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地主+番外 作者:郁雨竹(云起书院vip2014-12-05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小地主+番外 作者:郁雨竹(云起书院vip2014-12-05完结)- 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剩下的十多万都是赖五的兵力,赖五领着亲信精兵在京城拱卫京师,这边就交给了赵子重,可前几年北方战事,赵子重和李江联手调走了他不少的人,到现在,他下面还只有四万的兵马。
  由不得宋谷不恨李江。
  宋谷让他们想主意,顺便去打听消息,自己甩手回家去了。
  这段时间他和家里人相处的还算可以,老太太总算是消停了,没再管他,甚至还给他屋里放了几个年轻貌美的丫头,宋谷这几天颇有些乐不思蜀。
  他那个黄脸婆也一直乖乖的呆在她的院子里,平时最多和老太太及儿媳一块儿说说话,并不给他添什么麻烦,家里的孩子最近也没闯什么祸。
  宋谷觉得这日子还不错。
  至于贾氏,她已经被放出来,但依然禁足在自己的院子里抄写经书,男人最是善忘,宋谷已经将她忘得差不多了。
  最要紧的是,家里的产业都掌握在了宋谷手里,数着手里的地契房契,宋谷觉得,他这一生也不枉走一遭了,可惜,田地还是少了,要是能再多一些就好了,他可是有五个儿子的。
  宋谷沉思着上次不经意间听到的圈地方法,找个偏僻一点的地方,或许可行。
  这事宋谷自然不可能自己去做,他和家里的通房快活完了,甩甩手就又去找自己的幕僚了。
  宋老太太听说宋谷又出去,不在家吃饭了,就对一家子说,“好了,他既然不来,我们就吃吧。”
  宋江氏隐隐松了一口气,宋德等人也放松下来,气氛活跃起来,宋老太太看了不免一笑,胃口好了不少,多吃了小半碗饭,果然,少见孽障,活得久。
  吃罢饭,宋老太太就将屋里人都打发了,她还是不太信任府里的丫头婆子,因此贴身伺候及膳食上伺候的人都是他们从均州带来的,她还叫人新买了一些丫头调教着,等熟练之后就可以接替原来府里丫头们的职位。
  “如今咱们家算是暂时安定下来了,可要站稳脚跟这些还远远不够。你们老子现在戒心降下来了,你们兄弟这几天多在他跟前晃晃,老大稳重,我的意思,你若是能在军中找个职位就进去熬着,虽然苦些,可吃得苦中苦,方能站在人之上,老二,你老爹的东西不少,他不是个能守财的,现在他不放心交给管家,也不愿交给贾氏,你是他儿子,多在他跟前晃,机灵一些,这庶务渐渐也就能上手了。”
  宋老太太看向和四岁的大曾孙和三岁小曾孙玩耍的老三,叹气道:“以后你们兄弟三人要相互扶持,老三,你们也看顾一些。”
  宋德眼神温和的看着宋福,点头道:“祖母放心,阿福有我和二弟呢,我们把他当儿子养。”
  宋老太太欣慰的点头,宋江氏扭过头去擦了擦眼泪。
  而出府去的宋谷没多久就臭着脸回来了。
  他不过提了一句,那几个幕僚竟然就言辞激烈的和他说什么“不可与民争利”,“朝廷有律不得侵占百姓农田……”
  奶奶个熊,谁侵占农田了?他不过是圈一些荒地罢了,不错,他就是圈的荒地。
  百姓可以开荒耕种为永业田,他为何不行?
  宋谷好像打开了一个世界,既然幕僚不愿意,他大可以找别人,他副都督府最不缺的就是人。
  宋谷在书房里将管家找来,只一说,宋管家就转了眼珠子道:“老爷,这开荒也不难,与衙门里说一声,只要将地定为荒地,奴才就领了人过去开垦,现在才开春,正是播种的好时候,现在去开荒,说不定还能赶上播种呢。”
  宋谷眼睛发亮,大笑的拍着他的肩膀道:“不错,不错,合该如此,现在可不就是播种的好时候?你明天就拿了我的名帖去衙门,就说我说的,在城西外头那块儿给我圈出一块荒地出来。”
  城西外面是护城河,护城河边上是官田,再往下就是太原城中几家地主的地,自然不可能是“荒地”,那就是到汾河那边了,宋管家露出一个微笑,那的确有可能有“荒地”。
  宋管家带了宋谷的名帖去衙门。
  衙门的经办人葛贤看着宋管家指的地方,脸色有些难看,摇头道:“宋管家,这里的地都已开垦完了,哪里还有荒地?”说着拿出另一份地图,笑道:“这是我们勘定的荒地,宋副都督若是想开垦,倒是可以考虑这些。”说着推给宋管家看。
  这下轮到宋管家脸色难看了,冷哼一声道:“你是瞧不起我们宋府?拿这些东西来糊弄我,那儿有没有荒地我会不知道?我可是亲自带了人去看过的,葛先生,你若是现在办了还好,不然,还要叫我家老爷亲自来与你说一声不成?”
