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用心如日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知君用心如日月-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知夫妇原是琴瑟,这根管弦对于他永远不会调得正。奈何她为樊姬,他却不是楚庄王。怜她满腹经史之略,却无人赏,每日里倚窗空嗟叹。这“纨扇”从班婕妤始便是一个“怨”字。 
  这把扇子在李思训的《九成宫纨扇图》里见过,在杜牧的《秋夕》里,这把轻罗小扇在大唐的深宫里扑着流萤。天阶的夜色已凉如水,坐在宫门前高高的台阶上的宫姬,不忍回屋,那银烛秋光冷画屏是孤衾的寒。抬头望见天河澄澈,织女正对镜理妆。这世间凡尘竟不如隔着宽江阔河的天人,一年一度有鹊为桥、佳期欢会来得真切,让人有念可想。 
  班婕妤才情满腹却懂得隐忍,世人总觉得她是这样地委屈,几千年来便一直对她有一种疼惜。她已成典范,秀士文人想起她,总也有一怀说不尽的幽柔爱怜意: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这是明唐寅在《秋风纨扇图》上所题。唐寅生活于明中期,明中期的人物画题材已经有所开拓,出现了一大批画风清新隽永的仕女画名家,如唐寅、仇英、郭诩、尤求等。 
  唐寅一生命运堪嗟,青年时因为受科场舞弊案的牵连而入狱; 而后又在一年之内亲人连丧,唐伯虎身心重创从此心灰意冷,绝念仕途不问庙堂,终日徘徊画舫歌舞榭。也因于此,他活活泼泼真实地生在民间,没有士大夫的虚和板,满腹才情调侃这世间炎凉,亦庄亦谐间有着化愁苦为戏谑、化绝望于淡然的风流。他的这幅画虽说还是那个纨扇女,可是你看,他在对她说什么呢:“没什么,没什么,大家都一样,活在这俗世,一样的都逃不掉这‘秋凉见弃’的命运,你不过用你的才情放大了你的哀愁罢了。”唐寅是一个心意极柔的男人,他懂得班婕妤的苦,所以他劝慰她,劝慰着所有“高城望断、阑干拍遍”的闺中痴绝粉泪人儿。若班姬有知,会不会冲那江南才子掩口莞尔,把这噬心噬肺的愁和憾化解得平民一点,淡泊一点,洒然一点。 
  明唐寅笔下的纨扇女子孤寂中有了一点点出世的淡泊,正如他诗中所言:何岁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唐寅才名满天下却生不能仕,他的愁他的苦只好用“风月”化解。他用宛如歌谣一样的白话,参透天语。同是失意人,他更懂得。 
  自古好花好月知多少,可弄月吟花有几人? 
  自是花自怒放月自明,几人解得风情。如同这纨扇的愁,又有几人懂得几人怜? 
