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葬明- 第6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得知消息的民众,在听闻大中皇帝此时领兵返回关内,开始朝着京师行来的时候,非但没有闻风而逃抑或是抄家伙跟大中军为敌,相反很多民众甚至于士绅,都主动拿出了家中的酒浆美食,跑到了路边,迎接大中军,为大中军祝捷。

随着肖天健在锦州外围停止了对建奴大军的追击,并且收兵回撤之后,建奴一方也没有再做什么动作,大中军放弃追击他们,已经让他们长松一口气了,虽然皇太极派出的游骑探知,大中军收兵之后,很快便仅仅在宁远城一带留下了不足两万大中军,其余的皆随大中皇帝返回了山海关,但是皇太极还是没有下令,再趁着这个机会发兵攻打留下的罗立所部。

当初他们南下的时候,洪承畴也仅仅是凭借着两万多官军,便死守了宁远城近月时间,现在换成了大中军的精锐兵马之后,他也没有信心就能轻松吃下这支留在宁远的大中军。

现如今大中军能撤回山海关,他们已经谢天谢地了,所以谁也兴不起念头,继续去跟大中军死磕了。

一切都回到了原点,建奴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再一次回到了他们出发的地方,就连宁远这座曾经让他们咬牙切齿的重镇,他们也不再想去再拿下了,所以在得知大中军主力已经随着肖天健返回山海关之后,皇太极也下旨,令多尔衮、阿济格留守锦州,其余的建奴军则开始返回辽东之地,回到他们的老巢之中舔伤去了。

在通往北京城的道路上,肖天健看着沿途箪食壶浆夹道欢迎他们的那些百姓,心中不由得豪气顿生,他这么多年来,率领麾下的兵将冒着枪林弹雨南征北战,不就是要还国人一个安稳的日子吗?现如今他来了,而且他也做到了,老百姓是质朴的,他们当然知道谁能给他们一个平安的生活,现如今他只不过是将建奴击退,尚未将建奴彻底收拾掉,老百姓便如此拥戴他们,他接下来又该怎么做呢?

看着军纪严明的大中军兵将,以整齐的队列行进在通往京师的官道上,除了在前方前出散开的斥候之外,全军上下根本无人离队去骚扰地方百姓,现在这些京畿一带的百姓,更是相信了长久以来的传言,大中军才是爱民如子的大军,于是心中对大中军最后的那种戒备,也顿时烟消云散了,无数人站在道边,大声的对着这些大中军兵将们叫好呐喊,甚至有些青壮,干脆就追着大中军跑,询问他们招不招兵,他们想要加入到大中军之中,今后跟着大中军去杀鞑子。

对于这样的要求,肖天健听罢之后自然是在心中乐开花了,他现在还真是需要在北方招兵,眼下他率领的兵将,多是中原和陕西以及湖广一带的兵将,现在正处于夏季,这些兵将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北方的冬天来的很早,而且现在有事小冰川时代,比起后世的北方还要寒冷许多,那些山西、河南的兵将对于这边的天气倒是还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是湖广南直隶一带的兵将,恐怕很难受得了这边的冬天。

所以肖天健此次北上,便打定主意,要在北方招募一批北方的兵将,除了镇守京畿之地之外,今后将会作为攻入辽东的主力使用,现在当看到这么多北方青壮争先恐后的想要加入到大中军之中,今后跟着他去杀鞑子,肖天健如何不高兴呀!

于是在路上,肖天健便当即下旨,令刘耀本为主,抽调精干兵将组成一个全新的教导营,专司负责招募训练新兵,初步定额为一万五千人,今后成立近卫第三师,暂时负责整个北方长城一带的防御,今后也将作为攻打辽东的主力使用。

至于那些询问是否可以到大中军之中当兵的青壮,肖天健下旨告知他们,完全可以,让他们直接到蓟州投军,那里新成立的近卫第三师教导营将会负责招募的甄选之事。

这些事情很快便被落实了下去,而且近卫第三师教导营的组建也异常的迅速,这时候跟着肖天健的可都是大中军的精锐,抽选教导营军官,根本就不算是什么难事,肖天健圣旨一下,各部主将便立即着手办理,从他们手头上按要求抽选出了一批精干的年轻军官,从什长以上,到营将全部配齐,只要兵员招募齐之后,短短三个月新兵训练结束,这支新编近卫第三师便可以拥有实战的能力,只看后面武器补给的速度了,最短时间三个月,便可以投入使用。

第六卷终战第一百零九章兵临城下

崇祯捏着一份奏折,这份奏折是一个大臣呈递上来的,奏折之中详细的将大中军和建奴的通州之战和近期在山海关外的大战情况描述了一番,崇祯看罢之后,将这份奏折轻轻的放在了龙案之上。

崇祯站起身,缓缓的走到了乾清宫的门前,缓缓的走入到了花园之中,朝着北方的天空凝视了很长时间。

到了现在,崇祯早已是万念俱灰,大明传到他的手中,本来他想要重振大明当年的威严,为此他自从当了这个皇帝之后,便勤于政务,几乎可以说十几年如一日,即便是有病在身的时候,也从不间断早朝,事必躬亲处理着繁杂的政务,连晚上也都常常批阅奏章到三更天才休息。

长时间的辛劳,让他早早便染白了鬓角,身体也一日不日一日,可是他如此勤勉换来的又是什么结果呢?

