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向解放军学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创业:向解放军学习-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动力。企业沟通的目的就是要创造这种良好的发展环境。

  1994年底,联想面临第一次危机: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联想控股”第一次出现亏损。面对众多的中小投资者、债权人、银行、基金和香港联交所,柳传志和整个联想管理团队面临巨大压力。在如何处理上,柳传志认为,回避、推诿公司经营中的问题不是办法。他带着主管财务的副总裁直接到香港,一个个拜会投资者、债权人、银行、基金和香港联交所,既实事求是、坦然面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更实实在在拿出企业改进经营管理的具体措施。

  通过沟通,联想取得了方方面面的理解,并为联想集团顺利渡过难关、争取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资金支持。1995年,联想抓住市场有利时机,大胆起用杨元庆等年轻领军人物,在PC市场上一举击败曾经一统中国市场90%市场份额的洋品牌,三分天下有其一,成为中国市场最大的PC生产、销售企业。

  柳传志善于沟通,在企业内外是有名的。这种“善于”,表现在他是用心与方方面面进行沟通,是中国不多的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的企业家。他可以根据不同对象,使用不同的沟通语言。对企业高层管理者,他说,企业管理就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对企业一般管理者,他说,管理是“撒上一层新土,夯实,再撒上一层新土。当确认脚下是坚实的黄土地之后,撒腿就跑”。对企业经营者,他说:“没钱赚的事不能干;有钱赚但是投不起钱的事不能干;有钱赚也投得起钱但是没有可靠的人去做,这样的事也不能干。”2004年底,联想用巨资收购IBM 的全球PC业务。面对媒体、投资者和被收购者IBM,柳传志说:

  “IBM整个公司是要做IT服务的,是要做软件的,是一个穿皮鞋的公司,它把穿皮鞋公司的费用摊销到做PC的方面,它背得就非常重。”柳传志更进一步比喻说:“IBM是穿着西装炸油条。”意思是,PC当然不适合它,它该去做更体面的事。

  这种语言,不仅妙趣横生,而且方方面面都能够接受。这种沟通表达能力,为联想赢得了良好的内外部经营环境。 


第七章:军歌嘹亮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解放军建立之初,中国处于连年战乱、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城市无产者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而这些人,又是解放军来源的主体。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解放军始终孜孜以求地把提高组织成员的文化素养、提高整个组织的文化素质作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力争把这个组织建设成为当代社会最有文化的组织。解放军早就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大作用并积极实践,不断发展军队文化建设的组织。对文化建设的专注与倾心,使这个组织具有比同时期其他组织更高的效率。 


建立快乐型的组织
  我经常自问:这个部队在文化建设上到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经过反复思索,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第一,准战争状态。解放军始终保持着准战争的氛围。这个组织时刻备战的军事文化特质,使这个组织具有了活力。

  第二,准家庭环境。大家庭文化,使解放军在内部建设上具有了超越一般组织的凝聚力。

  第三,荣誉至上和传统承续的氛围。视荣誉为生命,重视传统教育,使全军官兵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解放军建立之初,中国处于连年战乱、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城市无产者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而这些人,又是解放军来源的主体。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解放军始终孜孜以求地把提高组织成员的文化素养、提高整个组织的文化素质作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力争把这个组织建设成为当代社会最有文化的组织。解放军早就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大作用并积极实践,不断发展军队文化建设的组织。对文化建设的专注与倾心,使这个组织具有比同时期其他组织更高的效率。

  解放军的文化建设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含义,它们相辅相成:

  第一,建立一个具有忠诚信仰的组织,使这个组织的成员从一个单纯的战士,变成自觉执行组织使命的战士。这主要通过对组织成员的政治思想灌输来实现。

  第二,文化知识的学习。20世纪70年代末,我参军的时候连队还有一些文盲士兵。对这样的士兵,连队从帮助他们识字开始,教他们文化。这些文盲士兵退役前都达到了能读书、看报、写家信的文化程度。

