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凤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凤雏- 第2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番胜绩,虽损伤不少麾下士卒,却将荆襄军马困于山上,此等局面,便是张郃等人,也都觉得贾诩这般计策,甚是划算。

如今合围之势已成,若可将山上军马困至粮尽水绝,诸葛亮与关羽二人怕是唯有投降,才可活命,若此役可将庞山民最为倚重的卧龙凤雏折断一臂,五虎上将五去其一,荆襄必震动不已。

届时曹军此番收复失地,大事可成,贾诩也可顺道取寿chūn,合肥,报之前连番失地的一箭之仇!

贾诩见诸将尽皆振奋,心中亦喜。

只是贾诩深知诸葛亮不可小觑,若来日再斗,亦是一场血战。

贾诩之所以将荆襄军马重重围困,便是料定其辎重难行,就算突围而出,不及归返寿chūn,亦要粮绝。所以在贾诩看来,诸葛亮此役最大的失算,乃是两军相遇突然,诸葛亮唯有依托这微小的“地利”与曹军周旋。

先前深挖战壕,严防曹军骑兵冲山,无非是黔驴技穷,想以凛冽阵势,令曹军惊惧,不敢贸然强攻。

然而贾诩不计战损,令其先手已失,贾诩认为如今只要将荆襄军马,围而不攻,亦可得一大胜。

战事至此,贾诩也不想再大量消耗将士性命了,毕竟围上数日,便可建功,且日后还要引军驻扎合肥,寿chūn,若只为争取早胜几日,再造成大量伤亡,并不值得。

想到此处,贾诩便敕令麾下三将,各守一方,贾诩亲率中军,将土山四面围困。

且贾诩告知三将,一旦敌军突围而出,无需追击,命各将皆将此战的重点放在焚毁敌军的粮草之上……

三将闻贾诩之言,尽皆领命而去,直至翌日清晨,山脚曹营军阵之中,再度响起隆隆鼓声。

只不过此时搦战的并非荆襄,而是贾诩。

张郃,于禁,乐进三将各领本部兵马,于山下纵横驰骋,耀武扬威,关羽于山腰见三将这幅德行,心中暗道小人得志。

曾几何时,轮得到他们叫嚣?

关羽心中虽颇为恼怒,却也知晓此刻不是与这三人清算之时,昨日得诸葛亮命令,关羽便整顿军马,准备突围,于山腰策马徘徊,也正因关羽欲寻敌军阵势疏忽之处。

观测许久,关羽拍马而回,至山中营寨,翻身下马,对诸葛亮道:“军师,麾下儿郎们已准备妥当,关某观于禁驻扎之处,曹军最少,其阵势虽说严谨,关某想要突破,却是不难。”

诸葛亮闻言微微点头。

得悉贾诩此番四面围山,诸葛亮便心知计成。

四面合围,兵力必然分散,每处守卫仅有万余,荆襄军马便是择任意方向,皆可突围而出,贾诩想必是打算待荆襄军马脱逃之时,截断辎重粮草,只是那贾诩却不知晓,如今荆襄军中,粮草皆被魏延带走,并无多少余粮……

“且让那贾诩算计,尽皆成空!”诸葛亮说罢,对关羽道:“既然云长有所选择,突围一事便由云长做主,待我大军杀出重围,便往山中,与文长汇合!”

关羽闻言,翻身上马,命各部士卒,速速集结。

荆襄军马这般异动自然难以逃脱贾诩耳目,见山上旌旗移动不停,荆襄军马欲作突围之势,贾诩只冷笑不已,心中暗道:黔驴技穷!那诸葛村夫莫非如此天真,以为杀出重围,便可逃脱?

想到此处,贾诩索性对山上变故,不闻不问,只待荆襄军马离去之后,焚其粮草,届时驱军掩杀,荆襄大军人困马乏之时,便是诸葛亮,关羽二人授首之际!

