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神珠之宇宙颠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龙神珠之宇宙颠覆-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斯东方站测得…89。2℃的全球最低温。据估计,在东南极洲上可能存在更低的温度。

其目的主要在于夺取南极大陆丰富的资源——尤其是能源。各国政府耗资巨大地支持南极探险和考察,其重要目的之一就在于跻身南极,为未来着眼。

科学考察基地,这些众多的考察站,根据其功能大体可分为:常年科学考察站、夏季科学考察站、无人自动观测站三类。其中,常年科学考察站有50多个。中国的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是常年科学考察站;夏季科学考察站在南极洲大约有100多个,经常使用的有70…80个左右,中国昆仑站为夏季科学考察站。

世界上共有2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53个科学考察站,从各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分布来看。大多数国家的南极站都建在南极大陆沿岸和海岛的夏季露岩区。只有美国、俄罗斯(前苏联)、日本、法国、意大利、德国以及中国在南极内陆冰原上建立了常年科学考察站。其中,美国建在南极点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前苏联的东方站最为著名。2009年1月27日,农历大年初二。中国在南极内陆“冰盖之巅”成功建立了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昆仑站,这标志着中国已成功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成为继美、俄、日、法、意、德之后,在南极内陆建站的第7个国家。巍然矗立在海拔4093米南极“冰盖之巅”的中国昆仑站。是目前南极所有科学考察站中海拔最高的一个。

由于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都在南极大陆边缘地区,25年来,中国南极考察也大都在这些区域展开。内陆昆仑站的建成,将实现中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向南极大陆腹地的历史性跨越。

为了在南极内陆建站,从1996年至2008年,中国南极考察工作者锲而不舍地进行了6次南极内陆考察。2005年1月18日,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冰盖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到达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为中国在南极内陆建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1月12日,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冰盖队再次成功登顶,为内陆站建设开展选址工作。

据悉,昆仑站建成后,中国将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南极内陆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其中包括开展冰川深冰芯科学钻探计划、冰下山脉钻探、天文和地磁观测、卫星遥感数据接收、人体医学研究和医疗保障等诸多内容。

位于东南极中心的DomeA被命名为地球上的“不可接近之极”,也是南极冰盖尚未开展科学探测的制高点。东南极冰盖以DomeC—DomeB—DomeA—DomeF为分冰岭,其中DomeA是这一分冰岭的最高点,占据最重要的位置。科学家介绍,与国外已开展工作的Dome共投入有那我F等地点相比,DomeA地区直接接受来自地球平流层大气的沉积,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积形成的,储存着全球的气候和大气环境信息。DomeA地区也是南极冷源的中心区,可望获得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地球气候环境动力系统中的最重要驱动源,是现代地球气候环境动力学本底观测的最理想区域,在这里能够观测到在地球其他地区无法观测到的代表全球特征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与特殊的自然现象,这种特殊性是地球其他任何地区和其他任何科学观测点所不具备的。因此,DomeA作为南极冰盖冰芯钻探仅存的最后一个理想地点和世界上雪冰现代气候环境观测、大气与气象观测等独一无二的“科学观测站”,在科学上的意义是地球上其他任何科学观测站所无法代替的。

第四百三十章 南极气候

国际活动1959年12月,由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保证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废物,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等。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加入了《南极条约》。

中国与南极:1984年11月20日,中国派出591人组成的南极考察队,乘“向阳红10号”考察船首次赴南极建站与考察。1985年2月中国南极长城站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南端落成,地理坐标为南纬62°12′59〃,西经58°57′52〃,距北京17501。9千米。1988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0日中国东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山站地理坐标为南纬69°22′24〃,东经76°22′24〃,距北京12553。2千米,距南极点2903千米

中国第一次对南极洲和南大洋的科学考察活动,是从1984年11月开始进行的。

这次赴南极考察编队,共有近600人,分乘向阳红10号远洋考察船及担任装备运输任务的J121号船,从上海出发,横渡浩瀚的太平洋,挺进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岛民防湾。然后,编队兵分两路,南极洲考察队在J121号船全力协助下,在南极洲建站和进行极地考察;南大洋考察队在向阳红10号船全力协助下,对南大洋进行考察。

