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 第18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也说…“你,可要经常给我奶奶写信呀!奶奶非常想你呀!”

  小侯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奶奶,和他的伯父婶子们住在沧州乡下。后来,那个“冒充”小侯父亲的人,给我写过一封信。信上说,他们队上的一些队友决定,每月凑二百元钱,由他寄给小侯的奶奶。我将信给我们队的队友们传看了。大家也决定,每月凑二百无钱,由我寄给小侯的妈妈……

  从小侯死至今,我们两个油田,两个大队,两个钻井小队的人,除了我和那个人,其余都不曾见过面。但都一直给小侯的奶奶和妈妈寄着钱。小侯的妈妈早已知道了真相。她早已成了我的另一位妈妈似的。去年我还代表队友们去探望过她一次。一个多月前,我收到了老孟,也就是当年“冒充”小侯父亲那个人写给我的信。信上说,小侯的八十三岁的双目失明的老奶奶,既想儿子,又想孙子,想得整天磨磨叨叨的。人们不是总讲八十三、七十四么?这两个岁数都是老年人的“坎”啊!老孟在信中跟我商量,无论怎样,也应该了却老人家的心愿,使她在归天之前,和儿子、孙子,团圆上几天。说他们队的领导,很理解他们,为此提前批准了他的探亲假。我将信给我们队的领导看。我们的领导说…这还用请求?也批准你提前探家。我想,这一路上,能节省几元线,就节省几元钱吧!节省了,不是可以多给老人家留下些么?农村不比城市,就目前来说,几元钱也是钱啊!何况在北京,少于二十元,人生地不熟的,是很难找到地方住的……

  我想寻找到最能表达我当时心情的话,可我当时竟变得口拙舌笨起来。不经意间,我眼中已淌下了泪……

  这些石油人呵,他们是些感情色彩多么奇特的人呵!

  我默默从冰箱里取出了朋友送给我的几盒蜂王浆,递给他,诚挚地说:“把我这点儿心意,也给老人家带去吧!……”

????

Number : 7909 

Title :音乐是一种心境

作者 :周小静

出处《读者》 : 总第 158期

Provenance :《艺术世界》

Date :1994。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音乐是一种心境。

  当朋友们告诉我,他们如何对交响乐、奏呜曲、室内乐一筹莫展的时候,我这样对他们说。

  肖邦让黑白相间的钢琴键轻轻起伏,当清澄的和弦与如歌的旋律从中飞逸出来的时候,你有没有感受到他那一腔柔情?他在向你诉说一个流亡者的孤独,诉说爱情带来的惆怅,还有那莫名的、却永远弥漫 于心头的雾霭……贝多芬让百十来人的大乐队轰然作响,当铿锵嘹亮的号角音调震撼整个大厅的时候,你有没有体会到那股英雄的豪气?他在向全世界宣告人类的理想,人类的力量,他伸出巨大的拳头,猛击在命运布下的锁链上!柴可夫斯基深情地唱起俄罗斯农民的曲调,他是在告诉你,那广袤的土地上,有着多么深重的、三套马车印下的辙迹。舒伯特也把一个独行旅人的背影,悄悄印在菩提树的绿荫间,你看到他吗?别闭上你的心扉,瞧,他们正向你走来,凝视着你的眼睛,握住你的手。

  音乐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境。

  很久以前,人们就懂得,对上帝齐声的赞颂和祈祷,有着多么不可思议的力量,他们的灵魂会因之震颤,也会因之归于安宁。于是,在一座座或简陋如石窟、或华丽如圣殿的教堂四壁中,回荡起和谐庄重的歌声。但如果步入今天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堂,你可能会惊异地听到迥然不同的祈祷和赞颂强劲的律动、狂热的嗓音、混杂着爵士乐的布鲁斯音调……人群也不再是低头下跪、喃喃念诵的人群,而是无数向天空挥动着的黑色的、白色的、黄色的和棕色的手臂,是无数张渴望自由和欢乐的、热切的面孔。巴赫在他的赋格曲中,以美妙的和谐、均衡、严谨体现了建立秩序、树立权威的“巴罗克”时代风貌,他引着你走进的,是宏伟壮丽、坚固精巧的殿宇。而柏辽兹却用《幼想交响曲》中狂热的音浪裹挟着你左奔右突,直到古典的形式扭曲、变形、坍塌,然后,听他高唱挣脱灵魂桎梏、摧毁旧日城堡的浪漫主义赞歌。……循着音乐之声,不知不觉中,走进深邃而迷人的历史幽境中去,每一扇被你推开的大门后面,都有不同的歌声为你响起,那就是一代又一代人心境的回声。

