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馥春 作者:大爱非攻(起点大封推vip2014-09-03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馥春 作者:大爱非攻(起点大封推vip2014-09-03完结)-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氏便默然,心想这也不是不可能。两人聊了半天,傅氏便回去仙女镇。谁知隔了几日,傅家三房接到消息,说是刘家已经搬走了,不在广陵府了。

    ps:

    鞠躬感谢@优昙123 亲的粉红票和@『灭凤』 亲的平安符,感谢大家的支持,么个~~~

 二百八十章 王妃省亲

    傅家三房得知这个消息,真真是大吃了一惊。此前傅兰儿生产的时候,还不曾听到些毫的风声说是刘家要搬。眼下那头竟然不声不响地搬得干干净净的。傅阳与傅康特为去刘家住处看过。只见房子都已经完全搬空,里面只留些简单的家具。正有牙人带了客商过来看房子。傅阳问过牙人,才晓得刘家在三日之前搬的,眼下这房子是要典出去。

    杨氏沉着脸听傅阳说完,终于说:“你爹问过江都那边了,刘家搬家的事情他们也不知,然而刘家不摆满月酒,这倒是知道的。”

    “啥?那大伯家也不长个心眼儿,问一问人家为啥不摆满月酒。眼下兰儿姐都一起不见了,他们难道就不担心?”傅春儿几乎是难以置信地问着。

    “吓,你大伯家在兰儿这件事情上,哪有半点事情是做的对的。”杨氏忿忿不平地冒了这么一句。傅春儿默然,心想,何尝不是呢,当初纵容傅兰儿养成这个性子的,不就是大伯与大伯娘两个么?傅兰儿的婚事,从一开始的“吞婚做”,便事事透着离奇,自家可算是仁至义尽了吧,可是总有点好心被当了驴肝肺的感觉。眼下刘家上下全部失踪。那位大姐,看来只能是自求多福了。

    她又想,刘家的事情,怕是与袁时还要有些干系。眼下两淮盐政改革的事情,因为西南变乱,完全被搁置下来。那袁时原先的打算,岂不是落空了?那刘贤原来就是袁时的一枚棋子。既然袁时偃旗息鼓,那是不是刘家也因此被袁时雪藏起来呢?

    傅春儿一时想不通,杨氏又唉声叹气的,傅阳也锁着眉头。有些烦恼。然而傅老实进来,见一屋子的愁云惨雾,却道:“这是怎么了?”

    杨氏将事情都说了,傅老实的反应很平静,出乎众人的意料。“兰儿那孩子,她自己选的路,咱们也拦不住她——”大家都没有想到傅老实竟讲了这么一篇大实话出来。都有点吃惊,“是呀,终归不是咱们家的孩儿,不能帮人家照管着一辈子是不?”杨氏听傅老实这样说,便点头,道:“日后咱家在家中都不要提起兰儿了。”

    这事儿说完,堂屋里都静默着,突然傅老实有些期期艾艾地开口道:“今日在街上遇见了……遇见了两位舅兄,说是要淑卿你明日赶紧回家一趟。”

    “什么?”杨氏闻言。刷地一声从椅上立了起来,急道:“可是我爹娘身子有何不妥?”杨氏本是幺女,此时傅春儿的外祖父外祖母,年纪却也不小了。

    “不是不是——”傅老实双手乱摇,“舅兄说是喜事。”可是他口中说是喜事,但是面上却愁容不展。

    杨氏听了这话。心中更加生疑,见儿女都在身边,干脆说:“阳儿。陪娘走一趟外公家吧。”她一边起身,一边就披上了出门的大衣裳。傅老实也不劝,嗯了一声,道:“问清楚也好,早些回来就是。”

    杨氏与傅阳一直到掌灯了才回来,这头傅家人已经吃过饭了。见到杨氏与傅阳二人进门,傅春儿与戴悦都是立起来,问:“用过晚饭了没?”只不过一人问的是母亲,一人问的是丈夫。

