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神道-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

“阿弥陀佛,百年道人你总算来了!”法琳和尚听到黄俊明的到来,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回了黄俊明一礼随后说道:“不知老僧前些日子的疑问可有答案?老僧恳求仙师为我等解惑。”

这老和尚还真是够开门见山的,上来直接就问了起来。不过还好黄俊明早有准备,全然不惧此问。黄俊明也想立即回答,可这李世民和李承乾还在身后晾着呢,也不好。只得退却道:“大师稍等,陛下既然允许你佛我道如此辩经。自然也派人前来裁决。而这位就是近日的裁判也是咱们当今的太子殿下,而旁边这位便是当今皇太孙。”

黄俊明简单一介绍,算是草草得了了事。可李世民身为裁判,也得说上几句,只听李世民说道:“父皇派孤过来裁定此次佛道论争的结果,但来之前孤也曾听闻,佛教一方连挑道教十一处道观而不败,着实厉害。不过今日孤王就要看上一看,这天仙宫究竟将是佛教的第一处,还是第十二处!”说完便带着李承乾走向了一遍,静静地看着。示意辩经可以开始了。

法琳依旧还是那番话抓着“道生一切”四个字不放,或许是强调,或许又是怕黄俊明将问题忘了,再次问道:“道教所言,道生一切,难道道也生恶么?若道也生恶,道就不是尽善的,那得到又得的是什么道?得到之后又能做什么呢?若说恶非道所生,恶又从何而来?何以说道生万物?”

黄俊明轻轻一笑,回答道:“大师想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何为道!”黄俊明环视着所有人侃侃而谈“什么是道?道就是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也就是说在不断相生的这一过程中,道循环往复,周行而不殆。道逐渐的离开,离开的越来越远,远道一定程度又返回来,万物又复归于道,因此道也是关系。”

“道长贫僧问的是道生一切是否包着含恶,道长此言似乎并未回答贫僧的疑问吧?”法琳插口道。

黄俊明暗自翻了一个白眼,继续说道:“大师不要着急,且听贫道一一说来,若把道仅仅当做过程,那便错了。道是本源,天地万物之母,无和有都来源于道,其玄妙和深奥,非言语所能及。作为本源,道是唯一的,无前无后,无上无下,无善无恶。又有前有后,有上有下,有善有恶。导致为物,惟恍惟惚,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这么说来,看来道长是说道可以生恶了?那又得什么道?恶道?”法琳继续追问。

“大师问得道,得的是什么道。这说来还是要了解什么是道。道是规律,是天地变化的成因,道者万物之奥,道存在于一切事务之中,贯穿一切事务发展的永恒规律,作为规律,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是不可抗拒,不能违反的。求道自然是为了求得大道的规律。而得道,得的是法则之道,天地众生都要遵循道的法则,故从事于道者,道同于道。所以得道就是坚持遵循道的法则,遵循自古以来的法则,用来驾驭现实中的所有。坚持道的法则,天下自然和平安定,放弃道德原则,则会陷于兵荒马乱之中,按照道的法则去作,道就会成全于人。天之道,利尔不害。”

黄俊明半文半白的一通大谈,全然用一本道德经就解决了法琳的提问。这也多亏了现世中那么多讯息,才能给黄俊明这样一个机会。当然这话听在其他人耳中则完全不同。几个长安城附近道观的观主,对于道家经典自然是非常熟悉,然而在他们看来,道就是虚无缥缈的,让他们用一生去追寻的。而现在听到黄俊明如此解释道,自然是眼睛一亮。这才感觉到在生活中道无处不在。对黄俊明更是钦佩。

同样的这话听在围观的香客耳中也是一阵惊愕,在他们眼中的道,就是道士口中的道。哪想到和自身如此的接近。本着对道的敬仰,日后的行为上更加的合乎道德的标准,此事暂且不提。

“仙师,我懂了!”少年的李承乾此时刚刚七岁,声带还没张开,情急之下声音就有些发尖。不过他却丝毫不顾自己声音的难听继续说道:“道生万物,自然也生善恶,就像两级阴阳一样,但道本身无恶无善,是至公的。得道是为了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利用规律做事。自然是坚持和遵循着道的法则。所以得道与道是否生恶无关。得道之后自然是顺着道的规律去做啦,仙师也说了,天之道,利尔不害。就是说道的规律是没有害处的,没有害处就自然成仙成神喽!”

此时的李承乾太小全然不像是史书中描绘的那个暴虐阴霾的性子,反倒是很聪明,很勇敢,在这么多人面前丝毫不漏怯的总结了黄俊明的话,说完竟然还洋洋9自得的朝着法琳和尚挤眉弄眼,好一个俏皮的性格。

黄俊明听完李承乾的答话,暗自点了点头。转身对着法琳和尚说道:“不知法琳大师可弄明白?”

