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超级奶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超级奶爸- 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太子殿下如何自处?”

长孙无忌脸色微微一变,不过在朝堂上混了这么多年,他自然早就想到了这种情况,便说道:“太子殿下高高在上,地位尊崇,岂是其他人能够相比的?”

长孙无忌的话让在场的那些李氏宗族,甭管是李世民的亲儿子们还是他的亲弟弟们,脸色全都变得很是难看。

就连李承乾的脸色都憋的通红,他明显没想到自己的亲舅舅竟然挖了这么大一个坑来黑他。

这件事情要是传出去的话,叫他以后在李氏子弟中还怎么混?

魏征连上出现了似笑非笑的表情,他偷瞄了李世民一眼,见其脸色淡然,便继续说道:

“长孙大人这句话,下官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武王殿下的子嗣就应该和平民一样,取个李二狗,李大蛋的名字?”

第六百四十章昌平郡王

“噗!”

原本甚为平静、冷肃的麟德殿,在魏征的话音落地之后,差点被大殿中的众人的声音给掀翻了。↗,

李二狗、李大蛋,这魏征还真他娘地敢想、敢说啊,这样的话也就他魏征能够说出来了。

“承乾,这可是你的亲舅舅啊!”李元嘉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承乾一眼,说道:“嘿嘿,这家伙这回算是犯了众怒了!”

“魏黑子实在是太坏了!”李绩的眸中也出现了笑意,他在心中暗自摇头:“这个长孙老阴人还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武王在陛下心中地位如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现在他却把武王的孩子当作平民来看待,错错错……”

“魏征,你你你……本官并无此意!”长孙无忌纵然是千算万算,也没想到魏征这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正人君子,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在是,实在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并无此意?”魏征冷笑了一声,道:“以下官看来,长孙大人就是此意!不过是个名字罢了,纵然是用承字又如何?”

“你……”这回长孙无忌没话说了。

“好了,好了,都不要争了!”李世民拍拍手,道:“朕以为太子与玄成所言不差,按照我李氏宗嗣的习惯,武王的嫡长子理当以承字为先,取双字为名。”

“皇兄圣明!”

还是李元嘉见机得快,这直性子的人最看不惯那些弯弯绕绕,是什么就是什么。

再说了,人家皇帝起始早就已经下好决定了,这叫他们这些大臣们过来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这帮家伙还真把自己当那么回事了!

“父皇圣明!”

李承乾率先响应。其后便是李泰、李贞、李治……看来他们也是对这位长孙大人很不满意了,你一句话就得罪了满殿的李氏宗族,还想着他们站在你这边?做梦呢吧你?

“好!”李世民哈哈一笑,道:“既如此,三水,念吧!”

“诺!”

刘三水恭敬地应了一声。从一名小太监托着的金色小盘中拿起了一卷黄橙橙的布帛,再上前两步之后,刘三水打开手中的布帛,大声地念了起来:

“有武王元霸,乃高祖皇帝四子,朕之胞弟,其于生前隋大业十年,至今日已是三十有六!天可怜见,其妃武顺贤良淑德。温婉持家,终于两日之前为武王诞下子嗣,以承李氏宗族后代!”

“今,朕特将武王之嫡长子赐名为承平,取天下太平、四海皆归于大唐之意!另,特赐封武王嫡长子李承平为昌平郡王,将这同州之地赐为昌平郡王封地,由工部负责督造昌平郡王府。昌平郡王府按亲王规制建造,一切用度由户部拨付。旨到即行。钦此!”

圣旨上的内容,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赐封武王嫡长子为昌平郡王之事,在众人的意料之中,毕竟以武王在皇帝这里的受宠程度,一个郡王封号那是肯定的,唯一让众人感到吃惊的是。这郡王的封地竟然被选在了同州。

同州即后世的渭。南市,大。荔县,周初的时候名为古同国。

而在华夏之前的封建王朝一直到现在的时候,同州曾长期作为京畿道东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连接上都长安与山东诸州的交通要冲以及东西南北商贸往来、物资汇集的绝对区域性中心枢纽。

这样的一个地方。绝对是大唐朝的经济文化重地,以及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如果说这个地方是被赐封给皇帝儿子的话,那还说得过去,毕竟是亲王,再加上皇帝陛下的宠爱,让儿子去驻守一个经济文化重地也没有什么。

可是李承平不同啊,只不过是一个亲王之子,一个郡王,又有什么资格以此等重地为封地呢?

所以当刘三水话音落地之后,长孙无忌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道:“陛下,臣以为不妥!”

“微臣亦以为不妥!”

“陛下如此赏赐,确实有失偏颇!”