  音乐是你自己的心境。

  在拥有了贝多芬、莫扎特、肖邦、柴可夫斯基这么多的朋友以后,在穿越了历史的隧道,把无数充满了爱与恨的旋律装满行囊,这个时候,音乐就是你自己的心境。

  一个男孩告诉我,曾有一个黄昏,他和一个女孩静静地坐在湖边。只想坐坐,看看夕阳,不说什么。可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了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曲《船歌》。他说,那旋律太美了,太脆弱了,让人只想依偎到一种温柔中去,于是他后来有些怪怪地笑着说爱情,主宰了那个黄昏。隔了很多日子,他再一次听到那首《船歌》,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种让人不能自己的感觉了,为此他失落了好一阵。这个男孩选择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日子,也很特别。那是一个夏日的中午,刚刚还睛朗如少女面庞的天空,只几秒钟便昏黄得可怖,卷着灰沙的狂风呼啸着钻进所有的门窗、楼道,到处是乒乒乓乓和措手不及的人们惊叫的声音。这个男孩从容不迫地把《命运》磁带塞进录音机,然后提到门口,旋到最大的音量,按下了放音键。刹时,整个楼里灌满了这伟大的、压倒一切的声音,窗外弥漫着的黄沙和东倒西伏的大树,也都变得非同寻常的壮观。那以后,他很久不敢再听《命运》,唯恐丢失记忆中那惊心动魄的体验。

  这一幕幕体验犹如一幅幅画。有时候我真恨自己不是个画家,否则,我会用油彩把那种体验记录下来。比如听肖邦《雨滴》前奏曲时,我“看”到的雨中繁茂葱翠的草木,乡村修道院屋檐的一角,那只淋湿了的、静静悬挂着的钟……还有内蒙古鸟兰布和沙漠上,清冷的晨风中升起的朝霞,地平线那边一架马车的剪影,赶车人悠长婉转的歌声……在听音乐的时候,你和我都可能是出色的诗人、画家、舞蹈家。

  一位指挥家在一次排练中对他的演奏员大声说:“音乐不在谱子里,它在你的心里!”我想,他的意思是让这位演奏员把自己的情感调动起来,进入一种心境,这样,他的琴声才能称之为音乐。同样,对我们这样听音乐的人来说,进入一种心境也是极其宝贵的。别怕那些交响乐、奏鸣曲、室内乐之类的名词,那只是作曲家所选择的、表达他们心境的某种形式而已。什么时候,你同这些作曲家、演奏家和演唱家成了朋友,什么时候,你听见了他们在音乐中向你诉说的一切,什么时候,你获得了涌遍全身心的、无以替代的激情,我想,你就绝对是一位听音乐的内行了,因为你找到了他们的心境,也找到了你自己。

????

Number : 7910 

Title :诗五首

作者 :郑愁予

出处《读者》 : 总第 158期

Provenance :《英语世界》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牧羊女

  哪有姑娘不戴花

  哪有少年不驰马

  姑娘戴花等出嫁

  少年驰马访亲家

  哎

  哪有花儿不残凋

  哪有马儿不过桥

  残凋的花儿呀随地葬

  过桥的马儿呀不回头……”

  当你唱起我这支歌的时候

  我底心懒了

  我底马累了

  那时

  黄昏已重了

  酒囊已尽了……

????

Number : 7911 

Title :诗五首

作者 :郑敏

出处《读者》 : 总第 158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我不愿举手敲门,

  我怕那声音太不温和,

  有一只回来的小船,

  不击桨,

  只等海上晚风,

  如果你坐在灯下,

  听见门外宁静的呼吸,

  觉着有人轻轻挨近……

  扔了纸烟

  无声推开大门,

  你找见我。倚在你的门边。

????

Number : 7912 

Title :诗五首

作者 :法勒斯雷本

出处《读者》 : 总第 158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德国

Translator :

  毋忘我

  有一朵美丽的小花,

  开在我们碧绿的草地上,

  它的眼睛好像天空,

  非常青碧,非常睛朗。

  它懂得的言语很少,

  它所说的话儿不多,

  只有这一句话语,

  只有这一句:毋忘我。

????

Number : 7913 

Title :诗五首

作者 :佚名

出处《读者》 : 总第 158期

Provenance :《世界文化》

Date :1994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嘉期

  生日

  年龄只是精神的体现,

  如果你放弃了梦想,

  如果你不再希望,

  不再展望未来…

  如果你的追求之火不再燃烧,

  那么你就真的老了。

  但是,如果你从生命中摄取琼浆玉液,

  如果你保持生命中旺盛的热情,

  如果你不断地去爱,

  那么不管日子过得多么飞快,

  不管一个个生日消失得渺无踪影,

  你也将永远年轻。

????

