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客传说-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赴吧,虽然我现在还斗不过你,但我迟早会赶上来的。很快的,我相信!”
  aelina的回信很简单:“你还是赢了我再说大话吧。最近我都会用我那个比较低级一点的角斗士和你决斗。”
  于是,aelina的战斗力又恢复到和xyz差不多的水平,两者相斗,互有输赢。这样一来,许毅虽然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但偶尔赢上一两次,获得的aelina源代码对他的启发还是很大的,所以后来他也就没再提起这件事了,只是在心中暗将自己的xyz和以前的aelina相比较,等他觉得xyz已经成长到有足够战斗力的时候,他就会要求和那个水准的aelina决斗。
  由于黑客学院论坛程序(hackenbbs)的开源,很多人都可以仔细研究其源代码,所以越来越多的代码漏洞被暴露出来,有好几个还是非常严重的程序漏洞,好在这些漏洞最先是被黑客学院的成员及时发现的,所以程序很快就升级好了,黑客学院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这就害苦了那些用hackenbbs的站长们,他们现在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黑客学院的网页,看看今天有没有最新的安全补丁。考虑到这个问题,hackenbbs的维护小组成员后来在论坛程序中加入了一个即时通知模块,即如果有最新补丁出现,程序就会自动提醒各站长下载,下载等手续全部是自动安装,只需要点击一个按钮就行。
  不过补丁总是在漏洞发现之后才出现的,虽然维护小组一直在努力寻找程序的漏洞并及时修正,但遗漏总是有的。黑客就是这样,他们往往能够将程序员的失误无限的放大,一个看似很小得不能再小的失误,在他们手中往往就会成为致命的漏洞。所以后来黑客学院还是遭到了一些有段程序方面的攻击。当然,都不是很严重,在管理员和维护人员的及时响应下,没有造成多大影响。黑客学院还专门发表了声明,对此类漏洞发现者给予鼓励和表彰。当然,黑客学院提倡的是发现者直接邮件联系维护小组。不过大家显然没有响应他们这次的倡议,往往是一有新的发现,首先试验的第一对象就是黑客学院,这让维护小组的成员们有些哭笑不得。
  此类攻击中,最值得一提的是hackenbbs的“短消息漏洞”。那是在五月份的一个午夜,黑客学院的论坛突然变得非常缓慢起来。打开一个页面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有时候等上很久,却没有得到响应,很快,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很多用户最后已经登陆不上黑客学院了。虽然时间是午夜,但由于大多数技术人员都是夜猫子,所以此刻反而是访问流量的最高峰。现在出现这种情况,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黑客学院被人入侵了!
  维护人员立刻着手开始检查服务器中各种服务,察看有没有可疑进程,察看防火墙日志,察看其他服务日志……一系列的检查下来,发现并不是服务器本身的问题,也没有遭到任何人的入侵。但现在服务器资源正被大量消耗是事实。最后,他们终于发现,罪魁祸首正是论坛程序的原因。经过进一步确认,发现有人正在利用论坛程序的一个漏洞对服务器进行攻击。
  管理人员及时做出反应,将论坛关闭,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论坛关闭通知页面,对外称:论坛程序又被人发现新漏洞,对方正利用此漏洞对论坛发动攻击,故出现了这重情况,请大家暂时稍等,技术人员正在努力排除故障……
  原来是这样!大家恍然大悟,纷纷猜测这次到底又被发现了什么漏洞,到底是哪个牛人这么厉害,竟然让黑客学院挂牌。对于黑客学院的解释,他们都很理解,黑客学院作为国内技术方面的权威,对此类情况并不故意隐瞒,相反,每次都如实公布出来,让大家知道,这点并没有降低大家对黑客学院的信任,相反,大家对黑客学院的这种做法还非常赞赏。作为技术人员,他们都相信——理论上是不存在绝对安全的系统或程序的。由于个人原因或者时代的原因,总是存在一些在所难免的疏忽,一个小遗漏往往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就算是你编程的时候是正确的,可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前的牢固的安全措施在后来也许就变成了“漏洞百出”。所以说出现此类情况是不可避免的,更何况这是在论坛程序开源之后。大家都非常理解,除非是那些什么都不懂,只知道看热闹的菜鸟。
  最后查明,这次时间是因为论坛的短消息发送次数未限制而引起的。在源代码中,对论坛短消息的发送时间间隔并没有做限制,也就是说可以连续不断的给某个用户发送短消息——消息炸弹。用简单的脚本程序编写一小段代码,然后运行,持续发送短消息,时间长了之后,服务器的空间和资源都会被严重消耗,严重时还会导致拒绝服务的出现。
  查名原因之后就很好处理了,短消息发送的时间间隔可以用PHP的SESSION或者COOKIE来限制,只加入少少的两三句代码就将这个漏洞补上了。
