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神道-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茶好喝吧?”那老成些的士子继续接口说道:“等回了家,为兄带你尝尝更好地。刘兄,咱们也不是外人,为兄可是要数落你几句了。”那老成些的士子突然话锋一转,对着刘姓士子说道:“你说咱们两家,那可是从前隋的战乱中走出来的关系,世伯去的早,你们家虽然没落了。可是不是还有我们周家么!这么多年没有你半点音讯,不知道你是过的苦或甜,你可知道我家老头子可是念道你多少次了?非得。。。才来,哎,要是当初伯母和你留在长安,没准现在正在享受儿孙绕膝之乐。”

这周姓士子一同数落说下来,刘姓士子眼眶也微微发红,不住的端起茶杯向着自己的喉咙灌着,全然不似方才的优雅。“周哥。。。之前的事咱就不提了。”说着又是仰头把杯中的茶水喝尽,或许是喝的急了,有些呛住,侧着身子咳嗽了几声。随后歉意的对着在座的笑了笑。沉默在一旁。

“哥,你怎么又说刘兄的伤心事。”那年岁稍小的士子接口说道。随后又说道:“刘兄来的巧,前两天陛下刚刚下令裁撤冗余官员,按照父亲的理解,恐怕是要开科取士了。以刘兄的才学,这头魁一定跑不了!”

“是啊,听父亲的意思,这次陛下怕是想要提拔些平民士子了,虽说这科考从隋朝便已经开始,但实际上还是世家子弟谋求官位的场所,陛下现在要提拔平民士子,那是咱们的福气。”

“呵呵,我哪有那参加科举的才华啊,小周兄弟,你就别埋汰我了。最多只是多读点书而已。”那刘姓士子谦虚的说道,不过提及多读书,却又有点傲然。显然是是知识量不低。

“这么说,这位兄台可以称得上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喽?”黄俊明很是随意的插嘴道。

“哪有,那先贤的高度我还是达不到的。”刘姓士子连忙接口,仿佛是怕自己辜负了这句话一样。

“想必兄台即使是达不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再怎么看也得是学富四车,才高七斗了。”黄俊明不知从哪来了点恶趣味,对着刘姓士子调侃道。

“学富四车,才高七斗!哈哈,这话好,刘兄你绝对当得起这句话!”那年年岁青些的仿佛很是开心,手中的茶杯都没拿住,险些掉在地上。

“啊呀!我。。。”那刘姓士子被黄俊明和那锦衣青年一调侃,顿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这位兄台,刘兄面子薄,您就别拿刘兄寻开心了。”那年岁大些的士子连忙说道。

“我可没有拿这位兄台寻开心的样子,都说诗书万卷,落纸如云烟,下笔千言。既然这位兄台书读得多,知识深厚。想必一定能在日后的科考中高中!”

238 贞观元年二三事。

黄俊明这一套话下来让这在座的三位士子好是一番惊讶,看黄俊明的穿着虽然衣着上也是下尽了功夫的。远观相当的低调,但这一近身看来,却又是极致的奢华。单凭这一身蜀锦衣袍就不是寻常人家能穿的。只是周姓两人在脑海中思索了一阵子,还真找不出这黄俊明是长安哪家勋爵的子弟。不过看黄俊明并非一身儒袍,便将他归类到了武将子弟当中,毕竟这大唐以武力国,大多数将领家中都是有些钱财的。同样的武勋子弟不喜文墨,自然也不会像是文官子弟一样整日以一身儒袍行走。

起先听黄俊明的谈吐,也很是平常,没什么新意,只是觉得黄俊明的言语甚是238贞观元年二三事。风趣,时间长了有这么一个朋友倒也不错,可后来听到黄俊明说出“诗书万卷,落纸如云烟,下笔千言。”可是惊了一大跳。这句话,可是摆足了的文艺范,却又相当的贴切,不得不让三人重新审视起黄俊明,重视了起来。

黄俊明说出这话也是一闪灵光罢了,随意将古人诗句捏合而成,这“诗书万卷”四个字出自朱熹,原是一副对联“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说的是天地因日月得光,人靠读书致圣。“落纸如云烟”却是出自诗圣杜甫赞扬草圣张旭的一句诗。而那“下笔千言”却是出自与王安石齐名的曾巩。《送丰稷》有言“读书一见若经诵,下笔千言能立成。”黄俊明对着古诗虽然说也记得那么几首。但是让他全文背下来还真是为难他了,不过将这灵光一闪记起的几句话串联到一起,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诗书读得多,那写起文章来便是挥毫泼墨一气呵成,随随便便就能写出千字出来。这分明就是说那刘姓士子的书读得多,知识积累的多,肯定238贞观元年二三事。文章写得快写得好。是句称赞人的话。不过能把拍马屁的话说的这么有文采,这大唐之中还真不多见。也难怪三人惊异。

“兄台莫夸!兄台说说的那种人,可是将诗书都读通了。小生最多算是个死读书而已。”那刘姓士子连忙推辞道。

“死读书?那可不行!”黄俊明不知怎么的心血来潮,突然想和这三个士子唠唠。摇头晃脑装模做样的回道:“死读书啊,那做起文章来岂不是虚无一字不用典。离题万里若等闲?”