  第三,文化娱乐。通过文化体育活动,把解放军建成一个快乐的组织,并以此感染了群众。

  我当兵20余年,走过上千个解放军的基层连队,无论在北部边疆还是在东部海防,无论在大漠戈壁还是在都市深处,只要有解放军,就会有歌声。军歌嘹亮成为解放军的一种标志。

  其实,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中国人,大多是听着军歌的旋律长大的。几乎所有人,无论是否当过兵,都会哼几首军歌。这个旋律,使这个组织的成员和组织外的人都感到:这是一个蓬勃向上的组织,也是一个快乐的组织。

  这样的组织在中国近代是绝无仅有的。

  在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中国,几千年来,甚至至今,中国人不缺少思想、智慧和国家使命,但缺少娱乐,尤其是属于大众的、全体人员的娱乐。

  米卢是南斯拉夫人,居住在墨西哥。20世纪末,他曾执教中国足球队,并使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这对千百万中国球迷来说,不亚于一针强心剂。米卢面对中国球迷有一句十分耐琢磨,但国人又少有品味的话:我没有带给中国足球什么,我只是告诉中国足球队员,足球是一项快乐的运动。中国足球因之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世界大赛中痛并快乐着。

  解放军是一个担负政治使命的武装集团,有着庄严的使命,担负着伟大的任务,但就是这样一个组织,却把组织的文化建设与娱乐巧妙地结合起来,为进入这个组织的广大士兵提供了娱乐的条件和能够广泛参与的娱乐舞台,建立起一个真正快乐而团结的组织。

  这是世界奇观。

  在世界军事史上,再没有哪支军队能够像中国人民解放军那样,是扭着秧歌走进夺取的城市的。就是这支军队,将发源于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的、古老喜庆的舞蹈,演变为中国大地的一种图腾,成为这个国家历经半个多世纪而不衰的“主流舞蹈”,并进而升华成一种精神。

  解放军是军事组织,更是“文化”的组织。解放军的文化建设,不仅在部队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成为解放军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年,我曾经访问过一位“红一师”文工团前团员。

  她兴奋地对我讲:“我们那时,一个阵地一个阵地跑,给战士们唱歌,也教他们唱,士气特别高。”

  长期战争的环境使解放军明白,某些时候,士气比武器更重要。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管理现象,是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经营思想、经营作风的综合反映。美国和日本最优秀的总经理们总是不惜耗时费力,大力创造和维护自己的企业文化。著名管理学家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论述到:好的公司能否变成卓越的公司?如果能够,他们如何才能实现呢?他对1400多个公司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了结论:那些由优秀公司变为伟大公司的佼佼者并不一定都是拥有最新的技术和最擅长管理的CEO,他们最有力的武器是他们的公司文化,一种激励每个人都按照他们想要的方式去工作的文化。可以这样理解:企业文化是企业特有的、具有广泛内涵的一种现象。

  一个具有优秀文化的企业,为其员工提供了一个乐观、向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而乐观向上的员工队伍,有如军队中一群士气高昂的士兵,不仅使组织运行具有了效率,而且使组织具有了参与竞争并取胜的勇气和能力。 


仪式和标志:做个忠诚的员工
  仪式和标志:做个忠诚的员工

  与世界上所有优秀的军队组织一样,解放军需要组织成员建立起对其的高度忠诚。没有这种忠诚,作为一个武装集团,是不可能有效率、不可能有战斗力的。忠诚的建立,一方面要靠教育灌输;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仪式,通过成员对“军旗、军徽、军歌”等的高度认同,营造组织标志,提升整个组织的忠诚度。

  我从军20余年,留下清晰记忆的是这几件事:第一次向军旗宣誓,表明成为一名正式军人;

  第一次学唱军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旋律中,感受着血液的奔涌流淌;第一次佩戴红领章和红帽徽(当时无军衔),等等。这些都成为我军旅生涯中抹不去的记忆。

  在解放军中,由于特殊的政治历史原因,许多人即使受了委屈,也很少有人背叛这个组织。

  几乎所有离开这个组织的人,都怀着依依不舍的深情。

  雀巢中国公司高级经理孙莉女士,是目前(截至2004年)雀巢在中国唯一有公司股份的高级经理。她也曾是位军人。她对我讲:对我们这些人来讲,在心理上是永不退役的。她甚至说:虽然离开部队20多年,但每年的“八一”建军节都会不由自主地激动。有位公司总裁曾对我说,人的心灵是需要有一个家园的。对我们这些曾经的军人而言,军队就是我们心灵永远的家园。

