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蒂斯 作者:[美]伊格内修斯·唐纳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亚特兰蒂斯 作者:[美]伊格内修斯·唐纳里-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0年前的事情,用天文学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埃及人自称可以将每1460年作为一个周期准确地计算出历史上的一切。他们的一年包括365天,这就能够保证他们的计算精度可以精确到每四年才可能有一天的误差,也就是说,按照这种方法计算,从第一个四年的起点算起,可以确保经过1460年后才能完成一个轮回(365×4)。因此,按照埃及人的这种计算方法,如果终止年份是公元139年,那么这个周期的起始年份就应该是公元前1322年。另外,亚速人的计算周期是1805年,或者折合成22,325个月。亚速人的这种纪年法始于公元前712年。迦勒底人的史书记载,在大洪水和他们的第一个王朝之间大约间隔39,180年的时间。那么,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它刚好是12个埃及人的纪年周期加上12个亚速尔人的纪年周期之合。”
  12 X 1460 = 17;520
  = 39;180
  12 X 1805 = 21;660
  “这两种不同的计算模式彼此之间如此默契,又都为一个民族同时兼备,这就是迦勒底人。现在,让我们将这两个纪年周期重新排列,从我们这个时代开始往前推算,就会得出下面这样的结果。”
  Zodiacal Cycle。 Lunar Cycle。
  1;460 1;805
  1;822 712

柏拉图之《对话录》故事的可能性(5)
  _____ _____
  2;782 2;517
  4;242 4;322
  5;702 6;127
  7;162 7;932
  8;622 9;737
  110;082 11;542
  11;542
  “在公元前11,542年,这两种纪年法刚好会合二为一,你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是的,这个结果说明在那一年,他们的起点刚好相同,我们也就可以用统一的天文观测法来对他们进行考察。”考察的结果是,亚特兰蒂斯很可能就是在那时出现。
  在对亚特兰蒂斯的起始年代进行考证的过程中,人们惊奇地发现,同是这块大陆,但在语言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说明亚特兰蒂斯文明形成前后时间的跨度。但由于连史前世界的各个民族对亚特兰蒂斯的记忆都如此之少,那么只能说明一个事实,就是亚特兰蒂斯帝国是在一次突如其来的大变故中迅速毁灭的,就好像地球上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一样,历史瞬间便又回到了遥远的从前。
  古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曾经讲道,他从埃及人那里了解到,赫尔克里斯(大力神,主神宙斯之子,力大无比的英雄)是他们最早的神,他是在亚马西斯统治他们之前的17,000年前,被八位天神创造出来的十二位神之一。
  简言之,我很难拿出确凿的证据来证实柏拉图讲述的这个故事,它起源于埃及人,一个举世公认的保留着大量历史记录的古老民族,他们甚至可以将自己的历史追溯回遥远的远古时代。他们有资格对希腊人、罗马人和现代世界的一切寓言和传说嗤之以鼻,但是我们却无可辩驳,毕竟我们的祖先对这个世界的地理、历史的了解太有限了,甚至我们自己都不相信从他们身上会知道更多。我们相信,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完全有可能在瞬间被大洋所吞噬。还是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去解答这些问题吧。

“大灾难”真的存在吗?(1)
  其实,要解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你所要做的关键就是研究一下地质结构。
  首先,无论是地面的连续上升还是持续下沉,都会在地层都会留下它的历史痕迹。下面的插图表明的就是宾夕法尼亚州地质煤层分布的一个片断。在这幅图上的煤层示意图以黑色线条为分割线,代表其沉积的年代,它清晰地告诉我们,这块大陆曾经随着地质结构的变迁上升到海平面以上,当时的植被经过多年的积淀最终演变为今天的煤;地层中的很多岩石, 其厚度都会超过上百英尺,它们几乎都是经过数万年的在水下沉淀而成。今天我们在对这些厚度达到2000英尺的岩石或煤进行年代界定的时候,根据其所处地层的不同位置,已经有23种区别;而这些变化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广大区域的,每一平方英里的土地都可能有着悠远绵长的历史。
