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奸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奸商-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运送那么多粮草,人手或许会不够,大哥他们岂不是很辛苦?”许芝兰很是疑惑。

“因此我又支援了晋王银子,可以及时添购粮草。带那么多粮草着实不安全,也不方便。于是我叫大哥去边境上找山西大商人购买。这样价钱即使会贵一些,不过权衡下来,倒是省下了不少人手,人也没有那么劳累。”沈子成解释道。

“可是你不是说边境也许会有蒙古探子与小队士兵么?”她还是有些担心。

沈子成却胸有成竹地说:“先,蒙古人尚未大肆开战,难免会有探子潜入。这探子倒是成不了气候。反而我担心的是那小队士兵。要是蒙古派兵过来都是些三脚猫功夫的人那肯定不可能,但是高手的也不会在战前派过来,万一牺牲了对于战争可是得不偿失。”

顿了顿,他又说:“我正是出于这两点考虑才觉得这趟生意可行。蒙古人还不至于敢动我大明的子民。再说大哥也有一身好武艺,自保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娘子你倒可以放心,这点大哥心里有数。”

听他这么一番解释,许芝兰的疑虑才打消了一些,眉头也渐渐舒展开了。不过她心情还是有些堵。

“刚才大哥他冲着我吼,这在以前可从来没有过啊!”

“那便是你扰了大哥的雄心壮志,他认为此行可行,已经胜利了一半了,你又出来为他担心。他实际是不想为家人添忧,加上之前岳父大人并没有明说,其实大哥心里也在思量,不想被你打乱了思绪。这才有些火气,你该不会以为大哥他不疼你了吧?”

许芝兰这才彻底地放心了,沈子成将她扶到床边,让她靠着自己的肩膀。

“我原想,做个锦衣卫的官倒也方便做生意,没有想到皇上对商人还是很忌恨。做官的不能从商,我倒少了一个爱好可以念想。倒是我们沈家还可以出现在市面上。我本来的目标就是做山西最大的商人,如果这次与蒙古大战我方得以得胜,想必晋王会在皇上面前提到不少我们家的好处。打行此行倒也有些便利可以图,这样我们的未来岂不是更好了么?”

沈子成有一大家子要养,衣食住行到处都要花钱,虽然这些积攒的钱也确实不少了,可是他那经商的头脑不用实在可惜,爱好不能继续也很遗憾。所以他明着是锦衣卫督查风闻司的同知,暗里也要帮衬着家里的生意。

他为国家做了那么多贡献,想必老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清闲好过的。

两人合衣而眠,相拥而睡,着实幸福而香甜。

第二天一早,许芝兰在沈子成的陪同下向自己的哥哥告了罪,兄妹又重归于好。沈子成便寻思着将一些注意点再仔细交待一下。

有道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许英武做打行也有几年了,商业的头脑也渐渐地被训练了出来,沈子成的目的就是要他更加警惕。丢了粮草已是大罪,要是丢了性命,家里人都可能玩完。万一皇帝一火来个株连连坐之罪,他沈子成也算是倒了八百世的霉,这一世算是白穿了。

许英武经过沈子成昨晚的提点,眼下与他也是十分亲热,本来是舅子与妹婿的关系,现在看起来可是比兄弟还要亲热上几分。

“大哥,我还有事情要嘱托你。麻烦来书房一叙。”沈子成冲许英武挤挤眼,许英武便跟着他进了书房。

“大哥,昨晚的事情,实在是很抱歉。芝兰也不是有意在外偷听,还望大哥谅解。”沈子成先道了个歉。

许英武却摆摆手:“那是自家妹子,难道我真与她生气。何况她也是为了我的安危,我自不会怪她什么。早上她也赔罪了,这不是没事了吗?子成你还是讲讲去边境的该注意的事情吧。”

沈子成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然后也顺势坐了下来,这才开口道:“蒙古军虽为大举来犯,不过我不排除有小队的蒙古兵已经在边境上面徘徊。大哥这次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这点。当然,山西的大商人你也不能掉以轻心。你们既然要在边境上补充粮草,他就难免会抬高价格。这时,你须得打出晋王的旗号,这相关手续,怕是我还要去晋王那儿跑一趟商榷一下。”

“子成,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许英武很是激动。

沈子成却淡淡一笑:“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当初我们沈家落难,你们许家也没有见死不救。我这便感激不尽了,如何还要你的谢呢!”

许英武点点头,对这个妹婿的敬佩之意又是多了一分。

沈子成叫来唐一鸣说:“我看我们还得找晋王一次。”

唐一鸣二话不说便去牵了马过来,等到骑上了马才问他是怎么回事。

“有些事情之前我考虑有些欠妥,这次去是要晋王给我们一些支持,否则这一切可能都是白白打算了。”沈子成解释道。

唐一鸣却仍是有些不解:“若是晋王趁机再提别的要求,大人以为又是如何?”

