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兵在1917- 第8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特使阁下,我希望您能帮着我做一些说服工作,您应该清楚,犹太人大兵压境,让我国一些立场不够坚定,不够镇定的人陷入了惊慌和恐惧当中。而惊慌失措的他们给我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M自然也知道毕苏斯基说的是什么,而这也正是她的使命,她会如实的向上面反映,并督促他们给那些胆小鬼施加压力。

很快形势就开始扭转了,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波兰资本家们根本不可能反抗身后的大老板,在巨大的压力下他们只能屈服。也就在这时,李晓峰组织的进攻也拉开了序幕!

又是铺天盖地的炮火急袭,不过和前两次炮击所不同的是,在炮击结束之后,就在波兰人以为可以收拾收拾被打烂的家园重新过日子的时候,犹太军队杀进了城内!

不光是波兰老百姓措手不及,负责守卫华沙的波兰军队也是措手不及,因为就在当天早上,上级才告诉他们:“根据可靠消息,犹太人不过是虚张声势,华沙会很安全,完全不需要担心,更不必忧虑!”

那真是话音未落就惨遭打脸,一时间毕苏斯基被千夫所指,被骂得连腰都直不起来。尤其是觉得被忽悠了的波兰资产阶级,那真心是义愤填膺,按他们的意思,毕苏斯基就该拖出去枪毙,而得出一个完全错误结论的M更是应该大切八块才好。

不过波兰资产阶级的愤怒有用,有意义吗?不可否认他们的声势浩大,但也仅仅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因为协约国集团对犹太人突然攻击华沙有完全不同于他们的看法。

“看来M的判断是正确的,犹太人确实是虚张声势,而且已经是黔驴技穷了。他们以为可以用几千人的所谓进攻,用一次装腔作势的进攻欺骗我们,以为我们会上当……哈哈,这些蠢货,他们绝对想不到,正是他们的鲁莽行动才彻底的暴露了他们的底牌……告诉毕苏斯基,顶住压力,不要管那些胆小鬼的风言风语,按照他的计划行动,一定不能让犹太人得逞!”

有了干爹发话,毕苏斯基顿时觉得压力一轻,对他来说,国内的声音根本就是可听可不听,只要乖乖的跟着干爹的指挥棒走,还愁没有狗粮吗?

“命令各路援军暂停向华沙靠拢,让他们派出强有力的侦察力量,去搞清楚犹太人的军事部署,一旦遭遇了犹太人的主力,千万不要应战。应该首先向总司令部报告,然后积极主动的迂回……”

当各路急匆匆赶往华沙的勤王军得到毕苏斯基的命令时,有感觉莫名其妙的,有觉得气愤的,当然更多的则是松了口气,他们可不想跟犹太人的主力碰面,原地休息多好啊!

不过毕苏斯基也不会傻乎乎的命令自己的部队站着看戏,从本质上来说他依然想翻盘,依然想打一场轰轰烈烈的华沙保卫战。他不过是准备调整战术,重新部署。

很快新的命令又下达了下去:“经过侦查,一科确认没有遭遇犹太人主力的部队,应该积极主动地联系周边友军,应该互相靠拢……”

很显然,毕苏斯基准备让小股的勤王军汇合起来,这样就算遭遇了犹太主力也不会被一口吃掉。等勤王军集结成为一个整体,再向华沙靠拢,甚至可以主动寻求跟犹太人决战!

不过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出发点一开始就错了,李晓峰确实想拖延时间,不过不是通过谈判,而是主动的让毕苏斯基浪费时间。那些像小溪流一样的勤王军要集合成为一个整体,必然要不少时间。而且没有了这些不在作战计划中的意外因素搅局,乌博列维奇就不会再受到干扰,等他解决了当面之敌,毕苏斯基的嫡系就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了!

“我们能欺骗波兰人多久?”特里安达菲洛夫问道。

李晓峰耸耸肩道:“能有个两三天就足够了,乌博列维奇同志大概还需要一两天的时间消灭当前的敌人,然后有个一天左右的喘息时间,然后就可以比较从容的吃掉毕苏斯基的第一军了。”

特里安达菲洛夫点点头,又问道:“攻城部队什么时候能撤下来?”

李晓峰想了想道:“晚上立刻撤退,反正我们也是吓唬一下波兰人,真的陷进去就没有必要了。”

稍微一顿他吩咐道:“攻城部队撤下来之后,立刻退往沃沃明,充当阻击部队的预备队。”

说起来也是好笑,攻入华沙的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满打满算其实也就是一个团的规模,不到两千人。可就是这两千人就把波兰人吓得心惊胆颤,还得依靠干爹加油打气和胁迫才能定住心神。而当他们在第二天早上发现前一天还耀武扬威的犹太人“大军”突然消失之后,另一种情绪又开始在他们心头泛滥了。

“华沙大捷!我英勇的华沙守军在百万民众的强有力支持下,在华沙痛击犹太匪徒,歼敌万余人,缴获武器无算!”