  这皇宫的夫妻是相见难的怨,人间的夫妻是常厮守的倦,这千古爱欲,几人畅意?谁人又能济世悬壶开一剂良方,除却这红尘俗世的病根。   
  二 争如我解语花(图)(1)   
  是什么样的女人让一代英武有才略的盛世君王爱得上,且爱得如此痴狂,爱到日日看不足。看到钱选这幅画时,我一下子明白了,画上唐明皇勒马频频回头看玉环的眼神,平静安祥里有一种已骨血相融的至亲的柔,就连那玉环也全无艳冶浮浪之态,更像一位要去归宁省亲的妇人,平静地接受着一切而不心惊,她只当这是凡人家事,她坦然得让人嫉恨。 
  也唯其这样的简静,才见人世夫妻的大信,此信如天如地,昭昭于世,不可亵渎。 
  她不当他是明皇,不当他是英雄,他只是她的三郎,她也不是识得英雄的人。他也不把她当作妃,她只是他的玉环。唯有这样没有负累的爱才得以长久。哪像汉宫的班婕妤,饱读诗书,皆为所累,到头来跟自己的夫君同乘一辆车的勇气都没有,苦了自己也怠慢了另一颗正热络的心。玉环与隆基以他们的方式选择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玉环娇俏解语,隆基满腹才情,且他亦有足够的能力爱得起他的儿妃。 
  他们更像是一对富贵的民间夫妻,跟现实一样的真实可信,宛然触手可及。图中娇客脸上全是志得意满的从容祥和,手握着泼天的富贵荣华去觐见岳翁。回头看慵懒的妻娇怯被侍女数次扶于马上,也迎来了他数次的转头回望。心里全是温情如水的嗔与怜,他两手按膝凝眸注视,心中的担念写在了眼神里。时时惊痛树上飞花落下都会伤到玉环的三郎,恨不能下得马来,抱起那“海棠酣春睡未足”的可人共骑而行,心里才踏实。 
  胯下那匹名满天下的良驹名字叫做“照夜白”,它温和盘旋,跟他的主人一样有着大唐风神垂范,也一如英雄呵护着美人在那里沉吟着等。 
  玄宗有两匹最心爱的胡种宝马,一名“玉花骢”,一名“照夜白”。这两匹马均来自西域的大宛国。大宛国在中亚深处,那里草原广漠、山峦跌宕,所产之马均意态雄杰、筋骨矫健。唐时宫廷画家韩幹喜画玄宗爱马,杜甫曾指责他画肉不画骨,使马的雄豪意气凋丧了,可是那个大唐已繁华了那么久,边关无战事,那马日日养于深宫御厩,再神峻也失了体态。但观韩幹“照夜白”虽膘肥无骨,但依然有“骨力追风,毛彩照地”之精神。大唐势雄,马也心胸宽豁。只是这身膘肥劲骨更喜欢在燕支山下的高域雪原上跑沙跑雪独嘶吧。 
  画上十数人,眼里唯有一人。只是这御侍们的注视,却只在眼里不在心里;曾经“三千初击浪,九万欲搏空”的隆基,今昔已褪却往日英雄颜色,有的全是人世的平凡与儿女情长的痴。御侍们看在眼里,讽在心里,脸上挂着的歆羡中带着几许嘲意的笑。 
  且喜元人钱选笔下的仕女已不再丰肥浓丽、肌胜于骨。钱选,浙江吴兴的大才子,与赵孟睢⑼踝又小⒛灿α⑿ぷ又小⒊绿煲荨⒊轮傩拧⒁κ讲⒊啤拔庑税丝 薄K幕缫韵改寮ぃ诱夥堆罟箦下硗肌房杉浔柿ΑM贾泄箦糙籽胖拢叹蚕巳酰汛忻飨运我岳次娜说纳竺狼槿ぃ逑粤巳寮宜秤枧缘娜烁窆邸H羰茄铄蹲常颐窃趸嵯胂蟮贸觥氨坏自а臁⒔庥锘ā保俊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又是一个昼长风静的五月五,帝携贵妃与嫔女去兴庆池避暑,隆基与丰体的玉环白日贪凉寝于水殿中。看到宫嫔们倚槛争看雌雄二鸂鶒戏于水中。明皇在绡帐内拥着贵妃说:“争如我被底鸳鸯!”即便是上天入地,这份温情哪里能寻得到,只愿与你这样常相厮守,才不枉今世为人。 
  八月丽秋,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游宴吟赏,左右皆叹羡白莲的亭亭出水丰姿娇媚。可是隆基不看白莲只看人,他指着贵妃,对左右众人说:“争如我解语花!” 
