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第三帝国- 第2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务。如果给这种飞机加装外挂副油箱,它可以飞行2000公里为屠夫战略轰炸机护航,完全解决了德国空军所谓的短腿劣势。

不过随后当时还是空军总司令的现帝国空军总参谋长凯瑟琳将军认为新的战斗机不仅仅要具备护航轰炸机的任务,还要能够完成拦截屠夫这类高空战略轰炸机的能力。他担心因为屠夫战略轰炸机的出现,促使别的国家开发此类高空远程轰炸机攻击德国,所以下令新的德国空军下一代战斗机必须能够具备高空拦截功能。

于是在这个要求下,ta…152被进一步加强,换装了更加先进的发动机,将爬升高度提高了比屠夫轰炸机还高2000米的13000米。此外又为这种战斗机安装了30毫米口径的机头机炮还有20毫米口径机翼机炮。

结果因为这种“魔改”的要求,导致了这种飞机的设计工作大幅度延后,以至于屠夫轰炸机已经量产,并且装备了超过300架,轰炸了英国首都伦敦之后,这种为屠夫轰炸机护航的远程战斗机才刚刚完成设计定型工作。

德国那些追求完美的工程师们不但按照德国空军的要求完成了这种战斗机的设计,还加入了一个超乎想象的功能:这种飞机的发动机可以通过喷射特殊液体mw50,来短暂增大发动机功率,飞出惊人的740公里的“逆天”时速。

随后经过的可靠性测试之后,阿卡多才勉强下令开始ta…152d型战斗机的试生产,于是沃尔夫公司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订单,开始生产军方的第一笔新战斗机订单——40架ta…152d型战斗机。不过现在看来这种战斗机确实可以说是德国航空工业智慧的结晶,已经出现就如同fw…190d战斗机一样,让全世界现阶段服役的战斗机过时了。

生产出来的ta…152d型战斗机有20架被送到东线参加实战测试,有4架被送到北非进行特殊环境适应测试,有10架留作本土防空使用部署给柏林防空指挥部,另外2架被运送到法国海岸,用来参加对英国的实战,剩余4架交给海军,用来测试舰载机性能指标。

很快前线的战果就被传回了柏林,ta…152d型战斗机取得了击落敌军19架战斗机的辉煌战果,而自身却没有一架损失。这让德国空军的指挥官们想起了他们刚刚装备fw…190d时候的日子,于是要求大规模量产ta…152d型战斗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不过海军方面传回来的消息就没有空军那么好了,因为机头过长的原因,这种飞机的航母起降比fw…190d型飞机要更危险,另外海军方面对液冷发动机也没有什么好感,他们更愿意装备不需要淡水而且更加可靠的气冷发动机。

毕竟海军航空兵没有空军“拦截高空轰炸机”这种需求,所以性能够用并且可靠实在的fw…190海军型战斗机更受海军将领的青睐,比起换装新型的战斗机来说,海军将领更在意的是正在建造的第7和第8号两艘航母。

这边工作人员正在不停的记录着战场反馈的信息,那边的飞行员在不停的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ta…152d型战斗机加长了翼展之后下降的横滚性能,飞行员建议写入操作手册以便让飞行员们更了解自己飞机的性能。比如说给飞机的机翼上加装挂点,以便在执行巡逻任务的时候挂载炸弹完成简单的对地支援任务。

建议五花八门,有的是很有用处的好建议,有的则是带有浓烈飞行员个人习惯的建议,但是这些建议都被一丝不苟的记录下来,整理成文送往柏林的武器研发中心。

第480章480生产

很多时候,人们对生产工时是有误解的。大家认为占用生产工时越多的产品,就一定是复杂且不可靠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有的时候生产工时并不能直观的反映出一个产品的真正科技含量。

比如说中国国民政府生产一门75毫米口径大炮需要5个工人用时一周的时间,而同样5个德国工人生产一门75毫米口径大炮只需要3天,你不能说中国生产的大炮比德国人的复杂,也不能说德国的大炮性价比更高。

如果让德国的工程师还有技术工人去生产t…34坦克,会不会提高生产效能呢?答案其实并不和大家想象的一样:一个技术工人,加工一个精密零件的速度是1小时1个,他加工一个粗糙零件的速度绝对不是1小时3个,而是只有1。5个甚至更少——最多也不可能超过2个。所以即便是德国把虎式坦克换成了苏联的t…34去生产,德国的坦克数量也追不上苏联。

那德国愿意不愿意用2000辆虎式坦克去换4000辆甚至是5000辆苏联的t…34呢?相信大家只要没有疯都不愿意换——毕竟战绩摆在那里,德国装甲部队依靠质量优势证明了2000辆虎式坦克确实要比4000辆粗制滥造的t…34更符合德国国情。