“哼,这晋王也不是傻子,我这么帮他,他若是还敢如此不知足不知好歹的话,我想我也不必要这么客气。眼下容着他,是因为他至少也是一位带兵的良才,这场与蒙古的对战,我们应该不会输。要是这晋王真的贪得无厌的话,想必也不能有今天的作为。”

沈子成这倒是实话,晋王是好酒色,不过也是贪之有度。而关于带兵打仗,他的确是一等一的好手。

唐一鸣便不再说话,他认为沈子成既然愿意支援晋王说明晋王还没有腐朽彻底,而且沈子成现在还敢去也是因为料定晋王不敢再提说明要求。

晋王近来有些春风得意,看到沈子成前来也是笑脸相迎,甚至主动与他打招呼。可真是今时不同往日!

“沈大人此番前来,可是为了打行运送物资这事?”晋王主动开口问。

沈子成一喜,这晋王倒还蛮聪明的。连忙称是。

晋王笑着说:“大人不必担心,本王精心选拔了二十人作为一个小队供振武打行差遣。这二十人数量是不多,可是个个都是好手,在押送物资方面又有些经验,要是不甚遇到了奸邪之人也好有官府撑腰。”

说着晋王拿出了一样东西交给沈子成:“这是本王座下的玉牌,有了这块玉牌,黑白两道都是要给些面子的。这样一来,打行便轻松了一些。”

“王爷想得果然十分周到,小臣今日而来也果然是愁烦此事。没有想到晋王已经早就为小臣思虑妥当了,真是感激不尽!”

“沈大人你这说的哪里话,这次若不是大人,这太原城也不太好重修,这仗打起来有也是有些困难的。若是此次对战大胜,本王一定向父皇好好禀告大人的义举!”晋王拍拍胸脯保证道。

其实做官做政客的十有**都是空话套话屁话,总之是先将人骗好了再说。沈子成倒挺相信这晋王一定不会亏待他的,于是笑了笑,心里十分舒坦。

“那小臣这便告辞,不多打扰王爷了。择日打行便可出了。”沈子成拱拱手,示意自己要走了。

唐一鸣忙把马给牵了出来。

这次是真的要走了,打行的生意遍布天下看来也是指日可待!

第二百五十二章 整顿;军需

这天天气晴好,虽不是什么良辰吉日,却也极其便利出行。许英武一早便将粮草队伍整理好,只等晋王拨过来的二十名士兵,便可开拔。

谁知差不多等到晌午,这队士兵才懒散地来了,看似并不把这个差事放在心上。

许英武虽很生气,但是碍于对方是晋王派过来支援自己的,也便不说什么。只是对打行的人了个命令,便开始了行程。

沈子成也是一大早告别了许英武便直奔锦衣卫衙门了,要是他知道晋王口中精心挑选的二十人就是那邋遢样估计当即就要闹到晋王府去的。

不过许英武近来磨平了易怒的性子,只当自己白白添了些人手,聊胜于无。

这从太原城到山西边境的话,还是有一定距离,招平时那么赶路的话,倒是很快就能到达,不过这次多了许多粮草,又加上一队散漫的士兵,许英武真是无语。一个白天才赶了三十多里,打破历史新低了。

三十里,也就是相当于现代的十五千米,平时自行车的话一个小时,就算步行是自行车度的三分之一,再加上粮草啥的,就算度只有它五分之一的话,那么五个小时,看他们走了多少路。

许英武不禁有些怒气。

“停!”他吼了一声,示意自己人都停下来。

这一路走走停停,这样已经好几次,许英武决心一定要把这群当着兵却毫无纪律可言的渣滓整顿一下。

众人都有些疑惑,虽然这一路度真是到了龟爬的境地,不过却是一直走着,没有这么正式地停下来过。

许英武却将这些都聚拢而来,自家打行的人都是为了生计奔波的,自不会偷懒。

他看着那二十个千姿百态仍在不断变换的士兵,眼神盯着众人,声音低沉却叫人听得十分清楚地说道:“我知道有些人却是不服我这个先行官!”

