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 第2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钱对于商品社会中的人来说,它如同贾宝玉脖子上的“通灵宝玉”,一旦失却就六神无主。金钱往往是衡量人格高低的天平。何广位为养活一家老小和塞饱那“橡皮肚子”,比常人更需要钱去购柴买米。建国后,他也并非没有发财的机缘,但他坚持不取昧心钱。他虽为猎手,却不愿杀生,每当抓得虎豹,总是卖给公园。50年代初,捉一只老虎给公园,出价不过300元,一只豹仅80元左右,如杀之,将皮、骨分别卖给皮货商和药贩子,得钱往往高此数倍。1972年,何广位率全家定居孟县,仍以狩猎为业。野生动物法颁布前后,常有动物掮客来孟县,出高价让何广位父子去猎豹,一开口就许以3万、5万。何广位不是那等见利忘义、因私弃公之辈,他将猎得的猛兽,悉数交给公园。国家严令禁止捕虎猎豹后,何广位让其长子就地务农,他与次子虽仍逸之山林,却改以采药为生……

  何广位这等伸伸拳脚就来银子的汉子,一生竟没有让金钱的利斧、色欲的魔爪在心灵上留下过印痕,实属难得。

  面对凶狠的猛兽,何广位手到擒来,称得上“力的公平竞争”;可面对某些道貌岸然的人,何广位却常常步履艰难,如同西瓜碰上切菜刀。80年代末,某县公园约何广位老人去山西某地逮狼,结果捉得的3只狼换来的钞票,竟远远不够各路关卡索要的费用。两年前,何广位让其子何振湘携带数年中在滇、川、陕、陇及青海等地的深山里采得的虫草等名贵药材,到河北安国药材市场出售。为证明药材真伪,老人先让其子赴京找有关部门写了认定书。谁知,这些价值20余万元的药材,竟被当地市管人员以假冒为由,统统没收,连收条都不打给。何振湘悻然归家后,与老人计议,决定到法院申冤报屈。村中有一在全国最高法院工作的干部,老人让振湘晋京探寻。那同乡说,跨省份的官司打起来难,从全国范围说,此乃一小案,需从县、地、省法院逐级审理,若判不了,方可由国家最高法院裁决,要想折腾出个眉目,少说也得两年……老人听其子讲罢,喟然长叹:“能与虎斗,莫与人斗,有些人心比狼狠,咱还是‘吃亏是福’吧……”

  老人与我谈及此事时,眼神里露出几丝无奈,几丝悲苦。老人那不屑与人斗的话语,在我心中涌起几多惆怅,几多愤慨……

  倘若商品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人格的沉沦为代价,如果高尚必须迁就和宽容卑鄙,那无疑是一个民族的巨大悲哀。

        六

  老人从“远古”走来。

  老人从大山深处走来。

  自古仁者长寿,老人一生与病魔无缘。老人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却舞动着生命的大彩练,作了一首人生大境界的诗。

  现代文明的曙色终于恩被于这耄耋老人。老人成了孟县人的又一骄傲。县上每月给老人一定的生活补助,武桥村每日向老人提供白酒一斤。老人含饴弄孙,尽享天伦。每有公务应酬,老人总是轻身捷步,欣然前往,投向老人的是一片敬佩的目光。

  近闻,视“时间为生命和金钱”的广州客、深圳人,从当地晚报上看到有关老人的报道后,纷纷前来晋谒。是哪种“磁场”引来他们,我很难猜度,但有一点可断定,他们来这里,不是为淘金……

 

Number : 9186 

Title :当铺

作者 :深雪

出处《读者》 : 总第 175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中国香港

Translator :

  

  中年男人拥有一间当铺。

  它位于繁华大街之尽头,人车往还,尘多烟浓。但当铺的一角却出奇的幽静,尘不进烟不熏,阵阵爽心凉意。这间当铺的出现,仿佛只是偶然,抑或只是一种幻觉。

  但站在柜台后的男人却是实实在在的,你递上有价值的东西,他会把一叠厚厚的纸币推到你面前。本来现今社会经济发达,只要肯努力,没有找不到工作的道理,太平盛世,要愁的不再只是温饱。

  按道理,当铺的生意应该很清淡。

  无论时势变得怎样,经济状况如何,它总有一定的客路——

  因为,它收受的不只是金银铜铁,它收受的是一切你愿意当的东西。

  这一天,中年男人准备了一个直径8寸的玻璃瓶。他用高温把它消过毒后,以备下午使用。

  中年男人想,那个客人今天必定会再来,他每一天都在等钱用。

  他已经卖了他的股票,然后是公司,继而是汽车、古董、房子。3个月前他还卖了妻子、女儿,然后又卖他的儿子。

  中年男人一直注视这人的存在。他计算过,这人会在破产后第47天来和他交易。

  果然,他准时来了,带着一身一心的落魄。

  下午3时,当铺的门被推开,破产的客人举步艰难地走进来。

  他面容憔悴,头发斑白,而且,左手和右脚没有了,被整齐地砍去,留下空空如也的衫袖和裤管。

  中年男人让他先开口。他说:“我还有什么值钱的?”