南极洲考察队经过艰苦奋战,于1985年2月15日在乔治岛建成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在建站的同时,开展极地科学考察,主要进行地质、地貌、生物、气象、测绘、地球物理、海洋环境和高空大气物理等学科的考察。探测记录了60小时宇宙大气“哨声”;监测记录了18次南极半岛地区的地震信号,并取得了一批宝贵的标本、样品、数据和资料。

南大洋考察的海域范围,南北跨距达7个纬度,东西跨距达14个经度。考察的项目有海洋生物、气象、化学、地质、地球物理等6个学科,23个项目。此外,还对乔治岛的诸湾和利文斯敦岛海湾以及南极半岛两侧水道进行了考察。南大洋考察队完成了10万平方千米海域的多学科多项目的综合考察,获得了数以万计的数据、样品和资料。

南极考察编队于1985年2月28日撤离南极,4月10日返回祖国。中国第一次对南极洲和南大洋的科学考察,从出航到回国,历时142天,行程48955千米,是中国科学考察史上一次空前的壮举。它标志着中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使中国从此跻身于世界南极考察的行列之中。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大陆,周围被一片茫茫的海洋所包围。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低温度…88。3℃就是在那里观测到的。

南极是世界上风最大的大陆,南极沿海地区的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一阵风可达40…50米/秒,最大风速达到100米/秒,被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为“风极”。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南极洲的平均海拔高度是2350米。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在南极点附近,年降水量近于零,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降水量还稀少,形成干燥的“白色荒漠”。

南极大陆是冰雪量最多的大陆南极洲的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南极大陆上的大冰盖及其岛屿上的冰雪量约为24×106立方千米,大于全世界冰雪总量的95%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横跨经度最大的大陆,横跨360度。

南极大陆是最大的沙漠,因沙漠为每年降水量少于25平方厘米的地方,所以寒冷的地方和炎热的地方一样,都可以成为沙漠

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极之杀

南极科学考察站南极条约体系《南极条约》'2'的主要内容为:禁止在条约区从事任何带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冻结对南极任何形式的领土要求;鼓励在南极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各协商国都有权到其他协商国的南极考察站上视察;协商国决策重大事务的实施主要靠每年一次的南极条约的例会和各协商国对南极的自由视察权。中国于1985年5月9日加入南极条约组织,同年10月被接纳为协商国。

《南极条约》有40个成员国,其中26国为协商国,14国为非协商国。继《南极条约》之后,协商国又于1964、1972、1980年先后签订了《保护南极动植物议定措施》、《南极海豹保护公约》和《南极生物资源保护公约》;1988年6月通过了《南极矿物资源活动管理公约》;1991年10月在马德里通过了《南极环境保护议定书》。《南极条约》和上述公约以及历次协商国通过140余项建议措施,统称为南极条约体系。1991年在马德里通过的《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中第25条规定,自议定书生效之日起50年内禁止在南极进行矿物资源活动,从而确保了南极大陆未来50年的和平与安宁,为全面保护南极、科学地认识南极奠定了基石。

日本南极观测队于2006年1月26日在日本南极观测站基地富士圆顶(FujiDome)附近发现这一冰芯,据日该国立极地研究所所长藤井理行表示,这是在南极冰盖下9994英尺处发现的;日本教育科学部门的官员梅崎友治表示。此冰芯中含有许多气泡,这些气泡里面的气体。很有可能是百万年前留下来的,如果经过研究。不但可以了解以前的地球环境,还可以用来预测以后的气候。经估计,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冰芯,历史约有100万年。

南极大陆可以说是全世界唯一没有狗的地区。“国际南极条约组织”出于保护南极环境考虑,1991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发布南极禁狗令:“狗不宜再引进南极大陆和冰架,南极区域所有的狗都要在1994年4月前离开。”遵照禁令,当时各国南极考察队员都依依不舍地送走犬只,与向带来欢乐和情感慰藉的爱犬们说再见,送它们离开南极。所有的犬只于1994年初就全部撤离南极地区。此后驻扎在南极的各国考察研究队伍就没有任何的犬只陪伴。

在南极发展研究探勘史上。用于拉雪橇替代人力,狗在南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狗的作用大大降低,只剩下当人类宠物的功能。

到目前为止,世界所有的相关国家都遵守禁令,做到南极无狗的要求。

南极是地球上唯一一个至今没有人居住的大陆,因为这个地方常年温度在…80℃~…60℃,经常有风力高达12级的暴风雪在这片大陆上肆虐。尽管如此,有一些顽强的动物们却选择了这片荒凉的大陆世代生存。