黄俊明将这话说的极为正式,那正在饮茶的两位周姓士子一口茶水没喝下去,全喷了出去。让旁侧的客人纷纷不解侧目。“兄台,你这话,好!不过还希望兄台下次说话的时候提醒着点,小弟我这心可是受不住啊。”那年轻些的周姓士子性情稍微跳脱些,一口茶喷出去之后苦笑着说道。不过看他微微裂起的嘴角就知道,这孩子已经被黄俊明的这一席话逗弄的喜笑颜开。

“好吧,好吧。那我就不说了。”黄俊明佯装无奈的摆了摆手,不过哪有半分颓唐的样子。让三人感到黄俊明这人十分的有趣。

那刘姓士子被黄俊明这几句话弄得也暂时放下了心中的疙瘩。整个桌上的气氛稍显活跃了起来。你来我往之间说的倒也十分的快活。这酒肆的小二也激灵,见几人聊的痛快,连忙来问需不需要些吃食酒水,四人不但是要了,还点了不少长安的特色小菜。以此来招待刘姓士子。

“从陛下改元到现在,朝中还发生了几件大事。贤弟,你久不得知长安讯息,为兄给你讲讲。”周姓士子明显知道这刘姓士子来长安的意思,在谈了些题外话之后,便向着国事谈去。这书生聊天怎能不谈国事?黄俊明又没见过这等情形,自然是端杯敲筷的附和。

“哦?还请兄长指点!”这一来二去几人也混熟了,自然贤弟兄长的喊了起来。

“陛下改元这件事为兄就不多说了,这改元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陛下下令令今后中书省、门下省以及三品以上官入阁商议国家大事,都要有谏官跟随,遇有不当之处,谏官立刻进谏。很明显,陛下这是为了避免在为政当中产生疏漏。同时也是一个严于律己的表现。若不是谏官要的是那种铁骨铮铮,不屈不挠。不畏强权的性子,还要有资历让朝官认同。为兄便建议你找个门路去当谏官了。不过由此便可见这陛下是真的想励精图治。”这周姓士子边说便向着刘姓士子讲解着,时不时的还夹几口小菜。当真是快活和讲解两不耽误。

“至于这第二件大事嘛,就是陛下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等与学士、法官等人重新议定律令。本来放宽绞刑五十条为砍断有趾,但陛下仍嫌这种肉刑太残酷,后来几番商议之下将这流放也给改掉了,若是人犯了错,便按照罪情大小,判几个月到无期的劳刑。你来时走过那条长安到洛阳的水泥路了吧?那路就是罪人修建的。用罪人修路,修城。从事劳动,可是给朝廷省下了不少开支。又不残酷,端的是两全其美的方式。据我们家老头子说,这个想法可是出自天仙宫的那位仙师之手。”那周姓士子说道黄俊明的时候,下意识的向着天仙宫的方向看去,就好似这外派的官员接到圣旨的时候,要朝着皇宫的方向行礼一般。看来黄俊明现在的声望可不是一般的高。

“哥,你说爹和仙师也算是相当的熟悉了。怎么不带咱俩去天仙宫看看仙师长的什么模样呢?咱们每次去天仙宫可都是见不着仙师。。。”那年轻的周姓士子听他哥哥谈及黄俊明,颇有怨念的在旁细细念叨着。

黄俊明一听,便知道这两个人恐怕是那工部主事,哦不现在已经成了工部郎中的周鹏飞的儿子,不过仔细想想,这年岁大些的,还真有点周鹏飞的性格,细看下去,面貌也是比较相像的。

“爹那性格你还不了解?有一事一有二是二,虽说和仙师比较熟知,但哪次不是为了公事才找仙师的?要说咱们还得感谢仙师,要不是仙师,父亲怎么能从九品上的工部主事,升迁到五品上的工部郎中?”年岁大些的数落道。随后又继续对着刘姓士子说道:“剩下几件大事嘛天节将军、燕郡王李艺谋反,现在长孙大人正在外平乱。根据奏报,基本上快胜了。随后就是闰月的日食,这事刘兄你肯定听说过,为兄就不多说了。剩下的事情比如说开科,都是宫里的大人们正在研究着还没下定论的事情,所以为兄也不好多说什么。到时候等诏书发下来,就知道了。”

那刘姓士子点了点头,端起酒杯对着周姓士子说道:“多谢兄长指点。”

“指点倒是谈不上,不过为兄倒也有一句话想说,你看这五件大事,有一半都跟天仙宫的仙师有关。若你能哪天进得天仙宫得到仙师的指点,那就是你的福气了。”周姓士子继续说道。

