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异史-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攻破南门,到占领巡抚衙门,总共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当罗绣锦和他的副将被搜捕的明军抓住时,林清华已在巡抚衙门里处理政务了。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罗绣锦,林清华淡淡的问道:“你可愿意投降?”
  罗绣锦吱吱呜呜的说道:“小人、小人愿降!望大人饶了小人一条狗命!”
  林清华道:“好!既然你愿投降,那么你就给我写一封信。”
  罗绣锦道:“小人愿写!小人愿写!不知大人想给谁写信?”
  林清华笑道:“我要你给岳托写信,催促他快速向开封移动,就说你刚刚率兵打退了明军的一次小规模进攻,那些明军吃了败仗后就向西撤退了,看样子似要与攻击岳托的明军汇合,你要他多加小心,记住!不要妄想耍花招,否则你会死的很难看!”说完重重的一拍桌子。
  狗蛋心情愉快的骑在马上,双手紧紧的抓住缰绳,向着开封城奔去。一边奔跑着,一边回味着这几个月的军旅生涯,“嘿嘿!侯爷果然没骗我,这当兵确实比当寨子的勇丁强,不仅吃得好、穿的整齐,而且每个月还有银子拿,虽然不多,但也够用了!”狗蛋想到这里,忽然他的脸又红了起来,他想起了同班战友对他童子之身的嘲笑,他狠狠的吐了口吐沫,寻思道:“岂有此理!老子攒银子关你们什么事?一个个不学好!”想到这里,他又不自觉的想起了翠香楼的样子,自己没进去过,但却给班长在门外站过岗,不过,要不是自己打瞌睡忘了时候,班长和自己就不会挨那二十军棍了,而班长也就不会丢掉官帽子了。
  狗蛋又摸了摸自己光光的脑门,想道:“军队中什么都好,就是这纪律太苛刻,太不讲情面。而且还要像侯爷说的那样,‘一切行动听指挥’,这也没什么,军官让怎么干就怎么干吧,但这一回不同了,就因为自己听侯爷的指挥,所以自己的脑门被剃光了,而且还在脑袋后面扎了个什么‘金钱鼠尾’的辫子,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就像那猪尾巴一样!而且还要穿上这一身清兵的军服,怎么看怎么像个鞑子!”不过让他感到安慰的是,侯爷曾答应他,办成了此事就给他发一个“银豹勋章”,想着自己胸前挂着勋章走在战友们面前的样子,狗蛋笑了起来。
  狗蛋原以为此次任务很难,谁知那鞑子的头,那个叫什么岳托的,实在是好蒙,把信和腰牌给他看看,他居然就相信了,“真是个笨蛋!”狗蛋自言自语道。
  林清华在城里等候狗蛋的消息,想起给狗蛋剃头时的情景,他就想笑,“剃个光头有什么好哭的?本侯的头发也不长嘛!”林清华边想边摸了摸头发。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后,一直是留着短发,因为这样既方便又凉快,每当别人问起,他就以此乃他海外家乡的习俗来敷衍。在他的模范带头作用下,加上刻意的鼓励,镇虏军中已有三分之一的士兵留起了短发,由于只是短发而非光头,所以倒也没有人说他们剃发投敌。
  进入开封城后,林清华立即以威毅侯的名义打开一座粮仓,向开封城中的百姓放粮,收买民心。当然,为了防止破城的消息走漏,这几天开封城一直四门紧闭,禁止人们出城。
  林清华来到南门,经过一天一夜的抢修,城门已修好了,几乎看不出有破坏过的痕迹。负责修理的是工兵,在林清华制定的训练计划下,他们已成为了一支初通多种工兵技术的部队,已不再是往日的那个只会挖地道的“地老鼠”部队了。
  看到林清华前来,工兵一团团长向他行了个军礼,说道:“禀报侯爷,城门已全部修好!请侯爷过目!”林清华道:“很好,你们干的很快。对了,地雷埋的怎么样了?”
  一团长道:“报告,那是二团和三团的任务,他们还在干,估计到天黑以前就能完成!”
  天黑后,不仅地雷的埋设完成了,而且狗蛋也回来了。看到狗蛋完成了任务,林清华高兴的在他胸前别上了一个“银豹勋章”,并把他提升为班长。随后便招来几个师长,商量下一步的计划。
  “啪”的一声,岳托举起鞭子狠狠的抽在一名汉军士兵的脑门上,骂道:“混蛋!怎么走这么慢?就不怕后边的追兵吗?”那名士兵虽然皮开肉绽,但却捂着脑袋不敢吭声,低着脑袋加快了速度,但他身边的所有汉军士兵对岳托的仇恨却更深了。
  岳托望着眼前的数万汉军士兵,暗自着急。此次他率领着一万八旗骑兵和三万汉军士兵押运粮草,谁知半路遇上了镇虏军和大顺军的联合部队,虽然在随后赶来的五万步兵的支援下,最终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但自己也损失惨重,现在他的兵力已不足七万人,而且身后的那些追兵依然紧紧跟在三十里后,似乎想把他追垮。
  “该死的南蛮子!等我到了开封城再和你们计较,要不是急着把粮食安全运到城中,我岂能容你们追赶?”岳托想道,“不过开封城里来的消息,说有股明军攻打开封,被罗绣锦打退了。嘿嘿,想不到这罗绣锦还会打仗,以前我还以为他只会拍马屁呢!”
