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 2006年第12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啄木鸟 2006年第12期-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她坐了下来。
  吸引郑敏目光的恰恰是那条血红色的丝巾。
  丝巾大都被女人用来作装饰,有时一条丝巾能让女人增色不少。可是,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时令下,装饰作用既显得毫无必要,又显得过于矫揉造作了,更何况是一条刺眼的血红色丝巾。
  郑敏的第一感觉就是嗅到了血腥气,时断时续的血腥气。
  系着红丝巾的女子神态很平静,后来郑敏认真地想了想,觉得向警方的人使用这个词好像不够严谨,因为那是一种万念俱灰的平静,一种视生命如粪土,一种刻意追求死亡的平静,所以准确地说,应该用淡然,或者用寂灭更为贴切。
  证明郑敏感觉的是一个男人走近时那女子的神态。
  那个男人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留着一撮小胡须,手里拎着一只矿泉水瓶,穿着一双拖鞋,衣着很随意,步子也是很随意,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无所事事,又想混出什么事的混混儿。
  他肯定不认识那个女的。
  因为他也是被血红色的丝巾所吸引,他围着那女子转了几圈,然后才试探性地坐在了那女子的身边。
  他一直不停地说着什么,声音很小,郑敏一句都听不清楚,但女子没有说话,一句话也没有说,甚至那女子纹丝不动,如同身边没有任何人。
  那男的抬起手来触摸着那女子的丝巾,嘴唇嚅动着,身子也越靠越近,就在他把手臂挪到了女子的背后,像是要从后面搂抱的时候,那女子才像是出自本能地往旁边闪了一下,但还是没有说话,神态还是木然。
  那男子感觉到什么,放弃了搂抱的动作,把手里的矿泉水递给了女子。女子木然地接过来,木然地喝了一口,水顺着女子的唇边淌了出来,浸湿了丝巾,即便是这样,女子的神态依旧是木然。
  看情形那男子很失望,转头看看周围,发现包括郑敏在内有几个人都朝着这边看,于是他一边说着什么,一边站起身来,离开了。
  这时候的女子不易察觉地动了一下身子,实际上是更往下滑了一下,头顺势靠在了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郑敏要赶火车,所以,走马观花般地在广场转了转,就离开了。但她肯定地说,她最后一眼看见那女子的时候,那女子还是头靠着椅背,闭着眼睛,摊在两边的手的其中一只握着矿泉水瓶子。
  第二位目击证人名叫刘飞,广场管理所的维修工人,他是去修理损坏的广场地灯时发现系丝巾的女子的。
  其实,刘飞一到广场就发现了那女子,无独有偶,他也是一眼就看见那条血红色的丝巾。
  离那女子正对面恰好有一处路灯不亮了,刘飞检测了一下,发现是灯泡坏了,换一个新灯泡也就是两分钟的事情,可是刘飞却干了将近二十分钟,后来他承认,他是想多看那个女子几眼,为什么?他说不出来,只是感觉到在这个奇怪的女子身上会发生什么事情。
  他记得时间是下午四点四十分的样子,也就是郑敏离开后十分钟左右,——这是女警官文静的推算——他注意到一个男人径直走过来,坐在了那女子的身边。
  那男人五十岁左右的年纪,衣着很考究,中等个子,说不出来是做什么的,但给人的感觉,很像是骨头极轻的那种男人,轻浮、好色,处处都喜欢变着法哗众取宠,刘飞说他见过很多这样的男人,自己单位里也有,邻居也有,反正都是一个样。
  那男的坐下后,把两条腿分得很开,就像是坐在自己家里的沙发上一样。他先是朝着那女子说了些什么,那女子纹丝不动,连眼睛都没有睁开一下,这仿佛让那男的很尴尬,他朝着四下张望了一下,拿过那女子手中的矿泉水瓶子,举在眼前仔细端详了一阵,嘴里说了一句什么,拿在手里起身走了。不多一会儿,手里拎着两瓶矿泉水又回来了,刘飞肯定与他从这儿拿走的矿泉水不是一个牌子,很简单,他拿走的商标是蓝色的,而拿回来的却是红色的。