简单一点来说,让德国抛弃本身在瞄准系统上的技术优势,降低武器性能去满足更快的生产速度,这本身就是一种自寻死路的行为,让拥有大量精锐部队的德国用低劣的武器去和苏联人拼消耗,只会死的更快而已。

所以单纯去复制苏联武器生产,是非常错误的选择。阿卡多知道在最求精密的德国和粗狂豪迈的苏联之间选择一条均衡的道路才是德国武器生产的正确方向。他要做的是在略微妥协武器性能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去扩大生产。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阿卡多既不喜欢德国的那些末日武器,也不喜欢那些毫无技术优势的苏联装备,他更喜欢均衡发展武器装备,让德国的军人用上最适合自己的武器体系。

这也是他没有着急给德国空军装备喷气式飞机的主要原因,因为阿卡多知道现在仓促的把喷气式飞机投入战争,只会用无法确保的产品质量坑害德国精锐的飞行员们,只会用新式的武器去刺激美国同样开发新式的战争武器。

所以阿卡多手里压着很多并不成熟的武器研制项目,第三帝国的武器研发因为有阿卡多这个元首的存在,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甚至比原本的速度前进的更快了。v2火箭其实性能已经相当完善了,可是阿卡多依旧没有把它投入到实战中去,就是因为这种武器的价格太过昂贵,也太过浪费资源。

和v2火箭一样被封存的,还有代号为me…x的喷气式战斗机项目,这个项目也就是后世被称为me…262战斗机的研发项目。阿卡多固执的要求所有喷气式飞机的开发项目必须确保引擎的可靠性,这样一来很多已经在图纸上的超级武器并没有出现在德军的武器装备序列中。相反,一些性能并不突出,但是可靠性更好的“中庸”武器,则备受元首青睐。

比如说,德军装备用来代替斯图卡的斯图卡2型攻击机,这种飞机的性能其实并不如何突出,相反唯一的好处就是这种飞机比斯图卡更加便宜也更加容易生产。所以元首下令扩建斯图卡2型攻击机的生产线,并且同时研发这种飞机的海军型号。

另一个例子来源于运输机,ju…52运输机是很久之前的设计,本身这种飞机的性能也不是特别突出,不过这种飞机经过改进之后保持了结实耐用,结构简单,驾驶容易等特点,而且非常的省油。所以德军一直在生产这种型号的飞机,而更先进的me…109a型战斗机却早就已经停产很久了。

最惨的其实应该算是克虏伯公司,这个闻名于世的德国火炮企业龙头以善于开发大口径火炮享誉天下,而现如今这个公司申请的开发项目被元首否决的次数已经数不胜数了。800毫米口径的古斯塔夫列车炮图纸被元首借着间谍只手卖给了苏联,370毫米口径的列车炮生产计划也因为浪费物资被停止。

不过与其相反的是另一个武器生产的奇迹:1937年开战至今,克虏伯旗下所有生产公司生产各种口径的大炮总数达到了惊人的127940门,几乎每天有350门“克虏伯”大炮被送到德军手中,这些火炮大部分是从20毫米到150毫米口径的榴弹炮,还包括很多很多种特殊用途火炮。

比如105毫米口径的高射炮,88毫米口径的坦克炮和高射炮,75毫米的坦克炮,150毫米口径还有88毫米口径的舰炮,20毫米的机炮还有防空炮,30毫米的机炮还有40毫米口径的博福斯高射炮——如果简单的计算一下,假设每一门大炮克虏伯本人只赚100块钱,那么这一年来他就盈利了超过一千万。

德国的g43步枪还有mp…44突击步枪生产线已经被转移到了比利时还有荷兰,同时豹式坦克的轮子还有履带等配件已经开始在法国还有挪威生产。德国正在施佩尔的努力下快速的完成工业产区的分配,德国从苏联入侵的第二天开始就宣布进入战争动员状态,资本家们热情满满的投入到了赚钱还有抵抗红色苏联入侵这个双赢的大潮中。

fw…190d战斗机的组装生产线已经开始在转型生产最新的ta…152战斗机,虽然导致了产量有所下降,不过德军前线战斗机部队回馈的消息非常惊人,德军战斗机性能再一次凌驾于自己的主要对手,保持了世界第一空军的技术优势。

这种被称为“细长190”的战斗机在东线一出现,就取得了一场17比0的大胜。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再次出击的苏联红军战斗机部队被这种新怪物彻底摧毁了信心,如果说fw…190d战斗机给他们心中留下的是可怕的阴影,那么这种新的细长形状的类似fw…190的战斗机,带给苏联人的就是崩溃的绝望了。

超过700公里每小时的高空速度比fw…190d更快,几个侥幸活着返航的苏联飞行员如同形容一个魔鬼一般形容这种从未见过的德国战斗机:“它骤然加速,我就失去了自己的目标,然后我的僚机就惊慌失措的大叫,我吓得爬入云层,发现僚机已经被打成了一堆碎片。”

