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凤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凤雏-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却不得用。”

“奇术可使器物尽皆贱价?”郭嘉似是摸到了庞山民所言关键,对庞山民道:“若无奇术,便无法推行商税?”

“奇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进步,若奉孝追究其原理,说起来则比较复杂,只是以庞某观之,丞相治下如今并没有推行商税的根基,若丞相强征,不出数年,中原之地,必然困窘。”庞山民说罢,对郭嘉笑道:“至于奇术方面,乃现下我荆襄富饶之根源,庞某无法与丞相分享,还望奉孝莫要怪罪。”

NO。304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古人淳朴,商人只知诚信交易,赚取差价,庞山民推行商税,于郭嘉眼中,亦是压榨百姓,只是于坊市一行,郭嘉发现这于长沙行商之人,虽上缴了三成税赋,却并无怨言,此事郭嘉看来,颇感不可思议。

沉吟许久,郭嘉心有明悟,这商税关键,在于庞山民所创奇术之上,无论是蒯家经营的布帛,还是坊市之中,各家商贾经营的器物,其价格便宜,皆因奇术造成,而庞山民信誓旦旦的告知郭嘉,曹操治下并不具备推行商税的基础,郭嘉深以为然,如今两家商品,价格差异极大,若曹操强行此政,怕会民怨四起。

见郭嘉似有所得,庞山民心中暗笑,数月之后,两家诸侯便要会猎汝南,如今可让曹营谋主苦恼一番,顺便彰显一下荆襄富庶,使其心有顾忌,对庞山民而言并无损失,可郭嘉若纠结于此,便落了下乘,庞山民虽与郭嘉志趣相投,却各为其主,如此算计郭嘉一番,庞山民何乐不为?

只是郭嘉面上纠结之色,转瞬即逝,迎着庞山民调侃的目光,郭嘉笑道:“奇术虽好,却难为丞相所得,嘉虽心中有些许遗憾,不过待日后丞相大军渡江,掠你荆襄,山民所创奇术,皆可为丞相所有!”

“嘴硬。”庞山民闻言不禁大笑,对郭嘉道:“只当奉孝心中艳羡罢了,些许牢骚,庞某听听也是无妨。”

似是已将心事放下,郭嘉对庞山民道:“你荆襄殷富,郭某皆已看过,山民于百姓民生,有大功德,只是郭某此来,不为看山民功绩,只为孔明大婚,孔明当下,不在长沙?”

“孔明于竹林拜会承彦公,已数日未归。”

庞山民说罢,郭嘉便欲往竹林一行,庞山民见状不禁笑道:“大军未战,两家谋主便要相见,奉孝此去,可为乱孔明心绪?”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郭嘉不为所动道:“孔明大喜之事,郭某自当道贺,只是日后两军交锋之际,孔明却要过郭某这关。”

“奉孝言辞比之昨日,犀利许多。”庞山民闻言亦不动怒,显然荆襄的飞速发展已让郭嘉心中警觉,郭嘉已不似群英会时那般从容,其潜意识中,已将荆襄当成了心腹大患。

与郭嘉联袂而行,许褚,甘宁二人护卫,不多时候,便至竹林。

汝南一役,数月便至,孔明原本打算一切从简,可是却架不住庞山民执拗,荆,益二州谋主婚事,不可草率,孔明昔日平定西川,如今于天下间,仅郭嘉,周瑜等数人可有此名望,且其年少,日后发展不可限量,若不大操大办,岂不是让旁人以为庞山民苛责属下?

得知郭嘉至此,孔明忙辞了黄承彦,于竹林外迎接,见郭嘉后,郭嘉对诸葛亮大笑道:“看来郭某与你荆襄之人有不解之缘,昔日山民大婚,郭某来贺,如今孔明大婚,郭某又要叨扰一番了,便是于丞相处,郭某也只参加过数次婚宴。”

“奉孝先生能来,蓬荜生辉。”诸葛亮闻言,从容一笑,庞山民却撇了撇嘴,对郭嘉道:“此乃我荆襄俊杰,年富力强,你曹营之中,贤才垂暮!哪来的那么多婚事,予你这疏狂之人掺和。”

“山民此言,为扰郭某心绪乎?”郭嘉闻言,不禁大笑,道:“丞相坐拥中原之地,又怎会后继无人,近日嘉亦于军中觅一贤良,与郭某看来,其才足可与水镜先生高徒匹敌!”

