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用心如日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知君用心如日月-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八 空馀一地梨花雪(3)   
  时光不能穿越,可一切皆缘于懂得。 
  费丹旭的人物纤弱秀雅,温婉中自有一种缠绵。睹他笔下仕女,总有一种楚楚情状,他一树一石,虽未能深入古法,而别有一种情致与人物相融得完美。这个男人必是深懂女人心的,他的仁女画不只是态肖,而是神似。 
  他画中多以“晓楼”“子苕”款署,子苕是他的字,晓楼是他的号。   
  九 月明林下美人来(图)(1)   
  “梅下开樽”在大隋的天下世界里,亦是这般清明静好。大隋那一段“开皇中”的现实安稳的好光阴,在浮着梅蕊的清酒中看得见闻得到,隋也有了颜色味道,那种颜色即是沉郁的朱砂色,俨然就是孕育着新的国运,成就着辉煌大唐的底色。大唐开国,那厚厚的色一点点晕开,到了开元时最为明艳,染就了沉香亭畔一园夭夭灼灼的牡丹。 
  隋文帝中期,也是盛明的世景。文帝开三省六部,推行均田,使隋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生产稳定,官清吏明,人民饶足。衣食器皿于民间,宫室于朝堂,寺宇于深山,皆有深稳的世风日景。就连官宦的贬谪调谴也全无远迁悲离之感,清逸如良辰美景,似是高士出游一般有无尽的逍遥意思。人活于世原来随处即是风景,人在天地间,凤凰麒麟宛然就在郊野,人与山川河树相邻,一树一林也皆有性情,可与之相晤对语,如大隋的“梅下开樽”。老梅树下,邀月对饮,美人不招即来,真真是“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与月与林邀约,后又得遇欢伯(酒的别称),真是一次浪漫的邂逅,三人对饮欢歌,所以羡煞得美人也来了。 
  隋开皇中,赵师雄调任广东,行经罗浮山。 
  罗浮山景此时正是山横落照,师雄坐于车中,随身携酒一樽,“酒为欢伯,除忧来乐”,边走边饮,也可挡挡这山间日晚的寒气。罗浮山景长林丰草,日暮时分,路至一林,林疏而不密,清风淡雾,松声过耳,时有鸟鸣啁啾,动静之间皆有情致。天色渐晚,仆人停车于林中,赵师雄已然醉卧不醒。 
  恍惚间,他看见前面有一家酒肆,酒旗在暮色里迎风而动,酒肆旁边有一精美的屋舍,门口站着一个女子,正含笑不语,如送如迎。女子素服淡妆,见师雄过来,便走上前,盈盈与语:“天寒日晚,官人何至于此僻陋之地?”女子张口,香氛便如雾一般弥散开来,只觉清芳袭人。师雄木然立于此,注视着眼前姝丽,这女子祛下珠环翠绕,天然一段风流韵致,宛然即是仙苑中人。女子粉颈低垂,又笑说:“我家即居于此,前有一酒舍,离此咫尺,君如不嫌,可进去一叙。”师雄惊异于荒僻处原有如此温柔锦绣的人儿,心随魂飞,不由自主跟着女子一前一后进入酒舍。酒舍清洁修整,竹户荆扉,花木扶疏。师雄随女子来至舍后小轩,轩有一匾,匾上书有四字:天香毓秀 
