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宫策+番外 作者:暗香正午(晋江vip2014.9.26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宫策+番外 作者:暗香正午(晋江vip2014.9.26正文完结)-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芊有些讶异地看着熊正,迟疑了一下说道:“我算是你的堂姊吧,我是芊公主。”
  熊正从不曾见过芊,也终日在家中和少阳宫流连,并不知道宫中的事情,想了想,又问道:“芊姐姐,你是哪一宫的? ”
  芊楞了一下,眼中一丝复杂的神情闪过,转过头去,轻轻地说:“我母亲,早就故去了……”
  熊正十分同情地说:“不想堂姊也是可怜之人。”
  芊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抑制着这一闪念,关切地问道:“不知你今后有何打算……”
  熊正摇摇头,眼神中飘出一丝狠决,随即又平淡地说:“我还需回去好好想想。”
  芊赞许地看着熊正,嫣然一笑:“你若有事想与人相商,便可来此找我。今天的事,莫要再和别人说起了。”
  熊正点头:“正儿省得。这件事,也只有堂姊可以相商了。”
  春光中,芊嘴角噙笑,颇有深意。
  允儿得知玉夫人重病,急忙请宫中最好的医人前去治疾。又细细叫来惊云问了生病的缘由,惊云不敢隐瞒,便一五一十地将昨晚熊正散学回来后的事情讲给了允儿听。
  一听之下,允儿冷汗涔涔地冒了出来。
  急问熊正何在,惊云说着一早熊正便出去了,却并未去东宫上学,因此太子商便寻去了槐馆。允儿想了想,令惊云先回去好生照料银雪,一边又命人去寻太子商前来。
  宫人在半路上便遇到了太子。太子在槐馆方圆几里内都遣人寻了一遍,没有寻到熊正,心中越发地忐忑,当下来流观阁禀告允儿。
  允儿听了太子的陈述,想了想问道:“他一个小孩子,走不远的,左右都是在这宫中,既然周遭都寻不到,不如再派人回东宫看看,或许走累了,便回去了?”太子商敛了心神,立即使人回东宫看看。
  堂中只剩下娘俩二人。允儿叹道:“十年了,简直是养虎为患,早知今日,当初,我便不该留下这母子二人。”
  太子商劝慰道:“母亲莫急,正儿品性憨厚纯良,凭是谁,乍一听得这个消息,都会是这般反应。且等找到了正儿,孩儿再慢慢开导他。”
  允儿点点头:“当初之事,也是迫不得己,无毒和秦侯联手,要逼你父王让位,无毒以手中玉璧要胁,实是死有余辜!留下这母子二人,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太子商沉默了一瞬,十分肯定地说道:“正儿只是受人挑拔,如果知道了真相,必不会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正说着,外面宫人进来禀报,公子正确实是早己回到了东宫,此时正在流观阁殿外等候。
  允儿点头传召。
  太子商小声急急地说道:“母后,如果正儿有言词激愤之处,还望母亲念他年纪尚小,恕罪一二。”
  允儿叹道:“便依你吧,只是商儿你今后便要费心了。”
  太子商郑重地点头道:“母后放心,孩儿一定好好地和正儿说清楚。”
  熊正走上殿来,太子商抬头看着他,笑道:“正儿,一早不见你来东宫,去了何处?”
  熊正微微一笑,中规中矩地向襄夫人,太子分别行过礼之后,才正色回道:“母亲身体不适,正儿方才是去太庙少室向祖宗祷告,为母亲祈福,回来时因迷了路,误了去东宫的时间,让太子哥哥担心了。”
  太子商松了一口气,看向襄夫人,笑道“正弟果然仁孝,既无事,孩儿便带正儿回东宫了。”
  允儿面上无波,点点头,看着兄弟二人携着手,亲密地走下丹陛。
  刚刚走下丹陛,忽然齐奚自后面追上来,口中叫道“太子……太子,您忘了夫人给申保大人的礼物。”
  太子商一楞,随即转头对熊正说道:“你且在此稍等片刻,我去去便回。”
  熊正微笑地点点头,恭敬地说道:“太子请去。”
  太子转身随齐奚回流观阁,心中觉得十分蹊跷,方才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要给申保大人带礼物。难道……
  允儿立在堂中,见太子转回来,沉声直接说道:“正儿有诈!大巫昨日刚和我说过,今日要准备春祭之礼,少室将闭门一日!他到底去了哪里?却不敢说?”