  经过几天的快速行军,开封城已隐隐在望,岳托心里稍微松了口气,但他不敢懈怠,继续催促部下加快速度。就在前军抵达开封城下的时候,却发现城门紧闭,四座桥也只剩下了一座,而且其上的吊桥也是升起的。
  岳托催马走到南门桥上,向着守门的士兵喊话,命令他们将门打开,但那守兵却说罗绣锦有命令,未得他的命令不能开门,请岳托在门外等候。
  不多时,罗绣锦和副将登上了城门,罗绣锦望着岳托,又望了望身边的副将,说道:“原来果然是王爷到了,请王爷稍候,下官马上令部下给王爷开门。”说完便令部下将城门打开,并将吊桥放下。
  当吊桥降下一半时,开封城的东南方忽然一声炮响,一支打着明军旗号的骑兵部队出现了。岳托见状,急令运粮部队进城,而他则亲率一万骑兵和三万步兵前去迎战。
  见到岳托前来,那支明军却停了下来,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只是在五里外等着清军。岳托觉得奇怪,他让骑兵停了下来,等候步兵跟上,并向四周望了望,但这里一马平川,根本不可能埋伏下什么伏兵。待步兵跟上后,岳托令其排成横阵,紧紧跟在骑兵之后,而他则率领骑兵向着明军缓缓前进。
  当离明军不到一里时,岳托将手中大刀一挥,整个骑兵部队立即开始了冲刺,企图一举将那支明军击溃。那支明军见清军冲过来,这才不慌不忙的转身向后退了一百丈,全部跳下马来,举起了枪,其中还有几个人跑到了旁边蹲下。
  这种战法实在是太奇怪了,但岳托已来不及多想,因为他的骑兵队离那支明军已不到三百丈了。正当岳托以为胜利在望时,他忽然觉得下面的土地开始震动,接着从他的左边传来一阵连续不断的轰隆声,他转头望去,看见他左翼的骑兵全部飞上了天,他们脚下的土地则不断的喷出火焰和烟雾,而且火焰与烟雾还在不断的向他和他的右翼移动过来。
  “这是什么?莫非是‘‘‘‘‘‘”不等岳托想出答案,他和他的战马就一起飞上了天,而且全都碎成了几块,接着他剩下的骑兵也全部飞了起来。
  这就是林清华让工兵埋下的地雷阵,而且是他亲自设计的连环雷。这些地雷每个重四十五斤,内装粒状黑火药三十斤,在雷的四周中间位置各有一个小传火孔,可用铜制传火管连接,传火管内装的是速燃黑火药,可保证迅速将火头从这头传到另一头。将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地雷连接起来,就成了一个巨大的死亡陷阱。为了万无一失,林清华设的这个雷场长两里,宽两百丈,上面用浮土覆盖,其击发机构是绳拉燧发式,绳子从数十根长长的连接起来的竹管中穿出,延伸到一百丈外,为了确保可靠发火,准备了三套发火装置,那几名跳下马后蹲下的士兵就是操作手,随着军官的一声令下,他们几人同时拉动绳子,启动了这个死亡陷阱,在短短的眨眼之间,就全部葬送了岳托的一万骑兵。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跟在岳托后面的步兵相顾骇然,他们眼睁睁看着那些骑兵被抛起来,变成几块后又掉下来,他们先是楞了一下,接着便发了疯似的向后跑。当他们跑回城边时,才发现城门又关上了。
  就在岳托领着骑兵向明军发动冲锋时,开封城里也热闹起来。护送粮草进城的清军进城以后,发现街道两边的所有房屋均是大门紧闭,街上也无一个行人,正当他们纳闷时,身后的吊桥又升了起来,接着街道两边房顶上出现了很多人,都用火铳瞄准着他们。顿时进城的清军人人张大了嘴,难以置信的楞在那里。
  就在众人惶惶不安时,就听见了城外传来的轰隆声,而那些房顶的士兵纷纷喝道:“跪下投降!降者免死!”接着便听到了几阵枪响,一些试图反抗的同袍被毙于街道之上。众人见此情景,只得抛下兵器,跪下投降。
  林清华吩咐士兵将降兵全部赶到城西北,并清理街道上的尸体和血迹,再次伏身于街道两边的房顶上,等候着城外可能退回的清兵。
  城外的三万清军步兵随后逃了回来,但街道上的血迹还未清理完毕,待一切就绪后,林清华又照葫芦画瓢,将那三万清军放进了城。但这支清军中有五千名由西安来的八旗步兵,他们拒绝投降,而且很快发动了进攻。但反抗是徒劳的,受降变成了屠杀,街道上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当枪声停下来后,三万清军只剩下了不到一万人。