“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也是一场具有转折和决定性的胜利。犹太匪徒遭受了迎头痛击,损兵折将……这预示着胜利必然属于伟大的波兰人民!”

不用说,这些恶心的话都是波兰宣传机构炮制出来的,真不知道他们所谓的歼敌万余人是怎么算出来的,难道是把犹太人的攻城部队击毙了五遍?

当然,这其中也有明眼的人,李尔文就对M说道:“这些波兰人还是一如既往的恶心,被一小股敌人吓得动弹不得,人家主动撤退了,还有脸说什么大捷,简直是恬不知耻。我看按照这样的节奏下去,波兰人还要吃亏,嗯,吃大亏!”

M虽然也比较认同李尔文的话,不过怎么说波兰人也是站在协约国这边的,她多少要照顾一下盟友的面子:“这也是没办法,毕竟波兰人的压力很大,迫切地需要一场能鼓舞士气的大捷……不过我们已经看穿了犹太人的虚实,接下来只要波兰人不犯低级错误,局势应该会好转!”

好转?李尔文在心中冷笑了一声,从头到尾她都认为某仙人是在欺骗协约国集团,而且欺骗得还很成功,可以预料,接下来局势不光不会好转,还会急剧的恶化!(未完待续。)

471明朗

确实被李尔文猜中了,波兰人的情况不光不会好转,甚至是急转直下迅速地恶化了。其中最要命的就是毕苏斯基下达的那两道命令,这两道命令虽然避免了勤王军被围点打援各个击破,但是也极大的缓解了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的压力。

其中体会最深的就是米罗诺夫,说实话,他已经油灯苦尽,准备迎接最后的时刻了。但就在这时候,之前表现得十分焦躁、十分急迫的波兰人忽然就转性了,一眨眼的功夫就变成了温吞水。

波兰人开始暂缓进攻,甚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收缩和调整,这样的变化让米罗诺夫真心是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波兰人这是抽什么疯!

人来疯而已。毕苏斯基既然命令那些勤王的杂牌军暂缓行动,自然也不可能忘记自己的嫡系。实际上毕苏斯基更加重视嫡系部队的安危,因为在他看来,如果犹太人准备围点打援,那么他的嫡系绝对是犹太人的首要目标。

所以一旦识破了犹太人的“诡计”,他立刻亲自命令嫡系部队暂缓前进,命令他们加倍小心,一定不能被犹太人的主力包了饺子。

既然毕苏斯基这个大BOSS都发话,下面的人能不听吗?其实下面的人也愿意听,毕竟这一路上紧赶慢赶,可是给他们累出翔来了。能喘口气有什么不好?

而且犹太人的阻击部队打得十分顽强,简直就不能用硬骨头来形容,简直就是一根钢筋!一口咬上去崩掉了他们半口好牙!

所以毕苏斯基的嫡系很愿意停下来休息,他们很彻底地贯彻了毕苏斯基停止前进的命令,甚至不光没有前进,反而开始后退。为什么会后退呢?那还不是明摆着,后面就是上马乌基尼亚,也算是一座中型城市了,驻扎在城内可不比在荒郊野外受罪强!

毕苏斯基绝对想不到,他的嫡系部队会如此的消极,主力一下子就缩回了上马乌基尼亚,甚至将大部分已经渡过布格河的部队又撤了回来!只留下少部分部队把守渡口以及“围攻”负隅顽抗的犹太人。

围攻为什么要打上引号呢?因为这里面也是有说头的,米罗诺夫的残存部队确实被包围了,但并没有遭到什么攻击。波兰人是围而不攻,简直就是在就近监视一样。

这样的情况其实也好理解,毕竟主力都缩回成立享福去了,只留下他们这些倒霉鬼啃骨头,这种待遇谁会高兴?既然上头都消极,下面的人就不会主动,他们自然会选择出工不出力。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米罗诺夫被这个大馅饼差点砸晕了,不过在短暂的喜悦之后,他立刻就恢复了清醒。确实,情况有所好转,但他的部队并没有根本上摆脱困境,谁知道波兰人什么时候就会醒悟过来,如果不乘着他们迷糊的时候积极开展行动,接下来恐怕只能哭得成!

波兰人没有行动,但是米罗诺夫却主动的开始行动,他乘着夜色联络被分割包围的部队,准备收拢部队突围!

没错,就是突围,米罗诺夫总算是收到了乌博列维奇发给他的迟到的撤退命令。不过当时有点晚,因为他已经被完全困住了,只能继续在包围圈里挣扎。而现在,波兰人主动的松手了,他不赶紧跑路,那才是傻了!

不得不说,米罗诺夫运气不错,或者说苦尽甘来,就在他准备突围的时候,乌博列维奇派来的那个象征性的接应部队也到了。有了他们的配合,米罗诺夫的突围行动就愈发地顺利了。

顺利到什么程度?