    傅阳笑着摇摇头,戴悦就赶忙说:“厨下都留着呢。我去热热就来,很快就好。”

    杨氏这头,却是面上止不住的笑意。拉过傅春儿,道:“春儿,后日与娘去走亲戚去。”

    “走亲戚?是去看望外公外婆么?”傅春儿奇道。

    “不是,”杨氏坐在椅上,一番出神,又是摇摇头,跟着又是忍不住露出笑容来。她对傅春儿道:“你姨母要回广陵府来了。”

    “二姨母?”关于这位“传说中的”亲眷,傅春儿只有很模糊的印象,而且全是根据杨氏的口述东一点、西一点地拼起来的。只是那位二姨母,听说也是幼时生了一场重病,然后就变了性子,行事想法出人意表,像是……像是穿越同侪?

    傅春儿一想到这里,立马觉得背上有点发寒。一旦见到那位姨母大人,自己一定要小心一点啊,万一叫对方也看出破绽,谁晓得那边会是怎样的反应?

    杨氏见到傅春儿并不那么热切的样子,想到女儿此生从未见过自己这位姐姐,不觉得亲只怕也是正常的。而那边傅老实却蹭地从椅上起来,走出院门,往作坊那头去了。

    “爹——”傅春儿在后面唤着他,傅老实却头也不回地出去了,一步都不停。只怕是傅老实到了作坊那头,又会郁闷地抽上一晚上烟袋。话说这老实爹怎么就能那么讨厌二姨母,这么多年了,竟然不变。

    杨氏望着傅老实的背影,皱了皱眉头,道:“算了,你爹既然吃过了,就让他去罢。”

    傅春儿立在堂屋门口,看着傅老实在灯下的背影,心道,难怪都说那二姨母是个事儿精,人还没有露面了,竟能令爹娘平素这么恩爱的生出嫌隙来,这真是——她一时对那位二姨母大感好奇。

    *——*——*——*

    傅春儿的这位亲眷长辈,眼下已经有了正式的封号,是唐定王朱若枢的继妃。据说是去年年底的时候被正式抬了份位,成为唐定王的继妃。

    唐王的封地在福建,福建沿海,本当富庶,可是常年有倭寇之患,再加上朝廷禁海,所以福建那里,远远比不上两淮江南一带。唐王作为大明宗室,“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闲散的紧,手上除了俸禄也没有什么余钱。

    可是听说那位唐王妃却很有本事,在福建搞了不少产业。虽说闲散王室按理不得如此,然而大位上那位,对自己的兄弟堂兄弟们,都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做的不过分,适当贴补贴补王府的开销,都是可以的。偏生这位唐王妃不仅生意上有手段,而且长袖善舞,趁与唐王进京的时候,结交了不少后宫之中的“大人物”,自己也一跃从侧妃之位而被扶成了“继妃”。

    当年之事,自然没有人再敢说三道四。傅春儿想,也不晓得以后是不是初会那一段会被人传颂成为一段佳话。

    这回唐王妃省亲,却是借住了老靖江王在广陵府的园子。老靖江王妃此时也在城中,与唐定王妃住在一处,反倒是老靖江王一时画性大发,又带了人道宣城一带去写生去了。

    王妃省亲,自然不可能挤在杨家的小院子里,而是宣了杨母、杨氏、傅春儿的两个舅母,带了各自的儿女,前去花园巷的园子里坐坐。傅春儿听说了,挠挠头,心想,花园巷的园子,那不就是片石山房么。

    果然那日天气晴好,唐定王妃便在片石山房的水榭之前摆了宴席,与自家的亲眷相聚。

    杨氏这日带了儿媳戴悦、女儿傅春儿和小儿子傅正,早早地在家门口候着。唐定王府自安排了车驾过来迎接。到了地方,有仆妇下来将杨氏等人接下车,往园里引。傅春儿于这里是熟门熟路的,随着仆妇进园之时,倒并不像外祖母、母亲他们一样敛声静气。然而傅杨两家的妇孺之中,就只有傅正一个,最是泰然自若,进了园子便大大方方地左顾右盼,看见远处一大片湖石,便马上松开了母亲的手,向前奔去,仿佛想攀上那片湖石假山去玩会儿。

