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青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把青云-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了,晓敏来了。
  范里已经知道晓敏有点外国人脾气.公众场所惯于压低声音讲话,但这次晓敏一脸兴奋,自手提包取出份稿件,〃范里,你看看这文章写得多好,简直会飞。〃
  是胡小平那篇答辩稿
  范里一见是英文,便笑说:〃我的程度较差,哪里看得出妙处。〃
  〃试试看,来。〃晓敏鼓励她。
  范里笑问:〃谁写的?〃
  唉敏已经影印一分寄到太阳报去,她忍不住想旁人共她分享小平同志的妙文,听到范里如此问,不禁渐渐涨红面孔。
  范里实时明白下,顾左右道:〃我且试试能否领会其中精妙。〃
  范里的阅读能力比对话能力高,身边又放着中英字典,便聚精会神的读起来。
  不用会家也知道是篇好文章,题目是〃不肯面对现实的加国人〃,逐点分析排华意识。
  范里细细读完,用手指揉着额角,〃看得好吃力,写得太好了。〃她赞叹。
  晓敏坐在对面,看到范里雪白纤细的手指托着轮廓秀美的鹅蛋脸,蓦然发现女友是个美人儿。
  晓敏过一会儿才按注:〃一百年前,加国华人,是不准置业的,次百姓遭遇到的歧视,以此最甚。〃
  范里低低叹息一声。
  晓敏又说:〃即使三十年前,市西的英属产业,亦不出售给华人。〃
  范里点头:〃我读过资料,全部属实。〃
  她把胡小平的稿件珍而重之地收起来。
  晓敏笑说:〃你看是谁来了。〃
  范里转过头夫,看到郭剑波英姿爽飒地走过来,不知恁地,范里忽然对晓敏说:〃你约了朋友.我先走一步。〃
  〃喂,〃晓放拉住她,〃一起去吃饭。〃
  〃不,我——〃范里还想挣扎,郭剑波已经走近,范里不想给他看见窘相,只得轻轻坐下。
  郭剑波笑问:〃你俩时常在图书馆会面,何等文艺。〃
  〃我俩正在合作一项写作计划。〃
  〃我可以帮忙吗?〃
  晓敏道,〃我们还没有交换过个人资料呢。〃
  这个时候,郭剑波才敲敲脑袋,〃我在西门富利沙教英国语文。〃
  晓敏把电话住址写下交给小部,她习惯公平游戏,把范里的电话也写在上面。
  郭君讲英文的时间比较多,晓凌敏却老以粤语回他,范里静得不得了,好几次,郭剑波以为范里对话题不感兴趣,留意她,才发觉她大眼睛全神灌注地听,往往晓敏说十句,范里也不说一句。
  晓敏笑说:〃中国女比香港女娴淑得多。〃
  郭剑波笑答:〃也不见得,有一位北京派来的客座女讲师,话多且自夸,叫我们吃不消。〃
  范里这时说:〃我没有料子,不会说话。〃
  晓敏与小郭齐齐说:〃倘若人人知道这个道理.事情好办得多。〃然后相视而笑。
  范里觉得他俩自幼受西方教育,心灵相通、好生羡慕。
  这时小郭问范里:〃你可认识我们身后的那位中年人?他一直留意你。〃
  晓敏回头看,只见一个穿灰色西装的中年华人忽忽举起报纸挡住面孔。
  范里有点不自然,〃不,我不认识他。〃