关外局势糜烂不堪,几千万两白银投入到关辽之地,却没有能收复辽东,时至今日却将整个辽东全部丢给了建奴鞑子。

甚至于前年他迫不得已之下,还跟建奴签订了耻辱的和约,连关外最关键的屏障锦州也割让给了建奴鞑子,为此他付出的代价是威信大跌,成为了关内民众暗中唾骂的对象。

而国内呢?这十几年来,流民军越剿越多,先是在陕西闹腾,接着山西也开始糜烂,后来流民军更是横扫河南、南直隶,连他们祖宗龙兴之地风阳城也被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贼首放火烧掉。

接着刑天军横空出世,先是兴起于晋南之地,进而攻占了整个河南,他想尽办法想要将其剿灭,但是刑天军在他和麾下诸臣的极力剿抚之下却越来越壮大,先是占据了整个河南,进而攻占了湖广,更是于这两年连续攻占了南直隶、江浙、江西、四川,并且吞并了大批流民军,成为了不可战胜的对手。

现如今大明江山已经被肖刑天此獠夺占去了大半,现如今他更是挥师北上,先是夺占了北直隶的辅南,接着控制了京杭运河沿岸,将山东几乎也收入了囊中。

现在大明成了肖天健和建奴之间争夺的肥肉,建奴撕毁和约悍然南下,试图攻入关内夺取他的京师,可是他却无力抵挡建奴,反倒是那肖刑天率军北上,替大明子民将建奴挡在了关外,现如今更是在通州和山海关大败建奴,歼灭了近十万建奴大军。

这是何等的武功呀!自从他登基到现在十几年下来,耗费国力无数,甚至于为了对付建奴鞑子,他将整个大明搞得民变四起,但是换来的结果却也未曾让明军在关外建立过这样的功勋,可是刑天军却以轻师北上,仅凭着区区不到十万的兵力,便将横行关内外几十年的建奴打的是落花流水。

难道是他朱由检真的就是个无能的昏君吗?他到现在扪心自问,认为不是这样的,他不是昏君,他已经做了该做的,可是为什么还走到了如此地步?到底他哪儿做错了呢?那个肖天健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看一下现在他的大明王朝,虽说据传大中军尚未拿下福建两广等省,但是以大中军的凶厉,一旦腾出手的话,收拾掉那几个省根本就不是什么多大的问题,而他堂堂的大明皇帝,现如今能管的也仅剩下了北京这座都城,出城十里,便不再是他可以控制的范围了。

那些吃他的喝他的官员还有兵将们,到现在见他大明局势不妙,立即便纷纷倒戈相向,投降了大中军,就连最后他寄托着希望的吴襄,现如今看了这份奏疏之后,他崇祯即便是再笨,也知道吴襄已经是降了大中军了,要不然的话,大中军岂容得下他带着两万明军最后的精锐,留在山海关,却还敢出关追击建奴大军呢?

对于吴襄的背叛,崇祯非常愤怒,他下午的时候便派人去抄吴襄的家,想要将吴襄留在京师之中的家人全部一网成擒,推出去砍了他们的脑袋,可是没成想派去的人回来告诉他说,吴襄全家前两天突然间全部逃走,连被派去监视他们的人也不知所踪,总之这吴襄留在京师之中的几十口家眷,居然来了个人间蒸发,完全找不到踪影了!

崇祯愤怒,非常愤怒,这京城里面肯定是出大问题了,否则的话再众多锦衣卫的监视之下,吴襄几十口家眷,怎么可能突然间就逃了个干净呢?

这个时候有内侍王承恩走过来,小心的跪下对崇祯说道:“启奏陛下,几个大臣求见陛下,他们问陛下可拿定了主意,是否迁都呢?”

崇祯这会儿心乱如麻,听到了这个王承恩的话之后,他忽然间十分愤怒,摆手道:“你去告诉他们,先皇迁都北京,就是要亲守国门,朕身为大明皇帝,当坚守此地,现如今大明虽然已经风雨摇曳,但是朕岂能连那肖刑天都不如?

那逆贼肖天健都能北上路过京师而不入,尚知先率兵直抵山海关抵御建奴鞑子破关,而朕身为大明皇帝,又岂能连他都不如?

