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房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房子-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心里很平静。生活刚刚走上了正轨,嘉儿也上小学了,一切都在开始好起来。再往后,
等她把博士读完了,她就可以完全放松自己,把家里的生活搞好一些,让母亲也享享福。这
些年,母亲跟着她颠簸,象支援前线的担架队一样紧紧护随着嘉儿。没有母亲的支持,她是
得累散架的。

    嘉儿足足跳了两个小时的舞,才尽兴地跟妈妈一起回家。嘉儿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亦
琼专门绑了一块板在上面,嘉儿坐着不勒屁股。亦琼推着车,对嘉儿说,这个春节你的愿望
都满足了,花市看了,动物园去了,船也划了,玩具城也玩了,餐厅也吃了,那我们的春节
就算过完了,明天开始妈妈就要工作了,欠了那么多的文章没有打,没有稿费哪来的钱吃呀
,玩呀,对不对?我打电脑,你写日记,以后你也就可以打电脑发表文章了。

    嘉儿接过话说,我也挣真正的稿费,给婆婆和妈妈用。

    亦琼说,好,你现在写日记是妈妈付稿费给你,以后就自己挣稿费吧。

    自嘉儿学了拼音后,亦琼就坚持要嘉儿写日记,写不起的字,就用拼音代替。为了调动
嘉儿的积极性,她实行发稿费,要妈妈提示的日记,一篇给5毛,不提示的,给8毛,写得
好的,给1元。取消雪糕钱,要吃雪糕,就自己写日记挣稿费。嘉儿馋,想吃雪糕,不得不
写日记了。

    回到家,嘉儿进门就叫婆婆,我在体育中心跳舞了。

    母亲睡在床上,对嘉儿招招手,又对亦琼说,我觉得很不好,右手拿不起筷子了。

    亦琼说,今天晚了,明天到医院去看病。

    母亲说,都在过春节,医院也休息,还是过完春节去吧。

    亦琼说,那不行,医院总有值班的医生,明天就去。

    这天是2月10日,大年初四,一早,亦琼带母亲去看急诊,医生判断是中风,要住院
留观。母亲就这样住进了医院,这是她第一次住院,也是她唯一的一次住院。起初以为是中
风,亦琼给重庆的小妹打电话还有些乐观。她白天带着嘉儿到医院去照顾母亲,让嘉儿在那
里做作业,晚上回家就和小妹通报情况。经做加强CT的检查,查实母亲患的是脑癌,已经
是晚期了。可事前一点症兆都没有哇,这怎么也不能叫人接受。医生说,不做手术,最多活
一个月。要做也有风险,年纪太大了,已有72岁了。

    来得太突然了,亦琼没有思想准备,她也签不了字,急着给重庆的小弟打电话。刚放下
电话,文琦的电话也来了,怎么老给你打电话都没人接,刚才又是占线?

    文琦是在亦琼到广州一年后由北京搬家来广州的,没想到两个好朋友十年后在广州相聚
,那个高兴就不用提了,两家也就象亲戚一样走动。年前,文琦的母亲病重,她回武汉了,
刚办完丧事回到广州,就给亦琼打电话。

    亦琼听着文琦的询问,颤着声音说,看来我妈要步你妈的后尘了。

    瞎说,怎么步我妈的后尘?

    亦琼把妈妈住院的事讲了。

    文琦说,你通知弟妹了吗?

    通知了,小弟说他马上赶来,还不知道买不买得到飞机票。

    嘉儿呢?你要跑医院,又要管孩子,怎么顾得过来。

    嘉儿我上午把她锁在屋里玩,下午就带她到医院做作业,晚上再跟我回家。

    那不行,锁在家里对孩子心理不好,带到医院对孩子健康不好,医院都是让小孩去的地
方?我马上到你那里去,把嘉儿接到我家来。

    你也是刚刚下火车呀。

    没关系,朋友是干什么的?朋友就是我回武汉的时候,你过江来帮我上课,现在我来接
你的孩子呀!

    一小时后,文琦从江南的中山大学乘车过江来,到医院看了母亲,把嘉儿接走了。

    小弟放下电话,立即赶去沙坪坝小妹家带钱,没有告诉父亲母亲病了。他赶到江北机场
,正是春运期间,根本买不了当天机票。小弟找到机场值班的负责人,说是母亲病危,希望
给优先买张票。可是凭什么说你老母病危,又没有电报。哎呀,都什么年代了,还打电报,
不就一个直拨电话就解决了吗?不行不行,谁都可以找这个借口。小弟急了,突然想起小妹
给他的母亲的户口页和照相底片。他拿出来给机场负责人看。看吧看吧,我一人出门干嘛带
上我妈的户口和底片,这不是明摆着的要去广州办理我妈的后事。说那“后事”,他噎了一
下,妈还活着呢。负责人相信了,给小弟搞了一张乘务员坐的头等舱票。

