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另有乾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另有乾坤-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司空祀忙不迭地松开手,怒气冲冲地盯着胤禛看了好一会儿,磨牙道:“你到底想怎么样?”
  胤禛耸耸肩,说:“不想怎么样。一来,我这人脾气很不堪,不喜欢被人威胁说什么要不要小命之类的话,不管说这话的人是谁,地位有多高,都是一定要回敬的。二来,我是怕六殿下听了这么令人震惊的秘闻,太兴奋了,以至于自己就掌不住说了出来。所以,下官不才,说了个拙劣的笑话,缓解一下您的紧张情绪。”
  司空祀涨红了一张秀丽脸庞,咬牙说:“你讲的笑话一点也不好笑!”
  得了,适可而止,再逗弄下去只怕要炸毛了。胤禛欣赏了一下他因为怒火而变得异常明亮、灿若星辰的眼睛,施施然行了一礼,说:“下官离席已久,不敢在此久待,就此告退。”
  司空祀冷哼了一声,自己先提步走了。胤禛微笑着看着他的背影,心想还真是个有趣的人呢,又不是他自己被人抓包了,紧张个什么劲嘛。
  琼林宴后没过久,朝廷对新科进士们的任命就下来了。按照惯例,胤禛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从六品的官职。
  得知此消息的王夫人心里撇嘴说:“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也不过就是个芝麻绿豆般的小官儿,往日给琏儿捐的官儿都是从五品呢。”听说薛姨妈许多日子未来贾府,是因为儿子做官了,忙着发卖一些不要紧的铺子,王夫人又含酸想着:“卖什么铺子啊,还真打算往官宦人家的路上走啊,要没有靠山,一辈子也就是个小官儿,一年几百两银子的俸禄,饿不死却也撑不死。倒不如留着铺子,多贴补一些家用呢。”
  不料胤禛去翰林院不过是一个月的功夫,即得到擢升,成为正六品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天子近臣,再两个月,再次被擢升为宗人府右理事官,正五品,以十六岁的年纪跃居宦海沉浮数十年的贾政之上。
  这下子连贾府都沸腾了,各各称奇,“与有荣焉”。
  王夫人自那日薛蟠被擢升为正六品中书舍人对自己那日的莽撞言行悔之不及,很想去薛蟠家中表白一番,不过那日领教了薛蟠的利嘴,她再不敢和薛蟠轻易开口,怕再折了老脸。王夫人琢磨着自家妹妹脾气软,好收服,什么时候薛姨妈来了先和她说好了,让她来斡旋一下,将关系修复的好。可惜自那日之后,薛姨妈就很少来贾府了,即便来了,也是行色匆匆,往往是看过宝钗姐妹后,和贾母闲话片刻就走,基本是绝迹于王夫人所居的荣禧堂这一带。贾母奇怪之余,问了王夫人数次,王夫人总不好说自己和亲妹妹生分了吧,只得含混其词。
  现在看着薛蟠就要平步青云,直奔大前途,薛姨妈也似乎忘记了自己这个嫡亲的姐姐,竟然整整一个月都不曾来探视过自己,王夫人不禁心中发酸:妹妹如今春风得意,就不肯来看自己了,可见一句话说的好,哥哥有姐姐有,不如自己有的好。妹妹往日里对自己言听计从,现在儿子发达了,眼看着就要奔了好前程,竟然眼里就不再有自己这个嫡亲姐姐了,蟠儿被擢升的消息还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的。再者,连着这么久都不来看望,亲姐妹疏远至如此地步,还不得叫家里上上下下的人笑话自己连亲妹妹都笼络不住?
  王夫人到底是在这大宅门里纵横多年的之人,修行高着呢。夜里,翻来覆去想了一晚上,王夫人心态调整过来了不说,还有一个好主意浮出了她的脑海。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玉浮尘妹纸给俺的逐章点评,**实在太抽了,回复不了,特加更一次,特表感谢。就是字数少了点,(*^^*)嘻嘻……




☆、47最新

  往日王夫人就对端庄大方的薛宝钗十分有意;当着贾母等人经常明里暗里地夸奖着;可是婆婆却从来都是不置可否,反而微微露出意思来说是嫌薛家门第低了,不过是个商贾之家而已;和黛玉湘云等人比起来自是高下立现。 〃 》当时王夫人心里郁闷;也不好多说,心里却十分嫌弃伴着宝钗一起住的林黛玉。别的不说;就林丫头那病病歪歪的身子看着就是个短命的,而且估计也不会生养;光是长得好门第好有什么用;未必嫁过来没多久就叫宝玉做鳏夫吗?再说,那林丫头的娘当年给了自己多少气受;就冲着这一点也不能乐意啊;未必还要将她那女儿娶过来给自己继续添堵不成?不过,好在宝玉年纪尚小,倒不急在这一时,老太婆还有几年好活?到时候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如此想着,王夫人才忍了下来。
  现在倒正是个好机会。薛蟠青云直上,薛家就等于甩脱了商贾之家的帽子,宝钗有了这么个青年才俊的好哥哥做靠山,还愁不能嫁入高门大户吗?正好趁着这一股子东风,将前段时间就大造声势的“金玉良缘”落实了的好,如此一来,妹妹和外甥女满意了,上次和外甥闹的不愉快应该也就轻轻松松地揭了过去吧。
  次日,王夫人便将王熙凤先找了来说话。
  王夫人想着这儿女婚事,虽然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本来是可以做主的,偏偏这老不死的老太婆杠在这里指手画脚,不能顺心如意。这凤哥儿原本是和自己一条心的,现在却也奔老太婆那里讨好去了,真是个眼皮子浅的,当日倒是错看了她。现在她倒是威风八面,风头都盖过了自己。满府里的人只是听着“琏二奶奶”的名头发抖,浑不知道当家的可是我这二太太了,真是可恶。不过无妨,老太婆能活多久呢,左右不过五六年罢了,那时候凤丫头你就知道不听我的话的后果了,就知道老话说得好,“姜还是老的辣”了。现在呢,倒是还要借助一下这王熙凤的力量,毕竟她是老太婆肚子里的蛔虫,又有一张能把死人说活的巧嘴,这时候伙着她一道去和老太婆说这儿女婚事,更有成算。
  一会儿,打扮得亮丽耀眼、粉正脂艳的王熙凤就出现了王夫人面前,春风满面地给她请安问好。
  王夫人心里撇嘴,脸上却带着三分笑,说:“昨儿薛家的事,你都知道了?”
