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66' ? ”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67' 墨子反对大国对小国的侵略攻伐。当楚国将要攻宋时,墨子“裂裳裹足,十日十夜不顿舍”, '68' 亲到楚国去说服楚王不要攻宋,并亲派弟子为宋守城,使楚王不得不放弃这场战争。墨子有尚同的思想,“即令民与上同意也。” '69' 墨子还要求尚贤。墨子说:“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70' 墨子所尚的贤,不分贵贱,包括“农与工肆之人”,代表了下层小手工业者的呼声。 墨子主张节用、节葬、节乐,反对厚葬,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厚葬表示不满。《墨子·节葬下》云:“王公大人有丧者,曰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墨子·节用上》云:“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墨子作为一个平民阶层的学者,对贵族收括民财以奢侈享用,表示极大的愤慨。 在对事物的认识方面,墨子提出“三表法。”《墨子·非命上》云:所谓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祭百姓耳目之实”,“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提出的“三表法”认识论是客观的,唯物的,就是用古代圣王治国治民的史实,用国中百姓对国君所实施政策的看法,并观察现行政策是否对人民有利,来判断政策的正确性。“三表法”,就是判定事物的三个原则。他是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提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中国哲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道家和庄子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曾为漆园吏。”庄子象老子一样,主张无为而治的治国方式,有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庄子》的《马蹄》、《胠箧》皆是论述其“无为而治”思想的。在《马蹄》一篇中,庄子以马为例,指出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吃草饮水,这皆是马的自然之性。而一些称善治马者,如伯乐,将马蹄“烧之,剔之,烙之,连之以羁挚,编之以皂栈,”结果许多马因不堪其苦而死,这是因为马失去了自然之性。如果想让马活得很好,很健康,就一定顺马之本性。同样对待人民也要顺其本性,让他们纺织而衣,耕作而食,无党无私,就是“素朴”,“素朴则民性得矣。”只有无为而治,顺民之自然,才能使民繁荣发展。 庄子鄙视富贵,对上层贵族统治者表示极大的愤慨,并进行淋漓尽致的揭露和鞭挞。他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71' 庄子有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明晰的思辩,他把先秦时期的唯心主义发展到高峰。他也认为,天下万物生于道,道是万物的本体,但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的。他认为,世上万事万物出于一个源。一个物被破坏,但它又成为一个新的物体。而每当一个新物体形成,它必将破坏一个旧物体。庄子说:“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 '72' 即事物的成与毁,皆归于一,但是,只把事物看成循环往复的变化。把事物看成循环往复,复通为一,而没有看见事物的发展,这是庄子思想的时代局限性。老子和庄子皆是代表小国贵族的思想家。他们反对侵略,鄙视富贵,主张均平,反对压迫。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们主张小国寡民,公社复归,并主张实行愚民政策,不尚贤,反对儒家提倡的礼制。从主流上说,老子、庄子都是反封建压迫的哲人。在哲学思想上,老子、庄子都认为天下万物出于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范畴。他们都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庄子是我国最早提出完整的宇宙观和认识论的学者。 
儒家与孟子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孟子。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鲁国邹 ( 今山东邹县 ) 人。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受业于孔子的学生曾子。孟子是孔子的四传弟子。孟子一生与孔子有相似之处,他 3 岁丧父,是在慈母仉氏的教育下成长的。 孟子主张以仁政治国,即王道政治。孟子曾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以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73' 孟子主张给百姓以“五亩之宅”,“百亩之田,” '74' 让人民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孟子反对战争。他说:“春秋无义战。” '75' 又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76' 孟子认为,那些热衷于战争者都应受刑。 《孟子·尽心下》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之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孟子把民看得最重,其次为社稷,再其次为国君,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体,把“民”看得高于国君,在我国思想史上是一个灿烂的火花。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说的奠基人,被后世尊为“亚圣。” 儒家学说以等级为内容的礼制思想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是维护王权的理论;但其主张仁政治国及王道政治,具有深刻的人民性。 除孔、孟外,先秦早期儒家,还有孔子弟子曾子的仁孝思想,子思的中庸思想及以诚为本的思想,亲亲尚恩的思想,都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荀子 
荀子本是儒家学派的后裔分支。《韩非子·显学》云:“自孔子之后,儒分为八,“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子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其中的“孙氏之儒”,就是荀子一派的儒家。“荀”改为“孙”,是后人为了避汉宣帝刘荀之讳。 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又是法家学者韩非和李斯的老师。荀子是承儒启法的重要思想家和学者。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荀子在齐国的稷下学宫曾三次为“祭酒”,是当时地位很尊的学者。他晚年在齐受谗,至楚国,春申君任之为兰陵令,终死在兰陵。 荀子认为,礼、法都是治国治民的根本。《荀子·强国篇》云:“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他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 '77' 他认为一国之内,君主必须实行集权,不准有分散国君权力的情况出现,他说:“权出于一者强,权出二者弱,是强弱之常也。” '78' 又说:“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 '79' 荀子主张以礼治国,隆一而治,王权集中,天下必分贵贱之等级,这正是礼制的内容,并带有法家思想的倾向。 