  晓敏笑说:〃长得好就是这点烦。〃
  郭剑波看看晓敏,最可爱的女子,往往是说人家〃长得好真烦〃的女子,而最讨厌的女子,便是说自身〃长得好真烦〃的女子,一线之隔,优劣相差天共地,晓敏的确爽朗大方。
  顾晓敏并不知道她在小郭心中评分大增,〃我饿了。〃她说。
  这个问题非同小可,我们十一亿人讲的是民以食为天。
  当下晓敏有感而发,〃来了那么久、都没做过正经事,感觉上似一具吃饭机器。〃
  范里抽一口冷气,〃你还说没做什么.那我呢。〃
  晓敏笑说:〃范里,我们到你家的川菜馆去尝新。〃
  〃呃…〃范里变色。
  小郭何等精灵,实时说;〃太远了,找们就近无论用些什么,我带路。〃
  是的,晓敏察觉,范里有许多许多苦衷。
  比起伊人,晓敏觉得自己幸运,她的生命简单如一二三!没有不能告人之处,即使是卸任男友胡小平,也还是她引以为荣的一个人物。
  晓敏十分同情范里内心充满难言之隐。
  下午她俩有事,与郭剑波分手,走访唐人街杂货店老板娘,晓敏把这位沈太太列入第二类代表:六十多年纪,精明入骨,算盘打得啪啪响.却从来未曾正式入学,六七年香港骚乱,她一见苗头不对,使结束一丬士多店整家移民。
  沈太太对顾晓敏发生好感,另外有个原因。
  顾晓敏偷偷对范里说:〃不然她才不会接受我的访问。〃
  移民的时候,沈家大儿子已经十六七年纪,来到这边,英语程度够不上,对升学没有兴趣,一直留在店内帮忙,很少踏出唐人街,到今天还是王老五。
  沉太大看中晓敏。
  范里讶异这位太太的眼光倒是很不错,就不知道这位沈公子是什么人才。
  当天她们没有看到沈大少爷,只看到杂货铺门。堆着一箩筐一箩个的榴莲,一阵异味扑鼻而来。
  〃你看。〃晓敏说:〃什么都有得卖,十月还有大闸蟹。〃
  〃你爱吃吗?〃范里问。
  〃两者都不喜欢。〃
  那边沈太太已经笑着迎出来,一眼看到顾晓敏身后跟着一个标致女郎,立刻额外留神,漂是漂亮,不过长相有点削簿.神情又带点孤傲,不及晓敏和蔼爽朗.沈太太决定把心思放在晓敏身上。
  〃请坐请坐。〃沈太太端出椅子来,〃对不起呵,我要看店堂,腾不出时间。〃
  晓敏笑道:〃生意真好。〃
  要是〃顾小姐肯帮我打点,一定大发大利。〃
  晓敏朝范里眨眨眼,范里笑。
  当下她俩双妹唛似坐在店堂后边,喝一口刚斟出来的香片茶。
  晓敏说;〃这样的生活也算与世无争了。〃
  话还没说完,门外伙计已经与人争起来,沈太太出去调解,只听得她用简单的英语吆喝:〃没有,没有,回家,回家。〃
  晓敏站起来观望,叹口气坐下。
  范里问:〃怎么回事?〃
  晓敏答:〃醉酒的红印第安人讨钱,叫他回家,回哪里去,这本来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的地,他们的所有。〃
  白人白拿了红人的、辗转再卖与黄人,是以黄人叫红人走开!此刻白人又怨黄人来高价抢购地皮。
  晓敏喃喃说:〃白人,三叉舌,蛇一样。〃
  沈太太解决了问题,回头看见笑起来一朵花似的范里,倒是一怔,这么好看的媳妇一定养可爱的孩儿.她犹疑起来,倒底哪个好?