法琳也没想到,黄俊明能准备的如此充分,要知道法琳曾经也是做过道士的,对道教的典籍也有一定的了解。深知道教最难回答的问题就是对“道”这一字的解释。如今听黄俊明将道教的道完美的作了解释,不由得有些颓唐。虽然自知道教典籍中还有好多漏洞和矛盾的地方,但远远都没有这一个“道”字有用。今日黄俊明要是不能完整的解释好“道”的问题,肯定是会身败名裂的。身为下凡的天仙,自当比其他道士更懂得什么是道,若连黄俊明都不懂什么是道。那道教在这大唐真的要被打压的死死的了。佛教自然会上位。可是现在却。。。。

法琳突然有了些心灰意冷的感觉。却听耳边黄俊明那恶魔般的声音再次响起。。。。。

——————————————————————————————————————————————————————————————————————

第二更、求三江、求收藏。求推荐!新建企鹅群:129320046

73 佛道论争(三)

73佛道论争(三)

“法琳大师还有何疑问?”黄俊明调笑道。

法琳和尚摇了摇头,心底早就没了再辩下去的打算。身为高僧的他虽然还有许多能扳的倒道教的疑问,却也不敢再开口了,万一再被黄俊明破解了,那佛教可是真的再也无法翻身了。

黄俊明见法琳和尚摇头不语,从心底也是舒了一口气。捏了一把汗,道家典籍中自相矛盾,无法解释的语句、字词可是不少。黄俊明虽然对其一部分有些了解。但疏漏也不少。谁让中国道教神系混乱呢,几乎每个大些的道观都尊崇一尊神像,奉读一份经典,所以典籍之间的矛盾疏漏必不可少。要是法琳和尚真的问起这些,黄俊明还未必真的会作答。到时候可就惨了。

至此黄俊明突然想起一个疯狂地念头,编纂《道藏》!编纂道藏正好可以收录大唐全国的道教典籍,然后在对典籍进行挑拣、整理和改动。随后刊发全唐,这样在几年之内,道教内部的思想自然会慢慢的形成统一。思想上统一了,破绽自然就少了。不过这可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还是先解决眼前的事最为重要。

李世民赞许的看了黄俊明一眼,似乎对他刚刚的回答很是满意,不过既然是佛道两家的论争,总不能只让佛教问道教。于是,李世民清了清嗓子,再次说道:“既然法琳大师没有疑问。那就请问百年仙师。不知你对佛教可有什么疑问?”

此时的李世民就好像是一个三流的主持人一样,问着双方。黄俊明也不取笑李世民,毕竟那是即将做皇帝的人。反而很给面子的说道:“抱歉,贫道往日对佛经可是毫无研究。自然问不出来法琳大师这么深奥的问题。不过贫道偶然翻动佛经的时候看到一则小故事,觉得不错。可没等读完就做事去了。不知法琳大师和否为大家讲一下这个故事?”黄俊明循循善诱的说道。

本来法琳和尚一听李世民让黄俊明问佛教的典籍,就是一惊,不过听黄俊明所说,他对佛经并无了解只是读过几章故事而已,不由得心情一松。又听黄俊明说记不清故事的内容了。想要重新听一遍,法琳心里不知念了多少遍的阿弥陀佛。入泄重负的挤出了个微笑,对着黄俊明说:“仙长,不知是哪个故事没记起来?”从法琳称呼黄俊明的称呼就可以看得出来,现在的法琳可是不敢向连挑十一所道观一样了。对黄俊明虽然谈不上恭敬,但也算礼数周全。

黄俊明见法琳上钩,伸出两个手指在发簪中抓了几下,故作思索的说道:“好像是说一个菩萨和一个人走在沙漠之中,吃的东西都没有了。。。。”

法琳果然对佛经异常的了解,仅听黄俊明这只言片语就知道自己读过。直接接口说道:“这不是故事,而是有人和佛祖说对话,有佛典有问,如菩萨行荒远之域,绝无可得食,仅同伴一人,杀之则生,否则死,此将如何?”

“对啊,将如何啊!”黄俊明插口道。这时法琳才觉得有些不对。可是悔之已晚,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佛。。。佛。。。言菩萨为。。。。为。。。。”法琳知道后面的话是什么,自然也不敢多说,只得期期艾艾的拖延着。法琳身后有几名僧人也反应了过来。熟知怎样辩经的他们也是面色大变,一滴滴冷汗从额头滑落。焦急的向法琳打着眼色。

众香客也不是傻子,自然发现了不对,纷纷起哄道:“兀那和尚,快说,到底怎么回事!”一时间整个天仙宫山门前又是一片混乱。

李世民也看出了乐子,不过身为裁判的他也必须要履行自己的责任,于是重重的咳了几声:“咳咳,大家安静!”这话一出,杂乱的声音自然消停了一下,不过见李世民只是这么象征性的一说。随即就没有了下文。也不管李世民的太子身份。纷纷继续喊道:“和尚!快说啊,这故事不错,我们喜欢!”