  王熙凤不知道她的用意,也笑着说:“侄女听说了。要依侄女看来,倒是一件喜事。”
  王夫人说:“这‘喜’也得引到自个儿身上,才是喜事,否则,只是看着人家眼热,有何‘喜’可言?”
  王熙凤不敢造次,顺着她的话往下引,问道:“太太的意思是……”
  王夫人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啊,这个道理你不懂吗?只有结了亲事,才能把这‘喜’事引到咱家里来啊。”
  王熙凤双手一拍,喜道:“怎么太太就和老太太想到一块儿去了?昨天晚上,老太太半夜还把我叫去,也是说的这个事儿呢。”
  王夫人一听,忙问:“老太太也想到要宝玉娶宝丫头的事了?”
  王熙凤连忙停下,心里一下子转过千百个念头,小心翼翼地说:“那倒没有,老太太的意思是宝玉还小,还是以读书上进为主,娶亲的事情先不急。”
  王夫人面露不虞,说:“谁说这会子就要宝玉娶亲了?可以先定下来嘛。人家还有指腹为婚的呢,年纪小怕什么?”
  王熙凤心里很知道自己的姑妈平日里不言不语的,骨子里却刚强得很,别人的话是听不进去的。王夫人原是不擅言辞,所以多听少说,装出一副不问世事、潜心礼佛的慈善模样,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要是被她冷不防挠一爪子,就是自己也吃不消。所以,王熙凤平日在贾母跟前能言善辩,在这自己的姑妈面前却是不苟言笑,生怕行差踏错。平时无事,也是尽量远着她,以免多出枝节。
  王夫人看着低头不语的王熙凤,冷声问道:“那老太太的意思是要怎样和薛家结亲啊?”
  王熙凤深悔自己一时高兴,就说漏了嘴,不过这会子也无法隐瞒了,只得照实说了。
  贾母的意思是薛蟠青年才俊,是一门不容错过的好姻缘,可是,满府里的女孩儿都小,只有二姑娘迎春年龄上合适。迎春是大老爷贾赦庶出的长女,薛蟠虽然是嫡子,到底是出生商户,门第上矮了一等,正好身份相配。只是早先没想到这一层,白白错过了时机,现在薛蟠中了探花,有升了官,身份上自然是高了上去,不可同日而语了,所以,这桩亲事须得王夫人这个嫡亲的姨妈来为二姑娘保媒拉纤。
  王夫人一听,简直是怒火中烧,凭什么呀?自己的外甥,如今出息了,倒要便宜了大房的丫头?也不撒泡尿自己照一照,就敢说什么配得上的话,也太自不量力了。薛蟠那脾气那性格,真要能愿意了,她这“王”字得倒着写!不对,是反着写!也不对,总之,这亲事要能说成了,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黄河水倒流!
  王夫人生了一会子气,又起了恶意,心想往日都是你老太婆挑动矛盾,叫我们斗来斗去,自己好从中取利,制约大房和我们这边,不让任何一方独大。今儿个,我也来个“坐山观虎斗”,看你老太婆丢一回面子!