  那男的拧开瓶盖,递给了那女子,却没有反应,那男子举起瓶子直接喂到那女子的嘴里,女子还是没有反应,刘飞注意到,水又一次顺着那女子的唇边淌了出来,浸湿了丝巾。这一下让那男子很恼怒,他干脆把瓶子塞在那女子的手里,自己拎着另一瓶,站起身来走了。
  刘飞也想走了,他感觉到再也看不到什么了。
  但他肯定,他最后一眼看见那女子的时候,那女子依旧头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手里握着一只矿泉水瓶子。
  第三位目击证人名叫杨琼,是广场的清洁工,她注意到那女子倒不是因为那条血红色的丝巾,而是那女子手里的矿泉水瓶子。
  那瓶子握在那女子的手里不是直立着的,而是横躺着的,水已经淌得到处都是。杨琼希望那女子快一点儿离开,她好走过去把椅子擦干,否则若是让所长看见,又要扣钱了。
  杨琼越着急,那女子越没有走的意思,岂止是没有走的意思,她竟然睡着了。这让杨琼忐忑不安。
  杨琼不敢直接过去擦椅子,只好装模作样地在那女子的周围扫着地,希望那女子能很快醒过来。
  大概在下午五点多钟的时候,一位中年妇女走了过来,她先是仔细辨认了一下睡在椅子上的女子,然后坐了下来,轻声地问了一句什么,系丝巾的女子没有反应,中年妇女便往近前凑了一下身子探视了一下,然后站起身来,顺手拿起那个快要空了的瓶子走了。
  杨琼希望椅子上的水渍能够自然晾干,再加上那女子一时半会儿看样子醒不过来,她只好离开去打扫别的地方。
  最后两个目击证人是一对恋人。
  他们后来说,大约在下午五点半的时候他们到了广场,女的提议说休息一会儿吧,男的四处看了看,已经没有空闲的座椅了,只剩下系着红丝巾女子坐着的那张椅子。
  男的拥着恋人走了过去,坐了下来,两人轻声说了一会儿话,女的说太挤了,男的便轻轻地推了一下未醒的红丝巾女子,说:“醒醒,你往那边挪一下好吗?”红丝巾女子没有反应,这边的女的不高兴了,提高声音说:“又不是你们家的椅子?一个人占那么宽的地方,好过分,还不如回家睡。”
  红丝巾女子还是没有反应。
  男的忍不住了,站起身来用力推了一下红丝巾女子,谁也没有想到,红丝巾女子竟然顺着那推她男子的力道,从椅子上摔到了地上,竟然还是双目紧闭。
  这时这对恋人才发现,红丝巾女子死了。
  这时,残阳如血,照亮了整个朝天门码头广场。

  二

  女警官文静知道这件事是在从北京回重庆的火车上。
  文静到北京开会,会期一完,顾不上在北京多玩几天便匆匆往回赶,她手头上还有几起案子没有眉目,也没有心情游山逛水。
  由于走得匆忙,没有订上理想的铺位,只拿到一张上铺,她最不愿意的铺位。爬高爬低的她倒不在乎,只是上铺空气不好,再加上白天没有地方坐,一般使用下铺的旅客都不太情愿白天上铺、中铺的人坐自己的铺,弄脏了晚上睡得不舒服。若是换了文静,她也不喜欢别人坐。再者文静好清净,坐在一起,免不了要神吹海聊的,旅客们大都喜欢互相打听彼此的职业,文静不想说,这倒不是因为她的职业有什么可保密的,只是不方便。一旦别人知道她是警察,而且是搞刑侦的,那没完没了的好奇让文静受不了。
  文静一起床,就占住了窗前的折叠凳,凝视着窗外,想着自己的案子。
  突然下铺一位旅客的声音吸引着文静扭回了头。
  “我的妈呀,我在重庆见过那女的。”
  “怎么回事?”
  “看呀,公安局登报寻找目击证人,我见过呀。”
  旅客们争相传阅着一张报纸,文静注意到那是一张《重庆晚报》。
  “你不会记错吧?”
  “没有,你们看,朝天门码头广场,一个系着红丝巾的女子死在广场一张椅子上了,没错,红丝巾,我记得很清楚。”
  “你不是在北京工作吗?”
  “是啊,我们公司在重庆有工程,我一个月要跑好几趟,我是会计,老是要来核对账目,收款的呀。”
  “你看那是哪天的报纸?”
  “没错,是几天前的报纸,可是报上说那个女子死的时间,我确实在重庆,而且也确实到朝天门码头广场去过。”
  “是呀,还从来没有见过公安局在报上寻找目击证人。”
  “那肯定是被杀死的,要登报找证人?”