  黑客学院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运行。技术人员宣布,在两天之后将公布此漏洞。这是黑客学院的管理,这两天时间是用来给各大网站站长以反应的时间,在此期间,各论坛管理员都会收到打补丁的通知,这样可以尽大限度的减少此漏洞带来的损失。
  这个漏洞的发现者并没有出现,危机被解决之后,他就消失了,虽然大家都想知道他是谁。当然,大家也认为,这个漏洞的技术含量过低,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没有出来“表示负责”。 
 
 
 
  
第二卷 第137章 古德科夫谋杀案
 
  人在充实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1997年的夏天已经到来,再过几天,他就要离开三江市去北京。许毅和苏兰的准备也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跟亲朋好友打个招呼,然后办理留美签证。
  五月份,发生了几件值得纪念的大事。
  五月七日,Intel公司发布了PentiumⅡ处理器。这款芯片不是简单的升级,而是英特尔自推出“奔腾”以来最重要的新品。奔腾Ⅱ成功的实现了0。25微米新工艺,它内置多媒体(MMX)功能,并采用了双重独立总线结构。
  MMX技术是INTEL最新发明的一项多媒体增强指令集技术,它的英文全称可以翻译为“多媒体扩展指令集”。是Intel公司在1996年为增强奔腾CPU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术,为CPU增加了57条MMX指令,除了指令集中增加MMX指令外,还将CPU芯片内的L1缓存由原来的16KB增加到32KB,因此MMXCPU比普通CPU在运行含有MMX指令的程序时,处理多媒体的能力上提高了60%左右。
  MMX技术不但是一个创新,而且还开创了CPU开发的新纪元。后来的SSE,3DNOW!等指令集也是从MMX发展演变过来的。
  这两年来,Intel和AMD两个巨头在CPU的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
  在一个月前,也就是四月六日,AMD公司抢在Intel的“奔腾二代”发布之前发布了自己的k6处理器,这款处理器的性能和Intel的“奔二”有着相似的性能,所以也获得了巨大成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一级缓存提高到了64KB,比Intel的MMX足足多了一倍,因此它的商业性能甚至还优于奔腾MMX,但由于缺少了多媒体扩展指令集这道杀手锏,K6在包括游戏在内的多媒体性能要逊于奔腾MMX。
  “奔二”的发布之后,许毅知道CPU的DIY超频时代即将到来。“奔二”是一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处理器,但它却很短命。后来,Intel生产工艺有了巨大进步,发布了一款面向低端,使用和PentiumⅡ相近核心的“赛扬处理器”。“赛扬”在性能上竟然直逼同频率的PentiumⅡ,“赛扬300”A就是那个时代的神话。Intel这种失误的市场策略,直接导致了PentiumⅡ的短命。
  赛扬300A,是一个让人闻之动容的产品,是Intel的经典之作。正是赛扬300A陪伴了许毅度过了他的学生时代。赛扬300A的经典,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超频,还在于赛扬300A的超频性几乎造就了一条专门为它而生的产业链!主办、转接卡……很多产品就为了赛扬300A而生。它出现之后,报纸杂志网络媒体都在讨论这款Celeron300A的超频方式、技巧、配合主板、内存等等,也意味着DIY的超频时代正式到来!
  五月十一日,发生了一件人工智能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由IBM研制的超级计算机“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
  新华社的报道是这样的:1997年5月11日,星期一,早晨4时50分,一台名叫“深蓝”的超级电脑将棋盘上的一个兵走到C4的位置时,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棋手不得不沮丧地承认自己输了。世纪末的一场人机大战终于以计算机的微弱优势取胜。
  新闻中所说的“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棋手”指的是前苏联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而“深蓝”(DeepBlue)却是IBM公司研制的超级电脑,学名“AS/6000SP大规模多用途并行处理机”。
  卡斯帕罗夫国际象棋大师败了,这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新闻,而其对手竟然是一台电脑!顿时,这件事成为万众关注的最热门的新闻,仅在因特网上就有2700万人,络绎不绝地前往有关站点探究。新闻媒体以挑衅性的标题不断地发问:
  “深蓝”战胜是一个人,还是整个人类?
  连棋王都认了输,下一次人类还将输掉什么?
  智慧输掉了,人类还剩些什么?