    小弟当晚11点钟赶到医院,母亲已经睡了,小弟坐在病房外发呆,不敢进病房见母亲
。他接受不了这个事实。第二天一早,他提着母亲的CT片跑广州各大医院看专家门诊,问
病。都说是只有手术才有活路。下午两点多钟,他提着片子垂头丧气回到医院,那神情,就
跟他当年到宜宾去找哥哥,垂头丧气回来一样,他一见到亦琼就摇头,没希望了。亦琼心直
往下沉。

    从头天开始,亦琼就不断地在母亲耳边说,小弟要到广州出差,要来看你。母亲说不出
话,一个劲地摇手,不要来,影响他的工作。但亦琼还是说,他是顺路来看你的。母亲还不
知道自己得的什么病,亦琼怕她突然见到小弟,情绪激动发生意外。

    亦琼先进病房,对母亲说,妈妈,小弟来了。母亲坐在床上,伸着手,小弟拉着母亲的
手,说不出话,哭起来了,母亲也瘪着嘴,蠕动了半天嘴唇,才哭出声来。两姐弟和母亲都
在那里哭。母亲嘴上说不出,但她心里明白她这次的病得大了。

    下午小弟和医生谈话,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在手术单上签了字,就让我们和母亲一起
来最后一搏吧。小妹带着父亲,在手术前一天晚上乘机赶来了,谁知是不是生离死别,总得
在生前见上一面。

    母亲被推进手术室,张家三姐弟和父亲坐在手术室外的座椅上。毫无办法,只能傻傻地
等候医生的宣判。什么经都念上了,“佛菩萨,阿弥托佛”,“主保佑”……母亲被顺利地
推回监护室。三姐弟一阵狂喜,大慈大悲的主哇,佛菩萨呀,你让我们的妈妈得救了!小弟
这才敢去相馆取回给母亲放大的照片,他怕手术前取了,真的早早应了给母亲做遗相的事。


    术后要加强营养,汤要龟汤、水鱼汤最好,鸡要江西鸡最嫩。都给母亲买来煲上了。可
是术后不到20天,母亲的头就肿起来了。照CT,是脑癌扩散了。增大放疗的剂量,也不
能阻止癌细胞的扩散,头部的创口处仍在继续肿大。

    小妹已在母亲手术后回重庆上班了,亦琼和小弟轮番跑医院,换着照顾白天和晚上。嘉
儿也管不上了,上学放学自己管自己。父亲每天去医院看老伴,给母亲活动手脚。没搞几天
,败下阵来,腰痛,成天躺在家里。亦琼除了坚持上博士生的和硕士生的课外,别的事情都
停了下来,她感到自己快要转不动了,不请保姆不行,可是在广州请保姆实在是太难了,谁
也不愿意照顾病人,要价还高。亦琼只有给小妹打电话,要她回潼南老家去找一个母亲的亲
戚到广州,按打工付给工钱,但人起码要比市场上找的可靠。又是妹夫开车送小妹下乡,小
妹在乡下住了两晚,带着保姆赶回重庆,给保姆买了到广州的卧铺票,这边亦琼到火车站去
接站,把保姆带到医院,让保姆负责晚上在医院陪着母亲睡觉,小弟白天在医院,亦琼在家
买米卖菜,做饭送饭,多了一个人手,两姐弟才感到轻松一些了。

    拿到新房钥匙了,小弟忙着帮亦琼收拾刚分到的100平米的新房,指挥工人安防盗网
、安纱门纱窗、安空调。他买个冲击钻,自己钻天花板安吊灯,安吊扇,钻墙壁安窗帘架,
安毛巾架,挂衣钩,镜子,自己锯装饰条,做屏风隔断的玻璃框架。骑车跑家具城买沙发、
餐桌、床,他要趁他回重庆上课前,帮亦琼把新房搞好,他要了母亲的心愿,接她回家住新
房。时间太紧太紧了,姐姐就管医院那边吧,我搞房子,不要管我在哪里吃饭,饿不着,吃
个盒饭就行了。

    母亲吃东西已张不了嘴,得一点一点往里塞。稀的喝不进,就塞干的。天津产的手工三
鲜速冻水饺成了她的主食。一餐饭要喂两小时,一点一点往嘴里塞。亦琼每天站6小时,往
母亲嘴里塞水饺、肉包、香蕉、苹果。但愿妈妈能挺住,能住上新房。5月29日,小弟帮
亦琼搬完家,把母亲住的房子收拾出来,就象医院病房那样,也买了新的单人棕垫,铺上了
白床单。他到医院去跟母亲道别,母亲只是呆呆地看着他,已经不认识人了。亦琼说,妈妈
,小弟要回去上课,这学期的课他还没有上,他到广州三个多月了,现在必须回去上课了。
他把新家搞好了,我们下星期一就回家。小弟上完课再来看你。

    母亲靠着病床的支撑架,定定地看着儿子,没有任何反应。

    小弟含着泪走了。第二个星期,小妹又乘机赶来了。

    6月2日,母亲出院回到新家,但她已经水米不进了,没了知觉。亦琼的博士同学每天
上门来为母亲打吊针。最终针也打不进了。两姐妹只能守着母亲,不断地用棉签蘸水打湿妈
妈的口,给她翻身,擦洗,换纸尿布。