  清点俘虏后,林清华意外的发现这次竟然抓住了七百名真正的八旗兵,这些人中只有几个人会说汉语,其他的就只能说满语了。对于怎么处置这些八旗兵,军官们分成两派,多数人主张全部杀掉,少数人主张割了他们的辫子,把他们放回去,以羞辱八旗兵。最后林清华既没有杀他们,也没有放他们,而是把他们押送到汝宁城,到那里的盐井服苦役。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收编俘虏了,一共了三万多人,其中有两万三千人愿意留下跟随林清华,剩下的数千人则被遣散,而且按老规矩每人二十斤干粮做路费。
  开封城是镇虏军武力收复的第一座大城市,林清华立即写了份奏章,派数名亲兵送回南京,与他们一起到南京的还有那被俘的罗绣锦。
  本来林清华只是想夺取一些粮草的,但没想到豫北的清军兵力如此空虚,让他轻易攻取了开封,正当他考虑是否将驻地移到开封时,西平寨传来消息,左梦庚的部队已经开到了离西平寨不到一百里的地方,并做出了一副攻击的架势。 
 
 
 
  
 正文 第二章 血色朝阳 第二十八节
 
  林清华得到消息后,立即带领五万人与大顺军一同南返,留下陈唯一率领两万镇虏军和新收编的部队防守开封,并将大炮也留下了。
  回到西平寨,林清华正要派人去打探左军的动向,朝廷派来的敕使却来了。
  来的这个敕使正是在南京挨过林清华金锏的小高太监,他站在跪下接旨的林清华面前,趾高气扬的宣旨。在这份圣旨中,皇帝严厉申斥了林清华私设公堂的举动,命其在接旨后的十天内将大陪审团和法庭撤消,并在当地恢复明朝的传统官职,朝廷还将派人前来接任空缺的官职。
  林清华听完圣旨,心中一凉,但也只能叩头领旨谢恩了。小高太监宣完旨,又从袖子里取出一个明黄封套的信,递给林清华,说道:“威毅侯,这里面是皇上的密旨,请威毅侯回去好好看看,咱家就不多说什么了,侯爷看后知道该怎么办。咱家这就回去复命了,侯爷就不必送了!”说完便在数百名禁军的护送下,向南京而去。
  林清华站在那里楞了半天,“看来有人想牵制自己呀!”他寻思道,“怎么办呢?就这么放弃吗?”经过与洪熙官和方世玉一夜的商谈,林清华决定先将这些事情放一放,等到时机成熟在说。
  第二天,林清华就派洪熙官前往汝宁解散大陪审团和法院,并将其全部卷宗运回西平寨,妥善收藏。洪熙官带回来的消息更让林清华失望,因为那些大陪审团的成员们一听解散的消息,立即欢呼雀跃,好象是放下了一个巨大的负担似的。“看来民主法制的路还很漫长啊!”林清华想道,“以后一定要先慢慢培养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时机成熟了再说,这些事情欲速则不达呀!”
  想通了这一层,林清华顿时觉得心里轻松多了,不过他还是有些烦恼,这都是因为皇帝给他的密旨。在密旨中,皇帝命他协助左良玉的部队,趁大顺军疲惫之时,一举将其消灭,以解除朝廷的后顾之忧。
  虽然李自成是林清华设计除掉的,但那毕竟是秘密行动,外人不知道,也就没人说他破坏盟约,背信弃义。这一次就不同了,不过好在是“协助”,只要自己不亲自动手,这个黑锅就由左良玉和朝廷来背吧!但林清华想不通的是,朝廷为何突然改变了主意,难道朝廷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既然知道了左军不是来打自己的,那么戒备也就可以解除了,不过必要的防范还是需要的,第三师和第九师被派到了西平寨西南三十里处,负责监视左军,并做出一副“协助”左军进攻大顺军的架势。
  收到密旨后的第五天,左军的使者前来拜见林清华,并带来了左良玉的一封亲笔信。在信中左良玉严厉斥责了自己儿子的挑衅行为,并向林清华和镇虏军致歉,希望双方继续精诚合作,共保大明江山。
  林清华不动声色的看完了信,对来使说道:“罗副将,武昌一别已有一年,左将军身体可好?”
  罗副将道:“宁南侯身体还行,就是有些咳嗽,皇上还派了御医来,御医说宁南侯是体虚,并无大碍,多多休息就好了。”
  林清华点头道:“那就好。你此次来是商量密旨中的事吧?”
  罗副将道:“末将不知道什么密旨,只知道左将军派我前来协助左公子剿灭大顺军。”
  林清华道:“这么说是左公子亲率大军前来喽?”
  “正是!左公子得宁南侯亲传,对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