“笑话。”庞山民不禁谑笑道:“汝南用兵之时,伯言亦至,庞某亦可让奉孝看看,如今伯言身兼数家之长,丞相处有何人匹敌!”

“仲达便可。”郭嘉丝毫不以为意,对庞山民道:“山民当记下此人名号,看郭某所言,是否有虚。”

“河内司马懿?”庞山民闻言,心中凛然,而郭嘉亦一脸怪异的看着庞山民,苦笑道:“这天下英杰,可有山民不识之人?”

“司马仲达算什么年少英杰?司马氏于丞相处为官已久,其兄长皆身居要职,庞某只是奇怪,这丞相亦有识人之名,可司马懿如今才被丞相看中,其中必有缘由。”庞山民说罢,轻叹一声,原本还想着乱郭嘉心绪,却未想到如今心绪被乱的却是自己,人的名,树的影,郭嘉提及这曹营新锐,庞山民心中的确是有些忌惮。

郭嘉见庞山民面色有异,心中奇怪,这庞山民与司马懿素未谋面,又怎会勃然色变,如此忌惮?

想到此处,郭嘉对庞山民笑道:“其中缘由,嘉亦知之不详,只是山民既识仲达,当知其本领,嘉此番喝过孔明喜酒,便回许都,建言丞相,使仲达自统一军,于汝南坐待山民。”

“那庞某当遣伯言与之对垒。”庞山民闻言,对郭嘉道:“至于庞某,不擅军事,奉孝邀约,毫无诚意,庞某当然不应。”

郭嘉闻言不禁大笑,这庞山民作为一家诸侯,其最大软肋便是其不通兵事,以此事扰庞山民心绪,最好不过,只是见庞山民一脸淡然,不以为辱,反以为荣的样子,郭嘉又觉得这一击落在了空处。

诸葛亮见庞山民与郭嘉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忙打断二人争执,邀二人入了竹林居所,庞山民沿路走过,见诸葛亮居然与他毗邻而居,不禁笑道:“孔明倒是选的好地方!”

“可闲暇之时,向兄长请益。”诸葛亮闻言亦笑,对庞山民道:“搭建竹舍,多靠二位嫂嫂相帮,亮之前还未曾道谢。”

“你我情同兄弟,何必言谢?”庞山民说罢,对郭嘉努了努嘴,道:“奉孝,可看到后面空地乎?此乃庞某,为你留的!”

“大言不惭……”郭嘉闻言不禁失笑,对庞山民道:“郭某于许都宅院之后,亦有空地,可建上将军府,山民如今便归隐山林,与你这年纪大不相符,当日后往许都,与郭某同为丞相效力才是!”

NO。305郭嘉趁夜探工坊

庞山民与郭嘉皆知,寻常言语相争,彼此皆难以讨到好处,可是二人却耐不住心中性子,总想一占上风,诸葛亮见二人争论,滔滔不绝,苦笑连连,吩咐下人速备酒菜,款待宾客。

甘宁与许褚对视一眼,二人亦颇为无语,于曹营处,郭嘉远非这般性情,郭嘉之智,早已懒得与旁人争一时长短,可是到了长沙之后,郭嘉却言辞激烈,一改往日淡然。

庞山民亦如是,平日城中政事交由蒋琬,军事交由张任,除了陪陪家中娇妻,便是与黄承彦探讨奇术,数月以来,从未如今日这般,与人争执到脸红脖粗。

直到下人送上酒食,众人于竹舍亭中落座,二人才颇为气喘,堪堪收起口中挑衅之言,诸葛亮见状,不禁戏谑道:“奉孝先生此来,令山民兄长心中欢喜,故而一反常态。”

