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义军安置了第一批,又安置了第二批,第三批……情况越来越危急。帅府为此急告怨军,请他们适当收留一点,适当控制路隘,把流民向兴中府方向驱赶,不要任由他们越过大灵河,直奔海北州、趣义州而来,义军已经无力承受。

怨军置若罔闻。不理不睬。尤其过份的是,他们在黔、宜两州烧杀掳掠,把那些死守家园的百姓都变成了流民,然后把他们向南驱赶。怨军为了自己地生存,开始剥夺他人地生存,这激起了百姓们地愤怒,很多人到了海北州、趣义州后,聚众闹事,数次引发了小规模地暴乱。

暴乱可以平定。人可以抓。但饭不能不给他们吃,这让义军迅速陷入了粮食危机。幸好有近百万头牲畜可以补充粮食的不足,但这些都是百姓的财产,帅府可以强行收购一点,但多了就不行了,你不能断了人家的活路啊。

李虎头痛欲裂,一筹莫展。

打又不能打,杀又不能杀,所有地矛盾要想解决,只要一个办法,攻克锦州,突破重围,然后一路杀进,攻城掠地,拓宽生存领域,否则不要契丹人打,义军自己就要崩溃了。

李虎急召各军主帅,想办法,出主意,无论如何要在冰河化冻之前拿下锦州,这是义军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

这时候能想出什么办法?这是一块死地,大家心里都清楚,不过李虎既然能带着义军杀出蒺藜山,杀出成州,当然也有办法杀出锦州,所以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李虎身上,很多人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败亡在即,有说有笑轻松得很,反正天塌下来有李虎顶着,他有神灵保佑,生死存亡时刻,自然会有奇迹发生。

奇迹真的发生了。

驻守海北州的是阎王军,主帅张高儿飞马急报,风卷云来了,侯概来了。

李虎闻讯,又惊又喜,急忙与罗青汉、毛军、铁鹰、高宝龙等人急驰海北州。

一个时辰后,李虎终于看到了传奇人物风卷云。

风卷云大约三十多岁,高大魁梧,黑色长髯,紫黑色的面庞方方正正,浓眉下有一双象鹰一般锐利地眼睛,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一股咄咄逼人的气势。

高宝龙非常激动,冲上去和风卷云紧紧拥抱。再度重逢,两人都有一种做梦般的感觉。

历史上,辽国李弘起义,一年后败亡。其后有上京道饶州古欲起义,半年败亡。

安生儿、张高儿起义,败于龙化,安生儿被耶律马哥所杀,张高儿则率余部与霍六哥会合,攻懿州,然后南下一直杀到海北州、趣义州,最后败于锦州。

罗青汉、董仲孙领导的怨军起义也是败于锦州。

侯概起义最后是败于川州,其后投降,不知所终。

张撒八的射粮军败于马盂山,被耶律余睹所灭。

张关羽这支义军坚持到辽国灭亡,估计最后也是没于金国。

董庞儿起义,失败后转战太行,投宋,被宋皇帝赐名赵诩。燕京被宋灭后,其率军投降了金人。

辽海一带的义军,包括吴撞天、云队、海队等义军坚持数年,也没于金。

宋人自称中国人,南人,而汉人、汉儿这个称呼则属于辽国汉族人。在宋人看来,辽汉人属于蕃族种类,从大宋地皇帝、士大夫到百姓,都以“虏”称呼辽国汉人。

辽汉人不被认同,导致受歧视,不被信任,遭受凌辱,这是辽汉人包括燕云汉人,包括很多投奔大宋地辽文武官僚,在后来的宋金大战中,最终选择背弃大宋的重要原因。

这是历史的悲哀,也是汉人的悲哀。

第四十九章 一剑封喉

张高儿介绍了李虎。

风卷云仔细看了一眼,眼露惊色。李虎做为王者之子,年纪当然不会太大,所以有关他的传闻,风卷云一直不相信,拼杀了这么多年,早就不信神了,一个人即使是绝世天才,能力也有限。在他看来李虎能有今天,很大程度是因为身边有一群厉害的帮手。看到李虎本人后,他突然发现这位王者之子的确与众不同,他身上那股杀气是经过战场锤炼的,是真本事。

风卷云赶到海北州,就想亲自看看李虎,看看李虎是否有能力崛起于辽东。这些年,他先是跟着李弘,后来又跟着耶律章奴,再后来又跟着高永昌,结果这三个人长则一年,短则数月,便崩溃败亡了。经历多了,见识多了,眼力也就不一样了,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本事,看几眼,说几句话,大致也能估猜个八九不离十。

在辽东这块地方,若想生存,首先要成为一只凶狠的狼,而这位王者之子杀气太重,血腥而暴戾,怎么看都是一头暴烈的猛虎,适合生存法则。跟着这样的人,或许就能打出一片天下。

