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龙传奇-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秘,来历不明的女魔头。”
    听了这番话,公孙大娘也只能长叹一口气,认为“你算得的确很准,我以前的确连一点
证据都没有,就算说出你是绣花大盗,也绝不会有人相信。”但是,她现在拿到证据了,因
为“现在你已自己承认了。”
    问题是,承认了又怎么样?
    不怎么样。除了不能动的蜗居在箱于里的公孙大娘听到他这番“自白”,还有另一个能
动的人也听到了。
    一个金九龄本以为已在百里之外的人,但这个人偏偏站在门口。
    这个人当然就是陆小凤。
    原来这是一场他和公孙大娘串通好的戏,是不是很妙?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古龙就是有这种本事,把传统戏剧中的某些精髓套用到武侠小说中来,起到了意想不到
的效果。
    在古龙的作品中是否也得到了一点印证?
    不过,旧世纪的框架总有容纳不了新世纪的思想的时候,不安的灵魂总希冀着去突破过
去的精神束缚。有时,为了得到一朵新的鲜花,一泓新的清泉,就必须牺牲“现存”为代
价。
    古龙也曾躁动不安。
    为了创造出一种具有新的,独立的风格的武侠小说,他看了许多西洋小说,日本小说。
    在《楚留香传奇》中,他甚至引进了“007”所代表的“优雅的暴力”,“福尔摩斯”
探案的逻辑与分析。
    而在《陆小风传奇》里,他借鉴了欧·亨利的手法,让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常常
出乎意料,富有传奇色彩。
    古龙形成了一种有着自己风格的“冒险体”。
    《银钩赌坊》就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具体操作文本。
    陆小凤被银钩赌坊的蓝胡子逼着去找回一块西方玉罗刹的镇山之宝——罗刹牌。“因为
他一夜之间作了八件大案”,并杀死了玉罗刹的儿子。这些当然是陷害,但为了“还我清
白”,陆小凤只能远赴到天远地远可以冻得死人的冰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摆脱时时加诸
于身的一桩桩厄运,好不容易找到了两块罗刹牌。谁料一块比一块更假,真的在哪里?直到
差不多结尾,好戏却一直弦音不断。越到结局,越见欧·亨利的遗风。
    故事开头是在银钩赌坊蓝胡子的地下密室,结局当然还是在“老地方”。
    在座的人除了第一次就已出现过的蓝胡子、方玉飞、方玉香,还多了三位西方罗刹教的
护法:孤松、枯竹、寒梅。
    陆小凤正在绘声绘色他说他的冰城之行…但他很遗憾,因为找到的两块玉牌都是假的。
不过他说,真的他马上就可以拿出来,前提是要灭了所有的灯。
    灯灭了,灯又亮了,桌子上果然出现了一块玉牌。
    另一轮的血腥又开始了。
    陆小凤刚说到蓝胡子是飞天玉虎时,蓝胡子就被人毒死。
    方玉飞才是真正的飞天玉虎,但寒梅却一剑把他刺死。
    这个在昆仑隐居二十年的老人也想当罗刹教的教主。
    枯竹与孤松也是,岁月并没有消磨掉他们的利欲之心。
    这是不是人的本性?
    终于,在淡淡的雾中,陆小风和玉罗刹相见。
    他们的一番对话,也是很令人震惊的。
    贵为一教之主的玉罗刹,大名鼎鼎,威镇八方,令人闻之丧胆,过得却不是人的生活。
    人之伦常享受,他一概没有。
    所以陆小凤一点也不羡慕他。
    只是在这迷梦般的迷雾里,遇见了这么样一个迷雾般的人,又看着他迷梦般消失,陆小
凤也觉得连自己都已迷失在雾里。
    这件事他做得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连他自己都分不清了……
    这里当然还有“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味道,情节也渲染得很是紧张刺激,是通过融合
了中外的艺术手法而成的:但读者们读完后,也会如同堕入到迷雾中,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陆小凤是在抑强扶弱,行侠仗义吗?
    为什么我们的感觉是古龙写反面人物胜于写正面人物,写坏人精彩过写好人?
    或音说,这里面已没有什么好人坏人,大事大非之分了?