黄俊明听了这话,也是一惊,可不是么,自从自己穿越以来,凭着自己对历史的先知先觉,和一些现代的知识,或是直接或是间接的插手到了历史本应该发展的趋势当中,这大唐之间肯定不止有这周鹏飞的儿子一个,对此事敏感的。黄俊明想要的是让道教融入到每个人的心中,而不是让自己融入到这个朝廷当中,虽然说这个朝廷是伟大的,但自己一介黄冠,一而再再而三的与朝廷政事纠缠不清,恐怕对自己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行为,以后要多多走向民众当中了,总是呆在天仙宫,交往的圈子除了道人就是帝王将相,要想不和朝廷有瓜葛还真不是个容易的事。

“说道天仙宫上的那位仙师,不知道诸位对这声势逐渐壮大的道教又有什么看法?”黄俊明突然想从这些人的口中听一听现在他们心目中的道教。

“道教,怎么说呢?太上皇和陛下都推崇道教,上行下效倒让一些人崇信了道教。仙师成为玄门领袖之后,却是让道教更加贴近大众了。更容易被大家所理解。同时也时常给咱们的生活带来好处,比如说这茶,还有医药,养生等等。更难得可贵的是道教全然是咱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教派,一切都是为了咱们炎黄子孙自身的利益。爱国爱民,可以当得上圣教了。”很显然这周姓士子对黄俊明带领的新道教可是相当的推崇。

那刘姓士子听了这话之后点了点头,随后接话道:“虽然我在岭南,但这一路东行倒也碰到了不少行走世间的天仙宫道长,这为民一方面,现在的道教可是当之无愧。即将到长安的时候也听人说了两千道人渭水御突厥一事,这为国也是没话说。只是我有一点不明白,现在的道教为什么和以前的道教差别这么大。”

——————————————————————————————————————————————————————

今日就一更,没有全勤没有码字的动力啊,郁闷啊郁闷。另,想要书评悬赏的那位朋友,一个人一天只能得到一次书评悬赏。所以想让西南全给你,西南也操作不来啊,从这章开始算吧。!!!

239 陇右凶手

239陇右凶手

是啊,黄俊明没穿越之前,大唐的道教虽说也是在李渊的支持下小有发展,但在黄俊明穿越后的一次次作为之后,现在整个大唐的道教已经完全和之前的道教大有不同,教义和思想上没变,只是更加的付诸行动了。更加务实了。而这黄俊明也无法对着刘姓士子解释太多,只是打着哈哈,对着三人说道:“不管怎么变,只要现在的道教变得比之前好就行了。”

“也对!”三人听到黄俊明这话微微点头,道教无论怎么变只要对人民有利,那就是一个好的宗教,也没必要去琢磨那些道教为什么变的原因。结果和目的是好的就可以了。

“其实,我觉着之前道教之所以给人神秘,就是因为道教的思想太实太杂了。所以给人们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而现在,道教将他的实,从思想上便道了行动上。将他的杂,变得一是一二是二,更加系统。所以说才会给咱们一个道教变化了的错觉。事实上到道教还是那个道教,只不过更升华了而已。”那周家士子缓缓开口说道。这话说的倒也是有理有据,在做的几人全都点头示意,表示周家士子的见解独到却是实话。

“哈哈,周兄倒是好见解。以周兄沉稳的性子和敏锐的感觉。想必周兄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令尊那样的人物。”黄俊明对这周姓士子的话相当的满意,来而不往非礼也。轻轻的吹捧他了一下。

随后又是一番觥筹交错,暂且不提。

“仙长,您回来了!陛下在百年殿等您呢!说是有重大消息告诉你。”黄俊明在外玩转够了,闲庭信步走回了天仙宫,没等进门,就听得天仙宫守门的道士跟自己说这李世民来了的消息。

李世民来了?黄俊明听到守门道士的话顿时一愣。随即快步向着百年殿的方向走去,这李世民没有事情是不会来天仙宫的。但今听他不但来了,见自己不再还等在这里,有话要亲口告诉黄俊明说。这基本上便可以肯定是黄俊明最为在意的那件事了。

“陛下久等了。贫道最近心思不佳,去长安城中逛了一圈。倒是怠慢了陛下,还望陛下赎罪。”黄俊明嘴上说的相当的客套。却又丝毫没有给李世民站半点便宜的架势,也不行礼,挨着李世民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

“无妨,仙师。朕今天来天仙宫,是为了告诉你,陇右道截杀天仙宫道人的凶手已经找出来了!”李世民说的很是严肃,最近基本上朝廷当中除了正常的运作之外,全被李世民施压查证这天仙宫善款被劫一事,过了这么长时间,终于锁定了这陇右道杀人劫财的凶手是谁。这凶一确定。李世民便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天仙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