  太子一怔,一时语塞:“这……”
  允儿盯着他,一双凤目透出了杀伐狠绝之色:“熊正必定另有居心!我自会派人前去彻查,他今日到底去了哪里,见到了何人!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不过半日的时间,便转变的如此之快,必有蹊跷!”
  太子商一点便透,但仍为熊正辩解着:“母亲言之有理,可是正儿平素少言寡语,就算是一时想不开,也必定是受奸人挑拔……”
  允儿长叹一声,沉痛地说道:“商儿,母亲知道你心善,可怕的就是他受奸人挑拔而你还蒙在鼓里尚不自知,母亲见多了背后捅刀子的事啊!”
  不等太子商再说,允儿果决地说道:“你莫要再说了,自今日起,你要派人在东宫,槐馆多布眼线,盯着熊正,我不能让当年无毒和莫敖的惨事,再在你和熊正的身上重演!”
  转过头来,盯着熊商,一字一顿地说道:“你是太子!你是我的儿子,我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伤害你,如果有人要这么做,那么,我一定要他死!”
  太子商气喘吁吁地赶了回来,熊正正立在丹陛之下,看着晴空中的飞鸟,听到太子脚步,转过身来的刹那,满脸绽开温煦的微笑,掩盖了刚才冰冷的脸上那令人心寒的阴沉和戾色。
  作者有话要说:
  亲们,中秋人月两团圆~~!

  第76章 冤家(一更)

  太子的寿宴这一天,宫中很是热闹。
  太子平日在东宫中便是宗族公子之首,因其性情仁厚,宽以待人,人缘颇好。一大早,来贺寿的少年们或骑马或乘轿地入了宫来,少阳宫的门前人流如织,宾客盈门,络绎不绝。
  太子穿戴一新,绛衣博袍,发束琼弁,人如温玉,端坐堂中,微笑地接待着前来贺寿的宗人。
  文珠应炎铮之邀,早早地就来了,入宫后先去找了炎铮,二人有日子不见,拉着手叽叽咕咕地说个不停。文珠性子活泼跳脱,时常入宫说给炎铮许多新鲜事,这一次,她正笑嘻嘻地说着那个木头,闵旬。
  一个来自大漠关边的同龄少年,沉默寡言,自小就浴血沙场,身手不凡,在集市中一招便将自己逼倒在地,迫不得己拱手让出了囊中之物……
  炎铮听到闵旬在集市中拦下了文珠那一段时,顿时顾不上责怪文珠又去偷偷找这种乐子,一颗芳心便被这个与众不同身手不凡的凌厉少年吸引住了。楚国宗室少年多好细腰,崇尚斯文有礼,贵族中人的武风较楚王那个年代,已经不复兴盛。文珠口中这个冷峻少年,在炎铮心中掀起了一丝悸动,炎铮眼中闪过激动的光芒:“果真竟有这么快的身手!上一次你在宫中与哥哥比试,太子哥哥都拦不住你的!”
  文珠摆摆手,笑道:“那是太子哥哥让着我。如果这二人碰到一处,应该也是难分高下的。”
  炎铮双手托腮,眼神中闪过一丝梦幻般的神色:“真的有这么厉害么……哪日你带他进宫来,让太子哥哥看看……”
  文珠看着炎铮向往的眼神,促狭一笑,伸手捏了捏炎铮的桃腮,说道:“小妮子,恐怕不是让太子哥哥看看,是你要看吧……”
  炎铮羞了,脸上绯红,立刻伸出手指去挠文珠的痒痒:“你坏死了,让你乱说,让你乱说……”
  文珠笑着躲开,摇着手笑道:“你想见他?只怕今后你见他,比我见他还要容易些。”
  炎铮停了手,怔住了,问道:“这是为何?”