郭嘉闻言,微微点头,侧目白了庞山民一眼,道:“孔明远比山民识得情趣,此间环境优雅,嘉不欲与你相争,用餐之后,再作讨教。”

庞山民闻言,笑而不语。

自身居高位后,之前书院同窗好友,官场同僚,于庞山民面前言辞皆有顾忌,唯有郭嘉一成不变,行事随心,适才与郭嘉争执一番,倒是让庞山民心中爽快不少,闻郭嘉此言,庞山民索性也不与郭嘉计较,对郭嘉道:“便听你一言。”

庞山民说罢,郭嘉微微点头,后又目视许褚,使了眼色,许褚见状,频频举杯,邀甘宁,庞山民,诸葛亮三人共饮,庞山民先前只道许褚欲趁着酒兴,纵饮一番,数杯下肚,庞山民侧目瞥见郭嘉面上淡笑,心中微微一愕。

“奉孝此番,饮的不多!”庞山民说罢,郭嘉却神情不变道:“昨日暴饮,今日身体欠佳。”

既然是身体有恙,庞山民也不再劝,虽与郭嘉立场不同,但庞山民却不希望郭嘉早丧,人生在世,志趣相投者难寻,庞山民心中有志,欲日后平定中原之后,再与郭嘉把酒言欢。

架不住许褚频频相劝,不多时候,席间除郭嘉外,皆已微醺,诸葛亮作势欲起,郭嘉却是笑道:“孔明大婚将至,乃喜庆事,饮酒作乐,却欲尿遁?”

诸葛亮闻言,神情讪讪,又回席间坐下,庞山民心有疑惑,这郭嘉怎么刚放下争执,却又与孔明为难?

庞山民正思索间,许褚喝声又至,庞山民目视甘宁,见其面色通红,已有醉意,而那许褚神情如常,只是于席间叫嚷之声,更加嘹亮,庞山民心中暗道:看来于酒场之上,甘宁远非许褚对手。

许褚盛情难却,庞山民只得再与许褚对饮,又瞥了郭嘉一眼,却见其自酌自饮,只是其目光,已飘向庭院之外,庞山民心中微凛,心想这郭嘉行为有异,怕是另有所图。

将觞中之酒一饮而尽,庞山民偷偷看了一眼适才郭嘉所观方向,乃是竹林工坊,心中似有所得,索性不再理会郭嘉异动,而是专心与许褚斗起酒来,不多时候,庞山民便眼神迷离,伏于案上,诸葛亮与甘宁二人,比之庞山民亦好不了多少,皆已大醉。

许褚见三人醉卧,起身向郭嘉走来,脚步虚浮道:“皆已灌醉。”

“辛苦仲康了。”

郭嘉见许褚憨态可掬,不禁笑道:“还请仲康将诸人安顿,待入夜之时,郭某欲一窥这奇术究竟!”

入竹林后,郭嘉见此处往来工匠甚多,心中便已料定这竹林乃庞山民发迹之处,其奇术机要,必藏于此,庞山民于郭嘉面前,数次称荆襄繁华,多赖奇术帮衬,郭嘉虽面上不为所动,心底却早已瘙痒难耐,如今诸人皆醉,郭嘉身为荆襄贵客,若于竹林之中四下转转,他人亦不敢为难。

郭嘉自以为,只要跟随工匠,一窥其奇术究竟,就算不得其中机密,以郭嘉智谋,也当分析出个十之七八,若可将此间奇术,带一部分回到许都,此番为孔明婚庆,便没白来。

不多时候,许褚已将三人搬入竹舍之中,见许褚已醉,郭嘉令许褚于院中静候,独自一人,往工匠聚集之处而去。

于竹林之中转过几转,郭嘉心中微凛,郭嘉依稀记得,去年来竹林之事,还如履平地,可今时今日,竹林之中,已然大变,便是林中往来路径,亦深合奇门遁甲之道,想必于这片世外桃源之地,庞山民没少费心思。

“若只是奇门,旁人不得入,却奈何不得郭某。”郭嘉自信一笑,心中微微盘算一番,便寻到当走道路,又行一阵,便闻工匠匠作之声,不绝于耳,行至工坊近前,郭嘉如旁若无人般,独自走入,见一干工匠,于数桩原木旁刀砍斧凿。