  哪里就能与我的玉环相比呢,日日对人如对花,夜夜相伴私语而眠,彼花怎与此花同。 
  玉环虽无班姬之才情,她却有她的方式。“被底鸳鸯”“解语花”道尽了明皇的恣意深情。 
  她这个本色的人间女子,只愿与三郎配成俗世的夫妻,只这份平常的珍重,便感动了那个在宫闱动荡的浪尖上舞了数十年的经世安邦的男人。   
  二 争如我解语花(2)   
  隆基为武则天的孙子,李旦的第三子,在他刚刚记得人事时,就领略了奶奶的手段。他九岁那年,他的生身母亲德妃窦氏,被武则天毒杀。 
  景云元年他二十六岁,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中宗拟篡位,隆基乃与太平公主于庚子夜率七百人诛杀韦党,因功被立为太子。 
  太极元年他二十八岁,皇帝传位于他,可是太平公主,那个曾经与他肝胆相照的姑姑却容不得他了。一日,他得密报,太平公主将于六月初四作乱,他又不得不提前出招,在前一天的夜里,平定了这场叛乱。他得让他姑姑死,他不能手软。第二日,太平公主被赐死于家中。只是那天的夜跟那个庚子夜那么的像,只是心情纷扰得如一天烁烁繁星。 
  从那天起他铁起了心肠,他是大唐的明皇,他必须担得起。 
  他躬勤庶政;知人疾苦,是他用有力的手扳住了滑向深渊的大唐这辆曾经华美的车。 
  想他是倦了,他厌恶那些在宫中弄权的女人,他本是禀赋多情柔善才子。他想释放他的另一面。尤其是在武惠妃殁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情了搭理那些纷扰缭乱的政事。 
  玉环这个全无心机的合适人儿,出现在了最合适的时候。唐明皇遇玉环时已五十一岁,一个皇帝文治武功打磨天下,该经历的他全有了。史书上说他“少时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他二十八岁称帝,做了富贵皇上几十年了,而“知天命”的年纪,想也不会老到哪里去。 
  且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享受生命。是那国色天香的玉环,天生富贵命无意中闯到了他的这个圈子,就这样恩爱地过上了仙人一样的日子,不知多少年。 
  人们眼见不得他们的恩爱,便放大了这段情。 
  大唐的明皇五十岁之前的岁月是亮烈峥嵘的,不然也没有这段“稻米流脂粟米白的”开元盛世。杜甫的诗描述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富庶,更是一个治世的和谐,他说“九州道路无豺虎,远游不劳吉日出”,人们财粮富足不为衣食奔命,远游也是惬意的悠然,得选个良晨吉日,因为九州富安,海晏河清得不出盗民贼子, 正所谓行者万里不持寸兵。“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商车熙来攘往,班班地运来细腻柔白的齐国的丝绢、鲁国的缟素,于是女人们才有云想的衣裳。男耕女桑经纬相合,才有那沉甸甸的家道殷实的日子。 
  昔日学士苏颋口中的“游盖飘青云”也是有典故的。那年长安春时,正是游园的好时节,百官宫人,丽服华盖;看到树树繁英,苏颋张口成诗“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明皇看后,嘉赏甚高,在时人羡艳不已中,明皇亲手在他的巾子上插了一朵御花。这春光好美;正吹着如扇的花风,有成阵的柳烟氤氲。一如隆基的心情。 
  春风得意时,花草树木皆含殷殷笑意。 
  可是,得了一个玉环,爱了她一场也错了吗? 