有了挑头的人,剩下的人就像是闻到了臭味的苍蝇一样,‘嗡嗡嗡’地叫着跑了出来。

不同于方才的情况,方才长孙无忌明显是自己着了魏征的道,一步步地在给自己挖坑;至于现在嘛,怕是已经涉及到他们自己的利益了。

毕竟这同州虽说并非像扬州之地那般繁华、富饶,可也算得上是丰沛之地,特别是这个绝对区域性的交通中心枢纽。如果没有这个地方进行转运的话,一些商贸往来、物资的转运就成了大问题了,

所以,这些人才如此焦急地蹦出来,为的就是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有何不妥?”听到自己的决断竟然被这么多人质疑,李世民脸色稍稍一沉,问道。

长孙无忌很快地组织了一下语言,道:“陛下,首先这同州乃是咱们大唐的交通枢纽中心,国内以及其他诸国的贸易往来、政治、文化交流都经过此地,这样的地方本就是重兵把守,若是将此地作为昌平郡王的封地的话,是不是有些不妥?”

封地,封地,所谓封地,就是皇帝分封给皇室成员或者王公大臣们的土地,土地所用者拥有在这片土地上税收、征兵等权利。

换句话说,如果同州真的被赐封给李承平作为封地的话,那就意味着同州这个链接着东西南北的经济贸易、交通运转枢纽之地就成了李家武王的私有之地。

这样的话,对于在同州占有庞大利益的这些朝中的文武大臣们,自然就不会同意了,毕竟如果丢失这一部分的利益的话,他们的家族势力可是会缩减很大一部分的。

这年头,谁还会嫌钱多?

“陛下,同州每年为朝廷创造的税收占全国总税收的百之一二,若是赐封下去的话,朝廷就少了一大笔的税收收入!”

长孙无忌绝对不允许这个地方被别人夺了去,因为这个地方可是有着他们长孙家族十之三四的产业,尽管都是瞒着长孙皇后置下的,可是这些产业都是实实在在的。

第六百四十一章三件事

“长孙大人所言极是,若是朝廷失了同州的税收,户部将少一大部分的收入进账……”

新任户部侍郎名叫侯庆春,说起来这个侯庆春还是侯君集的族弟,若非为了安抚侯君集的情绪,李世民也不会安排这么一个家伙来朝廷当官。○

当然了,虽说户部侍郎也算不上是多大的官,可也是正四品下的官员,统管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税赋之差,如此重要的地方,如果侯庆春没有一点能力的话,自然是也爬不上这样高位的。

“臣以为两位大人此言差矣!”

侯庆春话都没说完,就被杜如晦给打断了:“这同州之地虽说繁花似锦,民生富足,可也属于我大唐治下。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同州既是唐地,而昌平郡王亦是王臣,以王臣掌管我大唐之地又有何不可?”

“陛下,不知武王所属登州之封地,迄今为止为我大唐创造了多少税收?”一向与杜如晦穿一条裤子的房玄龄,这一次依然选择和杜如晦站在同一边。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不明白房玄龄为何问这个问题,不过他还是扭头看了侯庆春一眼,道:“侯卿……”

侯庆春明白李世民的意思,想了想道:“现在登州至税收,当是以往登州年限的三十倍计……”

“这就是了!”

房玄龄一拍手掌,笑道:“这登州之地本是武王殿下的封地,纵然武王殿下不上交税赋,我们朝廷也说不出什么。可武王殿下并未行如此,反而上交的税赋远超以往。长孙大人、侯大人,你们以为这同州之地赐封与昌平郡王之后。郡王会不会上交税赋?”

“这又有谁能知晓?”侯庆春撇撇嘴,道:“与同州相比,登州的繁华不如同州十之一二,些许税赋,武王殿下自然是看不上的。可是这同州呢,若是……”

“够了!”正在此时。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猛地一拍面前的龙案,怒声道:“尔等均为我大唐的股肱之臣,却在这朝堂之上如此吵嚷,成何体统?”

“臣等失仪,还请陛下恕罪!”

长孙无忌、侯庆春以及房、杜两相看到李世民生气地拍桌子,自然不敢再继续争论下去了,而是齐齐向李世民躬身施了一礼,重新退回了仍旧摆放着膳食的小桌之后。

当然了,虽说他们全都坐在文臣食客的一列。可是因为这件事情,长孙无忌和侯庆春都对房杜两相都有些怨怼,对着两人齐齐冷哼了一声。

长孙无忌与侯庆春那点小心思,李世民自然是明白的。对于长孙无忌而言,他们长孙家族的事情虽说瞒得住长孙皇后,可是纵观这整个大唐,又有什么事情能够瞒过李世民呢?

同州足足近乎五分之一的产业都是长孙家族的,长孙无忌能不为自己争取利益吗?

