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治世经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话治世经典-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傅奕(公元 555~639 年)说:“这一定是金刚石,本身极坚硬,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伤了它,只有羚羊角可以破坏它。”
  于是取来羚羊角一敲,金刚石假造的佛齿就碎了。
  113 手指龟甲知官位
  唐朝张说(公元 667~730 年)的女儿嫁给卢姓人家。女儿曾为她的公公求官,张说不说话,指着榰床上的龟甲给她看。
  女儿回去对她丈夫说:“公公得到詹、事(詹、中同音)的官了。”
  114 瓷中金化为土
  唐朝李公汧勉(李勉),镇守凤翔时,有属县列籍的平民,因为耕田,而得到一瓮的马蹄金。
  县中的人把它送到县府去,府中的官吏准备把它摆在府厅上,县令很高兴获得这样的宝物,想要将此当成自己的一项特别的功绩,又顾虑公家主管收藏物品的人不够严密谨慎,于是把它安放在私人的地方。
  过了两晚,县令同其他官更再开瓮检查,却都成了土块。
  瓦金出土的时候,乡里之人都来观看察验,突然变成土块,没有不感到惊惶骇怕的,于是将整个情形报告府里,研究案情的人都让为,一定是有人用奸计换了金子。于是派遣理曹掾(负责审理案件或审判者)和军吏几个人去审讯此案。
  由于狱金里社的百姓,都证明瓮中确实有金子,县令被众人所排挤,又是众怨之所在,因此含冤莫白。随后,因为责辱、审讯愈来愈严厉,终于以偷换金子之罪招认。
  案情记录已经很完整了,只是没有追究出藏金或变卖的去向,于是命令看守的仆奴,以严刑逼问,结果,有时说藏的粪土中,有时就说投到水里去了,过程纷乱,只好再往上详细呈报。
  李勉看了,也非常生气。随后在宴会中提到此事。
  当时袁相(公滋),也在李公的幕下为客,自言自语说:“此事还没有到结局。”
  于是请李公再详说一遍。
  李公说,“换金子的情况很清楚了,如果说还没有完结,那就是另有发现,不是判官所能探察出来的情节。”
  袁相说,“没借。”
  因此整个案子便移到府中来侦办。于是派人打开瓮子算清楚土块有二百五十个。随后,责问最先发现的人,证实数目无误,就回复原状再收存起来,又到街上收购、借用金子,将它溶铸成与土块一般大小。全部完成之后,才称到一半,已有三百斤重了。
  再问当时有几个人来搬运,原来只是俩个农夫,用竹杆抬到县内。事实上,整个金子的重量很重,不是两人用竹担子可以搬得了的。
  显然可以了解,这些金子在搬运之前,已被换成了土块了。
  案情终于大白,宰邑(县令)的冤情也获得清白。李公因此对袁相非常佩服。
  115 相师巧计辨国君
  南唐时李德诚受封为赵王,镇守江西的时候,有位命相师称:世人的富贵贫贱,只要一见到就能分辨判断。
  赵王就叫几位女妓,和他和妻子滕国君,作同样的打扮和穿着,一齐站在大厅中,请命相师分辨他们的贵贱。
  这位相师低着身子进来,说到:“国君头有黄云。”
  所有的女妓不自觉的都抬起头。
  相师就指认出,说:“这就是国君了。”
  赵王很高兴并且厚送他礼物。
  116 崔佑辅智服节度使
  唐德宗即位时(公元 780 年),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上表说要进献朝廷三十贯钱。
  皇上想接受,又怕被骗了;想辞谢,又找不出好理由。
  宰相崔佑甫建议派遣使者去慰劳淄青的将领战士,借此将李正已所要进献的钱赏赐他们,让将士人人感戴皇上的恩德,也让各路节度使了解朝廷并不看重财货。
  德宗接受他的建议,李正己因此大感惭愧而畏服。
  117 有神无神
  永安王高浚(北朝时,高欢的第三子)八岁的时候,对博士卢景裕说:“祭神如神在,到底是说有神呢?还是无神呢?”
  景裕回答说:“有神。”
  高浚说:“如果有神,应当说:“祭神神在。何必那么麻烦的多的加一个‘如,字呢?”
  景容听他一说,竟不知道要怎么来回答。
  118 生前无谥号
  唐朝裴休,很喜欢古物或一些奇异的东西,在他负责皇帝诏令的时候(约在公元 852 年前后),有位亲戚调任为曲阜的县令,得到了一个古盎(古盆),送给他。盎上隐隐约约的有九个古篆字,上面的字是:“齐桓公会于葵丘岁铸”(公元前 651 年)。
  裴公认为这就是春秋时代的古物,珍视得就像贵重的古器物鍾炔、郜鼎一般。在检校诏令文书的文稿之余,时常请亲朋好友一一观赏。
  突然有一位门客刘舍人,认为是近代人假冒的。裴公很不高兴说:“有什么根据呢?”
