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神道-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俊明仔细想了想,这还真不好答只得偷换了概念“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女居士何必执着?”

“你这牛鼻子说的倒轻巧,我们家姑爷重病在床,小姐能不急么!你到说这些伤人之言,要不你死一个看看啊!”丫鬟听黄俊明如此说,不由的出言讽刺道。

“雪儿,不得无礼。”女子对丫鬟呵斥道。

黄俊明并没对丫鬟的话生气,反而觉得这样漂亮的一个女子竟然已经嫁为人妇,不由得暗自可惜,却没表露出来只是继续说道:“生可惜也,死可畏也。因人生幸福美满,意味着幸福之结束的死亡,居士之夫想必也拥有身份,地位,幸福吧,人的一生中有此些东西也足够了。”

女子听了这话不由得暗自琢磨。而黄俊明见此女子如此这般,不由得有些心疼,但一想这天色已晚,再加上女子有夫重病,所以只想赶快将这女子请出道观,一不能让大众落下口实,二也有回避的意思。思索了一下语言。继续说道。

“居士,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他度不如己度,居士语气自己在这神像前祈祷,不如交给贫道去做。而居士回去,多多照顾令夫,就算令夫真被那黑白无常勾了去,也定会安乐幸福。”

那女子仔细想了想,似乎觉得黄俊明说的虽然不好听但却在理,虽然还是稍有不愿,但也想通了,追求虚无飘渺的神仙不如先回家照料一下,于是对着黄俊明深深地鞠了一躬:“小女子千金,谢过道长指点。我家官人乃是太原温家尚书右仆射温彦博温大人之子温挺,还望道长费心了。”

黄俊明本来挺这女子自称千金,不由得暗笑,但一听他夫君是温挺,身在大唐对历史敏感性不低的他直接反映了过来,感情眼前这位是李渊的十八女千金公主啊!

要说这千金公主也点背,虽说他是李渊的女儿,而且还是倒数第二的小女儿,理应受到李渊和众皇族的宠爱,但由于生母身份低微,在皇族中从没受到重视,也没享受好待遇。然而李渊为了巩固帝位,将女儿价格各大世家,这千金公主就是其一,不过嫁给温挺没几天,温挺死了。又嫁给郑敬玄,没过多久郑敬玄也死了。千金公主着实被大唐人按了个克夫的名头,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娶她。一只孤寡,说起来她还真是个悲惨的人。

再说他那在人世呆不了多长时间的夫君温挺,出身大唐十大世家的太原温家,他爹又是初唐温氏三杰之一的温彦博,正儿八经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啊。同时自己又是公侯守吏,放在今天那可是国考出来的公务员!又深得圣眷,取了千金公主为妻,可不知道怎么就突然来了场病,没几天就挂了。怎一个悲剧了得。

黄俊明有点想的多了,不由得有些呆立,身后的金蝉子早已熟悉了黄俊明时常发呆的情况,暗自捅了捅黄俊明,让黄俊明回过了神。

“这,女居士放心,自当如此。。。”黄俊明也不由得有些尴尬。

“那就多谢道长了,敢问道长何名?”千金公主施施然拜问。

黄俊明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显然没从刚刚的发呆中缓过来:“贫道道号百年。”

“您!您!就是仙师!”千金公主一脸惊讶的看着黄俊明:“不知仙师可否为我夫续命?”看来千金公主对温挺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居士,并非贫道不愿救人,实乃人生死有命,皆有生死簿掌管,非贫道所能及。”黄俊明好容易恢复了过来。装作一脸痛心疾首的样子说。

实在没办法,黄俊明在现世即没当过中医,也没当过西医,仅有的一点医学知识也都是常见病症的处理方法,只是这人都快死了,黄俊明哪敢去救?救的好还好,救不好,定会落了他自身的脸面。

“唉。”千金公主稍叹了一口气,也知事不可为带着丫鬟下山而去。

——————————————————————

新的一周冲榜!!朋友们给力啊!!!点击!推荐!收藏!全都要!!!如果来看书的朋友还有剩余的推荐票,西南向您厚颜索要,如果您觉得这书还算看的过去,书架又有空余麻烦帮忙涨个收藏,西南拜谢!!!

29 突厥下边

武德八年十月二十二日,太极宫。

李渊刚刚上完早朝,正准备下朝,忽听宫外有人隐约大喊:“边关急报!边关急报!”

李渊狐疑的停住了脚步侧耳仔细听着,果然是宫外有人在喊,不由的脸色微变:“来人,去看看外面是因何事喧闹!”,

不多时,有侍卫走进太极殿,跪在地上回话道:“回陛下,宫外乃士卒传来边关急报。故而喧哗。”

“快请上殿!”李渊急忙道,军事可是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拖沓。

正准备散去回府的众臣听有边关急报传来,有的面露怯懦,有的愤恨,有的紧张,有的淡然。各自沉声不语算计着。

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传来,众臣回头看去,一个身着满是伤痕的破烂皮甲,浑身血污,乌蓬垢面的士卒在两个卫士的看押下走进了太极殿。扑通一声朝着李渊跪下。哭咽着说道:“陛下,武德八年十月十七日,突厥军侵扰鄯州,十月十八日屠尽我鄯州城外百姓,以百姓尸首围城!鄯州刺史张大人弃城逃跑,长吏李大人战死。归德郎将王将军率我边军抵抗突厥,令小人拼死前来报信!请陛下为我鄯州百姓报仇!”

