由于他们之间的差异,使得他们可以快乐地成长与改变。到后来他们仍有许多不同之处,那使得他们的共同生活像是探险一样。假如他们一开始的个性、志趣都一样,或者他们彼此都对对方的性格因为不太熟悉而导致偏见,那么他们今天会是什么样子?可能会分手,或者陷于一场不美满的婚姻中。但是他们没有,这是由于他们努力去排除各种隐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