  门客说:“我看《礼经》上记载,诸侯去逝五月之后下葬,完葬之后,返回原先停棺的礼堂拜祭,在返回拜祭之后,开始只在早晚各一次哭祭,过后才论定谥号。葵丘在会诸侯,本来就是在桓公生前,怎么会有‘桓公’谥号呢?”
  裴公至此才恍然开悟了。
  119 宋太祖量大服南唐
  宋初南唐的君主(李璟,约在公元 961 年前后),拿五万两银子赠送赵普。
  赵普将此事报告宋太祖,宋太祖说:“这不能不接受,只要写封书信答谢他,并送一些财物给使者就可以了。”
  赵普一再辞谢,宋太祖说:“大国的风范,不可以自己削弱,应该让对方无法测度。”
  到了南唐君主的弟弟李从善来朝贡,除给一般正常的赏赐之外,又暗中送他白金,数量和他们送赵普的一样多。
  南唐君臣因此都非常惊骇,也佩服宋主的器量。
  120 曹翰得蟹班师
  宋朝曹翰攻打幽州时,带领自己的部众从城的东南角落攻打。士兵掘土的时候,掘到许多蟹,就献给曹翰。
  曹翰看到之后,对众将领说:“蟹是水生动物,而住在陆地上,生长存活的地方不正常,而且脚特别多,似乎表示敌人的援军很快来到,无法再继续攻下城他的象征。而蟹、解,音相近,意亦隐含,我们还是带军回去吧!”
  不久果然应验了曹翰的推测。
  121 河中浮铁牛
  宋代河中府(今山西永剂县)的浮桥,以八只铁牛作桩,用绳索联系着,一只铁牛约有数万斤。
  治平年间(公元 1064~1067 年),河水暴涨将绳索冲断,一只铁牛被冲进河里淹没了,于是招募能够将铁牛弄出河中的人。
  真定的僧人怀丙,就用两条大船,里面装满土,夹在牛的两边,用绳索系起来,并用大木头当作权衡轻重的秤称一般,钩住铁牛,然后慢慢将船中的土拿掉,船于是往上浮,铁牛也就弄出来了。
  转运使(地方高级行政长官)张焘将此事上奏朝廷,朝廷于是赐他珍贵紫衣一件。
  122 杨佐用“雨盘”修盐井
  宋杨佐,字公仪,进士及第。仁宗时(公元 1023~1063 年),担任陵州(今四川省境内)的推官(僚属)。
  州里面有一口盐井,有五十丈深,井的周边都是石间。底下用柏木做成井栏,凸出井口,用绳索垂下,才能取得井水。好多年了,井栏都已朽坏,想换掉它,但是阴湿之气一直冒上来,人一进入往往窒息而死。只有在雨天,阴湿之气才会因雨水而降下,稍微可以工作,天气一放晴就得立即停工。
  杨佐因此教工人用一个大木盘装水,盘底穿孔,让盘里的水像雨水下来一般,称之为雨盘。用这样的办法,经过几个月,井栏终于完全更新,原有的许多利益都因此回复了。
  123 异常的骑驴使者
  唐朝李夷简(公元 756~822 年)未中科举以前,当郑县县丞,径军作乱时(约在公元 782 年前后),有位使者骑着驴,急急忙忙的赶往东方。
  李夷简发现,就报告刺吏说:“听说京城有变故。这位使者必定不是朝廷所命。希望将他抓来审问。”
  结果竟然是朱汕派往联络弟弟朱滔的人。
  124 王旦智屈西夏
  宋朝王旦(公元 957~1017 年)为宰相时,西夏赵德明要求供应万斛(十斗为斛)粮食。
  王旦于是请皇上下诏主管官吏,备齐百万的粟米,并且诏请赵德明前来
  领取。
  赵德明因此大为惭愧,方才作罢。
  125 先盖即再画押的公文
  宋朝王文恪(名陶,字乐道),以节操文章着名于当时,而性情喜好官府中的行政事务。
  王文恪当洛阳太守时,长水县申请买大材的钱数十万,王文恪看了申请的公文之后,连忙叫属下下一道命令到县里,令县府即刻追捕买木材的人,并直接送到洛阳府。
  当所有关系人都送到之后,全部都交由属官审理察办。
  属官问其原收,王文恪答说:“凡是公文都是先书写画押,然后再盖印,所以印痕在书写的文字之上。现在竟然先盖印然后再书写画押,一定有奸情。”
  一经侦讯,果然是重复请钱,偷取印信来盖的。洛阳人因此都佩服他的精明。
  126 看角力先抬大梁
  宋仁宗时,种世衡(公元 985~1045 年)为渑池县县令,山边上有座庙,世衡想加以整修,但梁又大又重,好多人都抬不动。
  种世衡于是命令县府的士兵把头发剪掉,就像角力的选手一样,然手叫几组人走在马的前面,对城里人说:“要到庙里面去教人角力。结果整个城里的人都跟去观看。
  看热闹的人都到了,种世衡就对那些群众说:“你们先替我把庙的大梁弄上山,架上庙里,然后才看角力。”众人听了都很高兴的下山一起抬大梁,一下子就完成上梁的工作。
  种世衡的谋略,都跟这个差不多。