Number : 7914 

Title :诗五首

作者 :兰斯顿·休斯

出处《读者》 : 总第 158期

Provenance :《英语世界》

Date :

Nation :美国

Translator :承南

  紧紧地抓住梦想,

  因为一旦梦想幻灭,

  人生将是断翅的鸟儿,

  再也不能飞翔。

  紧紧地抓住梦想,因为一旦梦想消失,

  人生犹如一片荒原,

  终年雪地冰天。

????

Number : 7915 

Title :俄罗斯怀表

作者 :汤吉夫

出处《读者》 : 总第 158期

Provenance :《大众日报》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儿子去黑龙江出差,为我捎回一只旧式的怀表。镀银外壳、罗马字盘、航海图案,古色古香。在上衣口袋里挂上这样的表,便平添几分古典绅士般的风采,很让人高兴。

  表盘上有字:MADE IN RUSSIA,自然是俄罗斯产。但究竟是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产,还是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产,我便无从辨别了。只想到,倘是前者,这表就近乎文物;若是后者,那属旧壳表新制,如同我们各地正在修建和制造的种种假古董一样。

  但这表,我还是挺喜欢的。即使是新制吧,它也制得一丝不苟,古朴典雅,又走得极准,并不糊弄人的。

  “老毛子”的东西,我一向喜欢。虽有傻大黑粗的讥评,却皮实,用着让人放心。15年前,茅以升先生的外孙女在我们班上读书,她告诉我她外公60年代从苏联捎回一台冰箱,一直使用至今(1980年),所以我在选购冰箱时竟毫不迟疑地选择了苏产的萨拉托夫牌。这冰箱容积小,噪音大,可用了十几年,眼见得别人家的冰箱一台台坏,一台台修,它却嗡嗡地响叫着从不出一丝半点儿的毛病。甚至到了我都盼它不如坏掉,好去另换一台大一些的时候,它也依然嗡嗡嗡嗡地恪尽职守。

  我的电动剃须刀,抽屉里扔着六七把,上海、浙江、深圳、日本产的都有。它们似乎抗不住我的浓密又坚硬的胡须,纷纷地折戟沉沙败下阵来。后来偶逛洋货市场,见摊头上有卖俄罗斯生产的剃须刀,就买了一把。这家伙既大又笨,用交流电,每一开机,声音竟像开过来一架小飞机。然而它实用,小型康拜因一般,收割着我的胡须,至今半年过了,竟不见半点小毛病。

  都道文如其人,其实货也如其人。于是我想到在遥远的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的那个被叫做俄罗斯的邻人们。他们的性格也一定似我的冰箱、我的剃刀和我怀中的怀表一样,沉甸甸的厚重吧?听说我们精明的同胞曾把鸡毛干草塞进羽绒服里冒充鸭绒,用伪劣的牛仔服装和“礼拜鞋”去换俄罗斯人的毛毯、厚呢大衣、望远镜、照相机什么的,我心里便充满了黯然。除去诚实者不可欺的古训之外,我还以为这里边还包含了一种比较。而这一比,竟又会比出我们一些人的许多卑劣来。

  我的祖上是闯关东的农民。闯来闯去,曾祖父竟然闯到海参崴去。我对俄罗斯人的印象,最初就是从曾祖父的只言片语中得知的。说起房子,曾祖父说:“老毛子的房子,嘿,全是石头砌的,一尺厚。”谈到衣服,曾祖父说:“老毛子的大氅,呢子有二指厚,一件能披一辈子。”至于面包,曾祖父说:“老毛子的大列巴才是面包呢,小枕头似的,拿刀一片片地切着吃。”然后说起人,曾祖父的评价则完全是他自己的:“大大咧咧的,挺实诚,傻乎乎的劲头上来,什么都舍得给别人。”

  我从曾祖父那里获知的俄罗斯人的印象,后来在俄罗斯的小说和电影中得了到证实。兴许是国土辽阔造成了人们心灵空间阔大,地处北国,艰难的生存条件形成人的坚韧的求生本性的缘故吧,我从文字中接触到的俄罗斯人,大都粗犷、豪放、厚重、诚实。男人好喝酒,喝醉了打老婆;而女人则肯干、柔韧、能吃苦。这是个历经苦难,却百折不挠,诚实、执著而又沉甸甸的民族。

  我的故乡闯关东闯到俄罗斯去的人远非曾祖父一个。本村一位李姓的老人,就是当年闯过关东,去过北国,“文革”期间从俄罗斯返回来的。他在莫斯科效外种了半个世纪的蔬菜,娶妻生子,日子过得并不错。迟暮时刻耐不住乡恋的折磨,悄悄回故乡来,不料一病不起,终于逝于山村的土炕上。不知他的魂灵如今飘游何处,亦不知临终时刻,他是否想起那养育了他半个世纪的冰雪的异乡。

  前年夏天去青岛,大连作家邓刚讲了不少俄罗斯人的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