  女子请师雄上座,有侍人献上茶来,茶毕又搬上酒馔。席上杯盘精致,全非凡世中所见,师雄纳罕,疑为幻境。但见女子朱唇轻启,那一种芳气长绕于身,又怎会是梦。桌上伊人的绣罗帕子上明明白白绣着四时的回文诗,春日为: 
  艳花吐枝红倚雨,柳烟垂线绿迎风, 
  霞生还汉东升日,月落间窗北近松 
  …… 
  师雄还未看完,女子急急收了帕子,含笑说:“本是东施效颦的寒鄙之句,惭愧不能得好语,君莫笑我。”师雄但觉词意清丽,用语婉俏,不禁称赞不绝。女子邀师雄赋新诗依韵相和,师雄遂赋一首: 
  天冷夜清霜满野,月寒风冷雪迷城。 
  醉红烛影深闺静,淡白梅香暗阁清。 
  女子大悦,赞说:“两韵并成,真真难得!”两人开怀畅饮,笑谈天下诗文,互引为知已。师雄便将其仕途官场忧患事细细诉于女子,女子软语相解。师雄观其见识态度不似凡俗中的闺中女儿,情不自禁执其双手,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女子三分酒意,俊眼微佯,师雄情之所至不觉抬手抚其眉眼,女子亦抬腕为师雄抿发正冠,但闻一股幽冽之香从女子袖间冷然而出,师雄伏首而嗅,几欲晕厥。 
  款款恰恰,窃窃絮语,不觉夜已过半。师雄问女子姓名来历,女子说:“妾姓梅,岭南人,蕊为小字。”师雄也告诉女子,他此行是为赴罗浮任上。梅蕊后又招唤一绿衣女子前来歌舞助兴,珠翠绮丽,绿衣漾漾,师雄与那女子边饮边击节而歌,真是畅快至极。   
  九 月明林下美人来(2)   
  不知不觉天将微阑。梅蕊下榻即要告辞而去,师雄醉意迷离,但见佳人衣袂悉挲,语含怨忧:“君此去恐相见无期,功名禄利不胜扰烦,君雅人,亦达观人,功名远近得失本是命分所定,观君形迹,亦并非仕途中人,人固有命,一切不能强求。况混于经济,也不过逐队随行,吃三场冷饭罢了。愿君早早悟醒,不令烦恼。倘或因事再来此地,当不吝一见,妾之心愿足矣。”语毕,倏然消匿。师雄苦留不住,怅惘中伏桌而眠。 
  不知过了多久,师雄醉醒,但觉风寒相袭,东方已微微泛白,明月既坠,唯有参星横于天际,起视四周,并无酒肆屋舍,眼前唯有一老梅树夹道而花,香溢四野,梅树上有翠衣鸟啁喳着与师雄相顾相望。 
  师雄绕梅树一周,轻扶树干,清风拂过,佳人影渺,寂寂空山,唯剩一树粉花瘦蕊,疏枝横斜,师雄惆怅不已。 
  昨宵庭外起歌声,知是梅魂与鸟魂? 
  师雄不以为是梦,醒来之时,依旧馨香满颊,师雄唤醒仆侍,继续行路,他坐于车中,回望梅树。正如佛语所言,一切如梦如幻如影如露亦如电,何为影何为真,何为梦何为幻。师雄梦中所见伊人,分明吐气如兰,与他相顾热语,醒来之时亦有梅花暗香盈袖。 
  若然一梦,伊人言语怎会犹在耳边?若非是梦,又为何只剩清芬一缕,而不见伊人踪迹? 