这个“先行官”的名号却是晋王给封的,算是意思一下,方便他管理。士兵们也是因此而出现了抵抗情绪,一个打行出生的人,没带过兵没打过仗,凭什么就做了他们的先行官。

人群中开始出现一些窃窃私语。打行的人却是为许英武自豪,士兵们只是有些抵触的心绪。

“我这个先行官,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管粮草的官。不过自古战争时期粮草都是尤为重要的。这点大家不会不知道吧!”许英武边说边往四周环绕地观察了一下众人脸上的表情,那些不屑一顾的人现在还是不屑一顾。

“若是粮草没了,咱的项上人头甭想保住。”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十分用力。

众人这才有些如梦初醒的感觉,这粮草是军队的后备支柱,若是粮草真的有了什么意外,仗也不用打了。许英武的话自然谈不上什么艺术,不过很是在理。

窃窃私语的声音倒是小了,但是许英武并不满足于现状。

“我并不是拿这个官位压你们,实际上,这也算不上什么官。却很重要。就比如锦衣卫,官位最大的,是指挥使大人。而沈子成大人却是督查风闻司的一个三品同知,官位可算不大,但是你们算算,有多少案子是被督查风闻司给破的。”

许英武这是特意拿出沈子成的名头来打压有些不安分的人。他们应该或多或少听说他是沈子成的大舅子。

果然,他一提沈子成的大名,很多人都收敛了许多,之前散漫的表情倒有些不敢表露出来了。

他突然从腰间掏出一块玉牌,扬了扬说:“这便是晋王所赐的玉牌,见此玉牌如见晋王。众位若还是有谁不服的直接上前来说,我定你叫心服口服。”

这狠话一说,马上成效就出来。

许英武也不多说话,只是命令继续前进。到傍晚前竟然赶了十里地!

他们这大批粮草也不方便投宿,但是第一天耽搁了许多路程,要是不休息好的话可能会影响第二的行程。许英武便让大家住进一家客栈,留下几人看守着装满粮草的车子。

车子外面都被毡布覆盖着,淋不着与,却也给贼人留下了一个念想。许英武睡到半夜实在不放心,于是也到后院来看守粮草。

果不其然,才到半夜,就有一贼眉鼠眼的人蹑手蹑脚靠近粮草车,还伸手去扯毡布。

“贼人哪里跑!”许英武大喝一声,已有四五个人将那贼人团团围住。

“你们这是做什么,我只不过是好奇过来看看东西有没有丢,你们倒好,还把我当成了贼。”那人长得便是一副贼眉鼠眼,却还口口声声狡辩。

“我们这打行的旗子挂得那么大,你不会看不到吧!要是不老实,就送你去见官!”手下一人踹了他一脚,愤恨地说。

才出行第一天就招来了贼人,这叫他们如何放心以后的日子啊!到达边境少说还要七八天的时间,要是每天都出点岔子,撑不到边境,本身的粮草就会损失过半。

就算到时可以补齐,但是打行的损失那可就大了,传了出去,对名声也没有什么好处。

“见……见官……这有这么严重么?”那人怯懦地说。

“哪里像你想的这么轻巧!”许英武生气极了,叫手下人把人手都叫齐了,连夜开拔。

有些士兵刚刚睡得舒服,就要起来了。自然是有些怒气,不过看许英武的脸色不太好,他们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夜色有些凄迷,也不见什么月光,但是举着火把,路还是看得清楚地。

渐渐进了荒山,便与城镇隔绝了。

许英武叫人在荒地上搭了一些帐篷,让人轮流去睡觉,留下几个人仍旧看守着粮食。这才有些安稳了,附近一两里来个人,这里都依稀知道。

又渐渐接近天亮,这新的一天总算过来了。

许英武想,这也总不是办法,要是每晚都是睡在荒野,补充水分与干粮可是得不到保障,而且荒野之处,要是下个雨什么的,也找不到什么避雨的地方。粮草倒是有毡布盖着,他们却没有备雨伞蓑衣什么的。

这样困扰了半日,他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

“从今天开始,我将人分成三组。每天白天,两组人抓紧时间休息,而剩下的一组则负责看守粮草。白天视野开阔,看守难度不大。一到晚上,我们就抓紧赶路。这样自会减少不少危险。白天歇息的时候,千万不要挑地势险要,易于居高临下的地方,防止有山贼出没。”许英武又如此叮嘱一番。

暂时也想不起其他的,于是吩咐下去,先照自己的这个计划执行。

三天过去,果然一切都变得有效率地多,本来晚上赶路就须十分小心。而现在白天众人都养精蓄锐,到了晚上就变得兴奋多了。对于周围的风吹草动十分敏感。

这下,一干人等才真正开始有些佩服许英武。

而此时在山西太原的沈子成,日子过得可不怎么舒坦,据说他们沈家插手这个事情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而这有关方面却赫然是那个最应该惧怕的人——燕王朱棣。

唐一鸣这几天都在整理锦衣卫的文书档案,却得到消息说,燕王朱棣貌似晓得了沈子成最近的行为,对此不快。这下清闲的日子顿时变得忙碌,他又变得跟之前想主意对付晋王时的样子了。

“唐一鸣,我们是否是有必要把这件事情向燕王报备清楚?”沈子成开始有些疑惑自己之前的决定。

唐一鸣摇摇头:“我认为这个不妥,若是大人因为听了一些谣传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