  中年男人对这等情形司空见惯,淡淡地说:“没有了。”

  客人露出悲痛而绝望的神色,提高了嗓门:“我把我的肾、肝、胆和左手右脚都当了给你,如果不是你一件一件压我的价,我哪会变成这样子!”

  中年男人怕烦,打断了客人的话,干脆告诉他:“好吧,你还要当的话,便当掉你的心。”

  那人一听,余下的一只脚忽然软了下来,他跪在地上,崩溃似地嚎哭起来。

  3个月后,客人的债还清了,他拿着一叠当票,再次走到那沙尘不侵的角落,可是当铺却是重门深锁。

  他抓在手里的一叠红色纸片,忽然变成白色,纸上的字也突然消失。

  他张大了口。啊,典当了的赎不回来了。可怕的是,他连心也当了出去。

  噼啪一声,他顿觉体内空空如也,人如橡皮,软软地滑落到地上,把一切都典当出去的人终于正式死掉了。

  中年男人不记得他经营这所当铺有多少日子,心想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年吧!

  客人拿来典当的东西不外是心肝脾肺肾,又或是脑袋和性命,他收惯当惯,从没余下多少恻隐之心。

  只是今天,他忍不住对那个16岁的少女说:“你好好想一想吧!”

  少女却是固执非常:“感情是最可有可无的东西,不用考虑了!”

  中年男子摇了摇头,“我宁可人当掉你的肾,或者你一双耳朵的耳膜。”他翻看了一下他的电脑记录,又说,“不如这样吧,我们现在正缺少一把长发,如果你需要钱,开高点价钱给你……”

  谁知少女却说:“我知道感情的典当价值高,仅次于最心爱的性命。你知道吗?我当了感情给你,这一生便衣食无忧了。”

  中年男人便只好带她走进密室,让她对着仪器倾注下感情,然后看着她麻木地离开。从今以后,喜怒哀乐将会与她绝缘。

  中年男人望着她的背影,不禁心头一酸。他知道她今生将过得犹如植物人似的。

  不知为什么,他对少女总是念念不忘,不是出于倾慕,而是他真心希望有朝一日,少女会来赎回她所抛弃的。

  他清楚地知道这有违他的经营之道。千百年来,他把客人的器官、手脚甚至自尊、成就,乃至家庭、生命,一一在保管期间卖断给别人,以求新鲜热辣,得一高价。

  但少女的一片感情,他却珍而重之地保存着,放在密室的保险柜内。

  虽然纯真的少女感情价值连城,但动了恻隐之心的他宁愿少赚一笔也不肯出售。

  也不知过了多少日子,他不停地把客人的眼耳口鼻及手掌大腿智慧福气收进卖出,夺取了别人身上的,巧妙地放到一掷千金的买家手里。

  当铺开门关 门,就是不见那要钱不要感情的少女的影踪。

  渐渐地,他有点厌倦这收收卖卖的营生。

  这阵子,中年男人心情特别愉快,每天总是笑咪咪的,对客人也特别友好和气,脸上的神情无时无刻地充满期待。

  转眼,过了许多许多年。

  当铺来了一个客人。

  那是位60来岁的老太太,衣着洁净朴素。她抱着皮包在当铺外犹豫良久,才轻轻走进。

  老太太看到柜台后的中年男人,说:“真的一点也没变,这里依旧幽谧,一尘不染,而你,和50年前一个模样,现在,我比你老了。”

  说完后,老太太递上当票。

  中年男人一看,过去数十年的种种记忆一下子浮现起来。这老妇人就是50年前那舍弃感情的少女,只有她有权拿当票回来赎回她曾嫌弃的。因为,这当铺拥有者只曾为她一人保留了赎回的权利。

  现在他望着老去的她,却只有心酸和歉意。

  “不在了。”他对她说。

  她平静地问:“不是可以赎回的吗?”

  他望着她,没有回答。

  她再问:“你卖给了别人?”

