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昆仑-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龙虎斗京华》开始,梁羽生一写就写了三十五部作品,洋洋洒洒上千万言;而金庸在一年多之后继之而起,也写作了十五部作品。一时,梁羽生、金庸在海外华人中闻名遐尔。梁羽生的本名陈文统,金庸的本名查良镛反而不为人所知。时至今日,人们仍以“梁大侠”、“生公”及“金大侠”、“金庸先生”来习称这二位武侠文学的大师。曾有人说,宋人柳永以词名世,遂有:“有水井处必有人吟柳永词”之说,今则应改为:“全世界有华人居住之处,必有金庸小说在流传。”现在,新武侠文学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研究课程。同时,金庸《天龙八部》的第四十一回“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新加坡教育部也将《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两书选入教科书中,作为中学生学习中文之用。新武侠文学征服了海内外亿万中文读者。
  而今,距新武派小说大师们封笔至今已愈二十多年了,回眸遥望,新武侠文学已经走过了50年,新武侠文学是否还会出现媲美三大家的后来者?是众多武侠迷心中的一个疑问。
  2005年出现了一部百万字规模的武侠作品名曰《昆仑》,在大陆新武侠作品中,这是为数不多的一部继承金古梁温传统的作品。在当今玄幻泛陈的图书出版市场上,《昆仑》及其他少数几部作品一道,捍卫着武侠的传统。
  该书作者凤歌,原名向麒钢,他用了三年时间完成这部作品。自序中他这样写道:“是何种力量让我完成这篇百万字的小说呢?这个问题,多曾有人询问过我,我总是很茫然,不知从何说起,后来,仔细想想,那些动力或许来自某种感动吧。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武侠就是一个梦,是一种魂。对侠的感动恰是我写作的初衷。”
  《昆仑》以宋末元初为历史背景,以主人公梁萧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展开了一幅史诗式的江湖画卷。其中有一招一式的武功;有民族大义的冲突;有对生命的思考;有恩怨纠葛、儿女情长;有波澜壮阔的战争;有起伏跌宕的情节。整部作品具有鲜明的金庸气质。有媒体评论称凤歌“效金庸之厚重,又有推陈出新之处”,说明他并不是对金庸进行简单模仿,而是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对武侠文学的内涵进行了延伸与扩展,这在当今武侠作品中是很难得的。
  凤歌将科学精神融入了武侠小说中。众所周知金庸的作品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可以说,他笔下的武功是以哲学为基础,比如《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是儒家的,《笑傲江湖》的主题是道家的。而《昆仑》中的武功和智慧是以科学为基础的,主人公梁萧的一身武功脱胎于中国古代算学,在他身上,武学和算学了无痕迹地结合在了一起;而这种科学精神体现在战场上,更是使作品中出现了很多精妙的机械。这一点,可算是凤歌的独到之处,也是区别于金庸的地方。
  《昆仑》这部作品也对民族和生命等重大命题进行了思考,这样的思考延续了金庸和梁羽生的传统,但同时有着与前辈们不同的时代特色。主人公梁萧的父亲是汉人,母亲是蒙古人,他的特殊身份一开始便体现了作者对民族冲突与交融的思考。之后,他为照顾朋友,投身元军,并为元军伐宋立下赫赫战功。主人公竟然是元军大将,这可是对金庸作品中民族大义的一次大颠覆。梁萧虽然统兵伐宋,但矛头是指向宋朝的昏君奸臣,可以说,这是对狭隘民族主义的一种突破。而当面对战争中的生灵涂炭,梁萧又痛苦地反思战争,并单枪匹马地反出元军。在《昆仑》中,民族主义被升华为了更广泛的人道主义。
  另外,《昆仑》的创作态度很严谨,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凤歌用三年时间写就的这部作品,自然不同于数月时间便告出炉的流行小说。其中涉及机关算学、战争史实、天象地理、医药水利、诗词歌赋等等,都需要庞杂的知识储备,凤歌看来是在这些地方下了很深的工夫,其中尤其是涉及机关算学的部分,让人读来叹为观止。仅就这一点来说,《昆仑》虽然暂时还不具备经典的地位,但是凤歌在写作的时候却已经具备了经典的态度。
  事实上,《昆仑》在大陆新武侠文学界已经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出版之前,中国新武侠开山宗师梁羽生便为本书亲笔题签;大陆新武侠研究第一人韩云波教授亦称:“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顾21世纪大陆新武侠时,也许会将《昆仑》和1958年金庸《射雕英雄传》的出现相比。”媒体评论也是不吝溢美之词。
  山川换改,年华老去,只有胸中那份感动还在,那份侠情依然。如果说环珠楼主等人所处的是武侠的第一次浪潮,金古温梁代表的是武侠第二次浪潮,那么,我们是否有理由期待,《昆仑》的出现也许便预示着武侠文学的第三次浪潮? 
  《昆仑》凤歌 著 
  团结出版社 
 
 
 
  
 ~实体书封面欣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