“哼!”李渊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狠狠的砸了砸龙椅的扶手,暴怒到:“突厥!又是突厥!武德三年袭我凉州、石州,武德四年袭我雁门、代州,当时朕大部军队又在进攻刘黑闼,多亏李叔良和杨师道将其击退,武德五年,突厥再袭我雁门、新城、忻州、汾州,今年初又袭我凉州,烧杀抢掠如入无人之境。真当我大唐好欺负么!”

李渊细数着突厥屡次犯边的时间和地点,不由得越想越怒:“朕!要将突厥打回去!告诉突厥朕这大唐不是泥捏的大唐,是兵锋的大唐!”

“陛下息怒。”众臣见李渊失态,越说越激动。集体跪下劝解道。

“息怒!息怒!你们这帮人只知道叫朕息怒!息怒了突厥就不犯边?息怒了突厥就不杀我子民?抢我钱财?。”李渊越说越激动,声音之中甚至带了点颤音。“去年你们就说攘外必先安内,先解决泷州、扶州叛乱,再去对付突厥,结果呢?突厥几次下边?我大唐又损失了多少。你们自己清楚。说!朕要你们这等臣子还有何用处!”李渊指着依然跪着的众臣说道。

“臣等有罪!罪该万死!”众臣公式化的回了李渊一句。

没想到李渊听到这话更是发怒:“有罪?你们要真知道有罪就给我去边关杀胡!去不了的用不用朕再赐你三尺白绫?反正都说要万死了,朕叫你死一次行不行?你们就跟那边关被屠戮的我国子民一样,死一次就好!”

众臣听到这话,不由得面面相觑,又不敢接话,整个大殿之中一股诡异沉闷的气氛逐渐蔓延。

突然站在前方的一个王袍青年起身站起,向李渊拜道:“父皇,儿臣愿领兵前去击杀突厥,救我鄯州军民,为罔死在突厥人刀下的子民报仇雪恨。”

李渊凝视着,这个王袍青年,半天才对着他说道:“世民啊,朕这帮儿子中,数你武略最高,也最懂得朕心,只是你常年征战在外,如今好不容易才得到歇息。再让你出征,朕于心不忍啊。”

同样跪在下面的李建成,李元吉听了大喜,原本听到李世民请战,害怕他得了这出征的位子。在立战功。如今被李渊拒绝了,怎能不喜。

李建成略一思量,也起身对着李渊说道:“父皇,儿臣愿替二弟,出师鄯州,还望父皇恩准。”

“建成不要胡闹!你是太子,怎能去边关作战?你给朕好好的在这长安呆着,还有元吉,你别挤眉弄眼的这次,你也去不得!”李渊那还不知道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俩的心思。只是这俩儿子一个身份特殊,一个易被激怒,要让他俩去是肯定不行的,若让李世民去,行是行,只是李世民这威望已经够大了,万一再立功勋,恐怕。。。

于是李渊对众臣说道:“朕心已定,此战朕定要将突厥打回去,众卿也都别跪着了,都起来议一议何人领军为好?”

众臣三个一敦五个一圈的互相议论着,无非也就分成了三派,一派力荐李建成手下将领,一派力荐李世民手下将领。另一派完全是中立无所谓态度,看着争论不休的众臣的乐子。

“诸位卿家可曾研究明白?给朕说来听听?”李渊见众臣议论的差不多了,开口问道。

“臣以为,禁军统领常何可当此任!”有臣子越众而出抢先答道。这常何就是太子李建成的人。

李渊听到这话,不由得又来了一股气:“你也知道常何身居何值?禁军统领要是派出去了谁替朕守卫这宫门!”

“陛下,臣以为秦王府右三统军上柱国翼国公秦琼秦大人可当此任!”一名偏向李世民的大臣说道。

“翼国公却实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大将,只是跟随世民连年征战,受伤颇多,如今好容易歇歇了,立即让他出征,却不免说朕没有人情味。”李渊再次否决到。

整个大殿又陷入一阵安静,李建成不可能将自己的东宫军马派出去。而显然李渊又不想让李世民及其部将出战。这有些很难抉择。

突然一个突兀的声音响起:“臣认为,平道将军柴绍柴驸马可当此任。”

“柴绍?”李渊暗自琢磨,柴绍乃是平阳公主之夫,夫妻二人为大唐开国立业立下赫赫功劳。虽然与李世民走的近些,又不能为李世民增添声望,这种既有才能,又不能牵扯到皇族利益的将领自然是合适的。

而李建成却想,李渊既然不愿派遣李世民的部将,那李世民的部将肯定是不能随意参战的,而柴绍与李世民较好,此时将柴绍派遣出去,李世民无疑少了一大臂助,要知道战争可不是一天两天才能结束的。

“儿臣也举荐柴驸马领军前去对抗突厥!”李建成随即开口道。

“臣等复议!”见终于有了一个李渊不反对的将领,众臣那还不明白什么意思。纷纷开口符合到。

“好!平道将军驸马都尉柴绍听令!”李渊大声说。“令平道将军驸马都尉柴绍,领兵三万,救援鄯州!明日出征!”