  他摇头。

  她微笑。

  “这可好,”她说,“这数十年来我吃得好住得好却不知喜悦,父母兄弟逝世,我不感伤痛,有人舍生爱我,我不懂感动。你不知道,这50年来,我从没有真心地笑过一次呢。”

  他垂下眼来。

  “怎么了?”她说,“我付双倍的赎金好吗?”

  他却对她说:“从前,我也和你一样,不会怜悯不会同情更遑论动心。于是,我好奇地把你留下的感情看了又看——”

  老妇紧张地望着他。

  “最后,”他继续说,“我用了你的感情。”

  刹那间老妇身处的当铺由下而上地在她身边蒸发,骄阳下只剩她立在尘土飞扬的大街之上。她不觉愤怒也没伤心,只是呆呆地站着,一如过去50年她麻木地度过了一样。

  此时从天上掉下来一张红色卡片,老妇人俯身拾起一看,居然是张请柬。红底金字这样写着:“店东大婚之喜。”

  老妇人看过后,仍旧是满脸满心的木然,这回她真的不知道,如何装出替他高兴。

 

Number : 9187 

Title :教授骂人

作者 :国防

出处《读者》 : 总第 175期

Provenance :羊城晚报

Date :1995。10。30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维格纳以温文尔雅出名。有一天,他到修车站取回汽车,发现帐单上的数目差不多是原来报价的两倍。

  维格纳结结巴巴地问修车师傅,帐单是不是弄错了。

  修车师傅破口大骂,说那些呆子教授,都是吝啬鬼。

  维格纳照单付款,转身离去,然后再转过身来说:“可是——对不起——请问我可以要你见鬼去吗?”

 

Number : 9188 

Title :谚语的悖论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75期

Provenance :世界文化

Date :1995。4

Nation :

Translator :周义编译

  

    流行的谚语许多是正确的。当它们应用于生活之中时,有些甚至算得上具有远见卓识。然而,假如没有限定条件的话,它们有些也会相互龃龉。比如这一句:“人多打瞎乱”,诚然不错,但人们又会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且看: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三思而后行。

  物以类聚——同性相斥。

  活到老,学到老——老叟学不了新把戏。

  是非只为多开口——学贵有疑。

  变化是生活的香料——静制百动。

  怀疑生智慧——笃信能移山。

  笔威于剑——行胜于言。

  随遇而安——未雨绸缪。

  沉默是金——只干不说傻把式。

  人配衣服马配鞍——成大事者不修边幅。

  树大招风——先声夺人。

  宁缺勿滥——聊胜于无。

  老马识途——岁数不饶人。

  善始者善终——行百里者半九十。

  是亲三分故——祸起萧墙。

  与狗睡招跳蚤——识时务者为俊杰。

  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志当存高远。

  人多力量大——滥交不如勿交。

  锲而不舍——随机应变。

  勤求古训——推陈出新。

 

Number : 9189 

Title :用鲜血印证良知

作者 :张倩  白雪洁

出处《读者》 : 总第 176期

Provenance :北京青年报

Date :1995。11。24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白雪洁,一个多么美丽动听的名字。

  是的,当你初次与白雪洁相识时,你很难相信,就是眼前这位身高仅1。54米的文弱女性,曾用自己手无寸铁的血肉之躯,抵挡住了歹徒的屠刀,以洁白如雪的心灵和伟大的母爱,营救了一位素不相识孩子的生命。当你听完她的诉说,你就会知晓支撑她的是怎样一种精神力量。

  一

    我今年35岁,是鞍山市轧钢厂的一名普通工程师。

  经历了九死一生,1年多前的事情至今仍然历历在目。1994年4月12日,正是北方万木复苏、春花含苞待放的时节。因为初为人母,我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出去踏青,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春光了。平日我总是带着孩子上厂里的托儿所。那几天因为有事,将朝夕相处的孩子送到了奶奶家。两天前,我对拉着我的手舍不得分别的孩子许过愿,今天一定带他到公园看桃花。

  下午5点半左右,我下了厂通勤车。望着马路两边待放的桃花,想着对儿子许下的诺言,我不由地加快脚步。忽然听到路西传来一个孩子尖利的呼救声:“妈妈,快来呀!救救我!”出于一个母亲特有的敏感,我顺着喊声跑去。走近一看,我的头皮一下子就发麻了,身上的血一下子涌到心脏,憋得我喘不过气来:只见一个满脸杀气的粗壮男人正举着菜刀,疯狂地一刀一片血花地砍着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距离20米我看不清那在血泊中坐着的孩子是男是女,只见那孩子的头被砍得血茄子似的,嫩肉往外翻着,一边伸出小手本能地挡着刀锋,一边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