因此。李世民对长孙无忌多少也有几分气恼,他瞪了长孙无忌一眼。道:

“自武王苏醒之后,对我大唐贡献颇深,兴火器,改烹饪之法,接连攻下薛延陀、吐蕃、铁勒……而后大兴船运,灭高句丽、新罗、百济以及倭国。如此之功劳,于我大唐而言那可是天之功!”

说到这里,李世民顿了顿继续说道:“按照朕的意思,就算是分给元霸半壁江山都不为过!不过是赐封给武王嫡长子一块封地罢了,又有何妨?”

反正话都已经说开了。李世民索性便将后面要提到的一件事情一同说了出来:“朕还告诉你们,朕不仅仅要将这同州之地赐给承平做为封地,就连同武王的爵位,也要升格为世袭罔替!”

世袭罔替!

得,长孙无忌这折腾来折腾去的,原本只是想要给李承平换一个次一些的封地,现在却逼得皇帝直接把李元霸的亲王爵位给世袭了。

这事闹的,差点让长孙无忌郁闷地想要吐血了!

“陛下,自古以来,这亲王爵位都是由嫡长子承袭,并且是世替等降,这世袭罔替,是不合祖制的!”

这回长孙无忌他们是不打算说什么了,不过方才还和长孙无忌对着干的魏征,却在这个时候跳了出来,开始力谏李世民。

“有什么不合祖制的?”

李元嘉不干了,虽说和李元霸并不算太熟,可是从李承乾那里听来的有关李元霸的事情,让他对这位只见过几面的四皇兄是钦佩之至,不过是一个爵位的世袭罔替罢了,这又有什么?

“方才皇兄也说过了,四皇兄对我大唐有天大的功劳,这种功劳福荫子孙,纵然是百年之后,我大唐子民怕也得承四皇兄的情。不过是一个爵位的世袭,与四皇兄对我大唐的贡献而言,又算得了什么?”

“十一郎所言甚合朕意!”或许是不想继续在这件事情上纠缠了,李世民直接说道:“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房卿,由你亲自拟旨,即刻下达至倭国和州!”

“皇兄,这传旨之事可否交给臣弟来做?”李元嘉主动请缨。

李世民笑看了李元嘉一眼,道:“元嘉,你这小子这么长时间了都没有出过长安城,依朕看,你小子是想要去外面的地界儿好好玩玩吧?”

李元嘉摸了摸后脑,嘿嘿一笑,道:“还是皇兄了解我!”

“罢了!”李世民摆摆手,道:“你想去就去吧,不过你得先去见见父皇,另外再带上一些朕的赏赐,正好也省了朕再派别人去了!”

“谢皇兄!”李元嘉大喜,连忙道谢。

解决完了这三件事情,李世民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朕今日会在这麟德殿中设宴,列为臣功哪都不要去,就在这里尽情畅饮吧……”

……

当李元嘉带着一大堆的赏赐以及赐封的圣职来道倭国和州的时候,已经是七日之后了。

原本从长安城到倭国的路程,如果只是走水路的话,只需要两日即达,可是这小子哪里出过这样的远门。难得逃出了长安城,这小子一路上只顾游山玩水,每日里好不自在。

如果不是他府中长史提醒他的话,怕是这小子早把正事给忘了。

和州,原倭国王宫,现平倭督护府。

李元霸正在后面武顺养胎的房间中,逗弄着自己的儿子。

此时,随身守护的李三多急匆匆地从屋外跑了进来,向李元霸禀报道:“王爷,陛下的封赏团到了!”

“封赏团?什么封赏团?”把手中的小初一交到武顺的手里,李元霸有些奇怪地说道。

李三多摇了摇头,道:“末将也不太清楚,不过这封赏团的正使末将看着眼熟,末将问那正史为何而来,正使也没说清楚,只是说让王爷出去看看就明白了。”

因为李三多他们这些神武卫的兵士们,在长安城的时候见到的一般都是皇帝的儿子,对于太上皇的那些孩子,也就苏定方和刘仁轨见过。

所以这次太上皇的十一皇子李元嘉带队来倭国,李三多只是看着他眼熟,但是并不认识。

“哦?搞得还挺神秘的。”李元霸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道:“不过既然是封赏,想必是皇兄赏给初一的吧?走,随本王一起出去看看。”

王宫之外,李元嘉身着一袭黑色劲装,正好奇地看着倭国那和大唐差不多的建筑。

在他的身边,跟着封赏团的副使孙仲连,还有徐王府的长史李阚。

“都说倭国一直在偷学我大唐的各种技术,没想到就连这建筑物也没能逃脱他们的毒手啊!”

李元嘉装模作样地摸了摸王宫的外城墙,像是小大人一样地摇了摇脑袋,继续说道:“哎,这可耻的行为也就倭奴们能够干得出来,如果放在咱们唐人的身上,怕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王爷说的是,咱们大唐万邦来朝,区区倭国竟然还敢觊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