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4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宇文虚中虽然无意再回汴京,但并不代表他心灰意冷,他已经决定追随李虎,走中兴大宋之路。这条路显然非常危险,而且前景难以预料,但他相信李虎,相信这位逃亡塞外的元佑党人的后代能够给大宋带来中兴的希望。

但拖一拖未必是个好办法。

“汴京已经失去了理智。”董小丑无奈长叹,“金军入侵,整个天下大势都变了,大宋貌似强大的假象已经被戳穿,这时候汴京应该起用富有经验的武将,应该放弃以文制武的策略,如果继续用文人统军,后果不堪设想。”

折彦直、张孝纯互相看看,对董小丑这句话不以为然。他们都是文官,都是统军之人,以文制武虽然的确有它的弊端,但好处也是不言而喻。从历史上来看,大宋的文官统帅也能打胜仗。“战争胜负,不仅仅取决于战场统帅,更取决于朝廷的策略。”折彦直说道,“小皇帝一定要议和,即使种师道有通天彻地地本事,他也能无法击败金军。”

“所以说,河北大战,汴京其实没有任何胜算。”董小丑冷笑道,“我觉得可以和汴京谈一谈,先让汴京发动河北大战,假如这一仗他们打赢了,形势就会发生根本变化。”董小丑这个意思很明显,他希望等到汴京受到沉重打击后,再给汴京致命一击。

汴京用割地赔款的办法把金军哄走后,汴京以为万事大吉了,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又出来了,把先前的恐惧和无助又给忘光了,小皇帝和汴京的大臣们急不可耐地要巩固皇位控制权柄了,至于发动河北大战的目的不是把金军赶回老家,收复河北幽燕,而是想给自己捞取一点战绩,扳回一点面子。用这种心态打仗,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

李虎和童贯、折彦直等人仔细商议后。决定采纳宇文虚中地办法。先拖一拖。但拖一拖不等于置之不理。还是要拿出一个具体办法。

首先遵从汴京地圣旨。至于王。当然要留在太原。而童贯则辅佐王。

其次就是增兵长安。由折彦直带着更多地军队南下进入关中。至于汴京派到陕西地官员则全部羁留于长安。不让他们控制各路军队。以确保西北将门地利益不会受到任何损失。

李虎又命令折可求带着河东军南下。一部分取道麟府。镇戍横山以北地区。一部分则急速赶赴河中府。屯兵于黄河两岸。切断汴京和陕西之间地联系。

=

大同方向。金军早已停止攻击。双方处于对峙状态。李虎决定调整兵力部署。

夏军的十万俘虏已经全部赶到大同,并完成了整编,除了一部分做为各军的损失补充外,其余全部成建制并入虎烈军。虎烈军新建马军第九军。虎烈军九个军每军六将。飞云、神龙、阎王、雷霆、云朔、义胜、武勇、惊雷各增一个将的编制。梁山军增加两将。虎卫军增加八个指挥,规模达到了八千人。

铁鹰率军镇戍云内和前套地区。罗青汉、侯概、张关羽、董仲孙镇戍大同。董小丑、毛军、耶律马哥、高宝龙镇戍太原。

=

三月二十五日,李虎正式出任西北大元帅,建西北大元帅府于太原。

同日,李虎书奏汴京,拟定了具体地攻击方案,承诺于五月初,从大同方向展开反攻。

=

三月下,汴京。

本月十七日,李纲奉旨迎奉老皇帝回京。

小皇帝已经没有耐心了,当他接到宋焕的奏报,得知老皇帝就在符离附近,随即命令李纲带着军队把老皇帝接回来。

十八日,李纲到达陈留,惊喜地发现了太上皇后的鸾驾,这时他才知道老皇帝在得知

卖了王和童贯后,不得不接受现实,打算返回汴蔡攸、高俅、宋焕等人的护送下,进驻南京应天府。

形势发展太快,老皇帝在东南另建朝廷的想法未能实现,而郓王在西北终究因为缺乏根基束手就缚,他现在除了返回汴京,已经没有出路,虽然他担心自己会成为唐玄宗第二,但他的亲信大臣已经死得差不多了,最宠爱地儿子又未能把握时机乘势崛起,他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太上皇后先行返回汴京,就是代替老皇帝看看京城形势,如果小皇帝决心要对付他,他就不回来,他不愿意被小皇帝幽禁,像只鸟一样被关在笼子里。在余生里,即使不能做个有权势的太上皇,但一定要做个有尊严的太上皇。

三月十九日,小皇帝出郊迎接太上皇后,入居宁德宫,做足了孝子地文章。

为了把老皇帝尽快骗回来,小皇帝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下旨所有追随老皇帝南下的官员一律免责,高俅甚至因为护驾有功还被赐封了一个简国公,蔡攸也官复原职。小皇帝还亲自书告蔡攸、高俅等大臣,表明自己尊奉老皇帝地诚心,请蔡攸等人劝说老皇帝返京。