  解放军把组织成员聚集在了以军旗、军徽、军歌为代表的标志之下,解放军所有组织成员在这些具体的标志之下,“为使命、为荣誉”而不惜流血牺牲。这成为解放军组织力量之源泉所在。

  我在军旅生涯中经历的最庄严的事件是在每年重大节日、主要纪念日进行由团以上部队组织的阅兵式。阅兵式重要的议程有两个:开始之前的迎军旗和结束之前的送军旗。

  迎送军旗,全体军人要行注目礼,带队军官要行举手礼。

  可以这样说,解放军的庄严,是用必要的仪式和象征营造出来的。

  企业也同样。

  美国管理学家西蒙在《管理行为》中认为:组织成员往往有认同该组织的倾向,这也是人类行为的普遍特征。在决策制定的过程中,组织成员在组织忠诚的引导下,从其行动给组织带来的后果的角度,评价各种决策正确与否。在军队管理中,这种认同的传统标志就是部队的军旗。

  美国管理学家威廉·怀特创造了“公司人”的概念。公司人就是已经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了公司的经理人。公司人是群体的一个成员,他忠于该群体。组织人显示了社会的一种真实趋势,是人类特有的“归属感”——灵魂和心灵的归属。

  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忠诚,也需要以一定的仪式予以认定,需要有企业组织特有的、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企业名称、徽标。这实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企业中,除了对组织目标忠诚以外,在员工中还会培育出一种忠诚,就是对于组织本身和对于组织生存与成长的忠诚。在军队,忠诚是由“手续、宣誓”等仪式完成的,而在企业,则是由“合同、文化认知”等仪式完成的。

  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图腾,使组织成员为此而激动、自豪。一个没有在员工中建立起“图腾”的企业,是没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 


拉歌:工作着是快乐的
  拉歌:工作着是快乐的

  我当兵刚到部队时,负责接我们的班长是连队军人委员会的文娱委员。他在路上就一个个地问我们这些新兵,谁是高中生,谁识简谱,谁会演节目。我由于在学校作文写得好,就被吸收到连队俱乐部的板报组。这是我以后靠写作为生迈出的第一步。我第一篇见诸“报”端的文章——《我的好班长》,就发表在连队的板报上。

  文化与娱乐是解放军部队建设的一个环节,是解放军部队战斗力的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的经验与发展,使解放军深知:必须在制度上让官兵快乐起来。

  从编制上,在旅团一级,专门设立俱乐部主任一职,并且设有电影组、文化活动中心。

  在制度建设上,军队基层文化以连队俱乐部为代表,而在表现形式上,则主要是唱歌。这样,从制度上把艰苦枯燥的事情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连队俱乐部通常由副指导员或副连长负责,下设板报组、演唱组等。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人力资源和经费保障,解放军据此规定了连队开展活动的经费来源与使用方式。

  在制度上,甚至制定了俱乐部工作标准:“处处有歌声,人人搞体育,节日有晚会,假日有活动。”

  处处有歌声:总政治部推荐的歌典(解放军总政治部每个时期都要向部队集中推荐一批歌曲)必须唱,“五前一路”(会议开始前、会议结束前、饭前、课前、活动前和行进路上)经常唱,集体活动要拉歌、赛歌。连队干部要学会指挥,官兵同唱。要以唱鼓斗志、壮军威的队列歌曲为主,也可以唱健康优美的抒情歌曲。

  人人搞体育:经常开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及田径、拔河、爬山等体育活动和小型竞赛,人人参加《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

  节日有晚会:“五一”、“八一”、“十一”、新年、春节五大节日,连队要开晚会;班排出节目,演唱组演节目,也可以与赛诗、夸家乡、游艺等活动穿插进行。

  假日有活动:因时、因地制宜,开展游戏、游艺、参观、访问、科学讲座、读书报告会、故事会和各种问题竞赛等有益于官兵身心健康的活动,时间为1小时左右,以排、连、营为单位均可。

  无论是当过兵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