  他做什么都是一个痴,治天下时他眼中无他物,便痴治了一个开元盛世;爱一个女人便也爱得痴绝,爱得男的费了耕,女的费了织,四目相对间目中无他物,荒凉了这万里大好的江山。 
  这个男人至情至性,岂止让一个玉环颠狂。 
  看着钱选的画,宛然沐着大唐的风。 
  自古英雄美人有几人善终?他们在一起恣意爱恋了二十年,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日子,那是天都妒的日子。她在遇到他的所要岁月里把福已享尽,这样的结果是天意,但她不悔。这人世原是这么公道,清理账簿的日子就是大限到来的日子。 
  只是这年八月十五的月圆之夜,太液池旁望月之时,将再也见不到她的身影,那池畔的望月台还没有筑好,来年望月之约将永不能践。去年的月圆凭栏夜,天篮得幽邃,夜色如水,周围寂寂无声,耳边蛩声四起,秋意渐近,她瑟瑟地偎在他怀,看到风动树影有一支鸟扑楞楞单飞而去,她莫名的有点怕,她或许已隐隐约约觉得哪里不对了。她知道就这么被他拥着,背后是宫姬嫔妃岂止三千女人那一双双妒恨的眼,如此良夜深沉她听见了她们的诅咒。他看她不悦,以为是那树影飞檐挡了视线,赏月不能尽兴,便即刻吩咐,叫人修建百尺高的望月台,希望转年八月中望之日,站在高阁一览天上宫阙,窃窃与天人对话。她再也忍不住,哭倒人怀,他拥住她,指天为誓:   
  二 争如我解语花(3)   
  “我愿与玉环生生世世为夫妻,不离分。” 
  相距不过数月,言犹在耳,今日转眼已成空。是大唐的福都被她享尽了吗,才有今日的禄山之乱,潼关不守,帝幸成都,才有今日这六军徘徊持戟不进的马嵬驿;才有今日这条绝命的白绫。 
  “世间已不能容我,我的命若能换回三郎的昔日江山,虽死无憾,三郎保重…… ” 
  三郎早已掩面退却泣不成声,那个潞州指点大唐江山的少年英雄已不复见一点影子!良马知人心,也痛得嘶鸣着在原地踏踏回旋不肯离去,眼见得人间这创不过去的生死关隘。天也绵绵而泣,细雨如织。 
  等隆基再回首时,只看到了一支孤零零的花钿躺在雨里,一如玉环。那钿是玉环册封为贵妃时明皇亲手所赐,名字叫做“金步摇”。 
  六军在前,他仰天长呼“九龄安在!我听九龄之言,不至于此!”他在马上索长笛而吹,曲成,潸然流涕。张九龄为相时,曾于开元中预察安禄山必反,密奏玄宗诛杀他,岂料玄宗大怒,不久九龄遭贬,郁郁而死于谪任之地。今日玄宗呼嚎,张九龄已长眠时久。玄宗怅然涕泣不止,遂做《谪仙怨》,以悼九龄。思之,悔之,念之。 
  奈何隆基彼时早已不是英雄,思良将何为?!只是这《谪仙怨》满耳孤凉,感动了世人,从此广传民间。 
  雨下大了; 丢了玉环的明皇西南入蜀,经过一个斜谷栈道,雨中闻铃,铃音与山相应。帝念玉环,采其声为《雨霖铃》曲,天地荒蛮,相见无望,四顾凄凉,以曲寄长恨。《雨霖铃》曲牌遂由此始。 
  历史若能重演,玉环若能有如此心机与胆力作最后一博,不知可不可以挽住一切: 
  马嵬坡前她看到三郎痛得掩泣的样子,她奔到他的马前扶了他的马辔,告诉他,她也一样痛一样舍不得。她要说服他,让他放弃这风雨飘摇的末路江山,雨中与她并骑而去,从此离了这既爱又恨的大唐长安城,安于一隅,做生生世世的二人夫妻。她们还没有爱够,还没有活够。 
  是他身边这些公卿将相让她明白,多少天意人事、大唐气运原本是担在她一个弱女子的肩上,真是笑话!盛唐已怒放在开元的治世中,气数凋零,终将萎谢。会做女人会为人妇难道也是一种错误?怪就怪在她没有摊上一个好哥哥,若杨国忠善谋如张九龄,谁又能阻碍了她与三郎恩爱万年。 
  “照夜白”喷着咻咻的鼻息,亦或明白: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这宝马与主人生死相托、缘份一场,结局也不过如此。它一定能感觉到缘尽将散,终要各归来时路。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