  范里对晓敏说:〃你真能干,来了有多久,与华人社会这样熟络。〃
  沉太大坐下来,〃我们这店铺起初顶简陋,卖些冬菇粉丝虾米即食面,最近这一两年好许多,客人花费得起,只得扩充营业把细致一点的货色也一并运来卖。〃
  沈太太边吩咐伙计包了两大包名贵水果,送给两个女孩子。
  晓敏再聊两句便告辞,临出门,塞廿瑰钱给伙计。
  沈太太追出来,晓敏过了马路离远只是摆手笑。
  范里佩服地说;〃这些资料,都是点滴收集回来。〃
  晓敏说:〃我喜欢听故事。〃
  〃这里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吧?〃
  〃你看见波记的老伙记?他叫陈威,五十年代游水到香港,鲨鱼及炮艇就在身后追、游了一日一夜,上岸又走了一日一夜,下大雨,躲在沈太太士多铺的檐蓬下,被沉记收留,后来又带他过来,直到今天。〃
  过半晌,范里才问;〃有没有比较愉快的故事?〃
  〃有,我顾晓敏不是很愉快?〃
  〃才怪。〃范里冲口而出,〃你还得撇下男朋友呢。〃
  晓敏不出声,移民是连根拔起的事,人人都有损失,在所难免。
  范里说;〃你看那些土生的小孩,自此不会中文,看不懂红楼梦水浒传,损失惨重。〃
  晓敏说:〃选择下一定有所牺牲。〃
  〃一定要抉择吗?〃范里问
  晓敏上车,看看倒后镜,〃一定要。〃
  她进了后档,把车子轻轻溜后,撞向后边车子的保险杠.两车都一震,后边的司机没有出声,匆匆退后,一溜烟似驶走。
  〃什么事。〃范里问。
  〃那个穿深色西装的人,自图书馆,一直跟着我们。〃
  范里不出声。
  晓敏肯定范里认识那人。
  〃我要回家了,你呢?〃
  范里说;〃你要是有空,可愿到舍下小坐?〃
  晓敏很高兴,范里终于肯向她透露消息,但是晓敏仍然不想勉强,拍拍范里的手,〃改天,改天我们互相参观对方的寓所。〃
  范里点点头。
  晓敏在公路车总站放下范里,看看她走开,范里要真是个杂志编辑兼撰稿人,那么,她可以说是最美丽的文艺工作者之一。
  过两日,晓阳的电话一早把妹妹叫醒,〃报上那篇大火药味道十足的读者投书是你的杰作吧。〃
  晓敏连忙摊开报纸,呵小平同志的文章注销来了。
  〃怨怨相报何时了,〃晓阳说:〃这句话你听过没有。〃
  晓敏不出声。
  〃这下子恐怕会真的开仗了,本来不过是小省报争取销路,哗众取宠,现在你看,免费得到高水平不计稿酬的好文章作宣传,声势浩大,他们还肯罢休?〃
  晓阳一向有脑筋,她的分析再正确没有。
  〃小不忍则大乱,那个却尔斯郭臣至多写三五天就会收档!给你撩,好了、人家大概要开研讨会加倍渲染。〃
  这完全是真的,但是〃姐姐,我们忍气吞声已经一百年。〃
  〃岂止一百年,〃晓阳说:〃要算起来,起码三千年,这是我们的民族特性.但我们也藉此生存下来,尤其是香港人,争财不争气,现在我们同政府直接交易。政府才是六房东,这些前任租客发牢骚,理他作甚。〃
  〃气已经受到眼珠子,我不能再忍。〃
  〃好,也好,总得有人学秋瑾,〃晓阳说:〃但我仍然坚持我的方法是对的:中西永远不能合璧,能够互相利用、荀且偷生已经上上大吉,你要与他们做朋友,讲道理,生闲气,你尽管去,今日我有大客自台北来,做成这笔生意,说不定可以退休,再见。〃
  晓敏起床。
  第一件事是讪笑着掀开窗帘看看楼下是否有三K党聚集。
  姐姐的态度是老华侨本色:但求生存,不求了解,任误会越结越深,一则英语不好,无从表达,二则根本不理会红颜线头发的异邦人怎么想!