  显而易见,今天世界上存在的所有大陆,都可能曾经在水下沉睡了若干年,而组成这些陆地的最基本要素的岩石自然也要浸泡于水下;不仅如此,大部分沉积水下的岩石还可能是不同大陆的碎岩或者冲积物混杂在一起的“合成品”,它们有些是在海底经过长年累月的洋流冲击下的运动,有些原本是高山平原,但经过火山、地震、霜蚀、冰冻、风吹、雨淋的自然作用,最后也被席卷进大海,最后再形成今天坐落于各地的地下岩层。所以说,现在的大陆曾经都是海洋,现在的海洋经过历史的变迁最终还会变为大陆。因此,你丝毫不用感到怀疑,今天大洋洲上的群岛曾经是一块沉没大陆的山尖,这片大陆从印度一直延伸到南美。科学的发达程度甚至已经可以告诉我们这块大陆的名字莱缪里亚,科学家们并且断言,这块大陆上很有可能就是某一支人种诞生的发源地。科学家对大西洋进行的一个地理形成的检测表明再次验证了这点,结果表明大西洋洋底的构成主要为45,000英尺厚的岩石、沙子、砂砾和泥土的混合沉淀物,它们来自于北方和东方。“它们表明这些大陆形成以前的碎岩曾受到雨水、河流、海岸线的湍流以及其它各种形式的自然消蚀作用;这些海底沉积物几乎构成了大西洋地下的全部,由此可知,构成现在的北大西洋海底大陆的主要部分形成的时间要早于美洲,至少应该在美洲历史上的古生代以前。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很简单,大西洋地层下面岩石的厚度数据显示,它与地球东部的地质结构非常接近: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和弗吉尼亚州之间的阿帕拉契亚山脉的古生代岩石的最大厚度在25,000到35,000英尺之间。而位于伊利诺伊州和密苏里州的岩石的最大厚度却只有3,000至4,000英尺;根据研究我们发现,越是粗糙的年代久远的岩石混合物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而越往西,沉积在洋底的岩石质地就越精细;其说明的道理便是,更多细小的砂砾随着海水的冲击从东方来到西方。”
  欧洲大陆衍化的发展史,恰好能够印证盖奇教授得出的一个结论,并做出现实而生动的阐释,即地质学与地理学之间的关系。
  宾夕法尼亚的地下煤层
  庞贝古城遗址
  他说,欧洲最早的大陆出现在北部和西北部,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芬兰、不列颠岛的西北部,并继续向北延伸,穿越北极一直抵达北美大陆。至于这块原始大陆的高度和广度,实在是令人无法想象,你只要想一想它解体后留下的那些巨大的岩块就可见其一斑了。在古代英国威尔士南部志留人居住过的地方有一块巨岩,它形成的山峦从马赛一直绵延到北角(1800英里),宽度超过33英里,平均海拔高度达到16,000英尺。
  当初屹立在今天大西洋领域的衔接欧美大陆的那片土地早已不见踪影;在漫长的时空长河中,地壳不断地上升,形成新的大陆,而那些原有的高地则渐渐沉入汪洋大海。仅仅在五千年内,瑞典、丹麦和挪威的海岸就已经从200英尺上升到600英尺。
  温歇尔教授这样说道:“我们周围的世界始终都处在不停的巨大的变化之中,但是我们却浑然不知。我们曾经见识了火焰中的世界,也感受到遭受撞击下的地球;我们亲眼目睹了南美大陆的海岸线在一个小时之内上下升降十五英尺的巨变,我们还知道安第斯山脉在短短七十年间已经下沉了220英尺……这种惊人巨变同样发生在中国的海岸线。根据估测,这座古代的都城很可能位于这个帝国的中心附近,但是现在这里早已是一片汪洋大海,它的位置就在朝鲜半岛附近……曾经有一段时间,生活在巴尔干半岛的色雷斯人用岩石填海修筑了一条道路,使得黑海下沉。这种情况在北部和东部地区同样存在。现在这片地区已经几近干涸,闻名于世的古利克托尼亚地区,已经变成一望无际的俄罗斯大草原和夯实的欧洲谷仓。”

“大灾难”真的存在吗?(2)
  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时期,整个大不列颠岛完全淹没在1700英尺的洋面以下。在被海水覆盖的陆地表面布满了厚厚的沙床、砾石和土块,被地质学家称作“北方冰碛”。当大不列颠岛再次浮出水面时,这些水底沉积物也就随之重见天日;同样,今天的意大利西西里岛也曾一度隐于海中,但后来却骤升3000英尺;而撒哈拉沙漠也曾经在水下沉寂了许多年,谁能想到如今那些灼热的沙砾竟是海底的沉积物?
  从地质上来说,亚特兰蒂斯的沉陷在那个时期,仅仅是一系列历史巨变中的最后一个,通过这次变故,曾经一度为大西洋上的非常庞大的一艘“巨型战舰”缓缓沉入海底,而新的陆地又从它的两旁逐渐升起。
  下面我们再来谈第二个问题,亚特兰蒂斯大陆是否真如柏拉图所说,由于自然界的一次“痉挛”而突然被摧毁呢?古代人曾经认为这可能仅仅是一个神话。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探索领域的不断拓宽,许多传统的自然之谜正逐渐被现代科学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我们相信这个古老的传说不但可能,而且这一事件发生的历史甚至距离我们今天很近。我们既然知道有那么多的岛屿是从海平面以下“拔地而起”,又有众多的陆地在惊涛骇浪中沉没,为何亚特兰蒂斯就不会在如此相似的洪水和地震中被吞噬呢?