    母亲静静地躺在床上,昏睡在不断地扩散,迷雾般的朦胧裹挟着她的意识远去。但亦琼
姐妹仍愿意相信她还有常人的意识,每天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拉家常,讲新房子的摆设,
说电视里演的香港回归的报道。小妹还不断地跟母亲打哈哈,而母亲总是定定地睁着眼睛,
僵硬地注视着她们。

    母亲生命的最后一天是1997年6月29日,那天是星期天,离她所盼望的香港回归
的时间还有两天。下午三点二十五分,母亲在一阵急促的呼吸之后突然没了声息。亦琼把听
诊器放到母亲的胸口听,没了,每天象鼓点一样的心跳没了。她和小妹一人握住妈妈的一只
手,追逐着母亲手上的体温,一点一点地往手腕、手肘、手臂探去。她们无力阻止这渐渐退
去的体温,一个比人力更强大的自然力在把她带走。

    连好好哭泣的时间都没有,安顿好父亲,招呼好嘉儿,小妹给妈妈穿衣服,亦琼忙着给
小弟打电话,给文琦打电话,给殡仪馆打电话,到派出所去办理死亡证书……

    第二天是6月30日,是老大出走13周年的日子,母亲是不是要提前一天赶到地狱的
出口去等候她的大儿子呢?这么多年,老大始终是一个人在黑暗中行走。他的灵魂在地狱里
一层一层地往上爬,爬呀,爬呀,终于从地狱口升上来了,他一定是得知母亲病危的消息,
要赶到母亲的床头和妈妈见最后一面?要不然小妹为什么在那天早上说,昨晚我梦见哥哥回
来了。亦琼听着喉头发哽,但她没有想到母子团聚恰好就在老大出走13周年的那一天。这
是冥冥中的安排吗?就象母亲一年前突然要回乡下的老家去看一看一样,她是回去“收脚迹
”,是谁给她发预言,她一年后就走不动了呢?一定是有一个我们常人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灵
感应在起作用,那是只有梦魂萦绕的至亲才能感知到的意象。

    母亲看见地狱口一片雾气腾腾,老大的身影在雾中时隐时现,他看不见呀,看不见呀,
他要回家看妈妈。他在地狱口徘徊。母亲的灵魂飞起来了,向地狱口飞过去了,我的大儿呀
,妈妈来接你了,妈妈早已搬出了红房子,你怎么找得到家呢?妈妈找了你好多年哟!“出
头椽子先遭难”,这次我无论如何不能再让你一个人在外面孤苦伶仃了,我要拉着你的手,
你要拉着我的手,就象我们手牵手去逛解放碑一样,再也不要分离了。

    黑暗的灵魂伸出了手,母亲拉着老大的手,两颗灵魂飞起来了,离开了那个乌烟瘴气的
地狱之门,逶逶迤迤在空中盘桓,向他们地上的亲人道别,向故乡重庆道别。母亲的灵魂在
天上发着光,她要把她身边那个心中没有光的儿子带去天堂。飞翔,飞翔,飞翔,那颗紧紧
跟着母亲,没有光的灵魂也发出光来了,两颗灵魂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他们化成了天上的
两颗星星。

    小弟在母亲去世的当晚赶去江北机场。遇上下大雨,飞机停飞,他在机场住了一晚,还
是没有票。他到广州也只能待两天,还要赶回去上课。飞机不顺,只好作罢,回到家给妈妈
设了一个灵堂,点上香……

    母亲在香港回归的那天在广州火化,没有惊动同事,就亦琼姐妹、父亲、嘉儿和文琦到
殡仪馆向母亲告别。按照文琦的指点,母亲披金盖银躺在鲜花丛中,她的神情安祥,还带着
笑意,就象熟睡了一样。亦琼姐妹最后一次对着母亲讲说知心话,妈妈的恩情比山高,比海
深呀,三个儿女一辈子都铭记在心呀。妈妈只管放心走呀,女儿一定要好好把嘉儿带大呀…


    小妹把母亲的骨灰带回重庆,小弟去机场接机,把母亲的骨灰带回沙坪坝。

    母亲一辈子喜欢花,她的愿望是把她的骨灰撒到花树中,不要保留骨灰,也不要修墓立
碑,只是给她栽棵树。小妹打电话到歌乐山林场,询问他们那里有树葬仪式吗?可以在他们
那里买棵树苗埋葬骨灰吗?林场没有办理过这样的业务,但是他们支持这种移风易俗的树葬
。小弟和小妹就去歌乐山看了,小弟不满意,交通太不便了,连路都没有,让母亲一个人在
那荒野的树林中,太孤单了,以后怎么去凭吊呀。还是得有个仪式,让妈妈觉得热热闹闹,
又可以打哈哈呀。

    他主张把母亲安葬到公墓,立个碑。两个姐姐不同意,要尊重母亲的遗愿。母亲老来三
个愿望,一是看香港,她没有等到这一天。二是住新房,她住进了,但是没有知觉了。三是
不留骨灰树葬,这是要靠儿女来执行的。妈妈一辈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