    杨氏吃了一惊,却又不敢大声将傅正唤回来。傅春儿便安慰母亲,道:“娘,没事的。那湖石看着险,其实也不甚高,里面都是有石阶的。”

    杨氏疑惑地看了傅春儿一眼。傅春儿讪讪笑道:“湖石都是这么筑的吧!”

    众人被引着往里去,一路上不少美貌的年轻侍女,见了杨氏等一行,都是躬身问好,口称“老夫人”、“夫人”,令杨母与杨氏都有些受宠若惊。然而待众人到了地方,也就是片石山房那片水面之前的水榭处,一位被丫鬟们簇拥着的贵妇人盈盈起身,却没有马上招呼杨母,而是又惊又喜地唤了一声——“淑卿!”

    “湄卿——”杨氏也是激动得紧,姐妹二人已经是很多年没有见过了。但是杨氏激动之余还是有些分寸,亲自扶着杨母的手。两人一起上前,见了唐定王妃,一起行下礼去。

    唐定王妃却没有拦,待两人行完礼,才将杨氏与杨母作势一扶,道:“给杨老夫人,傅夫人看座!”

    立时便有两名丫鬟上来,便扶了杨母与杨氏坐到椅上。杨氏与母亲对望一眼,杨氏递了一个安慰的眼色,而杨母则讪讪地,晓得这唐定王妃心头,只怕还是将十几年前的那些恩怨悬得高高的,不曾放下来过。杨氏见了母亲这般神色,再看看胞姐,心里也有点发酸,却又不知道如何劝起。

    这时唐定王妃神色间淡淡的,看向傅春儿这边来,问道:“淑卿,这都是你的儿女吧,来,与我引见引见。”

 二百八十一章 “同穿”你好

    杨氏略略觉得有些无奈,只先为姐姐引见了杨家的两位嫂子,跟着将一一将儿媳、女儿和小儿子唤上来,与姐姐见礼。唐定王妃杨湄卿早先遣人在傅杨两家问过,这时便一一取了见面礼出来,都是锦盒里装着,里面写着各人的名字。

    戴悦与杨湄卿见礼的时候颇有些拘束,面上红了又红。杨湄卿却不以为意,甚是和蔼,拍着戴悦的手问她“几时成亲的?”晓得两人成亲不过数月,便连连拍着后脑,懊恼地说:“淑卿也不提醒我一下,少不得,我这个做姨母的该是补一份贺礼才是。”

    杨氏连忙代戴悦客气了一番。杨湄卿这才放过了戴悦,又转向傅春儿,两人四目相对。傅春儿连忙学着戴悦,做害羞状,将眼神敛了回去,只盯着脚尖。杨湄卿一时赞道:“好水灵的姑娘,淑卿,你将这闺女送我吧!”

    杨氏晓得姐姐在说笑,但是心里却有点发虚,只讪讪地笑:“回娘娘,这孩子平日其实顽劣的尽,又跟着她哥哥,一天到晚总惦记着家里的生意,女儿家该做的那些事儿,她倒是一点儿都不精。”

    傅春儿立刻心道不好——果然杨湄卿眼皮一翻,目光炯炯,就在傅春儿脸上转了一圈。“是吗?”杨湄卿笑道,“我正缺个聪明又靠得住的人儿,时时伴在我身边的。春儿,你愿来福州么?”她说着双目便逼视着傅春儿。

    傅春儿无法,只好装着害羞,面上泛着红云,往杨氏身后去躲。杨氏心知肚明,叹了口气。委婉地低声道:“姐姐,这个孩子,怕是不愿意离开广陵府的。”

    杨湄卿眉头一皱,随即舒展开,笑道:“是么?可是年纪到了,家里已经给说了亲事?”