未及半个时辰,关羽已点齐军马,诸葛亮一声令下,荆襄万余大军汇聚一处,奔下山来,欲冲于禁军阵。

于禁自是记得贾诩嘱托,命麾下士卒无需与敌纠缠,只焚敌军粮车。

如此一来,曹军士卒无心恋战,而荆襄军马却杀气腾腾,曹军阵势一触即破,而一众曹军,纷纷寻找荆襄军中的运粮队伍。

直至关羽,诸葛亮等人尽皆远去,于禁与帐下士卒却发现荆襄此番,并未携一车粮草……于禁一头雾水,将此间战事回报贾诩,对贾诩道:“莫非荆襄军马为了逃命,将粮车皆留在山中?”

贾诩闻言,忙令士卒上山查探,待士卒回报,山中只余残破营寨,并无一车辎重之时,贾诩大怒,口中喃喃道:“粮呢?莫非荆襄士卒即便不食,亦可久战?”

“是否其已将粮草,提前运走?”于禁说罢,贾诩连连摇头,可是事到如今,未见荆襄粮秣辎重,贾诩心中仍旧惴惴不安,思索片刻,贾诩心中暗道,目前还不是追究荆襄粮草去往何处的时机,若那诸葛亮与关羽二人远遁,再想围他,怕是更难。

想到此处,庞统忙对于禁道:“文则且先行追敌,贾某这便命人召儁乂,文谦前来,贾某亲引大军,随后便至!文则,勿要拖住荆襄军马,勿要使其走得太快!”

于禁闻言,急忙领命而去,引本部军马,一路追袭关羽而去,待张郃,乐进前来,贾诩已点齐兵马,对二将道:“战事有变,二位将军这便随贾某一道,追杀敌军!”(未完待续。)

正文NO。572进退不得,筹谋分兵

于禁得贾诩命令后,便引本部兵马,追袭敌军,然而诸葛亮早已命关羽引军断后。

一众曹军刚刚追上遁走的荆襄军马,便遭关羽迎头痛击,于禁自知不是关羽对手,两军只交战数刻,于禁便匆忙退走,待与贾诩相见之时,荆襄军马已离去数里。

贾诩闻于禁回报,眉头大皱。

荆襄败军此番并非归还寿chūn,而是转道下邳方向,贾诩心中难免迟疑,莫非那诸葛亮还留有什么后手不成?

土山之中未现荆襄粮草踪迹,也就是说徐州境内当还有一股荆襄军马,携带着其大军出行的巨量粮草,然而这三日以来,这支军马却毫无声息的掩藏了起来,各路探马皆未发现,除诸葛亮与关羽外,还有何人入了荆襄。

“早知如此,之前的攻击就当更加狠辣一些……”

贾诩对于诸葛亮逃出生天一事,懊恼不已,此番让诸葛亮平安离去,便是龙游大海,虎入山林,若再想找到这么好的机会将其擒下,绝无可能,况且如今荆襄军马的动向,已完全脱出了贾诩掌控,而其军中,更有对徐州地形极为了解的关羽。

贾诩皱眉沉吟许久,便命斥候沿荆襄溃军遁走方向细细寻找其军马影踪,贾诩也想从荆襄军马的动向上判断出诸葛亮此番祸乱徐州,其兵锋所向何处。

荆襄大军疾行半日,便至山中,魏延早已于此引军接应,待与诸葛亮见面之后,魏延得悉荆襄大军之前与贾诩大战一场,险些覆亡,亦心中大惊,忙引诸葛亮入山中新寨休整,不多时候,关羽又至。

魏延隐匿山中已有两日,而两日来,周遭山匪却遭灭顶打击,徐州原本乃殷富之地,只是这些年来,频频易主,自陶谦亡故之后,徐州从未过过几年安定日子,所以连日数战,魏延竟收降了数千匪寇。

虽逢乱世,可谁都想过安平日子,这些贼寇之前也多半是流离失所的徐州青壮,只因诸侯交锋,没了活路,才遁入山中,劫掠过往商旅,而如今诸葛亮承诺其可为荆襄士卒,且日后能随大军一道去往荆襄治下,获得土地,安顿家人,一众贼寇自然对荆襄大军,感恩戴德。