  文珠笑道:“如今他人就在宫里,大王常识他的勇武过人,让他留在宫中卫戍,如今归环列之尹调遣。”
  炎铮哦然,见文珠又一脸坏笑地望着她,脸上一红,飞了文珠一眼道:“不知太子哥哥知道你专爱去集市上……不知该怎么想呢。”
  文珠执了她的手,笑道:“好啦,如今扯平了,你莫要说我的事,我也不说你的小心思……”
  炎铮故作愤怒地地盯着她,二人相对扑哧一笑,感觉越发地亲密。
  上一次闵旬受楚王召见入宫奏对,玄衣皮牟,宽肩阔背,英武有加,颇得楚王赏识。楚王十分喜爱这个憨厚少年,拉起闵旬的手,看到掌中全是粗粝的黄茧,又伸出手,重重地拍了两下闵旬厚实的肩膀,闵旬不动如山。楚王哈哈一笑:“阿旬颇有乃父之风,虎将也!”
  当即宣布,闵旬留在宫中效力,加入内城的军务防守,归环列之尹管。
  闵旬在葛老儿不断抛过来的眼风儿里,不得己,接下了这个差事。
  今日是太子的大日子,宫中的郎卫们加派了人手,一大早便在宫中四处巡视。
  闵旬身姿健硕,腰间佩着长剑,骑着高头大马,一身劲装,头束皮牟,手执铜戈,被派到太子宫守卫。
  立在宫门口,表情相当严肃地看着太子宫前前来贺寿的楚宫宗亲,心中暗暗叹了口气,闵旬啊闵旬,父亲教了你一身的武艺,如今却要在这宫里看大门,不知父亲黄泉之下可会安心,也不知边关同伴知道了会不会耻笑自己。
  心里又暗暗怪起了葛离老儿,将自己骗到郢都,自己却溜之大吉。
  正想着,突然一块小石子破空而来,闵旬神色一冷,抬起铜戈,轻轻一挥,叮的一声,那石子被磕飞了出去。
  顺着石子来处看去,两个娇艳的宫装少女,被一群宫人拥簇着,两人相着,款款地走了过来。其中有一个,扬着明艳的笑脸,径直向自己看来。
  闵旬突然觉得眼睛被晃花了,心里知道了这必是文珠作为,便转了头不再看。
  那两个少女相视一眼,文珠扑哧一笑,开口道:“木头,今天真威风,此乃炎铮公主,你还不快快下马大礼参见?”
  炎铮红了脸,轻轻扯了扯文珠的衣袖道:“不必了……”
  闵旬神色冷冷,收了铜戈,拱手一礼道:“在下公务在身,不便叙旧,公主贵女请自便,告辞。”
  调转了马头,踢了踢马肚,目不斜视地离去了。
  炎铮一颗芳心乱跳,看着闵旬跨坐在马上的英挺身姿,竟是怔怔地痴了。
  文珠却将方才闵旬脸上的红晕看了个仔细,抿嘴一笑,转过头来正待与炎铮取笑一番,却见炎铮魂不守舍的样子,楞了下,轻轻拍了一下炎铮:“小妮子,不会真的看上这块木头了吧?”
  炎铮回过神来,羞涩地一笑,破天荒第一次,没有和文珠斗嘴。
  ……
  太子宫中的鼓乐琴瑟之声,隐隐地传来,槐馆内的熊正再一次整了整衣冠,对榻上躺着的银雪说道:“母亲,看孩儿可熨帖?”