老皇帝还在犹豫,害怕啊,但蔡攸、高俅等人看到了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的希望,纷纷劝说老皇帝回京。他们其实知道老皇帝一回去,必定是笼中之鸟,如果小皇帝心肠够狠地话,再过几个月,老皇帝恐怕就要暴毙而亡了,但为了自家的利益,他们已经顾不上老皇帝,宁愿以老皇帝地性命来换取自家的美好前程。

二十日,李纲到达应天府,极力劝说。老皇帝对小皇帝心存顾虑,不敢轻易相信李纲的话,在返京和避祸江南之间犹豫不决。

老皇帝提了一系列要求,虽然不再要求主掌权柄,但他要求自由,要求小皇帝给予他应有的显赫地位。李纲匆忙告辞回京请示小皇帝,临行前,老皇帝对李纲寄予取厚望,“如果你能化解我父子之间的矛盾,当书名青史,垂之万世。”

李纲当然也希望皇帝父子融洽相处。小皇帝皇位稳固了,政令如一,不但可以震慑西北李虎,更能保证大宋迅速摆脱危机,再次强大起来。

老皇帝要回来了,如何处置老皇帝,是否遵从老皇帝和小皇帝之间的权力分配,中枢有争论。吴敏、李纲觉得皇帝父子关系融洽非常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大宋的兴亡,所以建议小皇帝善待老皇帝,但耿南仲、唐恪等人坚决反对。权力这个东西对人的诱惑太大,尤其是正当盛年的老皇帝,他只要有机会就会夺权,就会干涉朝政,这会令两宫之间的矛盾非常激烈,让朝中的大臣们无所适从,所以他们建议把老皇帝软禁在龙德宫,把老皇帝身边的内侍赶走,把老皇帝的心腹臣僚统统赶出京城,如此可保万无一失。

小皇帝沉默不语,谁也不知道会怎么做。

=

大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四月。

=

四月三日,钦宗亲自出郊奉迎,老皇帝终于还朝,并入居龙德宫。

四月初四,小皇帝行雷霆手段,把老皇帝身边的十几名亲信内侍全部赶出龙德宫,蔡攸、高俅等亲信大臣一罢到底,蔡攸和几十名官员被逐出京城。

=

小皇帝和中枢大臣们至此总算送了一口气,终于把老皇帝解决了,虽然吴敏、李纲等部分宰执对小皇帝的做法颇为不满,认为这会影响小皇帝的声望,甚至可能影响汴京和地方的关系。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混乱时期,汴京对地方的控制力明显减弱,这时候一个贤德明君的出现,将巩固汴京和地方的关系,反之,小皇帝和汴京做得不好,上行下效,后果非常严重。

小皇帝不予理睬,对于他来说,此时此刻,牢牢控制权柄才是重中之重。

不过,吴明和李纲的话提醒了他,此时此刻,他还要牢牢抓住军权。小皇帝即刻下旨给种师道、姚古等人,他要亲自指挥河北大战,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这是典型的将从中御,枢密院和前线统帅部的军权都给小皇帝收回去了。

吴明和李纲建议小皇帝把战场指挥权交给种师道。河北战场距离汴京有一千多里,快马飞驰来回一趟至少要五六天,汴京直接指挥势必会延误军机。

小皇帝拒不纳谏。

第五十七章 一帮没有廉耻的人

月初十,从太原传来好消息,李虎同意汴京的攻击两路夹击河北金军。

李纲随即拟制具体的攻击方案,但这个方案在中枢议事上引起了争论。

耿南仲认为,河北大战开始之前,朝廷必须牢牢控制西北,以免中了李虎的调虎离山之计。河北宋军一旦展开攻击,京畿防守兵力薄弱,这时候李虎如果引军进入陕西,攻占长安,那汴京就非常被动了。

钱盖、范致虚等大臣已经进入潼关,估计已经到了长安,但各路经略使还需要时间,正常情况下,到了六月左右,这些经略使就能控制陕西各路的军队了。

列席这次议事的种师道当即提出反对意见。

金军从去年十二月南下入侵,二月初九撤退,二月底到三月前后一直在真定、中山(定州)和河间一带作战,但自从刘、岳飞攻击中山失败之后,河北战场就基本上处于对峙状态,金军因此得到了喘息时间。

按照李虎和李纲的计策,五月初开始攻击,那时金军仅仅休整了一个多月,体力尚未恢复,是进攻的最佳机会,如果等到七月或者八月,金军早已休整完毕,以目前河北战场上的宋军兵力,未必能够击败金军。

种师道建议皇帝,进攻时间一定要选择在五月初,这样才有击败金军的把握。

耿南仲嗤之以鼻,一介武夫,你懂什么?打仗不时靠你们这些粗人砍砍杀杀就能解决问题,决定战场胜负的是中枢策略。“如果这是李虎的调虎离山之计,你即使在河北打赢了,但我们丢掉了陕西,那这场胜仗有什么意义?”