  葛贤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啪”的一声将地图合起来,“我是照着朝廷律令办事,宋管家指的那块地方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开荒完毕,地契手续完备,毫无荒地之说,您若是不满,也可以叫宋副都督去找李大人理论。”
  宋管家眼睛微闪,心中怒火滔天,这是宋谷第一次给他派的大事,他若是办不好,以后只怕再难在宋谷跟前露脸了。
  葛贤不客气的叫了下一个进来办事,宋管家脸色更加的阴沉了,同为办事员的孙隆从外头进来见了眼睛微微一闪,将东西放下紧着两步出去追上了气恼着离开的宋管家。
  孙隆笑盈盈的道:“宋管家,葛贤一向如此,您何必和他一般见识呢?这样,我请您到对面去喝口茶,消消气,算是我为葛贤替您赔礼。”
  宋管家上下打量了一下孙隆,眼睛微闪,“你也是登记造册的办事员?”
  孙隆脸上的笑意更甚,行礼道:“正是,宋管家若是有什么差遣,吩咐我也是一样的。”
  宋管家这下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道:“你倒是识情识趣。”

  ☆、492。第492章 异想

  同在一处办公的人见宋管家走了,就拉着葛贤的衣袖低声劝道:“你也软和些,和那种人对上,小心以后他给你小鞋穿。”
  葛贤面色涨的通红,脸上闪过羞恼,“他不过是一看门的奴才,难道我们为官为吏反而要去看一奴才的脸色?”
  “宰相门前七品官,那……为人最为霸道,行事张扬无顾忌,”同僚低声劝道:“你就算要驳回,也委婉一些,不然他要真的记恨上了你,在那位面前说几句,他虽不能在职务上难为你,但他若是纵马行凶,你待如何?”
  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过,当初宋谷他们刚到太原的时候,就有人看不惯他的行事上书弹劾。
  宋谷干脆就纵马将人踩残,当时宋谷手下还有十万兵马,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现在宋谷势力虽不如从前,但他的行事并没有收敛多少,真要出事,不管上面会不会为他讨回公道,难道他真的要牺牲自己去验证这样的事?
  葛贤深吸一口气,却觉得胸口如同压了一块石头般难受。
  同僚又低声道:“何况,现在我们的顶头上司并不是李大人,”同僚含糊道:“我们只是落第的举人,能得到这份官职不易,还应当珍惜才是。”
  葛贤握紧了拳头。
  旁边的同僚听见左右一看,见屋里只有他们三人,就压低了声音道:“我看你还是低头吧,别说现在上头不是李大人,就是李大人也没用了。”
  葛贤皱眉,“宋谷再有本事,武不涉文,他敢干涉到李大人?”
  同僚甲也道:“不至于如此,李大人清廉方正,他若是知道,必定会主持公道的,当年他只是四品官都敢和宋谷拍桌子瞪眼,何况现在他们已平起平坐。”
  同僚乙嗤笑道:“你们还当现在的李大人是当初的李大人吗?人终究是会变的。”
  俩人大惊失色,“这话是怎么说?”
  同僚乙压低了声音道:“……入冬没多久,归安县的新市镇的一百五十多亩地就更了地契的名字,就是李太太堂姐夫家,就是李夫人自己,她的嫁妆里也多了八十多亩良田。”同僚乙讥讽的一笑,“全都是‘荒地’开出来的。”
  葛贤与同僚甲的脸色都难看起来,同僚甲红着眼圈道:“这不可能!”
  同僚乙哼了一声,“不过是我们自己自欺欺人罢了。”
  葛贤也红了眼睛紧握拳头,虽然嘴上说着不信,但心里却知道同僚不会胡说,他们几个是负责登记造册的,整个太原府的田契地契都由他们整理造册,太原府底下的县镇每半年也要更新一次。
  葛贤下衙回去的时候脸色还有些难看,一看知道心思不知飞往何方了。
  家人见他将自己关在书房了,想了想,还是没去打扰。
  葛贤有些书生意气,但并不笨,官场中,各种暗地里的交易合作一直不断,这两年因为圣上整顿吏治,倒是好了一些,但一些小动作也不少。
  以李江的身份,只是该良田为皇帝两三百亩,算是很小的一件事了,可葛贤总是会忍不住想,这两三百亩对于李江来说不多,但却不知是多少百姓的心血,对于那些被“荒地”的百姓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
  如果是别人,葛贤虽然气愤,却不会伤心,可那人是李江啊,是他所敬重的李大人!
  葛家并不是太原本地的人,是从北地迁移过来的,刚来的时候,连件像样的棉衣都没有,母亲与妻儿都感染了风寒,他是从李家领了棉衣,又从德胜医馆里拿了救济的药材……
  这些年李大人兢兢业业,一心为民,他也一直以他为榜样,可为什么就是他呢?