  人在人世,树在林间,意中事眼中人原也是无生无灭,不增不减,一切不曾得过也不曾损失过,何故伤怀。车中小憩,没有贪嗔妄痴之念,日间到不得的地方,梦里能到得,梦里到得,也不落一个妄字,行走坐卧,触目遇缘,一身一心皆是真。 
  车子在空山的清晨中轧轧而去,这山中的静好,梦里的梅姝,可否还在明晚的林中月下捧着香暖的酒逐梦而来。可这算不算又起了痴妄之念呢。言我心声,不堕即好。 
  因如是,缘如是。 
  暂把执着之心息掉,原来梦里也会遇见美人。心净天地即净,迷悟在心,不在身外周遭。正如与那梦里的伊人因爱生昵,彼此原也不曾亵渎。   
  十 乌啼白门柳(图)(1)   
  君歌《扬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李白《杨叛儿》 
  古人送别有折柳相赠的习俗,取其谐音,“柳”实则为“留”。长驿相送,君歌起“扬叛儿”,妾端起新丰酒,今日以别,再见无时,妾本无随君而去的奢望,只是再回长安时,定要记得这白门的柳曾为君折。本就是离情正苦,怎忍柳浓叶暗间有啼鸟切切相唤,怎忍舍去博山炉中沉水一段香。这任人攀折的白门柳,何计留住意中人。 
  白门,原是南京的旧称。刘宋都城建康的宣阳门又名“白门”,南朝民间情歌常常提到“白门”,“白门”一语充溢着六朝男女相思相别的浪漫,古时金陵城靡丽繁华,山温水软,文人名士在此寻胜游宴,其间月地花天,舞衫歌扇,六朝金粉之水淌淌不绝,婉衿即是这金粉世上白门的一枝柳。 
  每日晨起,婉衿屏弃铅华素面乱发倚于窗前,她肤白发乌,其秀在骨,丰神秀逸如梨花倚雪。清晨的白门,人声未起,窗外的淡雾笼于江面,婉衿人在清寂中,遥看远处人家依依墟里炊烟,有感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遥想着夫妇相随的布衣人世。 
  偶然一日,这画楼高阁重柳深掩的佳人面,却被一公子窥见,于是过得门来寻访,才知这女子名唤婉衿。公子翩然蕴藉,行动处自有一段倜傥儒风。初见公子,婉衿与之相对而座,低头不语,心中莫名其妙地有一种心意慌乱的怯,她能感觉得到他举手投足间有一种逼人的气度。眼神温和宽厚,那种宽是将她整个人整个心都包得住,一下子使她无处容身无处躲藏,她的坚强冷峻顿时化作绕指柔。她阅人无数,竟不敢抬头看他。她只是盯着他放在桌子上的那把折扇,看他扇面上题的八个字: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公子也环视四围,室内所陈仅是墨宝笔床,桌上也不过诗书数卷,拓碑几本,全不见脂粉色。公子看她也好似故人相见,有千言万语一般,但话到嘴边,也不过温温吐吐地说些零碎家事。很少有人这样珍视地问她的来历,她从来也不屑说,可是此情此景,千头万绪心意难平,却有一种诉之不尽的委曲。 
  婉衿本是吴江同里人,她七岁那年家乡遇寇乱,父母携她逃到金陵,后家计无着,将她卖于乐坊。她只记得一个模样齐整的中年女人把她从母亲的手中拉走,临走之时,母亲嘱她跟着那个女人可无饥无寒,说完头也不回地转身而去。这么多年,她只记得母亲的手重重地抓住她的感觉,每每想起,只觉得亲人在际的温暖踏实。 
  这些话在心里闷了这么久,她不知对着谁说。今日一吐心曲,早已泪水涟涟。 
  公子怜她,温情相望。 
  她抬头颤颤地问君自何处来? 
  公子本姓吴,父亲在金陵为官,本是随父宦游读书,昨日晨起打马从楼前经过,抬头偶见婉衿悄然隐于窗后,自有一种优柔妩媚,今日无事便特来寻访。两人说话间又怃自无言。沉吟一会,公子见她窗下有一把古琴,婉衿会意,她打开小鼎燃上一炉新香,室内顿觉清雅,婉衿坐于琴架前,从容抚曲。一曲《柳青娘》哀怨缠绵,如怨如诉。婉衿自弹自怜,琴意合于事亦合于时,不禁数度泣下。公子站起身,缓缓踱过去,伸手将她的纤纤十指轻按于琴弦之上,琴声才嘎然而止。 