全然都是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存在,几声高呼下来,法琳竟然急火攻心晕了过去,被身后的几个和尚手忙脚乱的抬到了山下。最终也没说出这个故事的结尾。众香客们不禁有些失望。

“仙师好计策!”李世民笑呵呵的走到黄俊明身旁说道:“仙师既然能给这些和尚下套,想必也是知道这故事的结尾吧?孤王可是对这个故事很有兴趣啊。”

几个香客离着李世民比较近,听清了李世民所说的话,纷纷附和道:“仙师!给我们讲讲吧,您肯定是知道的!”

黄俊明暗自想了想,清了清喉咙开始说道:“刚刚法琳大师也说了,这不是一则故事。既然诸位爱听,那贫道就简单说一下。”此时的黄俊明俨然一副天桥说相声艺人的模样。

“原文是这样的,诸位听好,有佛典有问:如菩萨行荒远之域,绝无可食,仅同伴一人,杀之食则生,否则死,此将如何?佛言菩萨为续慧命故、续法命故、宁杀人食之。出此险已,力度众生。!”

黄俊明抑扬顿挫的将这短短百十来字说的个字正腔圆,全都进了周围香客的耳中,这话听在大众的耳中可不亚于晴天霹雳一样,抛弃同伴在大唐人眼中可是相当不道德的,而且还向同伴下手,是在是不可饶恕。李世民听了这几句话感慨更深,一张原本有些嬉笑的脸直接拉了下来。显然又想起了玄武门之事。于是佛教在李世民心中又降低了一个层次。

黄俊明可不管,大家是怎么想的继续说道:“又昔,佛于因地修行,割肉饲虎。贫道由此有一问,为何不杀虎续慧命而渡众生?望各位居士代为转告佛家。”

—————————————————————————————————————————————————————————————————————————

今日第三更!求推荐!求收藏!求三江!有啥求啥!

74 佛道论争(四)

74佛道论争(四)

黄俊明此言一出,可是让周围一众人等打心底震了几震。似乎黄俊明还觉得他所说的对大家的震撼还不够。继续开口说道。

“贫道还有几问,还请诸位居士转告诸位和尚,第一问,佛家说,只要建造、跪拜佛像就能抵消自身的罪业。但诸位可以想一下,与其将一贯铜钱交予佛祖,不如将这一贯铜钱拆分开来赠于流离失所的穷人。而金刚经中曾写道:‘若见诸相则见如来。‘在佛教刚刚进入我炎黄大地时,可有过造像赎罪?据贫道所知,那时的佛家是禁止随意造像的。造像本就不是佛法本意,贫道想问你等所拜之佛意欲何为?”

又是一个重大的消息,砸在众人中间,有几个对于佛教稍有了解的香客。略一回想好像真是这么回事,一个个的开始相互之间交头接耳起来。不过在另一些人的耳中,黄俊明的那一句“与其将一贯铜钱交予佛祖,不如将一贯铜钱拆分开来赠与流离失所的穷人”可是让他们感慨颇深,却没想到他们自己不也每日给这天仙宫添加香火钱么。不过就算他们想到了,也是心甘情愿。道修今世,佛修来生。这一点大家还是知道的。甘愿在道观中花香火钱的,大多都是对飘渺的来生毫无兴趣。

同是敬神祈福,既然佛修来生,又何必在今世受苦,将银钱给予佛教。换得来生的美好。道修今世,自然用香火燃了今世的些许钱财,为今世带来宁静的洒脱与福运安康。至于来世,那就让来世的自己继续信奉道教就好了。

黄俊明见大家都将自己的话记下,挺胸抬头的向前走了几步,继续说道:“贫道第二问,何为因果?因果之说,我道家也有。不过我道家的因果,讲求顺其自然。根据你的所作所为自然而然的得到相应的结果。反观佛教因果,无一不充满恫吓与恐怖,例如,劝人食素本意是好的。可到了一些和尚的口中却变成了吃肉食,来世就会变成动物被人所吃。如此因果着实恶毒的很。”这次黄俊明即不歇息,也不给大家记忆的时间继续说道:“贫道这最后一问问,是关于和尚的。按照佛法的本意,和尚的职责是引导众生认清世间真理,走向菩提之路,这也就是佛家常说的普度众生,自利利他的本意。可如今看来,只有少数和尚能达到这一标准了。大多数和尚似乎更适合去做祭师,每逢节日请出佛像,随后就大开寺门,引着信众前来摸佛脚,为信众累积佛缘,这难道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