  银雪微微笑着,坐了起来,靠在榻上,一恍十几年过去,当初襁褓中的那个粉嫩的婴儿,己经长大。
  眼前的公子己是半大的少年,那一日熊正回来,又如同往日一样,恭敬孝顺。惊云煎了药,熊正亲自为银雪尝药,又不知从何处弄来了一簋蜜桔浆,在银雪喝了药后,取出一勺,体贴地让银雪甜甜口。
  银雪几次三番地想找机会将从前的事,告诉熊正。每每银雪想开口的时候,熊正总是十分温和对银雪说:“母亲养病要紧,从前的事,过去便过去了,正儿只想今后好好与母亲在一起,其它的对孩儿来说,都不重要。”
  银雪心中虽然也会感觉一丝异样,但听到熊正的话,欣慰更甚,心中安慰着自己,或许正儿他自己转过弯了,自己也不必再多说。慢慢的,见熊正并无异常,这颗心也就放回了原处。
  惊云从旁赞道:“公子真是一表人材,堪称人中龙凤。”
  熊正微微一笑,转头笑道:“惊云姑姑谬赞了。”
  银雪微笑着吩咐道:“去吧,今天好好放松一天,太子的好日子,正儿须多敬太子几杯才是。”
  熊正恭敬一礼道:“孩儿敬诺。”
  出了小院的门,熊正转过头去,看着隔壁的小木门,紧紧地闭着。想了想,上前推门走了进去。
  莫敖如老僧入定般,坐在茵席上,静静地听着外面传来的鼓乐之声。
  见熊正进来,莫敖转过头来,没有戴面具的脸上,沟壑纵横,疤痕隆起如红丘般的可怖。见到熊正,莫敖竟有一丝窘迫,立刻转过了脸去,急急地抓起案几上的银色面具,扣在脸上,情急之下,手拂落了案几上的铜丝灯台。
  那铜丝灯台滚了几滚,停在了熊正的脚下。
  莫敖开口,嘶哑的声调中有一丝温情:“正儿来啦!”边说边轻咳了几声。
  熊正微微弯腰,伸手拾起脚边的铜丝灯台,抬手放在案几上,轻轻地摸娑几下案几,上面刀刻的“正”字还清晰可辨。听得莫敖低低的咳声,熊正拿起案几上的木制漆耳杯,提起了蟠螭纹铜壶,晃了几晃,倒了些水出来,转过身来,奉给莫敖。
  莫敖张口喝下,笑着打量着熊正道:“正儿今日穿了新衣啊,看起来颇有威仪,只是腰间还差一柄长剑,等你加了冠,伯父要送把好剑给你。”
  熊正微微一笑,开口道:“今天是太子哥哥的寿辰,正儿要去给他拜寿。走前特来看看伯父,有没有什么要对正儿说的。”
  莫敖点点头:“原来是太子做寿,难怪如此热闹。……这是你们年轻人的宴会,你也不妨多喝两杯,玩个痛快。”
  熊正微微一笑道:“就知道伯父疼我,小的时候,伯父就最疼我。记得太子哥哥也来看过伯父,被伯父却直接轰了出去。……伯父却从来不这般对待正儿,正儿就算再淘气,伯父也没有骂过我。”
  低了头,手指轻轻地抚着案几上那个正字的沟壑,轻轻地说道:“记得有一次,伯父在睡觉,正儿悄悄溜进来,将伯父的面具藏了起来,伯父醒来,寻不着了,也不急,只是掩了面,问正儿害不害怕?”
  “正儿当时怕的不是伯父的这张脸,正儿怕的,却是伯父会责骂我。从那以后,正儿心中,便只有母亲和伯父……”
  熊正絮絮地说着,莫敖心中感觉异样,只是静静地听着,一语不发。
  熊正似乎沉浸到了往事中,眼神温情地看着莫敖:“自小宫里的其它人说你是怪人的时候,我就会冲上去打他们,多少次打架,都是为了帮伯父出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