风卷云撩衣跪倒,大礼拜见。

李虎急忙扶起,“杀出成州后,我偶然得到了你的消息,随即派人南下找寻,日夜期盼,老天开眼,总算找到了你。风卷云闻言,说了几句感激的话,不过心里却顾虑重重,因为李虎急着找自己是为了打锦州,但自己目前没有这个能力。

李虎把罗青汉等人逐一介绍。

风卷云在路上就已经知道了辽东义军这大半年来重新崛起的经过。也知道一帮举旗造反的兄弟如今都聚集在李虎地大旗下,所以见到罗青汉、铁鹰等人后,非常激动。大家谈起当年虎烈川会盟一事,无不感慨万分,唏嘘不已。

坐下之后,风卷云详细述说了自渤海王死后,这两年渤海军化整为零,艰苦生存的经过。

李虎派人寻找风卷云,风卷云也在设法寻找李虎。

早在今年夏天,侯概就听到了有关王者归来的传闻,但那仅仅是传闻而已。直到上个月,他才从潜匿东京地暗探那里得到了李虎和义军的消息。辽东义军重新崛起,这让侯概怦然心动,于是马上派人北上上京道寻找李虎。

不久。锦州大军云集,侯概担心遭到辽军的攻杀,带着云海两队远离陆地,游戈海上。

刘志成、韩浪、高大锤、薛清四个人到了海边,刚一露脸,便被海盗盯上了。海盗们以为他们是辽军的斥候,假装渔民,把他们带到了海上,拔刀就要砍。高大锤情急之下,说出了自己的身份。他曾是渤海王的侍卫骑指挥使。知道很多吴撞天的事情。他说得有鼻子有眼。说自己是辽海龙吴撞天的朋友。海盗们将信将疑,不敢杀了,把他们送到了吴撞天的帅船上。

吴撞天突见故人,又惊又喜,仔细一问,原来是虎王派来地,要请他和侯概帮忙打锦州。吴撞天急忙找到侯概。侯概仅仅考虑了一天,便做出决定,亲自北上面见李虎。

大灵河直通辽海。侯概带着一条船赶到入海口。上岸后。乘坐狗拉的雪橇。冒着风雪,顺着冰冻的河面逆流而上。两百多里路。两三天就到了。

罗青汉摊开地图,把当前义军所面临的困境说了一下。

当说到怨军和义军矛盾激化地时候,罗青汉的口气非常沉重,“现在,辽军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招抚怨军,分裂怨军,而怨军除了极少一部分人决心造反,跟随虎王杀虏复汉外,其他人造反大都是为形势所逼。当生存遇到危险,利益受到损失的时候,这些人自然要做出选择。不出意外的话,怨军内部不但要分裂,更有可能爆发兵变。假若怨军倒戈,大灵河一线的黔州、宜州被辽军占据,我们就更加困难了,极有可能瞬间崩溃。”

侯概没想到义军的处境如此恶劣,“我记得在虎烈川的时候,汉王非常欣赏和信任董小丑,曾让他统军攻打黄龙府。汉王的眼光一向很准,董小丑应该有些本事,他难道搞不定自己的手下?”

罗青汉苦笑,“云帅,怨军是由东北路逃难而来的饥民组成,这些人进入军队,主要是为了解决肚子问题,杀虏复汉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了。”

“我们当务之急是即刻拿下锦州。”李虎直截了当,直奔主题,“如果云帅和海帅伸手相助,从锦州后方登陆,截杀辽军粮道,可以牵制很大一部分辽军兵力。”

侯概沉吟稍许,问道:“总帅打算强攻?”

“强攻是下下之策。”李虎说道,“但目前似乎只有强攻一条路。”

“强攻损失惊人,义军如果久攻不下,既损耗兵力又耽误时间,得不偿失啊。”侯概捋须轻叹,“总帅最好是另想他策,强攻不可取。”觑,知道侯概已经委婉拒绝了。

侯概和张关羽地想法应该差不多,此刻义军已经走到绝境,败亡不过是旦夕之间地事,以他们有限的力量,根本帮不了义军。锦州屯有辽人重兵,而且它距离平州路很近,大约六百多里,不管是张关羽的武勇军,还是侯概、吴撞天的云海军,都很难截断辽军的粮道,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辽军的前后夹击。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他们不会干。

“听说千山和长白山一带有一支渤海军。”高宝龙说话了,“云帅,你和他们有没有联系?”

侯概点点头。当然有联系了,山里渤海军所需要的物资大都靠云海队偷偷运过去,否则他们靠什么支撑到现在?

