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枢一木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枢一木匠- 第3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吴思南在福建的时候,或许得罪了岳大人。因为毕竟是巡抚,总督想要办他,也没那么容易,而且岳肃当时正属于不得太后欢心,所以也不敢轻举妄动,就把火气压了下来,伺机报复。从福建调到宣府前线,想要抓小辫子报复,简直容易的很,随便找个茬子,就能把一个宣府巡抚给弄死。

第二,那就是吴思南真的就些本事,像岳大人说的,是文武兼备,可以独当一面,镇守边疆。再怎么说,鞑子是从宣府的地盘上出关的,选一个有本事的人接任宣府巡抚,对拱卫北京,十分重要。

基于以上两点,看以看出,岳大人不是出于私心,想要报复;就是出于公义,为了国家。至于其他目的,那是一点也看不出来。

所以,再加上岳大人的强势,自然也不会有人反对。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岳大人一回来就做出这个安排,除了其他目的外,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试探。现在,他成功了。

#c。。。

第四卷第五十一章哪里的兵都不够用

更新时间:2012…7…27:56:45本章字数:4385

电子书下载功能暂停使用!预计需要到下周完成!

第五十一章哪里的兵都不够用

岳肃刚一到任,就发布了两个调令,一个是调原宣府巡抚何尚坤为辽东巡抚,另一个是调福建巡抚吴思南为宣府巡抚。至于说谁来递补吴思南的福建巡抚的空缺么,这个交给内阁一起商定,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

这件事办法,岳肃有提出了第二件事情,那就是将流放云南的李文彰释放回来,并加封一个伯爵头衔。理由是李家在国难之际,资助粮米八十万石,解四川之危,使川陕流民可以安居乐业,功劳甚伟,理当褒奖。

李文彰是岳肃的老丈人,当初被流放,这是岳肃定的案,还罚了银子。现在不仅要放回来,还要加授伯爵,也是岳大人挑的头。本来么,这件事要是在别的时候,别的人提出,肯定得挨骂,内阁当时就得给否了。因为商人封爵,那是自大明朝开国以来,就没有的事情,士农工商,商人排名最低,凭什么封爵。

可现在的内阁,最大的官是岳肃,由他提出。下面的阁臣,一半都岳党的官员,另外一半是齐楚浙三党的官员,这三党官员,和李文彰的关系都不错,说句不好听的,三党的经济后盾,就是李家。大家伙都收了李家不少钱,而且李家还年年有供奉,这个时候,你不帮忙说话也就算了,要是领头拆开,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亓诗教等三党官员,彼此瞧了一下,觉得这事实在为难。按照常理,岳肃敢提出这事,就该直接反对,可事关李家,这话哪能说的出口。彼此交换了一番眼神,最后由大学士钱梦皋说道:“岳大人,这个商人封爵,自大明朝开国,就没有这个先例……这事若换在以往,连议都不用议。可是,此一时、彼一时,李家确实于国有功,捐出那么多粮米,解救无数流民,可说功在社稷,加以封赏,也是无可厚非。这事真叫人为难,要不然容我等回去想想,明日再议。”

说回去想想,其实就是三党官员要回家之后,坐在一圈,仔细研究研究。毕竟在这里不便商谈。

岳肃明白他们的意思,说道:“好吧,这件事就明日再议,你们回去之后,都好好想一想。接下来,咱们再议议流寇的事情吧,你们都在京城,得到的消息,要比本官多得多,现在王嘉胤是死了,陕西的流寇也流窜进了甘肃和山西,那两边的情况怎么样呀?”

“回大人的话,山西那边,曾有消息传来,本已将流寇首领王自用赶入山中,即将歼灭,然鞑子绕道山西,这才无奈将剿匪的兵马撤回,包围太原,致使王自用趁机逃窜,现在去向无踪。甘肃那边就不太好了,那里本来就穷,因为大旱,不少百姓已度日如年,自高迎祥窜入甘肃之后,很快召集了大量饥民,攻打府县,连下数城。官军难以抵挡,洪承畴本有心在剿灭陕西的流寇之后,就赶往甘肃,无奈鞑子入关,只好发兵勤王。现在的流寇,攻下甘肃近半城池,流寇数量已达百万。洪承畴正催兵、催饷,表示没有援兵粮草,实难剿灭。”张正刚回答道。

他说的情况,和岳肃了解的也差不多,从四川回来的时候,岳肃先见了三边总督洪承畴,在他那里了解了甘肃的大概情况。流寇势大,尤其是那高迎祥,本领着实出众,不比一般的流寇,他手下有八队人马,是各个骁勇,当初能把他们从陕西赶走,都费了很大气力,现在想要剿灭,哪有那么容易。洪承畴表示,自己要想全歼流寇,起码要有十万人马,不过看眼前的情况,想要一时间集结这么多人马,还要有战斗力,实在太过困难。而且,陕西那边也需要粮食安抚百姓,否则老百姓没有饭吃,啥时候再闹事,都不好说。

