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小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本小人-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就被老子唬住了?哈哈!真他妈一帮白痴。”李无忧暗自得意自己应变奇快的同时,对军队滞后的侦察能力第一次产生了不满。 
  城下那支军队渐渐靠近,让人大惑不解的是他们的旗帜盔甲竟然都是楚军所有,主旗上写着“天威王”三个大字,有人失声道:“是天威将军!” 
  “天威将军?”李无忧微愕。 
  “回元帅,就是王元帅麾下的王定将军。”一个年轻的百夫长解释道。 
  “哦!是他啊!”李无忧回过神来。 
  “可不就是他?自作聪明,害得我们四万兄弟白白送命!哼!”一个中年千夫长恨恨接道。 
  李无忧和那百夫丈同时皱眉。 
  那支楚军到城下八百步即停下,一名清秀的年轻将军出列跪倒道:“末将王定,向李元帅麾下报道!” 
  “扑”一声弦响,一支劲箭将王定头盔射落定在后面一根旗杆上,同时还有四支长箭分插在王定的前后左右,没地至羽。那千夫长大声喝道:“王定,你害得我四万大楚健儿白白丧命,还有脸回来吗?” 
  众人一惊,随即彩声大作。李无忧也大大吃了一惊,军中弓弩手箭距在一百至三百步间,而三百步即已是强弩手,此人一弦五箭,尚能射出八百步还各箭准头不失,端的是神乎其技。 
  众人受那千夫长所激,登时想起正是当时王定自作主张引来大军溃败,才搞得潼关兵微将寡,局势多艰,跟着大骂起王定来,有人更搭箭相射,但大多数人根本射不到如此之远,少数一二人射来又失去了准头。 
  千夫所指,箭雨加身,王定只如不闻不见,坚定地跪在原地,双眼直视城头的李无忧。 
  李无忧暗赞一声,表面却喝道:“王定,你好大的胆子,吃了如此大的败仗,竟然还敢回来?不怕本帅立刻砍了你脑袋吗?” 
  “怕!但末将还是要来。”王定大声道,“因为末将深信李元帅不会是是非不分的人。不错,末将自作主张追击萧军,中计落败,累死四万同僚,百死不足以赎,本当自刎以谢天下,但末将前思后想,却发现末将不敢死。” 
  千夫长刚要说话,见那百夫长目光示意,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李无忧看在眼里,暗自点头,自身边一个士兵身上接过一把长弓和一支长箭,看也不看,就朝城下就是一箭射去,箭速太快,众人只看到一道黄光闪过,那箭已经到了王定面门不过三尺,众人齐齐惊呼一声。 
  千钧一发,那箭忽然从头到尾一分为四,呼啸一声,擦着王定两边鬓发掠过,稳稳没入方才那千夫长所留四箭的端末。 
  众人一呆,随即彩声如雷,直震宵壤。那千夫长更是口长得老大,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李无忧挥手止住众人彩声,对城下喝道:“王将军,何为不敢死?你且说个清楚明白,若是不然,不待你自己动手,本帅下一箭就直取你脑袋!” 
  王定忽然站起,大踏步上前五步,慷慨道:“大丈夫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乃是最大荣耀,王定贱命一条,更不足惜。但此刻这条命却欠着另外四万战士的性命,断不能不敢也没资格就此一死可以了之。末将之所以没有逃罪,正是希望回来戴罪立功,保家杀敌,只待驱除外寇,手刃萧帝,便当一死以谢天下!元帅和诸位兄弟若不成全,就请一箭射死王定,定断不敢有任何怨言!” 
  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全场将士都是为之一呆,王定却再不发一言,只是大步向城下走来,他身后五百残兵为其气势所感,也纷纷一一并上前。 
  城上守城军士立时不知如何是好,纷纷望向李无忧。 
  “难道你以为如此做作老子就不敢杀你吗?”那千夫长冷笑一声,拈弓搭箭就要五箭齐发,却被一旁那百夫丈一指点在独活穴,再也动弹不得。 
  李无忧大笑道:“好!好!自古慷慨赴难易,从容就义难,王将军如此敢作敢当,置自身生死于度外,甘愿忍辱为国,不愧是军神门下!好……” 
  话音未落,忽听胡笳悠悠,金鼓齐鸣,远方萧军阵营中忽然狼烟升起,大队兵马正朝这边杀将过来。 
  那百夫长见李无忧已有意要放王定入关,微微变色道:“元帅,王将军来的时间未免有些蹊跷,此时放他入关,若是……” 
  李无忧自然明白其弦外之音,淡淡笑道:“那依你之见,应该如何?” 
  “末将愚见,不如守株以待兔。” 
  “不妥,那是缘木而求鱼了。” 
  “元帅恕罪。” 
  “你叫什么名字?” 
  “乔阳!” 
  “是个好名字。” 
  旁边人却不知这几句听来莫名其妙的对白间,王定和这百夫长的命却已都在鬼门关上转了几转。 
  李无忧看了那百夫长一眼,后者会意,大声道:“兄弟们,敌军来袭,你们还不打开大门,放我大楚的好男儿进来吗?” 