    这句问话彻底难倒了杨氏,点头说是吧。自家与纪家之间,两家别说定下亲事了,连半句准话都不曾有过,偏偏大家又是心知肚明的;然而要说没有吧,她又担心姐姐越俎代庖,干脆自己出面为傅春儿说一门亲,那可就糟糕了。斟酌半日,杨氏才小心翼翼地对姐姐说:“确实是有一家,原先是有过默契的。但是。因为那孩子眼下也不在广陵城中,要过个把月才能回来,所以春儿这事……”

    杨湄卿便打断了杨氏的说话,看着妹妹,道:“晓得了,淑卿。你如今变得是越来越胆小了……”她说到这里,忍不住自嘲地笑笑,道:“我不该笑你。我自己怕是也变了不少了吧!”说着,她的眼光,越过杨氏的肩头,看向远处。傅春儿都不用回头,便能知道这位唐王妃正在看着对面墙上的那幅“镜花水月”之中的“镜”。只是不晓得,这位贵人望着镜中,是能见到如花美眷,还是白骨红颜。

    傅春儿这才从侧面细细地打量这位传说中的“二姨母”。只见她眼下也不过三十许人的样子,乌真真的头发,肤色白皙。面上妆容精致,一点皱纹都不显,再加上满头珠翠。一身的绫罗,活脱脱是一位尊贵美妇的样貌。只是俗话说“居移气,养移体”,杨家的姐妹两个,分开各自生活十几年,气质上已经很有些不同。杨氏时时显得娴静恬淡,然而杨湄卿的嘴角却往往抿得紧紧的,现出细细的纹路,而她眉宇之间也颇有坚毅决断之色,这令她虽然时时对人摆着笑模样,对面的人却往往看见的不是她面上的笑意。

    “淑卿,你是说那孩子,还有个把月才回来啊!”杨湄卿又像是在问杨氏,又像是自言自语了这么一句,但是她微微沉吟,似乎是已经有了主意。

    一时寒暄完毕,天色不早,杨湄卿便宣布摆饭。然而这里的宴席摆得极为出奇,一份份菜肴都一字排开,冷碟整齐地摆在桌面上,而热菜和汤羹都盛在瓦钵之中,下面点了一盏盏小油烛加热着。桌边站着一溜丫鬟侍女,个个做出布菜的架势出来,还有好几人手里持着佐餐的茶酒,在席间来回巡睃,见机给宾客们倒满便罢。这副宴席的架势,对傅春儿来说,简直太熟悉了——这分明就是后世的冷餐会啊。

    她见杨湄卿起身热情招呼众人用餐,只说爱吃什么,便去点,自有侍女会布好菜送上来。她还笑着对杨氏说,这都是她从福建带过来的规矩。听到这里,傅春儿觉得再无怀疑,这位二姨母,果然是穿越大军中的一员啊。这也解释了为何当年她会坚持要随唐定王世子南归,大约穿越女都不会放过这等好机会的吧。

    既是冷餐会,席间众人的位置便也是不固定的。杨湄卿先是坐在杨氏与杨母两人中间,却主要一直是在与杨氏闲话,间或问问杨母喜不喜欢菜式之类,言语之中,颇有些得色,接着又与杨氏聊了几句傅家的生意。

    傅春儿一面小口小口地用餐,一面全副注意都放在杨湄卿身上。然而,她见戴悦坐在自己身旁,实在是拘束得紧,不敢吃什么,便起身,与戴悦身后的一位丫鬟说了几句,那丫鬟闻言便点点头,转身按照傅春儿的吩咐去替戴悦布菜去了。这说话之间,傅春儿不曾注意到,杨湄卿的眼光便滴溜溜地在自己这头打转。

    少时傅春儿陪着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