  婉衿停了停,继而又别翻新调。 
  那郁郁的琴音从静默中而生,抑扬沉厚,疏淡寥廓,空若太古。厚重处如人行于古时边塞,俯仰今古间,不知身在何时何世,唯见秦时明月,汉时关山。低徊处,又如美人识得英雄,无尽衷肠心意风中低诉,幽幽怨怨,缠绵不尽。 
  公子静听琴曲,感怀自己年逾而立,书剑飘零,空有一腔男儿志,仕途邈然一线,家业全靠父亲支撑。不禁感怀世事,望着窗外迢迢的天涯大道,空自惆怅。他惊异于一个闺中弱女子怎能翻出如此声意雅正之调,不禁抬头重新审视眼前佳人。见她人已沉于琴,浑然娴和,心中多少曲意悲情,尽在指尖轻拨处。她眉宇之间时露清旷,没有了戚戚怨忧。   
  十 乌啼白门柳(2)   
  他花朝月夕这么多年,这样的女子真是鲜以见得,怜惜之情油然而生,他让小婢取出笔墨,在那把折扇上瞬间点染了一幅水墨山水,在一段琴音中聊写胸中臆气。琴声未落,已是知音,他真想此时此刻就拥她入怀,使彼此不再孤寂。 
  一曲终了,公子将那把折扇送与婉衿,婉衿见扇上几笔淡墨,山水远树却意蕴深厚,不觉心中更是惊喜,视为至宝收入函中。两人剪烛窗前,娓娓絮谈,东方既白,这一刻光阴草草,巫山之梦都是多余。公子归后,梦魂相牵,读书之暇便来寻婉衿,只有婉衿坐在他的眼前时,他才会感觉世事清明,只有她的琴音琴语才能祛除他心中的燥,他是一日也不能没有她了。婉衿每日也翘望郎归,竟茶饭少思,人清瘦得越发弱不胜衣。吴公子允诺婉衿,待他及第之后便将她二人之事禀于父母高堂,现在秋试迫于眼前,只怕说了也是无益。 
  但后来公子父亲还是知道了他日日涉足白门,便严加管束,不许他跨入此地半步。父命不能违,公子无奈,便时时遣人送来一些古画、玉环、湘管等雅闺之物,聊表寸心。那日婉衿打开他让人送来的礼物,却是一柄湘扇,上面有诗: 
  鹧鸪声里雨和烟,极目苍茫水接天。 
  到此欲归归不得,扁舟兀坐日如年。 
  下面小字:风雅如卿,当留作红闺雅伴。 
  这样相知相惜的一份情意,世间哪里还有?婉衿涕泪交流,但知他家教甚严,却不敢多行一步。 
  吴父见公子神形恍惚,倦意读书,便责问仆人,才明白原与白门一倡女苦恋。后来吴父决意送他回乡里静读,不让他踏足金陵,临走之日,公子脱空与婉衿告别。婉衿深思苦想二人之事,终怕因自己而断送了公子前程,便决意狠心相拒。公子来时,她站在门前字字清晰冷冷然告诉他说:“青楼之中哪有情意绸缪,君留恋烟花,不思自立,一误再误,自兹以往,妾不愿继见君,亦不能终事君,此间君亦不复再来,更无复以妾为念。”说完回房,紧闭房门,无声掩泣,任长泪双流。 
  公子立于门外,见她如此冷意霜心,心中大恸。本就内心有结,几次落第使他欲立而不能立,自是一番心酸,哪还能承受心上眼中人如此出口相侮。公子心意顿凉,见她屋门紧闭,踌躇良久,便回身而去了。婉衿知道她已伤得他很重,待他走后,卧于榻上,知再见无期,啼泣如雨,气噎于喉。公子也心受重创,即日挂帆归故里,埋头苦读。 
  公子走后,婉衿甘做仆仪,从此闭门谢客,忍着冷遇,寄身白门,为得是有朝一日,苍天开眼,再见公子,当面诉诸真情。 
  数年过去,公子已及第并在浙省为官。他每每想起婉衿便觉得有什么尖尖的东西在心里扎了一下,说不出的幽怀惆怅。一日他与友人放舟西湖中,有一只小舟掠船而过,舟中有一丽人,迷离烟霭中,一顾惊动心魄,那丽人宛然就是婉衿,公子急急出舱问对面舫上人,只见风灯零乱,相去已远。公子颓然坐于舟中,心意芜杂,若有所失。 
  公子闲来无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