贼寇虽不比士卒勇猛,然而数年来的山中生活,其山林作战的本领亦不可小觑,若非魏延久镇各部蛮人,精通山中战法,五千督粮军马想要平定乱匪,怕也要折损不少。

魏延将贼寇打散,整编入其军中,如今其麾下士卒,已然近万,这对于刚刚遭受不小打击的荆襄军马,也算是一个大好消息,使得诸葛亮如今对抗贾诩,又多了几成胜算。

半日过后探马归来,当贾诩听闻荆襄军马已入下邳地界,且遁入山中之时,不禁大惊。

此番贾诩收拢兵马,下邳城防空虚,以诸葛亮手段,想取下邳,并不困难。若那诸葛亮只如此行事,贾诩并不为难,大军将荆襄军马再度包围,困于下邳即可。

只是在贾诩看来,诸葛亮的心思当更为狡狯,若取下邳,诸葛亮又岂不知兵贵神速的道理,何必逃往山中,便是关羽知晓此间地理,也当走官道才对。

贾诩只思索片刻,再看地图,便觉得诸葛亮另有图谋。

小沛与下邳间若急行军,两日即至,然而诸葛亮隐匿山中,可遥遥威胁这两座城池,贾诩也不是没有想过围魏救赵,转道攻伐寿chūn,逼诸葛亮引军拦截,只是在赶赴寿chūn的同时,先破城的,定是下邳,小沛。

此番欲将诸葛亮擒下,贾诩点齐大军,然而粮秣军需仍大量存留小沛城中,况且日后总要与曹操汇合,所以小沛城中屯粮,已然足大军数月之用。

如此一来,贾诩既要顾及小沛,又要顾及下邳,还要提防诸葛亮是否还有其他打算,苦思许久,贾诩叹道:“这诸葛亮果然名不虚传,看似隐匿山中,却时刻威胁徐州各郡,倒是叫贾某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了……”

贾诩将心中看法与诸将说过之后,帅帐之内,曹营诸将亦一筹莫展。

许久之后,张郃上前,对贾诩道:“荆襄兵少,不如我等入群山之中,觅其踪迹,然后一鼓作气,将其歼灭。”

“山中作战么?”贾诩闻张郃之言,微微摇头。

虽贾诩用兵不计战损,但也不会徒损士卒性命,之前土山一战,贾诩对于荆襄士卒战力,已有了解。

倒不是说曹军孱弱,而是荆襄士卒依托有利地形,比之曹军士卒,可爆发出更强的战力,且寻找荆襄大军踪迹,便要进山,大军一入山中,无论行军抑或安营,皆会因地形原因,掣肘不已。

曹军施展不开,而荆襄士卒却如鱼得水,贾诩即便是有一举歼灭荆襄军马的想法,也不会选如此吃亏的战术。

见贾诩微微摇头,于禁又道:“军师,纵火烧山如何?”

贾诩闻言,不禁苦笑,对于禁道:“文则知晓荆襄军马,现在何处?前方群山无数,文则打算将这一众山林,尽皆烧了?我军可备有如此巨量的引火之物?况且烧山必声势浩大,那诸葛亮就不会引军再遁?”

于禁闻言神情讪讪,显然也意识到,烧山一事并不靠谱。

贾诩思索许久,不得办法。如今想要令荆襄军马掩藏山中,倒是容易,只是陈留方向,还亟待贾诩麾下军马援助,事到如今,贾诩也算明白了诸葛亮原本打算,怕是在驻扎土山之时,诸葛亮已经拿定主意,欲将其死死的拖在徐州,不得前往兖州了……

贾诩将心中这般分析,又与诸将说过,张郃等人也意识到,这诸葛亮心思如何,犹豫许久,张郃对贾诩道:“丞相那边,亟待援军,不如军师将麾下军马,一分为二,半数去往兖州,半数于此围困山中军马,诸葛亮虽其智若妖,也不知晓我军离去不少,必不敢轻易用兵,而丞相得数万援军以及军师相助,我等也算是对丞相有所交待。”(未完待续。)