    古龙在克服小说人物过于概念化、公式化的缺陷时,确实有点矫在过正了。每个人物都
过于复杂,都具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的矛盾性格。这种写法,使亦正亦邪的人物
危步于道德的悬索之上而能不失其坠,是非常难的一回事。
    在金庸那里,毕竟还有为国为民的大业在支撑着,所以还能有较大的共呜;俪在古龙这
里,却大多只写到江湖上的恩恩怨怨,绿林中的明火执仗,草莽间的凶杀打斗,那些“半是
魔鬼,半是天使”的人物就不那么容易讨好。因为读者们欢迎武侠小说,很主要的是因为喜
欢其中的侠士。
    搞得阴风阵阵,妖氛满纸,令人叹为观止是叹为观止了,却于中国社会一般人所公认的
道德标准的承传没有多大裨益。
    其实,到《绝代双骄》为止,也就是在摹仿阶段,古龙的武侠基本上还是正邪有别,善
恶分明的。这说明了他心目中还有一套“正常”的是非标准,通过他的作品表现出来。而这
套标准,依我们看来,也是绝大多数读者可以接受的,因为它符合中国人千百年来流传下来
的人伦道德。
    只是越到后来,古龙的改变越大…一方面是因为他要超越的意念很盛。这世界上有两类
人,一类是身陷世界之中,要看周围的眼色行事。一类是把世界掌握在手中,想建立一个复
杂的系统,所以始终在提防自己别陷入一个僵化的模式,始终在变。古龙无疑是想做后一类
人。、十另一方面,也在于他很信奉当时所流行的文艺理论,认为人性复杂,倘若是非分明
简单化了,就会减损了艺术的价值。
    所以,主客观的原因都促使他越来越往“怪异、的道路走去。
    遗憾的是,即使古龙能知“实迷途其未远”,他也不可能“觉昨是而今非”了。
    1985年9月21日,一代武坛怪杰黯然病逝,留下了真假参半,优劣并存的几千万字的
作品。其中未解的谜,未说完的话,都只能靠读者自己去解,自己去说了。
    
  由 王家铺子 提供
 标题 
古龙《古龙传奇》
第六部 绝代双骄美名扬
●性格与命运
    性格就是命运。
    在恶毒的土壤上,
    能不能开出美丽的人性之花?
    据说有人喜欢古龙,不许别人说“古大侠”半个不字。
    我们的周围也有朋友,写文章的时候就用“小李飞刀”、“中原一点红”的笔名,甚至
行文风格也偷师古龙。弄得不知情的读者纷纷打听其出处,明眼的读者自然就会心微笑。
    没有读古龙之前,你可能不会理解这种偏执。读了古龙之后,你也许会像他们一样,想
一睹为快,读尽所有作品,并视为平生快事。
    在某一层次上,古龙和其他的武侠小说作家并无不同,他们都是“讲故事的人”,进一
步说是讲武侠——传奇故事的人,他们的故事讲得极为曲折而多悬念,紧张而动人,所以能
吸引人读下去。可以说这是一种纯粹的以娱乐为目的的游戏。
    至于故事中离奇之处多多,不必尽信,而又不能不信。
    哪一部武侠小说不是胡编乱造甚至是胡说八道的?不胡编乱造哪来的什么武侠?而不胡
说八道,又哪来的传奇呢、这本来就是游戏么!
    参加到这游戏的另一方一即我们这些读者,也就不要硬着头皮寻找什么教育意义,也不
必老学究似的考证什么历史依据了。就欣赏它那曲折多变出乎意料的故事吧,就体味那江湖
世界的波澜壮阔吧。用不着皱眉头,动脑子,作沉思状的。
    初看,都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细细地品味,又都有自己特殊的味道,一如《绝代双
骄》的格局:
    《绝代双骄》表面架构叙述的是了一个江湖大阴谋:
    江湖中大名鼎鼎的“移花接玉,神鬼莫敌”的移花宫宫主,为了复仇,把情敌的双生子
分开。一个脸上带着她“赐予”的伤痕,让人抱进了恶人谷抚养,一个被她带回了移花宫养
大。她千方百计要让这对互不知情的双生子决斗,非要一个死在另一个手里,兄弟残杀,才
能泄她心头之愤。
    整出“戏”都是由她导演的。一直到将要幕落,胜利的微笑都一直挂在她已被仇恨扭曲
的脸上。但幕一落上,她却笑不出了,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
    但深层的内质里,古龙不是一味地传奇与讲故事,而是不断地写人与求美。
    所以,《绝代双骄》最动人的地方正是在其人而非其事,在于其人情、人性、人生,在
于其生存、生活、生命……
    等等复杂万状掩映多姿的故事里。
    江小鱼为什么是这样的人?花无缺为什么又是那样的人?
    移花宫主为仇恨所役固不足道,绝代英雄燕南天为什么也被复仇之火焰蒙蔽了双眼?