不似大兴土木。

郭嘉饶有兴趣的看着工匠们忙碌,时不时还会询问身边工匠,所造何物,工匠们虽有心回答郭嘉疑问,可支支吾吾了半天,却说的郭嘉一头雾水。

原来这帮工匠们,也只知道他们所造之物,与织机有关,可是织机如何安装,使用,却非他们可以回答了。

郭嘉转念一想,便明白了那庞山民心中谋划,不禁暗暗称奇,各部工匠皆负责制造部分织机零件,届时只需少许人手,将织机拼装,便可投入应用,如此以来,便是这竹舍之中,有各家诸侯细作,想要清楚这其中原理,便要于各部工匠处尽皆打探,届时怕是织机造法未及探到,人便早已被那庞山民所捉了。

“倒是好手段。”想通透了之后,郭嘉心中暗赞,庞山民奇思妙想层出不穷,让他此番打探奇术颇受阻碍,只是郭嘉并未气馁,若工坊工匠皆不知奇术机要之处,这竹林之内,自然有人知其详尽。

想到此处,郭嘉对身旁工匠笑道:“老丈可知承彦公所在之处?”

工匠闻言,点了点头,伸手指了指工坊后院,郭嘉谢过之后,匆匆而行,至后院后,郭嘉便见黄承彦灰头土脸,于院中木盆前,眉头紧皱,久久不语。

作学问者最忌中途打断,郭嘉见黄承彦苦思,亦不敢出言打扰,只得自顾自的寻一木凳,于其身边坐下,静待黄承彦回过神来。

直到天色将黑,黄承彦亦未有所得,长身而起,见身侧昏昏欲睡的郭嘉,黄承彦被吓了一条,对郭嘉道:“你是何人?”

“晚辈颖川郭奉孝,于山民大婚之时,曾与黄老先生有过一面之缘。”郭嘉见黄承彦回过神来,不禁欣喜,对黄承彦道:“适才见承彦公踌躇许久,不知所虑何事?郭某自诩有些智慧,亦可帮黄老先生,出出主意!”

黄承彦闻言,不禁笑道:“奉孝之智,长于行军打仗,这奇术一道,非奉孝可窥之。”

郭嘉闻言,故作不喜道:“黄老先生怎知郭某于奇术一道,并无长处?”

“奉孝可观此物。”黄承彦说罢,手指木盆,对郭嘉道:“此物乃白灰面煅烧而成,如今已掺水,可黏合砖石,只是这其中沙石配比,老夫始终知之不详,奉孝若有奇智,可代老夫参悟……”

黏合砖石……郭嘉闻言,心中微恼,此番探寻竹林工坊,郭嘉本来是想旁敲侧击,了解一下庞山民如今所掌奇术,皆为何物,如何可使荆襄富庶如斯,可如今却被黄承彦安排于此,研究这煅烧过的白灰面。

按下心中恼怒,郭嘉对黄承彦道:“郭某以为当学以致用,这黏合砖石,郭某实不知,其有甚用处。”

“所以老夫先前曾言,奉孝于奇术,并无悟性。”黄承彦闻郭嘉之言,微微笑道:“黏合砖石,可使城墙更为坚固,于守城时,可保城中将士,百姓性命,此等奇术,怎会无用?且山民曾言,若可使此物中砂石配比适量,待掺水凝固之后,其硬如坚石,此等奇物,用于修西川之路,最为恰当!”

见郭嘉愕然不语,黄承彦叹道:“奉孝此来,是为偷窥荆襄奇术机密的吧。”

郭嘉闻言,不禁苦笑,如今心中想法已被黄承彦窥破,且深处工坊后院,郭嘉百口莫辩。

微微点了点头,郭嘉叹道:“这两年时间,荆襄繁华比之中原亦不遑多让,郭某虽于民政一道,懂的不多,却知这衣食住行,皆关乎百姓生计,民强则国富,此乃世间常理,此番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