  1783年,冰岛遭遇了一场该国现代纪年史上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内,距离海岸线三十英里左右的海底火山接连喷发。火山喷射出大量的火山灰和浮岩,方圆150英里以内的海面全部被其覆盖,使得过往船只全部受阻。但这次火山喷发过后,一个新的岛屿却浮出了水面,岛屿甚至还有高耸的悬崖,它被称作丹麦大帝,而这个岛则被称作新岛;但是仅过一年,它便再次消失在海平面上,只留下一个距水面30英寻(测量水深用的长度单位,合6英尺,或1。829米)的暗礁。
  这场灾难共造成9000多人丧生,而当时冰岛全国只有50,000人口;二十多个村庄被大火和洪水所吞噬,大团的熔岩喷薄而出,纷纷扬扬地从天而落,景致煞是骇人。
  1822年10月8日,一场大地震突然降临在印尼爪哇岛上。“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响,大地开始颤抖,滚烫的沸水和泥浆夹杂着燃烧的硫磺石、火山灰和坚果大小的岩砾,如水银泻地般从山顶喷涌而出,顺流而下。方圆四十英里以内的河流表面到处都是漂浮的火山倾泻物。第一波火山喷发大约持续了五个小时;在接下来的数天内,瓢泼大雨倾盆而下,河水迅速泛滥成灾,并伴随着大规模的泥石流,整座岛屿在一场空前的大洪水中摇摇欲坠……第四天(10月12日),火山再度喷发,这一次的强度比四天前更加猛烈,沸水和滚烫的热泥又一次注满了大小河流,巨大的玄武岩被从火山口擎天抛出足有七英里远的地方。与此同时,一场大地震接踵而至,整座山面目全非,山尖被拦腰折断,倒向原来覆盖着荫荫郁郁的绿色森林的一边,并砸出一道巨大的半圆形的鸿沟。这场灾难造成超过4000人丧命,114个村庄被彻底摧毁。”
  1831年,一座全新的岛屿在地中海上诞生,它位于西西里岛的附近。它被命名为格拉汉姆岛。它也是伴随着一场地震而出现的,“喷涌出来的岩浆高达六十英尺,方圆2400英尺以内的海平面迅速上升。”大约一个月后,高二百英尺、方圆3英里的格拉汉姆岛出现在这片海面上;但是旋即,它又再次沉入海底。
  大西洋东北部的加那利群岛很可能是亚特兰蒂斯帝国原址中的一部分。1730年9月1日,群岛中的兰斯罗塔岛爆发了一次近代以来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在一个夜晚岛上的一座小山突然剧烈振颤,巨大的火山喷发物霎时间从山体上喷射出来;仅隔几天,另一个火山口再度活跃起来,汹涌磅礴的熔岩流很快将附近的数个村庄吞噬掉。开始时,岩浆迅猛地肆意流淌,有如奔腾的江河一般;随后便越聚越多,愈流愈缓,像粘稠的蜂蜜一样,长流不止。9月11日,这场火山喷发演变为灭顶之灾,岩浆的流淌有增无减,越来越多的熔岩流从火山口喷涌而出,很多村庄都被岩浆覆盖,岛屿的一角在一声巨大的轰响中缓缓沉入海底。不计其数的死鱼漂浮在海面上,被海浪冲到海滩;整座岛上的牛羊牲口无一生还,不是被火红的岩浆烧死,就是被散发着腐朽气味的滚烫的热蒸汽活活闷死。这说明岛上的居民事先对这场浩劫一无所知,毫无准备。这场可怕的灾难足足持续了五年。兰斯罗塔岛的三分之一都被厚厚的熔岩所覆盖。

“大灾难”真的存在吗?(3)
  希腊爱琴海上的圣多林海湾,因拥有两千多年来始终活跃的活火山而成为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古罗马政治家普林尼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公元前186年,一座名为“神圣岛”的小岛从海平面上升起;公元19年,另一座叫作“神岛”的岛屿也从海下钻出。1573年,还有一座海岛“从天而降”,它被称作“小骄阳岛”。1848年,在一场持续了三个月的火山喷发过程中诞生了一大片沙洲;稀拉岛的一场地震摧毁了无数的房屋,从海底泛上的硫磺导致50人丧生,1000多口牲畜毙命。最近对这些岛屿进行的一次勘查表明,由于海底的地质运动异常活 跃,目前的圣多林岛几乎全部都已经沉入水下。
  被地震裂缝吞噬的卡拉布里亚人 (1783)。
  1819年,在印度一个名为新德里的城堡,在一场地震过后整体陷入地下,其面积大约为2000平方英里。
  1828年,考古学家蓬斯乘船来到新德里的废墟,它仅存的比较完整的遗迹一座塔在海底被发现。被摧毁的城墙的顶部高出海平面上两三英尺,其样貌仍依稀可见;站在其上,眼前除了一碧万顷的苍茫大海,再无他物。面对此情此景,另一位地质学家利耶尔在他的《地质学原理》中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