  吊桥缓缓放下,又收起。 
  萧军只是派出一支游骑例行骚扰,不时撤了回去,毕竟此时对双方来说都并不是动手的最佳时机。 
  南门虽然也曾一度拔剑张驽,对干了一场,但最后证实这其实只是唐袍哥和寒士伦率领手下马贼前来投诚时,被误会后,有心给守城的军士一个下马威。可笑的是,寒士伦自己却差点被慕容幽兰给冻成冰块。 
  不得不提的是,随同马贼而来的,还有当日那爱吹牛的少年夜梦书。 
  在大荒3865年的六月二十七日,王定、乔阳、寒士伦和夜梦书,这让后世人津津乐道的无忧四杰悄然齐集潼关。 
  巧合的是,后来风光无限的“无忧四诡”今日却都在鬼门关上打了个转,入城时都狼狈不堪:王定虽然清秀不减往昔,却头盔坠地,蓬头散发,同时旧创发作,伤口流出的鲜血染红了白袍;乔阳被李无忧一吓,汗湿重甲,心头惶恐比城门下的走过的王定有过之而无不及;满脸冰霜的寒士伦是裹着毯子进城的,这让他从此之后对慕容幽兰有了一种近乎天然的畏惧;至于夜梦书,他现在的工作是唐袍哥的马夫。 
  同样的,四人都还名不显于天下,唯一天下知名的王定却只差没被唾沫淹死。 
  英雄正自落魄时。 
 
 
 
  
 第七十四章 西瓜计划(上)
 
  几不可见的下弦月如一抹残钩斜斜地挂在天际,夜凉如水。潼关地近塞外,昼夜温差极大,所以在内地闷热的夏夜,在潼关人看来,正是惬意凉爽的好时候。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传统,也有渐渐由塞外南移之势。 
  “不知道这算不算萧人在文化上的一种渗透呢?”这样的想法本来不该出现在石枯荣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脑中,但围着火炉吃着西瓜,想起石依依,他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这个小妹的奇言怪行,“不知道他和柳随风相处得如何了!” 
  “禀将军,李元帅请你去月华轩议事。”门外卫兵的话将他立时自回忆中拉了回来。 
  “这么晚了……”石枯荣嘟囔了一声,但无论是出于这个两次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的这个少年的崇拜和敬仰,还是对目前潼关最高军事长官的敬畏,他迅疾又干脆道,“你先回报元帅,我随后就到。” 
  潼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过往名将帝王、文人骚客不计其数,是以名胜最多,斜依潼关东城山壁间的月华轩更是其中精华。 
  轩前有一副对联是“采天地之精华,吸日月之灵气”,传为昔年明荒开国皇帝轩辕乘龙亲笔所书,石依依曾评价说“笔笔矫健,铁划银钩,字如其文,有尽收天下才俊、廊扩宇内之霸气”,石枯荣虽然一直不以为然,但那字中的杀伐之意,却也大合他的脾胃,于是他初时也常喜选此地为和手下议论军事之所,只是后来石依依怕朝中御史有谋逆之讥,这才无奈改到他处。 
  相对于表面的粗鲁无文,石枯荣其实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不然也不会被楚问委以重任镇守这新楚最后一道门户了,是以他前往月华轩的路上也充满了疑惑:“李元帅一来就改到此地议事,不知是投我所好,还是想借此告诉老子他甚至连我的过去都已了解,想给老子一个下马威呢?” 
  轩中早已坐满了人。除开李无忧和慕容幽兰,尚有自己手下的两名万骑长蒙田、刘剑以及王定都不足为奇,但一名百夫长和新投靠的山贼军师寒士伦也赫然在列却让石枯荣大吃一惊。 
  “哟!石将军人来就来了吧,还特意带个西瓜来犒劳大家,这个地主可是当得够尽责了。”李无忧微笑着,让他在自己下首坐下。 
  经李无忧这一提醒,众人这才发现石枯荣怀里果然抱了个西瓜,不禁都是愕然:西瓜于此时的潼关又非罕物,此时商议军机大事,石将军却带了一个大瓜来,是何道理?莫非此瓜有非同寻常,足以影响战局胜败,还是说石将军借此暗示什么政治寓意? 
  石枯荣这才想起刚才走的匆忙,怀抱大西瓜而不自知,当即尴尬一笑,说声“怕元帅辛苦,特来慰劳”,顺手将瓜放在李无忧面前的长几上。 
  见众人情绪平复下来,李无忧沉声道:“今天商议军情之前,有件东西想给大家看一看!诸位,跪下接旨!” 
  众人吓了一跳,齐齐跪下。 
  李无忧拿出离京前楚问赐下的金牌和碧玉小剑,肃容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于金牌令箭外,特赐神电伯李无忧碧玉小剑一支,若凭栏关破,无论王天生死如何,一切前线军政大事皆可代朕便宜行事。钦此!” 