“对!只有两架!如果他们有4架这样的飞机,我们几个不可能活着回来。”另一名苏联飞行员摇着脑袋说道:“没有飞机是他们的对手,我无论做什么动作它都能跟上来拉近距离,我看得出他们在戏耍我们,就好像老鹰戏耍麻雀。”

“不,如果你希望我死,不如现在就开枪打死我,这样你还能省下一架飞机来。和fw…190d战斗我还有活着回来的希望,和那种魔鬼作战只有死路一条!”这是几个见过德军新式飞机的苏联飞行员一致的态度。

德国武器研发部门在阿卡多的掌握下,每拿出一种武器来都足以被对手奉为神话。如此高效并且理智的军工研发团队让所有人感到可怕,每一种装备部队的武器都立刻被士兵喜爱,这些冰冷的战争机器成为德军最可靠的伙伴,这些武器也因为优异的性能还有稳定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依赖。

与德国成熟的武器发展思路相反,苏联这个时候的武器装备却走向了一条不归路。kv…2型坦克被指挥官们当做最后的救命稻草,这种几乎和固定炮台没有什么区别的武器被大量装备给了一线部队,而这些部队的损失率却居高不下。

半数以上的kv…2坦克都因为自身的故障在战场上被抛弃,虽然这种坦克理论上具备击毁德军所有坦克的能力,但是实际战绩却少的可怜。根据德军前线部队自己的统计,古德里安的g集团军在4月12日和13日与苏军装甲部队激烈交火,被kv…2型坦克击毁的坦克还没有被kv…1型击毁的多。

有记录显示,德军4天里被kv…2型坦克击毁了7辆坦克和3辆装甲车,但是被苏军自己丢在公路上或者被德国空军击毁的kv…2型坦克却多达54辆,而同时被德军坦克击毁的kv…2型坦克更是有足足30辆。这个损失比例就显得有些尴尬了,如果对比起来的话,这个损失比比kv…1型坦克还要低得多。

不过作为斯大林一言堂的苏联政府来说,他们有一个无以伦比的优势,那就是转型速度快的难以想象。斯大林在5月初做出了一个正确决定,下令停产kv…2型坦克,于是苏联军工企业立刻就放弃了这种看似威力十足,却几乎毫无用处的“废铁”。

当然,这是后话了……现在依旧是4月的中旬,苏德双方围绕着乌克兰展开的基辅会战刚刚开始,为了争夺重要的乌克兰平原,德军和苏联同一时刻把注意力放在了乌克兰首府基辅以及其附近的地区。

第481章481隧道

在一个巨大的弹坑旁边,是倒塌的楼房堆成的瓦砾堆。在瓦砾堆上面,是一个小小的英军防守阵地,两名英国机枪手正趴在废墟之中,注视着远方的十字路口。

他们的军服早已破烂,外面罩着平民用的灰色呢子大衣,他们穿着西装裤子,看上去就和游击队员没有什么两样。这些天来德军的进攻变得不再猛烈,似乎伦德施泰特更想要困死整个伦敦,来减少他手下的军队伤亡。

补给早就已经被切断了,只有囤积的弹药还算是有一些保证按照丘吉尔的话说,优秀的士兵总是能够在废墟之中找到吃的东西。他们找到了,所以活了下来。

事实上食物已经断绝了,能吃的东西已经被市民、难民、军队搜刮了三遍,可想而知还能剩下什么。前些天德军在控制地区发放粮食,许多难民前往领取,一丝活命的机会似乎已经比亡国之恨重要的多。

两架斯图卡2型攻击机掠过头顶,在不远的地方丢下了炸弹,伦敦值得空袭的地方越来越少,所以最近几天里甚至连德军的飞机都不太常见了,这些天上飞着的催命恶鬼现在频繁的光顾英国最南端的一些地方,摧毁那里的战争潜力。

“嘿!看那边!德国人进攻了。”寂静之中,副射手用胳膊顶了顶昏昏欲睡的机枪手。听到这个消息,这名机枪手立刻精神了起来,握紧了自己手里的机枪。

他用准星压在了打头的第一名德军士兵身上,这名德军士兵弯着腰,小心翼翼的在废墟里缓慢前行,然后时不时的观察周围的情况。不过看他的样子,显然没有发现前方不远正在瞄准他的英国机枪阵地。

“突!突突突!”英国人的机枪开火了,子弹打中了这名前排的德军士兵,然后跟着扫倒了他身后的另一个。不过后面的德军士兵显然非常老练,他们迅速的卧倒,减少了自身的伤亡。

“呯!”一名发现了他们的德军士兵端着老式的毛瑟98k步枪还击,子弹打在了副射手前面不远的碎石上,溅起了一片碎屑。很快几个德军士兵就在同伴的提醒下找到了英国士兵的位置,开始用mp…44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