山西那边,王自用逃的无影无踪,谁也不知跑到哪里,但估计用不了多久,还会露头。

“这样吧,援兵一时难以调集,先把洪承畴所需的粮饷拨过去。陕西那边,安抚百姓也需要粮食,朝廷想筹那么多粮食,还需要民间商户配合。这样吧,着户部与各地商人接洽,购买粮食。李家的事情,要尽快议出,朝廷日后在湖广购粮,也要李家帮忙。好了,今天就议到这里,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吧,本官也要看看最近的公文。”岳肃说道。

“是,大人。”

接下来,岳肃开始阅读一份份奏折,但凡骂人吵架的,一律先扔到一边,只看那些有实质性的。看完之后,都写上处理意见,然后交送司礼监。

他这边忙碌,有一个地方比他还操心呢。什么地方,那就是辽阳。

辽阳城自从被多尔衮的兵马围住之后,毛文龙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说有些粮食,但外无救兵,这些粮食早晚也得吃光。单捧着努尔哈赤的尸体,守在孤城,实在不是个办法。

眼瞅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城内的粮食越来越少,而多尔衮就是不攻城,反正就和你耗着,看你怎么办?

在孤城守了一个月,毛文龙认为不能再在这里耗着了,否则的话,一旦皇太极的大军回来,真和自己硬磕,搞不好自己都得搭在辽阳。干脆,先撤吧。

于是,在这一天,毛文龙下令撤兵,水师停在北门,他直接率军出城,上船离开辽阳。如此一来,这一仗明军最后的结果是损兵惨重,还丢了锦州,败的不能再败了。

在毛文龙离开辽阳没几天,皇太极率领他的得胜之师返回辽东。天聪汗回到盛京,对出战的将领和留守的将领都加以褒奖与封赏。其中多尔衮的封赏是最重的,晋封和硕贝勒。

与此同时,他还听说了另外一个消息,那就是蓟辽总督熊廷弼退休了,换上来的是袁崇焕。袁崇焕他是听说过的,但到底有没有本事,那还要再说。当下,皇太极亲自率军,去攻打宁远,其实说白了,也就是试探性攻击,看看袁崇焕的本事怎么样。

袁崇焕对宁远城是再熟悉不过,得知皇太极发兵前来,立刻让赶回来的赵率教率军赶赴宁远御敌。

双方交手打了一仗,皇太极难越雷池半步,攻城本来就不是强项,攻不下来也是正常。可接下来,皇太极又做出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派人前去议和。这回他也没提什么附属国的事,只说两家罢兵,互通商路。

别看袁督师在御前夸口,五年平辽,能不能平定,自己心中最是清楚,想要平定辽东,哪有那么容易,之所以那么说,也就是想让皇上和太后宽心,让自己的官当的大点。

能够议和,那是最好不过,只要不打,比什么都强。袁督师也就派出代表,和女真的代表展开会谈。其实,他派出的代表,根本不能代表朝廷,只是现在手头的兵力太少,先拖着吧,等朝廷调拨的援兵来了,再加上自己招募的兵马够数,训练一番,差不多了,再研究其他。

其实皇太极也明白对方的意思,可眼下想要攻下宁远和山海关,并非自己能力所及,攻城战,不是自己的强项呀。大明能够答应通商,那是最后,哪怕不答应,咱们就玩玩口水。

该谈判谈判,皇太极则是率领大队人马,返回盛京。也就在第二天,众贝勒议事之时,多尔衮提出了一个意见。

“大汗,辽中一战,我军虽然取胜,但却暴露出我们的一个弱点,若不弥补,长此以往,于我女真的将来实在不利。”

“多尔衮,这话是从何说起呀?你且说说看。”皇太极说道。

“是,大汗。辽中一战,我军能够获胜,也是险胜,倘熊廷弼步步为营,不予冒进,我军想要取胜,实要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我八旗铁骑虽可横行天下,但弱在人少,否则的话,大汗绕道入关,熊廷弼也不敢趁机攻我盛京。愚弟以为,若是能够扩充兵马,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日后,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多尔衮说道。

皇太极点了点头,但还没等他说话,莽古尔泰都抢着说道:“扩编人马,说的容易,我女真人口就这么多,怎能都去参军?”