正文NO。573贾诩离去,魏延出山

张合的建议倒是让贾诩眼前一亮,就当下形势的曹军而言,分兵倒也是个解决眼下困境的办法,且正如张合所言,诸葛亮虽入山中,占尽地利,却也因此难以了解外界形势,即便曹军分兵,诸葛亮亦不会知晓曹军情况,究竟如何。

贾诩思索片刻,颇为欣慰的点了点头道:“儁乂所言,甚合我心。”

说罢,贾诩便对张合又道:“丞相处奉孝一人应对周瑜,庞统,颇为费力,贾某原本便当往陈留一行,援助丞相,如今将荆襄军马困于山中,倒也止了其祸乱徐州,既然徐州战事,仅余将诸葛亮困在此处,不敢出山,那之后军务,贾某便劳烦儁乂cāo持,这便携一万军马,分兵而行,奔赴陈留。”

“一万军马?”张合闻言微微一愣,继而劝道:“军师何不多带一些?”

“儁乂不可小觑那诸葛亮本领,贾某留大量军马,交由汝等调遣,也是防备那诸葛亮若窥破我等分兵之后,诸位也可与其周旋下去。”贾诩说罢,轻叹一声道:“贾某若走,便难以相助诸位将军,还望诸位将军用兵谨慎一些,不要让那诸葛亮再钻空子。”

贾诩说罢,又与诸将商议一阵,连夜点齐兵马一万,往陈留方向疾行。

数日又过,诸葛亮与关羽等人于群山之中,也并未闲着。

魏延之前于山中平定乱匪,仅用两日,据一众降寇交待,这群山之中,仍有不少匪寇占山为王,荆襄兵少,诸葛亮得悉这般可补充兵源的消息,岂会放过?关羽与魏延二人,各引一军,连日来又扫数寨,直至后来,荆襄军马所到之处,匪寇皆不敢抵抗,纷纷投降。

数日辛劳,使得荆襄大军新添士卒无数,然而兵多也有兵多的坏处,至少近来诸葛亮对于大军的消耗,颇为忧心。

虽投诚的匪寇们无法得到荆襄士卒那般精良的衣甲武器,然而诸葛亮却不愿再从吃食上克扣对方。既然匪寇们诚心投降,那也算是荆襄士卒,诸葛亮命其与麾下士卒同吃同住,一众匪寇对诸葛亮这般安排,自然是感恩戴德。

然而如此一来,本可足大军用度数月的粮草,消耗极快,诸葛亮不得不再度打起出山的主意,欲引军往小沛一行,看看能不能从小沛城中,赚些好处。

虽群山外曹军扼守各路要道,诸葛亮却并不担心。

曹军的这般举动,显然摊薄了其各部军马的数量,曹军想要面面俱到,可在诸葛亮看来,这却是贾诩用兵的一大败笔,荆襄若针对其一路军马,尽力攻伐,将其完全击破,也并非难以做到。

只是诸葛亮不知道的是,贾诩如今,已日夜兼程,赶赴陈留了。

将关羽,魏延召至近前,诸葛亮将欲图小沛的想法与二人说了,二人皆振奋不已。

被曹军困于山中,一身勇武难以施展,显然不符合二人心思,听闻诸葛亮有去小沛劫掠一番的想法,关羽,魏延二将喜上心头。

“军师,此番当由魏某突围了吧!”魏延说罢,关羽不禁苦笑。

之前诸葛亮使魏延督粮,魏延便不情愿,虽兢兢业业的完成了诸葛亮布置的任务,然而其心中,仍向往着与敌厮杀,而不是平定这些战力不强的匪寇。

关羽本欲与魏延争功,然而数日来魏延于其耳边絮叨多次,言之前突围大战,他未能赶上,心中遗憾不已。

关羽也是武将,自然懂得魏延心中所想,此番魏延请战,关羽不忍再与其相争,对诸葛亮道:“小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