荀子主张尚贤,认为“贤能不待次而举,……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80' 荀子具有民本主义思想。他认为对待百姓,应“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君人者,爱民而安。” '81' 荀子说:“《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 '82' 荀子认为,以民为本,才能国富君安。 在人性论方面荀子主张人性恶。 荀子思想最光辉的是其唯物主义思想。《荀子·王制》说:“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也就是说,在世界上先有天地等物质,才有礼义等制度和道理。物质是形成万物的基础。 荀子认为,天,即大自然有自己运行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客观的。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83' 天之规律是任何人不能改变的,但人们可以利用这种规律去改造自然。荀子说:“从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 '84' “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又一个光辉的哲学命题,表现人类战胜自然的意志和魄力。荀子不迷信,不相信灾异,认为天行有自己的规律,人可以利用这种规律,使之为人服务。这在战国时期是最进步的思想。 在认识论方面,荀子认为,认识事物必先用目、耳、口、鼻、体等得到最初的感性印象;然后再用心去综合分析这种感性认识,从而得到较全面的理性认识。在综合分析时,要不受故、欲、恶、始、终、远、近、古、今、博、浅等现象与感觉的蒙蔽干扰,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认识事物的真相和本质。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 
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85' 在对事物的观察、了解过程中,从学习到参与,才能真正了解事物得出正确的结论。荀子的认识论是正确的、唯物的、科学的。
法家韩非子 
法家是先秦时期的重要学派。战国早期的法家代表人物多是政治家,如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等。他们在诸侯国中为卿为相,把自己的思想付诸于政治制度的实施。战国中期,法家思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韩非子是这种思想和理论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韩国公子,曾与李斯师事荀卿,善著书。韩非子的《孤愤》、《五蠹》等传到秦国,秦王政见之,甚悦,乃急攻韩,索取韩非,韩王乃使韩非使秦。但是在秦国,韩非遭李斯、姚贾的谗害而死。 韩非子主张,国君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威。为了保证这种权威,韩非子提出国君驾驭臣下的“七术”,指出威胁国君权有“六微”和“八奸。”韩非子认为刑、德之权必需掌握在国君手中,他说:“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 ? 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86' 也就是说,国君必须牢牢握住生杀予夺之权。 韩非认为赏、刑必须严格依法。《韩非子·定法》云:“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 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於官府,刑罚必於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於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术、法皆是国君统治必须掌握的工具。《韩非子·有度》云:“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认为必须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国君用法,要不阿贵,不挠曲,使智者不能开脱,勇者不敢争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些法家的理论,虽然是为了维护帝王的权威,但是有些理论今天仍然有其重要的意义。在哲学思想上,韩非子与老子有共同之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韩非子与老子一样,认为天下万物之本是“道。”韩非说:“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 '87'又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 '88'韩非子赋予“道”更多的政治性。如《韩非子·主道》云:“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 '89' 韩非子研究“道”,是为了让国君以知“万物之源”、“善败之端。”韩非子的哲学思想是为政治服务的。韩非子对世界的认识论方面是唯物的辩证的。他反对龟卜蓍筮。如《饰邪》一篇记载,赵国攻燕,“凿龟数筮,兆曰大吉。”赵国取得胜利。燕攻赵,亦卜筮大吉,但是却遭到失败。韩非说:“龟筮鬼神,不足举胜;左右背向,不足以专战。然而持之,愚莫大焉。”“用时日,事鬼神,信小筮而好祭祀者,可亡也。” '90' 韩非子认为,把复杂的事物比较分析,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韩非子·杨权》云:“叁伍比物,事之形也。”“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韩非子还说:“智术之土,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 '91' “明主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然则虚旧之学不谈,矜诬之行不饰矣。” '92' 如何把对事物的认识转移到对人的认识,韩非子提出,国君必须烛私明察,不要只听其谈,而要观其行,责其用,全而考察,才能真正地得到人才,他的认识论是为政治服务的。韩非子的认识论是正确的,唯物的,其特点是与政治结合。
其他学派 
阴阳学派的鼻祖是战国时期的齐国人邹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云:“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十余万言。”由此可见,邹衍因诸侯国君“淫侈,不能尚德”,才创立阴阳学说,企图惊动帝王,为帝王服务。《盐铁论·论邹》云:“于是推大圣终始之运,比喻王公列士。” 
邹衍提出了“五德转移”的学说。他说:“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93' “五德”,就是土、木、金、火、水五种物质所演绎的德行,即《尚书·洪范》所说的“五行。”邹衍把水、火、金、木、土演绎成五德,与朝代兴衰相附会。 
邹衍认为,五德相胜相克,即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土胜水。五德的相胜, 
是从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的转变。每一种新的物质都在旧的物质中孕育产生,从量变到质变,逐渐代替母体,形成新物质。这实际是一种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