    古龙都一一做了展示与回答。
    有人说,古龙作品最好的要数《楚留香传奇》。但我们却要说,在抒发对生命、人生、
人性及至“国民性”或“民族性”等等的感悟和情怀方面,《绝代双骄》最令人信大侠并没
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他一出场就是人所共仰,到结束依然是众望所归。
    有硬塞过来,非要你接受的感觉。
    江小鱼就不同了,他由襁褓中的小婴儿长成为一个大小伙子,又是由恶人谷的恶人们抚
养长大的,其间经历了多少磨难,我们可想而知。所以,他后来所作的一切恶作剧,我们大
可理解。而他居然还有那么一颗温情、柔软、善良的心,我们当然会有着意外的惊喜。
    你可以不相信,小鱼儿五岁不到的时候,杜杀将他关在一个小屋子里,让他要杀一条
狗。门打开,狗死了,他还活着。再把门关上,里面的不是狗而是狼了,小鱼儿依然活着,
狼却死了。
    你也可以不相信,把几种毒掺草配到一起,就可以提炼出一种极厉害的麻痹药,刹那间
就可以令人全身麻痹,呼吸停止,和死人无异。小鱼儿就是利用这种毒药装死、骗出移花宫
主埋藏了十七年的隐秘,而把整个阴谋戳穿的;“但你一定会相信它的“艺术真实”或“哲
学真实”。
    某些高人雅士对武侠小说不屑一顾,或以为粗陋,或以为通俗、或以为虚假。
    一般的武侠小说确实也存在着这些情况。
    正如陈墨所说:“一种情况是主人公不仅善恶分明,正邪清楚,侠与恶鲜明对立,而且
这些人物简直就是某一种概念的化身,让人一看就知,了无深趣。另一种情况是根本没有什
么人物性格,只是追求一种离奇古怪荒诞不经甚而漏洞百出更甚至于低级下流的故事或传
奇。武侠小说之被人轻视也与此有关。更多的则是以上两种情况的合二为一,把一些概念公
式般的人物和一些胡编乱造的故事拼凑在一起。古龙小说中也不乏这样的作品。”
    只不过《绝代双骄》绝不是这种二合一的东西。
    这部作品一开始就出人物出性格,而且绝对统帅了故事。虽然它的故事一样有诸如紧
张、曲折、悬念:起伏、跌宕,武功打斗,行侠仗义,乃至报仇雪恨,情爱缠绵等武侠小说
必不可少的要素,但这些都是按照人物性格的发展需要及其可能性、必然性等等去设置的,
而他们之所以这样想,这样做,而不是那样想,那样做,又是由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由这种生
活经历所绞结出来的人主观、价值观所造成的。
    小鱼儿之为小鱼儿,是因为他是在恶人谷长大的,而抚养他的那几个恶人,采取的又是
那么一种奇特的方式:一个月跟着一个人,完了又再轮着来。
    那位“血手”杜杀,脸上从来没有笑容;“笑里藏刀”哈哈儿却整天大笑不已;那位
“半人半鬼”的阴九幽最阴恻恻;那位“不吃人头”的李大嘴嗜吃人肉;那位“半男半女”
的屠娇娇最为难测…··他们抚养这个小婴儿,也不是出于人道精神,而是因为他们被仇人
逼到了恶人谷,心有不甘,想合他们之力,把这个不幸落在他们手中的小婴儿,调教成世界
上最恶的恶人,再让他到江湖上去兴风作浪,为他们出一口恶气。
    小鱼儿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你把他想象成什么坏样子都不过分。要不,他还能是
什么样?
    但古龙的高明之处也在这里,他偏偏不让你往“坏”的路子去想。这不仅仅因为恶人谷
里还有一个万春流,这位不苟言笑却还未混良心的医圣,而是小鱼儿本就是一片漆黑的世界
里的一缕光明。还因为古龙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或者说,他很同意“龙生龙,凤生
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他曾经说过:
    人性并不仅仅是愤怒、仇恨、悲哀、恐惧,其中也包括了爱与友情,慷慨与侠义,幽默
与同情。
    我们为什么要特别着重其中丑恶的一面?
    说得非常之对。
    因此,在《绝代双骄》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仇杀,许多贪嗔怨毒,许多无良劣行。但
我们也看到,人性的善良之光总是不绝如缕,最后终于汇成满天霞彩,照耀着每个愿意在阳
光下生活的人。
    小鱼儿也“坏”,他的“鬼心思”特别多,他对抚养他长大的人,也动“坏心眼”:他
向屠娇娇要一包臭药揣在身上,以防爱吃人肉的李大嘴整天嗅他;一转头,他又从李大嘴那
里端了一碗“红烧肉”给屠娇娇,弄得她足足吐了半个时辰,也足足有一天不想吃饭。
    这边厢,杜杀把他关在屋子里和一只猛虎在一起,他竟然能躲过猛虎,骗得杜杀开了
门,把猛虎再,“送回”给杜杀,使杜杀能站起来的时候,半边身子已成了血葫芦般。
    那边厢,他笑得像个天使,还拼命地拍杜杀的“马屁”,弄得社杀只能冷冷地望着他,
久久没有说话。面对小鱼儿的狡猾他简直已说不出话。
    最后,弄得这几个恶人都怕了他,只得每个都给了他一些“好处”,把他“请”出了恶
人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