“臣遵旨!”柴绍领旨退下。

“朕要你此次必须将突厥给我打回去,打服,打怕,有可能的话给我打到草原去!朕明日欲请百年仙师为我出征将士祈福!”李渊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突然牵扯到了黄俊明。对着众臣说道。

30 将士出征

30、出征

唐,武德八年十月二十二日,长安城金光门(西门)外。

黄俊明早早就穿戴好道袍,装好占卜用的铜钱,带着天仙宫众道士,跟随着一个宫里的小黄门和穿了大半个长安城,走到了金光门外。

金光门外三万精兵围站在一个高高的祭坛周围,这三万兵将皆是长安城附近精锐府兵,恺明甲亮,刀枪林立,在那一站,一股肃杀的血腥之气迎面扑来,好一只杀敌劲旅。

黄俊明仔细打量了一下整个金光门附近的人群,只见官衣鲜明,布衣素整,儒生与市井屠夫并肩而立,各自相安。所有人都静静凝视着这些即将征战的战士。

黄俊明刚刚带着天仙宫众道士站定,打皇城方向又来了一标人马。明黄龙旗由远而近逐渐飘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金光门周围众人见李渊的车架来到,口称万岁跪在地上。

李渊走下龙辇,在军士队列中间的祭台上站定。凝视着这这支即将为民族奉献热血和生命的铁血之师。缓缓开口道:“诸位将士,自朕登基以来,突厥不断袭我边疆,杀我境内子民百姓,掠我金银财宝。朕不断派兵将其击败,但突厥且更加变本加厉。今天,你们又要前往鄯州和突厥作战,朕恳请诸位不要手软,将突厥人杀败,杀怕,杀入草原!”

“杀入草原!杀入草原!”众兵士刀枪指天不断狂吼。

“平道将军柴绍何在!”李渊吼道。

“末将在!”

“朕令你统帅这眼前的三万大军,解救鄯州之围。迎击突厥,必要时可以节制来往军队。听之却不从者,斩!”李渊狠狠地说道。

“末将遵命!”柴绍也是个果敢的汉子。一声短呵并不多话。

“天仙宫百年仙师何在?”李渊开口问道。

黄俊明越众而出走上高台打了个道揖:“贫道在!”

“还请仙师主持征礼。”

“好!”黄俊明轻声一应。“天仙宫众道听令,起阵!”

黄俊明为了应付今天的出征礼查了两个时辰资料,总算拿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又急急的教会了天仙宫众道士八卦太极阵的摆法。以及整个征礼的过程。说实在的,黄俊明不担心柴绍会败,这场征礼在黄俊明看来,也就是一场汇报演出罢了。

“来人!取麋鹿!”随着黄俊明短促的话,一只被捆绑着的麋鹿被送到了众人面前,黄俊明从身后道士的手中取过一弓一箭,送到李渊手中,李渊一箭射出,麋鹿登时毙命。已经悉知过程的随从直接将死掉的麋鹿搬上红棕白马拉的车上,由谒者送往太庙。在太庙那边李建成李世民等皇子正在那静等着,谒者将麋鹿送来祭祀。太庙周围也围了一圈闻讯而来的看客。俨然是一个第二现场。

目光转回金光门,目送马车远去后,黄俊明大声说道:“请陛下,为柴将军授钺。”

李渊接起身后随从携带的鎏金大钺,郑重的交到柴绍手中,象征将兵戈征伐之权正式授予柴绍。

黄俊明见柴绍接过鎏金大钺,站立在士兵的阵列之前,黄俊明大呵道:“请牙旗!”

祭台中央一杆大旗缓缓竖起,大旗正中间玄色隶体唐字,迎风摆动,旗杆上缠绕着青绳,四个护旗将牙旗围在中央,身前又摆了一个长案,案上正中,正是一套大唐的盔甲,盔甲两边又摆放了几个牌位,后土、神州两大神灵牌位紧挨着铠甲,再往外就是一些所要经过一些州郡山川的山神土地牌位了。

“祭旗!”黄俊明又是一声短呵。

柴绍将手中的鎏金大钺,交到亲随手中,带着出征军中的各个将校,恭敬的将祭品摆在长案前。取过贡香按照官职大小依次点燃,插在长案的香炉上。躬身而立。

“起鼓!”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