“那你能不能把山里的渤海军拉出来?”高宝龙说道,“你和海帅手上有不少大船,从海路走,不过两三百里……”

侯概连连摇手。高宝龙是急病乱求医,纯粹胡扯八道。这是冬天,大雪封山,山里地渤海军很难出来,再说即使下山了,还有金军地阻杀,就算他们安全撤到海边,军队带家眷,好几万人,也没有那么多船只运输。

“山里的渤海军在金军地围剿下,岌岌可危,很多人出山投降了,剩下的人躲在山里,根本不敢出来。”侯概苦笑道,“我亲自赶来拜见虎王,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向虎王求援,希望他能借给我一支军队,打进辽东半岛,占据镇海府,把山里的渤海军救出来,但是……”

但是现在义军自己都岌岌可危了,他当然无法开口借军队。虎坐在火盆边,两眼呆呆地望着跳跃的火苗,心里不停地重复着高宝龙那句话,“从海路走……”

突然,一个奇思妙想从他的脑海里翻涌而出,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从海路走……”

“云帅,你有多少船?”李虎没头没脑地问道。

“云队加海队,大约六百多条船,其中大海舶三十多艘,普通海舶一百多艘,小船五百多艘。”侯概也不想隐瞒,这些海船对于被困义军来说,就是一堆木头,啥用也没有。

“大船能运多少人?”李虎急切问道。

“大约一百四五十人。”侯概看到李虎两眼发亮,心里暗自嘀咕,他问这个干什么?义军就算要逃,那也要往山里逃,往海上逃就是找死啊。

“普通海舶呢?”

“大约五六十人。小船大小不一,一般来说,也就能搭乘十几个人。”侯概说道,“不管大船小船,都有人数不等的篙师水手和淡水食物等物资,所以,我说的搭乘人数基本上是极限。如果长途运输,因为人多,需要装载更多的淡水和食物,那么这个人数还要削减。”

李虎扳着手指头算来算去,嘴里还念念有词。

一帮将帅们奇怪地看着他,不知道他又在搞什么玄虚,屋子里随即安静下来。“从锦州到榆关,走海路的话,需要多少天?”李虎又问道。

“这不太好说。”侯概说道,“要看天气,看风向,如果顺风的话,五六天就行了,如果天气十分恶劣,逆风而行,恐怕要十几天时间。”

“二十天时间够了吗?”

“二十天肯定够了。”侯概疑惑地望着李虎,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二十天之内,你帮我把一万大军送到榆河附近的海面上。”李虎手指地图上的榆关,笑着说道,“我要夺下榆关,一剑封喉。”

第五十章 奔袭

一剑封喉?

奇袭榆关?

走海路?这个想法太不可思议了,匪夷所思,一帮将帅们愣了半天,都在想此计的可行性。

一万大军登陆后,怎么打榆关?攻占榆关后,必定会遭到辽军的前后夹击,那援军从何而来?粮食武器又从何补充?义军奇袭榆关,锦州的辽军会不会南下支援?两地相距六百多里,锦州辽军显然不会回援。平州距离榆关非常近,辽兴军会蜂拥而至,猛攻义军。

不过,义军奇袭榆关一旦成功,等于切断了辽军的粮道,锦州的辽军为了摆脱困境,势必会主动发动进攻,如此一来,义军就有了攻占锦州的机会。也就是说,李虎奇袭榆关的真正目的,还是截断辽军粮道,迫使锦州辽军主动出战,诱敌出击。这和蒺藜山一战如出一辙。

换句话说,奇袭榆关的一万大军其实就是诱饵,李虎打算用一万条生命换取锦州。

强攻锦州,义军兵力严重不足,其损失之大可想而知,而且还肯定打不下锦州,但假若用此计,义军不但无需强攻锦州,还可以用最小代价赢取胜利。

李虎很残忍,让一万将士去送死,但只有如此残忍,才能赢得攻占锦州的机会,才能挽救义军,挽救追随义军的几十万百姓。这间屋子里地人。眼光都很敏锐,头脑都很聪明,胆子都很大。

事情想清楚了,得失权衡好了,接下来就是一句话,“从总帅令。奇袭榆关。攻占锦州。”

李虎拿出了策略,具体怎么办,他一个人的能力不够,需要群策群力,大家一起想主意。

柴云马上开始分析奇袭榆关后,锦州形势的一系列变化。

从武蓬龙送来的消息可以知道锦州的屯粮只有十五天的储量。耶律大石带着一万军队离开后,锦州还有五万大军,五万张嘴,一天地粮食消耗很大。榆关一旦丢失。辽军粮道断绝。锦州辽军在十五天之内必定会做出反应。

问题是,奇袭榆关地义军能否支撑十五天?

这一点谁都无法保证。一万义军守一座关隘。正常情况下守个十天半月不成问题,但他们没有粮食武器的补充,战斗力就要大打折扣。

由此,他们想到了张关羽的建议。如果张关羽能及时南下,可以给攻占榆关的义军以有力支援。另外,侯概和吴撞天的云海军也可以从海路予以支援,适当给攻占榆关的义军补充粮食和武器。三支军队齐心协力,或许可以支撑十五天。

但这一仗不能有“或许”,必须万无一失。所以锦州方向的义军还要想出一个计策来。在守城辽军犹豫不决的时候,帮助他们下决心。以便抢在辽军收复榆关之前,把锦州辽军诱出来。

这个计策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