  127 杨绘智破盗缣猴
  杨绘字元素(公元 1027~1088 年),宋仁宗时,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到眉州主政,后来改任兴元府。
  有一次,府中官吏请示要捕抓越墙偷盗府库布匹的人。
  杨绘先去现场察看,发现痕迹不像人进出的样子,就说:“我知道是谁了。”
  叫人找来耍猴子的人,在公厅里侦讯:经一查问,这个人就全盘招供了。府里的人因此无不佩服他的明智。
  128 宋朝文彦博
  宋朝文彦博(公元 1006~1097 年),幼时与小朋友打球,球忽然掉进柱子的孔里面,拿不出来,文彦博于是叫人拿水灌进柱孔,球就浮了起来。
  129 司马光击瓮救友
  宋朝司马光(公元 1019~1086 的),小时候与一群小朋友游戏。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掉进水缸里,所有小朋友都吓跑了,不知怎么来救他,司马光很镇定的拿起石头,将水缸打破,而救出了小朋友。
  130 真麟假麟都不收
  交趾进贡怪异的动物,称它为麟。
  司马光说:“是真麟假麟无法知道。假使是真的,不是自己来的一点也不吉祥:倘若是假的,不免被南方的蛮人所笑。希望多给一些赏赐,并且把它送还。”
  131 董行成识盗驴贼
  宋朝怀州河内县(今河南境内)的董行成,善于辨识盗贼。有一个人从河阳的旅店里,偷了行旅人的一头驴,以及皮袋,天快亮时,来到怀州。
  董行成到街上发现了,大声叫说:“小偷别走。”
  那个人马上下驴,很快就招供自己的罪行。
  别人问他为什么知道那个人是贼?
  董行成说:“这头驴走得很急而且冒汗,并不是赶很远的路。这个人见人就拉着缰绳从远处绕过,这表示有所畏惧。因此可以知道是贼。”
  不久,驴子主人跟着驴子的足迹赶到,整个事件就如董行成所说的一般。
  132 张爨以小计大
  张爨字柔直,中进士,不随意与一般世俗周旋。宋高宗(公元 1127~162年)调任主持处州政务。
  有一次要造大船,幕僚不知如何估计大小,费用多少;张爨就教他们先造一艘小船,先丈量小船的大小尺寸,而大船就以小船的十倍大来造,那大船的费用就可以算出。
  又有一次要盖绍兴园神庙的墙,请工匠来估价,说要经费十万费。张爨就叫人先自己筑一丈长,来概算整卒墙所要的经费,结果只要两万费即可,于是就拿两万费给工匠,请他们来筑墙。
  133 尹见心水中锯木
  明朝人尹见心当知县时,县城接近大河,河里有一棵树,从水里长出来,不知道哪一年就有了,根干已经隐固了,经常撞坏船只。
  尹见心问人说:“为什么不吹掉呢?”
  百姓答说:“根盘固在水底,没有办法除去。”
  尹见心说:“很简单。”
  于是派一个会潜水的人,去丈量树木从水底至水面根干的长度;然手作一个比根干稍长的杉木桶,桶的两端打通,再从树顶端将木桶穿下,打进水
  中;然后再用大的水瓢,将木桶中的水取净,再派人进入木桶里将树木锯掉,终于解决这个忧人的问题。
  134 筑土堆立石碑
  明成祖(公元 1403~1424 年)在钟山建造一座石碑,非常宏伟壮丽,超过平常的石碑一倍以上。碑文雕刻完成后,因为兽的背脊太高,石碑立不上去。主事者很忧虑,不知怎么办才好。
  有人为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叫人挑土把石碑堆筑得和它背一样高,然后平移到兽背上。 
第五章  随机应变(应猝类)
  [开宗明义]事变的发生,往往如急雷惊电一般,快得令人措手不及,如果不是平常就修养久,少有不茫然惊惶、不知所措的。只有头脑聪明、反应敏锐的人,才能够发挥个人的机智,在顷刻之间对应不失;所以面临瞬息万变的局势时,都能履险如夷。
  135 刘邦伤胸摸脚
  项羽对刘邦说:“喧扰争斗几年,只是因为我们两人关系,希望和刘邦决一胜负,不要为了我们,苦了天下的父子百姓。”
  刘邦说:“我宁可斗智,不愿斗力。”
  于是就数说项羽的十条大罪。
  项羽大怒,此时弓队的伏兵放冷箭射刘邦,伤了刘邦胸部,刘邦却摸着脚着:“敌人射中我的脚趾。”(前贤解说:因初射中胸部不知疼痛,所以俯身摸脚趾。)
  当时楚兵强大,汉军弱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