  晓敏是矛盾的,刹那把洋人当朋友,刹那又吵将起来,反而不及晓阳不闻不问无功无过的态度省力。
  大厦顶褛有三个豪华复式单位,业主全是港人,年间大抵只在夏季最热的两个月来住上一阵子,其余时候,拍上门,回香港去也,是以游泳池永远空荡荡无人用。
  惹人妒忌?当然。
  晓敏吁出一口气。
  她本来想与洋人打成一片,结果当洋人恼怒批评不合作的华人的时候,她又头一个生气,来护着平日谈不拢的华人,干革命就是这点痛苦。
  晓敏把车子开到郭牛家去。
  老人在后园苹果树下哂太阳。
  抬眼看去,花已落尽,一树累累青色豆大的果实,晓敏也还是第次看到苹果生长的可爱实况,心情略略松弛。
  她轻轻坐在老人身旁。
  老人拍拍她的手背。
  晓敏忍不住诉苦:〃我想家,我想回家。〃
  老人微微笑。
  〃比起您的苦难您的经历,我的不算一回事,但我也切实感到痛苦,请你给我力量,让我接棒。〃
  晓敏握住老人的手。
  九十岁称耄耋,一百岁称期颐,一百一十五岁的老人.应该吸收了天地智能精华,破此限者极为罕见,晓敏坐往他身边,内心非常祥和。
  老人终于开口了:〃新环境,总要设法适应。〃
  晓敏说:〃我怕我跟不上这个游戏。〃
  老人笑。
  晓敏记得他说过,十二岁的郭牛在洗衣场工作、蒸气弥漫,脏衣服泡在热皂水中,用木棍大力搅动,逐件搓洗过清,个子小小的他一天做足十多廿个钟头,晚间睡在衣包侧跟,只有他会讲两句英语,遇到洋人来调查卫生时况,他还要扮代表,双手熨得通红溃烂,人累得如行尸走肉,站着也会睡着,铁路建成通车,报道一字不提华工,洗衣场结束,郭牛失业,改学烹饪,到育康为掘金的狂人办膳食。
  统统靠一双肉手,熨得泡得浸得破得畸型,这是一双工具手,晓敏敬爱这双手。
  她把它们摊开来,看到损坏的指甲,累累疤痕,屈曲的关节,会得落泪。
  房东梁太太过来,〃顾小姐,喝杯茶。〃
  晓敏这才笑起来:〃谢谢你。〃
  梁太太说:〃本来这样亮丽的阳光正好晒哂衣裳,晾过两次,邻居抗议呢,说是没礼貌,这一带并不富有,一样讲面子,只得入乡随俗,想不开,又以为外国人欺侮我们。〃
  晓敏暖缓低下头来,又问:〃可有洋人骚扰你们?〃
  〃我们不骚扰洋人已经很好丁。〃梁太太笑。
  〃此话怎说。〃
  〃隔壁一三六号两个男孩子回香港找师傅学会几招咏春拳,还真管用,把洋童打得头破血流。〃
  晓敏发呆。
  真不晓帮谁才好,洋童顽劣,恶名彰,但是用霸力占他们上风,又不是正确良善的风气。
  晓敏问:〃像不像要打起来的样子?〃
  梁太太抿嘴,不子置评。
  老伯这时站了起束,晓敏说:〃我扶你进去。〃
  梁太太点点头,〃顾小姐敬老。〃
  只见老人趋到晓敏身边轻轻说话,晓敏不住嗯嗯应他。
  晓敏查过书籍,中国人平均寿命在旧石器时代是十三岁,夏商时代是十八岁,秦汉时代是二十岁,唐代公元八世纪为廿七岁,宋代十一世纪为三十岁,元代十四世纪为卅二岁、明清十七至十八世纪才三十三岁。
  晓敏当然敬重郭牛。
  她借梁宅的电话拨到范里家去,那边一直空响,许是到图书馆去了。
  晓敏在图书馆里写日记:母亲大人提供的盘川已经花得差不多,幸亏居有定所,二手车亦颇听使唤,但成日价吊儿郎当……
  正写到有趣的地方,有一只手放在她肩膀上,晓敏抬头一看,正是范里。
  晓敏问:〃你为什么不来上课7〃
  范里搞下墨镜。
  晓敏看见她右眼瘀黑,吓一跳,压低声音:〃谁做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