对于莽古尔泰抢着发言,皇太极有些不悦,其实他也想问这个问题,但也不能在我没有批准的时候,抢着发问吧。和莽古尔泰相比,多尔衮就平静的多,一句话也不多说,只等着大汗开口。

对于多尔衮的态度,皇太极特别满意,说道:“多尔衮,莽古尔泰说的也有道理,咱们女真的男丁也不能全都去参军呀。”

“确是如此,但愚弟的意思,并不是要扩编女真人加入军队,而是将蒙古人和被俘虏的汉人编入军队,让他们为我们女真而战。”多尔衮从容地说道:“这个问题,愚弟在与熊廷弼交锋之后,就曾想过,也不知是否可行,还请大汗定夺。”

“将蒙古人和汉人编入军队……”皇太极沉吟一声,可不等他再行开口说话,莽古尔泰又嚷道:“大汗,这可不行,怎么能够让汉人提我们女真人打仗呢,若是临阵倒戈,那可怎么办?至于说蒙古人么,倒是可以考虑,毕竟父汗在时,就曾编织过专门蒙古人的牛录。”

#c。。。

第四卷第五十二章难题

更新时间:2012…7…27:56:45本章字数:4434

电子书下载功能暂停使用!预计需要到下周完成!

第五十二章难题

多尔衮认为女真的兵马太少,建议将蒙古人与汉人编入军队,以保证士兵的人数和战斗力。他的提议,马上遭到莽古尔泰的反对,莽古尔泰认为,用蒙古人也就凑合了,用汉人的话,还是算了,汉人都是奴隶,而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指着他们帮忙打仗,要是半道倒戈,对我女真实在不利。

两个人的话都有道理,天聪汗听过之后,并没有马上做出决定,这是因为他打算征求一个人的意见。这个人是谁呢?是范文程。

虽说是高级会议,但范文程也在场,只是皇太极认为,自己不适合在这里和范文程商量。

于是,天聪汗说道:“多尔衮,莽古尔泰,你们两个说的都在理,不过扩军是大事,也不能一下子就决定下来。这样吧,本汗考虑一下,此事明天议事之时,再行定夺。你们还有什么事吗?要是没有的话,就散了吧。”

多尔衮何等有心眼,他明白皇太极是打算找范文程商量,所以马上应道:“是,大汗。”

在一众贝勒离开之后,皇太极返回自己的书房,并叫范文程随同侍驾。范文程的心机自不用说,马上就猜出皇太极的意思,一路之上,都在暗自盘算,如何对答。

来到书房,皇太极在书案后坐下,范文程跪地施礼,“奴才叩见大汗。”

“范先生起来吧。”皇太极摆摆手,示意范文程起来,跟着又道:“这里是本汗的书房,不必拘泥,就在一边坐下。”

“谢大汗。”范文程站起身来,在下手的椅子上坐下。

紧跟着,他就听皇太极说道:“范先生,刚刚议事你也在场,多尔衮提议将蒙古人和汉人编入军队,而莽古尔泰认为最多将蒙古人编入军队,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呢?”

“大汗,六贝勒的话,说的一点没错,我们女真只有八旗铁骑,六万人马,驰骋关外,或许足矣,但要想日后有更大的作为,那是万万不够的。所以,奴才很赞成六贝勒的建议,将蒙古人与汉人编入军队,甚至可以成立蒙八旗和汉八旗。”范文程说道。

“成立蒙八旗和汉八旗……”皇太极沉吟一声,说道:“这得需要多少人呀?蒙八旗,倒是可以勉强凑齐,可汉八旗,那些被掳掠来的汉人会真心归顺我们吗?而且汉八旗成立之后,也没有合适的统兵之将呀?”

“大汗俘获的汉人,大多为奴,虽然没有抵抗之力,难免心存怨恨,这对我大金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若是能缓和女真与汉人之间的矛盾,我敢肯定,不用多久,我大金会更加的强盛。奴才以为,从汉人之后,抽壮丁参军,其家属,便可享受军户待遇,甚至可以让他们入城居住,这样也可显示出大汗的仁厚之心,大汗对他们的信任。还有,治理汉人最好以汉治汉,提高一些降将、降官的待遇,他们得了好处,自会更加卖力地为大汗做事。同样,汉人入旗当兵,有功必赏,也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地位有了,又有吃有穿,他们觉得比在大明时日子过的好,肯定也会效忠大汗。”范文程建议道。

作为一个汉奸,范文程可以说是汉奸中的翘楚,他把汉奸能做的事情都做了,还把许多汉奸做不了的事,也都给做了。可以说,汪精卫之流和范文程比起来,那就是汉奸孙子碰到了汉奸祖宗,差距太大。

了这番话,皇太极郑重地点点头,说道:“听先生之言,本汗受益匪浅呀。就按先生说的,缓和我女真与汉人的矛盾,让他们能够心甘情愿地成为我大金的奴才。先生,既然编制汉八旗,总需要将领,你认为谁行呢?”

“李永芳、刘兴祚、佟养性等人皆可为将,主持汉军旗事务,日后若能再招来明军降将,选有能者更替指挥,也就是了。”范文程说道。

“好吧,那就按先生的意思去办。明日本汗就宣布,再组建汉八旗与蒙八旗。”皇太极说道。

“大汗,成立汉、蒙八旗,还需打量的兵仗、物资,咱们入关虽然抢了一些,但远远不够。所以奴才想,是不是让范永斗、田生兰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