米罗诺夫刚刚进行突围,波兰人只是象征性抵抗了一下就网开一面,几乎是欢送他离开。为什么会这样?

大概是包围米罗诺夫的波兰人觉得,他们之所以会呆在荒郊野外而不是在城里,原因就在有米罗诺夫这个不和谐因素。如果没有了这个不和谐因素呢?敌人突围了,那他们继续留在荒郊野外还有什么意义?那时候,恐怕他们也可以进城享福吧?

上马乌基尼亚的战斗爆发了四天之后,用一种很荒谬的方式画上了休止符。就如同两支部队不约而同的在上马乌基尼亚撞在一起一样,他们又很默契的选择和平“分手”。

当然,波兰人很快就会为和平分手付出代价,十分惨烈地代价。不过这是后面的故事,以后再说,暂时还是让我们看一看米罗诺夫的独立骑兵旅的情况吧!

应该说独立骑兵旅从兵力上说已经不存在了,为期四天的惨烈阻击战,几乎把这个旅打了个精光,全旅上下还能继续战斗的不超过500人,连一个营都编不齐。

其中最惨烈的要数如下的几只部队,驻守175。2高地的马科夫连,全连上下活着走下地狱山的只有八个人,其中还有四个重伤员,连长马科夫浑身上下有三处枪伤和五处刀伤,至于被弹片击中什么更是数都数不清,反正这位有勇有谋的硬汉子几乎是不成人形,连他的弟弟都认不出来了。

当然,二连的牺牲是具有伟大意义的,正是因为他们死死地扼住了波兰人的交通线路,导致他们无法施展全力,为主力部队极大的减轻了压力。不客气地说,没有二连,米罗诺夫会被波兰人连皮带骨头吃得一点儿都不剩。

获悉了二连的壮举之后,东普鲁士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一致通过决议,授予二连“钢铁英雄连”荣誉称号,并保证二连的番号将永远的保存下去。至于二连牺牲的以及幸存的战士,每个人都将获得东普鲁士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人民英雄勋章。

而另一支获得特别嘉奖的部队就是守卫沙滩上五号阵地的达扬所部。该部被授予了“打不垮的硬骨头营”荣誉称号,在战斗中该部先后击退敌人进攻三十余次,毙死毙伤敌人两千余人。在战斗结束的时候,该营只剩下了一个排,约四十人。其中营长达扬被打瞎了一只左眼,依然忍痛指挥战斗的画面将被永远的铭记。

不过米罗诺夫却没有多少时间享受这些荣誉,他收拢了残部之后,立刻就带领部队进行转移,跳出了噩梦一般的上马乌基尼亚,像幽灵一样消失在了战场上。

在独立骑兵旅消失之后,上马乌基尼亚基本就没有了枪声,战场上唯一的热点就在沃沃明以东二十多公里的一片狭小的区域。在这片区域里,乌博列维奇的五个师包围了波兰人大约两个师,歼灭战打得如火如荼!

“顶住,你TM的给老子一定要顶住!”萨加诺夫斯基冲着听筒一阵大吼大叫,然后狠狠地挂上了电话。

从昨天晚上开始,他这个军长吼得最多的就是顶住,可是却怎么也顶不住,先是他手下的22师没有顶住犹太人的狂攻,一眨眼就被吃得干干净净。

当时萨加诺夫斯基吓了一跳,之前他还以为只是碰上了犹太人放在外围打阻击,防止他们增援华沙的小股部队。这才命令22师不惜一切代价的狂攻,可惜攻了一天半点收获都没有,反而被吃掉了。

也就是那时,萨加诺夫斯基才反应过来——情况不对,这似乎是犹太人的主力?讲心里话,那时候他还觉得可能性不大,毕竟他手头的部队是什么成色,他这个军长最清楚不过了,犹太人没到底看得上他这点杂牌军吧?

这么说吧,萨加诺夫斯基原本只是一个师长,而且他所统辖的20师还是一个不满编的空架子部队,实打实的说,他顶多只有一个旅的部队。

不过在毕苏斯基在东普鲁士惨遭滑铁卢之后,为了挽回局势,这位总统阁下立刻命令扩军,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抓壮丁。萨加诺夫斯基很好的贯彻了毕苏斯基的命令,他的20师也急剧膨胀,扩充成为了20军,下属三个师,分别是20师、21师和22师。

师长变军长,平白的就涨了两级,这种好事自然让萨加诺夫斯基很是欢喜。不过更欢喜的还在后面,当犹太人大举南下,威逼华沙的时候。他第一个响应了毕苏斯基的“勤王令”,带着他的20军快马加鞭的往华沙赶。

萨加诺夫斯基为什么会这么积极,难道他就一点儿也不怕犹太人,难道他对自己的部队就如此的有信心吗?

那当然不是,实际上这位军座大人对自己的部队一毛钱的信心都没有,除了基干的20师还能打一点儿,其他的两个师基本算是凑数的。拿这样的军队去跟犹太人对拼,那等同于找死!

既然如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