  众将三呼万岁站起,心头都是又喜又惊,喜的是原来皇上早料到军神有可能战败,而雷神正是他留下的后着,惊的是皇上竟然对他如此宠幸,金牌令箭不够,还特赐了一支向来只赐皇族的碧玉小剑。“一切前线军政大事皆可代朕便宜行事”在战时说来,权利之大,简直是绝不可想象的。皇上对其宠信程度,已可说是当世第一也绝不过分。 
  李无忧看着诸人表情,不禁有些想笑:楚问又不是傻子,这么大的权利当然也是有节制的,柳随风那边负责监视自己的秦风雏手里一定都握着另一道罢免的圣旨。 
  慕容幽兰道:“好啊,原来皇上竟赐了这好玩的东西给你,老公……”话说了一半,却见李无忧一个前所未有的严厉眼神射来,不知为何竟是吓了一跳,忙吐了吐舌头,乖乖住了口。 
  众将只觉他眼锋如刀,全身更是有种说不出的威势,都是震撼非常,其中寒士伦见到上次那熟悉的霸气现身,心头不禁又是一阵狂跳。 
  李无忧见已将众人威慑住,收回玄心大法,示意众人坐下,道:“在座的诸位将军大多久经沙场,吃的盐比在下吃的米还多,论资历论见识都比无忧高出甚多,但既然皇上将战事托付于我,在下虽然才疏学浅,却也要当仁不让,希望诸位无论是来自何处军团,从现在开始都听我号令,否则处死事小,耽误军情、误国误民这些帽子虽然很大,但我本帅却向来就不是吝啬之人,诸位可理会的?” 
  众人都是心头雪亮,知道现在潼关这两万士兵棣属于不同的军团,其中王定和石枯荣更是平级,又因上次惨败生了嫌隙,军中已有不和。李无忧现在携大胜余威,又是金牌玉剑又是赤裸裸地威胁,就是要给众人一个下马威,让诸人明确统帅,令行禁止。 
  想通此节,众人很配合地忙不迭点头,表示愿意一切都听李帅吩咐——毕竟李无忧此时民族英雄、钦差大臣、最高统帅、军中之神甚至是大仙位高手这其中任意一个身份,都没人能惹得起,而当然也没有人会觉得死后被冠上一顶祸国殃民之类的大帽子是一件赏心悦事。 
  李无忧很满意这个结果,紧接着就宣布了一系列军队整合和人事任命。目前两万残兵暂时合为一军,统称为救国军,自己出任主帅,石枯荣和王定任左右副帅,本部兵马分别成为左右军,蒙田和刘剑依然为左军万夫长,慕容幽兰依然为万骑长,但手下士兵需自己招募。唐袍哥部编入王定的右军,寒士伦为随军参谋,乔阳升任千夫长。 
  众人除慕容幽兰小有意见外,皆无异议。 
  李无忧笑道:“好了,军队的事大致就这么办,其他的细节你们看着办,没有大事就不必请示我了。现在我们说说现在的局势。目前的形势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一言以蔽之,内忧外患,局势多艰。撇开我们鞭长莫及的黄州柳州自有两处的军团抵御不提外,萧如故新败之后,依然有四万兵马驻扎在关前虎视眈眈,切断了我军和库巢的联系,另外马大刀也已成心腹之患,拿下雅州之后,兵锋已指向苍、澜二州,严重威胁到潼关和断州后路,已到了不得不除的地步,而我军除开被围困于库巢的无忧军外,就只有两万士兵,诸位可有破敌良策?” 
  石枯荣奇道:“元帅法术通神,何不大发神威,以神龙开道,雷电助威,带领我等直接杀退萧军?” 
  李无忧只差没晕倒:“你以为我不想啊?但那种大范围的杀伤性法术虽然威风,其实很耗法力的,施展两次后就要极长时间才能回复过来!这段时间本帅就如同废人。” 
  这话很有些不尽不实,大范围杀伤性法术的施展极耗灵气不假,很长一段时间难以回复也不假,但以他今日的功力来说,即便是连续三次施展水龙吟都还尚有余力自保。不过想到三次和两次其实并无区别,除非在极为特殊的情形下,否则对战局的影响都可以忽略不计的,这样的情形下,隐藏实力就变得相当重要了。 
  问题变得更加棘手了,众人沉吟起来,一时间竟谁也没有开口。 
  “哼!要什么良策了?不过是水来土掩,兵来将当罢了!元帅你给我一万兵马,我立刻去将萧如故和马大刀的人头给你割下来下酒!”敢说这话的当然只能是慕容幽兰大将军。 
  晕!真不知道她这个万骑长是不是慕容轩花钱给她买来的。 
  李无忧气结,道:“好啊,慕容将军果然是好胆识,那你问问蒙将军和刘将军谁愿意把人马借给你?” 
  见小丫头不怀好意的眸光描了过来,蒙田和刘剑这两名万骑长忙不迭道:“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