  人工智能领域一向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领域,大家希望人工智能能够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还担心这些神秘的东西会产生超越人类的智慧。一直以来,有不少小说和电影中出现了这样的“物种”,有邪恶的,也有正义的。绝大多数人的立场是,尽管出现正义的“智能电脑”是非常诱人的,但也不能冒这个险,因为并没有把握“邪恶”并不会出现。“深蓝”战胜了卡斯帕罗夫,这件事实在太具有代表性了,很多人为此忧心忡忡,认为如果让机器具备了人类最引以为自豪的“思想”,那么,有了思想的机器将会给人类带来难以预料的危机。
  当然,事情还并没有这么糟糕。实际上,现在的“深蓝”的智能程度并不高。这台被誉为“像人一样的机器”的“深蓝”电脑,“体重”4吨,“身高”208厘米,绿色的底座上立着两个黑色大柜子,共装有32个微处理器CPU,每个CPU上又有16个协处理器,实际共装备了32*16=512个微处理器。32个CPU都各自配置着256MB的内存,存储容量达到32*256=8192MB。“深蓝”的下棋软件程序大约有2万行之多。它的“思考”速度可以达到每秒2亿个棋步。在下棋的时候,“深蓝”高速预测当前棋局的每一种可能的下法,平均可向前预测10~12步,最多一次预测达70棋步。在它的数据库里,储存着100多年来优秀棋手对弈的200多万个棋局,具有非常强大的棋力优势。
  由于“深蓝”没有诸如心理因素方面的担忧,也不会“在意”周围环境的干扰,在这点上它是有很大优势的,另外,参与“深蓝”设计的人员当中,有几个是国际象棋方面的高手,他们非常清楚卡斯帕罗夫的棋风,还专门针对这个设计了相应的对策,再加上“深蓝”那庞大的数据库,卡斯帕罗夫的落败也是可以理解的。
  正当大家对这件事争论得沸沸扬扬地时候,网络上开始迅速流传一个曾经真实发生的诡异“电脑谋杀”案,再次把大家吓了一大跳。报道是这样的……
  1989年前苏联著名国际象棋冠军尼古拉。古德科夫于莫斯科挑战一台巨型电脑。比赛在一副漂亮的金属棋盘上进行。几经争夺,古德科夫逐渐适应了电脑的棋路,直杀得电脑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双方整整鏖战了6天,记分牌上显示出3:0,人类大师连胜三局。裁判示意增赛一局,给电脑一个挽回“面子”的机会。古德科夫春风得意,频频挥手向观众致意。电脑的指示灯不停闪动,似乎十分恼怒。随着开局哨声鸣响,电脑先下第一手,古德科夫看也不看,伸手去抓他的棋子……一声惨叫惊呆了场上观众,人们看到古德科夫重重地倒在金属棋盘上,身上冒出缕缕青烟。赛场一片混乱,工作人员立即切断电源。等到医生赶到时,这位前全苏冠军早已毙命身亡。
  刑警在电脑专家的配合下反复检查机器,证明这部超级电脑本身完好无损,没有任何短路故障。经过取证落实后,前苏联警方对电脑提出指控,罪名是“蓄意谋杀”。警方认定,这部杀人电脑在输棋后恼羞成怒,自行改变了程序,像棋盘释放强大的电流,故意击杀了对手。法院接受了指控,初步决定于第二年春,将电脑作为罪犯押上法庭,破天荒地开庭审理人类历史中首例“电脑谋杀”案。
  据说,前苏联专家沙尼柯夫等人认为:“机器已具备了人的智能,在屡次败北的形势下,难免会产生报复性谋杀念头。”而美国和日本的电脑专家却一致反对这种说法。他们为电脑辩解说:即使电脑有了人的情感,它也不会莫名其妙蠢到会去杀人!只要是稍有头脑的人,谁都知道,在赛场上把对手杀死,裁判决不会判杀人者获胜。
  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却是真实发生了的,古德科夫确实触电而亡……
  这个报道一出现,很快被各大新闻网站和论坛转载,“古德科夫谋杀案”再结合这次“深蓝”赢棋事件,很快,智能电脑威胁论占了上风。后来,有人发现,这件案子实际上已经结案了,杀人凶手虽然确实是下棋的机器人,但并不是其主观意愿。而是外来的电磁波,即有害的“电子雾”,是它干扰了电脑程序,从而造成机器动作失误。有人指出,早在1981年,日本就发生过一例因电磁波干扰,使机器人突然动作起来,误杀操作工人的案件。因此,所谓“古德科夫谋杀案”是一个冤案,人们总算是松了口气。
  当然,技术人员自然不会这么轻易相信这样的事情,他们都知道,要出现真正的智能并不是一件这么容易的事情。真正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