  “这还用说,肯定是不好破的案子。”
  文静一惊,在报上公开寻找目击证人,的确不多,看样子,是一起棘手的案子。文静也把报纸接过来看了一遍,注意到发这则启事的是渝中区刑警队,联系人是于明,文静认识这个于明,既是同学,又曾在市刑警队共过事。在文静的印象里,于明是一位很精明的侦查能手,他采用这样的方法,想必是走到绝路上了。
  火车到了重庆,文静叫住那位旅客,出示了自己的警官证后,留下了那位旅客的名片。
  北京京海公司财务部会计——郑敏。
  文静一到家,便拨通了于明的电话。
  说到帮他找到一位目击证人的情况后,于明说,晚上请你吃饭。文静说,你想拖我下水?于明笑了,说你肯定感兴趣,案子挺离奇的。文静说,案子破了算你的还是算我的?于明直截了当地说,当然算我的,这是在我辖区发生的嘛。我知道你最喜欢疑案,我给你提供机会还不好?文静笑着答应了,把郑敏的手机号告诉于明后便挂断了电话。
  文静正式参加案情分析会,是在她回重庆后的第三天。
  截至目前,警方所能找到的,有价值的目击证人只有几位,于明把证人按目击时间顺序排了一张表:
  郑敏,下午4时20分到40分,目击内容:小胡子男人。
  刘飞,下午4时40分到5时,目击内容:50岁左右男子。
  杨琼,下午5时到5时10分,目击内容:中年妇女。
  一对恋人,下午5时30分到40分,目击内容:发现红丝巾女子死亡。
  郑敏看到红丝巾女子时是活着的,到那对恋人发现红丝巾女子死亡,大约一个多小时,这与法医鉴定的死亡时间吻合。
  死亡原因是吞服了氰化钾。
  女子身份不明。
  文静感到不确定因素太多了,所以,为什么于明想方设法寻找更多的目击证人,实际上就是想减少不确定因素。
  首先不确定的是红丝巾女子是自杀还是他杀。
  郑敏看见红丝巾女子时,死亡还没有发生,若是自杀,那应该是在遇到第一个坐在她身边的人之前,也就是在小胡子之前。
  假如是在之前已经吞服了剧毒药物,按照氰化钾毒发时间看,应该是很快的,至少不应该在小胡子坐下来的时候她还活着。
  会不会郑敏的目击曾经出现盲点?
  也就是说红丝巾女子在吞服毒药的一瞬间,郑敏的视线发生了片刻的偏移?文静认为有可能。
  郑敏的目击是以不知道红丝巾女子可能死亡为前提的,郑敏关注的是那条刺眼的红丝巾,一旦红丝巾对郑敏的刺激减弱,她就有可能会下意识地偏移目光,而哪怕这样的偏移很短暂,对红丝巾女子来说,吞服的时间是足够了。
  假如郑敏预先知道会发生红颜丧命的事情,肯定会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红丝巾女子的一举一动,发生偏移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到底发生过偏移没有,不确定,郑敏自己也不能够确定。
  不确定就意味着有可能。
  按照这样的思路推导下去,红丝巾女子在一对恋人出现之前都有可能在目击证人目击的盲点中吞服下剧毒药物,因为另外两位目击证人同样存在目击视线偏移的可能。
  除非是同一时间有不同的目击证人交叉注视着红丝巾女子,那样就可能填充彼此的盲点,可惜于明再没有找到更多的目击证人。
  朝天门码头广场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不光是重庆本地的,许多外地人也会慕名而来,即使是在发行量最大的《重庆晚报》上登载了寻找目击证人的启事,但《重庆晚报》毕竟受到发行区域的制约,找到郑敏纯属一种巧合。
  更让于明头痛的是,若是他杀,那究竟是谁杀的?
  假如是他杀,小胡子是第一个坐在红丝巾女子身边的人,而且也是在他离开之后,红丝巾女子把头靠在了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闭上了眼睛可能是睡着了,也可能是已经死亡了,只不过到那对恋人出现时才发现而已。
  小胡子是谁,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
  从郑敏的目击过程看,似乎小胡子并不认识红丝巾女子,似乎小胡子很可能是社会闲散人员,无所事事地坐下来想占占红丝巾女子的便宜,但这仅仅是郑敏的感觉,或者说是小胡子动作过程表面给人的感觉。
  实际上仍然排除不了另一种可能。
  小胡子认识红丝巾女子,出于某种尚不知道的原因,他故意装成是不认识。他坐下来后,先是做出想占便宜的假象,然后诱使红丝巾女子把掺有毒药的矿泉水喝了下去,得逞后装作失去兴趣般地离开了现场。
  从常理推断,假如红丝巾女子不认识小胡子,她是不大可能随便喝小胡子带来的矿泉水的。
  但从郑敏描述的红丝巾女子一开始的神态看,在神情木然的状态下,木然地接过陌生人递过来的矿泉水喝一口,还是可能的。
  假如剧毒药物掺在这瓶矿泉水里,那么,小胡子肯定是有目的而来,也就是说小胡子就是凶手。然而这一瓶矿泉水被其后的那位中年男子带走了,小胡子是凶手也仅仅限于猜测了。
  若暂时先排除小胡子是凶手的可能,接下来就是那位中年男子了。
  他肯定认识红丝巾女子,而且关系非同一般。
  他是径直走过来,径直坐了下来,而且坐得很随意,也许是事先约好的。
  他受到红丝巾女子的冷遇后,拿起了那瓶小胡子留下来的矿泉水瓶子端详,然后拿走了又带来两瓶,可能他是觉得那瓶水不够好,所以,又重新去买了两瓶来。
  他喂了红丝巾女子一口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