“既然汴京相信李虎,愿意和李虎联手攻击金军,那为什么又要怀疑他?”种师道怒声责问,“既然怀李虎,那为什么还要发动河北大战?”

“防患于未然。”耿南仲理直气壮。“只要控制下了西北。控制了西北军。李虎就无法对汴京形成更大地威胁。”

就凭几个根本不熟悉西北地文官就能控制西北。控制西北军?种师道望着趾高气扬地耿南仲。不知说什么好。说重了嘛。得罪人。说轻了吧。这帮自以为是地大员们根本不知道厉害。种师道犹豫了很久。还是拿童贯来做例子说明西北地状况。童贯主掌西北军事二十多年。何曾实际意义上控制过西北军?败仗打得远远比胜仗多。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

种师道避重就轻。这话就连小皇帝都置若罔闻。不过这句话提醒了小皇帝。“河北大战开始之前。李虎必须把王送到汴京。把童贯地脑袋送到汴京。”小皇帝看不到王。就象一根刺始终扎在心里。寝食不安。

种师道苦笑。在汴京。在这座豪华地宫殿里。权力斗争远比战争重要。大宋即使到了这种危机时刻。老皇帝也好。小皇帝和大臣们也好。最关心地还是权力。而不是收复疆土地战争。种师道沮丧。绝望。看不到任何希望。这一刻。他甚至觉得天都是黑地。

=

远在太原地李虎似乎知道汴京地心思一样。马上送来了    王生病了,因为心灰意冷,了无生意,病情越来越重,暂时无法将其送往汴京。

童贯的胜捷军在长安,而西北军里又有很多童贯的老部下,李虎担心杀了童贯,胜捷军要造反,西北军可能军心动摇,所以李虎建议汴京,暂时不要诛杀童贯,还是羁押为好。

另外,金军再度在大同周围集结,估计马上要攻打大同,而年初虎烈军在大同一战中损失惨重,军队无法得到及时补充,为此李虎决定从太原抽调兵力北上,这样一来,虎烈军若想从太原方向杀进河北,兵力就明显不足。

李虎恳请汴京,下旨给虎烈军统制岳飞,请他在河北招安各路叛军,迅速扩张军队,以配合宋军主力从正面战场上攻击金军。

岳飞已经引起了汴京的注意。从刘的奏报来看,宋军能收复真定,岳飞居功至伟。这个人打仗非常厉害,听说是相州汤阴人,家里的老母和妻子儿女在这次金军入侵过程中下落不明。岳飞在汤阴没有找到亲人,随即从老家招募了一帮壮丁,又招抚了几支叛军,组建了一支一万多人地军队,向金军展开了猛烈攻击。

李虎这个要求让汴京感到不安。

小皇帝询问李纲,岳飞现在麾下有多少人马?

李纲迟不语。河北的刘、辛兴宗等各路统帅这段时间频频提到岳飞,因为河北各路宋

少,死守城池,不敢出战,更不敢主动攻击金军,+河北战场上就成了唯一一支敢于攻击金军的军队,岳飞因此成为河北义军投奔地对象,短短时间内,追随他的义军多达十几万人,甚至一些幽燕的义军,真定中山河间三镇的小股宋军都加入了岳飞地军队。

李纲如果说实话,岳飞的这支大军等同于虎烈军,可以说,李虎的虎烈军已经进入了河北,这是汴京不愿看到也不愿接受的事实,必定会影响河北大战,但不说实话,河北大战又要拖延到什么时候?

李纲考虑良久,还是说了实话,“十万以上。”

“十万?”小皇帝和吴敏、耿南仲等人骇然变色。这次河北大战,种师道麾下的军队也不过十万,加上河北四路禁军,兵力不超过十二万,而岳飞竟然有十万以上的军队,这太不可思议了。

“李虎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耿南仲张嘴就骂,“他信誓旦旦地说,他地军队决不踏足河北,但岳飞是怎么回事?这件事怎么解释?”

“我记得李虎曾在奏章中说,岳飞只有两千人,怎么短短两个月时间内,他的军队就增加到了十万人?”吴敏望向种师道,希望听到他的解释,因为在这之前,种师道曾到河北去了一趟,他应该知道原因。

“这十几万人,其实都是河北的各路叛军。”种师道叹了口气,“金军入侵后,我们的军队大踏步后撤,甚至不战而溃,但这些叛军却非常勇敢,他们为了戍守自己地家园,拿着木棍铁耙,甚至赤手空拳冲了上去,义无反顾……”种师道想起那些战死的人,内心悲愤不已,“岳飞进入河北的时候只有二千骑,但他却和数万金军作战,两个月来,他大大小小打了一百多战,不但迫使金军迅速后撤,还收复了真定。定州安喜一战,他带着两万多人和金军血战一天一夜,两万人几乎打完了,他才撤回来。”

种师道望着小皇帝,激动地说道:“我们有这样地悍将,有这样的军队,为什么不能马上发动河北大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