  葛贤趴在书桌上哭起来,心里既痛心又委屈,还气愤。
  李石可不知道有个人正在太原的一个角落里痛惜他,他现在正和赵子重商议军粮的事呢。
  宋谷的幕僚猜的不错,皇帝有意对北地用兵,所以赵子重和京城联系密切是必然的。
  而赵子重先前上了密折,为了迷惑敌人,搅乱视听,并不与户部尚书联系,建议通过另一个人与户部尚书联系。
  皇帝想了半天,也只能选出苏定。
  不能和左相联系,更不能和赖五联系,不然谁都会知道他想用兵了,和户部尚书联系也很容易猜出来,刑部不用考虑,赵子重没事找刑部干什么?理由不充分。
  工部倒也可以,研制武器不得用工部吗?但这个理由无疑会叫更多的人盯着,来往的信件不安全。
  那就只能剩下苏定了。
  苏定是吏部尚书,这个理由也很简单,赵子重的儿子渐渐大了,他在正二品的位置上也呆的够久的了,活动一番更进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皇帝自觉这个理由很好,大手一挥,赵子重和苏定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偷偷往来了。
  他们自然不可能只说筹备军粮的事,还有赵方氏的事,他们现在就等着黄州那边方家的消息。
  李江将账册交给褚庆,道:“赵都督,现在我们最多只能拿出二十万石的粮食,剩下的要留到入秋后才能凑集。”
  褚庆连连点头,摸着胡子道:“储粮不够,仓库里的粮食必须留够最低限额。”
  赵子重皱眉,“才二十万石,这也太少了,我们这边不仅要供应太原本地,还有往北去的几府,军粮都从这里出,等到秋收,我们要调配军粮也有些来不及了,要知道,打仗之事,从来都是粮草先行。”
  李江和褚庆寸步不让,“赵都督,军粮虽然重要,但百姓也一样重要,虽说钦天监说今年只是春小旱,但谁知道影响有多大?所以仓库中的粮食一定不能低于最低限额,不然到时百姓需要救济,我们从哪儿调配来粮食?”
  “朝廷和户部总会有办法。”
  褚庆为人耿直,不会说话,干巴巴的道:“不行,我们不能冒险。”
  李江却是嗤笑一声,“既然户部可以调剂,何不叫户部调整好军粮?”
  赵都督不说话了。
  三人沉默了一下,还是褚庆道:“其实这些年积累,国中的储粮不少,据我所知,仅德州粮仓就有九十万石。”褚庆眼里闪过疑惑,“按说这样的储存已经够军粮的开销了,圣上怎么好叫我们从这儿征收?”
  太原还好,往北可就艰难了。
  李江沉着脸不语,他也没搞懂皇帝的意思,那位并不是劳民伤财,不舍得粮食的人,但没办法,密旨如此,他也就只能这么办,好在太原这些年的存货也有一些,不必再去搜刮百姓。
  这一次商谈无果,赵都督觉得再谈下去也没用,褚庆那人只按规章办事,除非三人中俩人拿定主意,不然他是不会妥协的。
  但李江管着民政,与他现在所要做的事算是有利益之争,用他的话说,总不能你打仗我就去搜刮百姓吧?
  赵都督也没想李江去搜刮百姓,只是秋之前,军粮必须到位,不然战事一开,他的兵就要饿肚子,至于李江去哪儿要,怎么筹措,那就是李江的事了。
  赵都督虽然因为他是木兰的小叔子而对他多有照顾,但也不会弃自己的兵不顾。
  李江满身疲惫的回到家中,傅氏忙指使了下人去打热水来,亲自帮他更衣,柔声问道:“春种很忙吗?我看你这几天都累得倒头就睡。”
  李江点头,“这段时日是要忙一些。”既要忙春耕,又要忙军粮的事,李江不忙才怪。
  “我们家的田地也该播种了吧?回头你叫管事盯着些,粮种与耕牛要跟上。”李江顿了顿,又道:“今年只怕有春旱,叫管事通知佃户,今年的租减一成。”
  傅氏手微顿,“老爷,我们的税本就比别家的低,若是再低,只怕别家会有意见。”
  李江闭着眼睛,不在意的道:“谁会去在意这个?不过是几亩官田,也影响不到谁去,官佃的日子本就比民佃要差,我们又不要交税,能免一些就免一些吧,我总不会缺吃的就是,再不济,我这儿还有禄米呢,每年家里给送过来的粮食也不少。”
  江南的米要比北方的好吃,李石又会养生,特意在自家庄子里劈出一块地来种他们自家吃的粳米,每年收货后都给李江苏文送了不少,虽然不够他们吃一整年,但只主子吃,吃个大半年的不成问题。
  所以李江还真没操心过这些。
  傅氏见李江不欲再谈,也就应下了。
  虽然已经通知过傅氏,但过后李江还是叫管家来又吩咐了一遍,李江这边外院和内宅一直分开。
  除了几门比较大的生意和不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