极光照亮了冬季的天空。南极洲正在从冬天里苏醒过来。这是世界上最寒冷、风最大的地方。气温仍在可怕的零下五十摄氏度上下徘徊。刚刚回升的太阳光线几乎没有一丝丝暖意。很少有动物能够忍受如此极端恶劣的环境。

可是帝企鹅可以。站在冰封的海面上,它们感受到了南极地区暴风雪强大的威力。只有相互挤在一起,它们才能度过冬季寒风刺骨的几个月。它们轮流去抵挡猛烈的寒风。帝企鹅只能生活在这里,因为南极大陆四周被南大洋环绕。没有任何陆地食肉动物能够到达这里。所以与北极动物不同,它们不会受到北极熊的威胁。

海面仍然被冰层覆盖。可是有一种海豹——韦德尔海豹甚至整个冬天都生活在这里。它们生活在冰面下的海水中,不用惧怕上面肆虐的暴风雪。但它们整年的时间都必须接触到空气。因为要呼吸。它们靠牙齿的力量始终保持着呼吸孔的畅通。只有不停地刮擦冰面才能接触到外面的空气,但那也意味着牙齿会磨损得很厉害。以至于不能捕猎或很好地吃东西。韦德尔海豹都会很年轻就离开这个世界。

南极大陆与世隔绝,海拔也很高。有些地方接近五千米,这里比北极要寒冷许多。冰层慢慢从中心地带滑向边缘,形成巨大的冰川。冬天,南极大陆本身加上周围冰冻的海水,面积扩大了一倍。海岸边厚厚的冰层在整个南极大陆四周向外延伸了数百公里远。

冰雪覆盖的海面下生活着小小的鳞虾。整个冬天它们都待在这里。在这几个一片漆黑的月份里,它们靠吃从冰层上刮擦下来的海藻活着。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们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还会收缩身体,把自己恢复到幼年时期的样子。随着春天气温的升高,冰层开始融化,贮存在其中的少量空气被释放出来。这些气泡周围生长着一些微型海藻,鳞虾用脚不停地拍打,把海藻收集起来,作为食物。太阳光线越来越强烈,投射到更深的海水中,浮藻开始大量生长,鳞虾也离开了慢慢融化变小的冰块,成群结队地聚在一起吞吃这种新生的食物。据统计,若每年捕捞1。5亿…2亿吨,就足以保证全世界人对蛋白质的需求。

更遥远的北方,没有了大片的冰面,纹颊企鹅一直在开阔的海水中度过寒冬。偶尔见到一座冰山,如果能爬上去的话,它们便有了一个休息的机会。但一年中的这个时候,它们真正想去的地方是陆地。春天到了,企鹅们要回去产卵。它们必须尽快回到岸上去,没有别的选择。这样做完全取决于你对时机的把握,要选择合适的波浪。在找到一个筑巢的地方之前,它们大都要走好几公里的路。

扎沃多夫斯基岛有世界上最大的企鹅栖息地。大约有两百万只纹颊企鹅在岛上生儿育女,它们来这里是有理由的。这是一座活火山。火山口和烟洞喷发出来的热量使冰雪无法在山坡上堆积,于是这些纹颊企鹅产卵的时间也比那些生活在遥远南方的企鹅产卵的时间要早一些。与帝企鹅不同的是,这些企鹅可以把卵产在光秃秃的地面上。所以它们都愿意顶着惊涛骇浪来到这里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第四百三十二章 一代杀神

遥远的南方,南极大陆附近,海面上的冰层开始破裂。冰山其实是冰川前端掉落到海水中的、巨大的碎冰块。冬天冰山与海面上的冰层冻结在一起,但它们又开始在海面上漂浮。冰山碎裂之后形成碎冰堆,它们打破了南极半岛周围水面的沉寂。

夏天,小鳁鲸来到这些宁静的水域。它们是南大洋最为常见的鲸类。小鳁鲸是所有须鲸类中身材最为矮小的一种。与所有其他同类一样,它们也是到这里来觅食的。

夏天,巨大的座头鲸也到这里来做客。它们长途跋涉数千公里,从热带水域的聚食地来到这里捕猎也,因为夏天这里可以找到很多的食物。仅仅四个月的时间里,它们便在体内贮存了大量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