  王夫人哪里有心思去为大房做媒人,为人作嫁衣裳,只是口头答应着贾母的催促,却纹丝不动,以至于几次在王夫人晨昏定省的时候,贾母虽然没有明说,面上却明显带出几分不悦来,显然是在暗示王夫人办事太积滞。王夫人估摸着自己摆架子也摆得差不多了,就将自己的心腹亲信几个全部喊上,亲去薛家探探薛姨妈的口风。
  这次王夫人照旧是乘着一顶小轿去了薛家,到门口通报了,倒是态度比之上次好了不少,声音也不敢高了。门房依然是客客气气地请王夫人的轿子直接抬进了仪门之内,王夫人下了轿子,就有薛家的几个有头脸的管家媳妇迎了过来请王夫人入后堂。
  到了内堂,薛姨妈和薛蟠两人正在对坐饮茶,见了王夫人进来,两人都站起身来,薛蟠好像并不芥蒂上次的事情,倒是不卑不亢地给王夫人行了晚辈之礼,又让座。
  胤禛对丫鬟说:“姨太太一年里面还难得来咱们这里一次,你们还不有眼色一点,将那最好的茶奉上?”
  王夫人讪讪地说:“外甥说笑了。我是想着外甥现今当了官,想必妹妹现在事情多,不得闲儿往我那里去了。我今天就来看看,有什么帮得上忙的没有。”
  说着说着,王夫人的话又变得酸不溜丢地:“外甥虽然年轻有为,到底你们是初来京城,根基儿浅,不靠我们这些长辈们照拂着,只怕是不能周全呢。”
  薛姨妈经过上次那一档子事,又见儿子果然如他自己所说的那般上进,自觉腰杆也直了,见姐姐又说这种话,不禁说:“周全不周全都没关系。亲戚们好心,愿意帮衬就帮衬一点,若是嫌麻烦也就罢了。他一个小人儿,原是要经过一些事情才有更大的见识。就算翻一两个跟头,也是命数里该有的挫折。
  胤禛朝母亲投去赞许的目光,见王夫人臊得老脸通红,便一笑置之,说:“刚才母亲的话深得我心。要说照拂什么的,姨母的心意外甥心领了。不过,外甥不才,却想凭着一己之力闯出点名堂来,就不劳长辈们费心了。另外,姨母原是该多来我家里走动走动。我家里虽然比不上姨母家里轩昂气派,倒也有几处清幽别致的地方可供姨母偶尔来散散心。再说姨母是我母亲的长姊,您来了,我们必定是倒履相迎,以上宾之礼相待的。”
  待到一碗茶水喝下去,王夫人才慢慢静下心来,想到自己此行的真正目的可不是来和薛家母子争高下的,还有更要紧的事儿呢。于是,王夫人拿帕子拭了拭嘴角,扬起三分慈祥的笑意,说:“前些日子和蟠儿说得拧了,倒是姨母浮躁了。姨母见蟠儿如今出息了,满心里疼你,只是爱之深责之切,蟠儿可别往心里去。”
  胤禛知道她这是做就的像生儿给自己看,不过既然王夫人专门上门来,刚刚那句话也算是给自己赔礼了,倒是得意不可再往,便笑笑地答应着。
  略坐了一会儿,胤禛实在懒得和这老女人周旋,站起身来说:“姨母知道我不是那等心胸狭隘之人,哪里至于一点小事就放在心上?另外,和我一同考上的几个同庚的进士约好了今天要一起聚会,我就无法相陪姨母闲话了,还请姨母见谅。”
  王夫人本想喊住他先和他说那事儿的,转念一想,这外甥牙尖嘴利,而且句句都说在点子上,倒是个不好对付的。倒不如等他去了,自己先和妹妹说。妹妹是个软脚蟹,又是一向对自己言听计从的,没了薛蟠在场更好糊弄。
  于是王夫人的脸上笑得更慈祥了,说:“我们老天拔地,说的话你们年轻人自是不爱听,也好,你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四四和小祀才见了一面,再见面时已经是N个月之后了。主要是这文里面的人物太多了,四四家里一堆糟心的亲戚,小祀家里也是是非多。不过,下次见面就有突破了,因为他们成为上下级,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
  求留言求爱抚!




☆、48

  48、最新更新
  胤禛走后;王夫人便对薛姨妈说了一通“金玉良缘”的话,加上边上侍立的周瑞家的几个王夫人的心腹也帮着腔;天花乱坠之处;加之之前就十分心许这门姻亲;薛姨妈倒是十分心动。不过,薛姨妈还是想起儿子之前的叮嘱,宝钗是在部里报上了名儿的,若是万一皇上什么时候又想起这档子事来了;要才人参赞们即刻入宫,到时候岂不是就麻烦了。
  薛姨妈吞吞吐吐地将这一层顾虑一说,王夫人很不以为然地说:“部里报的名想个法子叫人销了去;或者叫人顶了去便是;只要你点头;这些小事包在姐姐身上,不是夸口的话,不要说是这件事,就是比这更大的事,也难不倒我。”
  薛姨妈那日被儿子一说,觉得这姐姐吧,确实是没多少为自己考虑,不可以再和过去一般事事都听她的摆弄。再说,虽然说女儿的婚事自己是可以做主,到底是一辈子的事情,还是听听宝丫头怎么说的比较好。
  王夫人意外地遭到薛姨妈的婉拒,不禁心里冒火,说:“不知道妹妹你还在磨叽什么!你家宝丫头是不错,模样好,又展样,会说话。不过老太太和老爷他们几个心里只怕还有更好的人选。不是想着我们姐妹俩的情谊,又实在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