告诉那些大臣,朕哪儿都不去!下诏告知城内军民,做好一切准备,朕要跟他们一起,就留在这里,等着那肖天健来京城,朕要亲自领兵与之决一死战!……”

王承恩听罢之后,顿时便泪流满面,他本来也想劝崇祯还是弃了京师,赶紧趁着这会儿逆贼肖天健正在领大中军精锐在山海关与建奴决战之际,利用京城尚未被大中军包围的机会,逃离京城,奔向登州坐船南下,毕竟南方还有福建两广和云贵等地尚没有被大中军攻占,凭借着那些地盘,只要崇祯能迁都到那里,不见得不能重振大明。

至于北方这烂摊子,就丢给大中军好了,让他们也尝尝腹背受敌的感觉是什么滋味,毕竟眼下不但北方有建奴逞凶,还有陕西的李闯贼也没消停,这天下他姓肖的有本事,就让他也坐坐看,看看他能否做的比当今圣上还好!

但是今天他们的想法,却还是被崇祯断然拒绝了,崇祯看来眼下已经抱定了死志,要留在这京师之中于国同殉了,而他这个跟着崇祯十几年的老太监,现如今又能说什么呢?看着崇祯心意已决,王承恩忍不住伏地大哭了起来……

虽然不少大臣鼓噪要迁都,但是最终崇祯还是拒绝了,他放弃了利用这个最后的机会,离开这座他已经住了三十余年的京师,只是在七月初七的时候,崇祯下密旨,令司礼监大太监方正化,将太子以及定王、永王三人化妆之后,带出了京城。

七月十五日晨,在阳光刚刚撒到这座大明京师的时候,在北京城的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等城门外,一些明军突然间从地平线上看到一面面猩红的大旗跃出了地面,紧接着无数大军,开始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之中。

于是早已风声鹤唳的北京城上下,顿时便慌作了一团,到处都有人惊声大叫着:“大中军来了!大中军来了!”

这些叫喊声飞速的朝着城内传递着,原本还算比较安静的北京城,到了这会儿,彻底像是炸了窝一般,一队队官军惊恐万分的开始在军将的喝骂之下登上了城墙。

在这些明军眼中,这个时候一支支大中军的兵马,缓缓的开始进驻到了北京城外,并且迅速的便将北京城给包围了起来。

此时的大明终于迎来了他最后的日子,比起历史上李自成进攻北京城的时候,大明还要绝望的是,那时的历史上,好歹崇祯还能指望一下关外的吴三桂能驰援京师,但是到了今天,除了京师三大营之外,他们放眼四周,再也没有可以指望的救兵了。

整个北京城在这个时候彻底变成了一座孤岛,周边的几乎所有城池,到了这会儿几乎尽数都落在了大中军的手中。

肖天健率军从宁远返回关内之后,再也没做任何耽搁,立即便率领大军直扑向了北京城,并且在通州对诸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补给之后,立即分兵将北京城给包围了起来。

虽然这个时候北京城名义上还有三大营镇守,拥有官军三万余人,可是这三万官军,到了这会儿已经连续几个月断饷,断粮,早已没有了任何战斗力,这几个月下来,更是不少官兵已经脱掉了身上的官军的衣服,偷偷的逃离了他们的大营。

当大中军真正出现在北京城外的时候,京城外面驻防的三大营,几乎没有做任何像样的抵抗,便迅速的崩溃瓦解,近半以上的官军没做任何抵抗,便就地投降了大中军的兵将,仅有极少数大明的死忠,对出现在他们周边的大中军,做了一次微弱到几乎可以不计的抵抗,但是这种抵抗就如同小石子投入大海之中一般,几乎连一点浪花都没有激起来,便瞬间被如同洪流一般的大中军给淹没了。

整个对北京城外的三大营的肃清之战,仅仅进行了一天的时间,便宣告结束,让一个个磨刀霍霍准备大开杀戒的大中军的大将们好生没趣。

在他们眼中,再不济这三大营好歹也是大明的禁军,起码还有三万人马,即便是排着队让他们砍,他们恐怕一天也砍不完吧!更何况京营之中,又以神机营最为厉害,装备了大量的鸟铳以及火炮,诸将本以为对上他们的时候,起码要好好的打一场才是。

可是没成想三大营奉命出战之后,大中军这边仅仅是放了几炮,这些大明的禁军便当即崩溃,大批官兵忙不迭的便丢下了手中的兵器,呼呼啦啦的跪了一地,宣告了他们投降,而这些降兵被收拢起来的第一件事,便是伸手找俘获他们的大中军兵将要吃的。

看着这些面黄肌瘦的明军,大中军这边的兵将们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了。

第六卷终战第一百一十章秉笔太监

肖天健令人查问了一下这些投降的明军兵将,得到的回答让他都觉得可怜,从这些明军口中,肖天健得知,自从南直隶被他夺占之后,北京城便再没有得到南方运上来的粮食,本来就不怎么宽裕的朝廷,开始的时候还勉力维持,想办法从山东京辅之地搜罗一些粮食满足京营的需求,但是这点粮食对于京营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