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海惊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商海惊涛- 第2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集团马上就要宣布对大宇的收购,身在美国的焦百翎这时间从美国飞回来,就是为这次收购所做的前期准备。

听到这个消息,对于杨星计划有了解的几位助手都知道要办正事了,二话没说各自转入了工作状态。杨星送走吴蓓后也没跟焦百翎客套,让她坐下来谈。这大半年她在美国的工作非常努力,中星集团现在能在美国市场上迅站稳脚跟,跟她、王伊人、郭樱三位女士的努力大有关系,焦百翎开门见山的告诉他:“我有两个消息,一好一坏你想先听哪个?”

杨星沉吟了一下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我是个乐观主义者,先听好消息。”“那好,我正式通知你,昨天下午经过谈判,华尔街五大投行同意合作,为我们收购大宇集团的资产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同时美国通用电器、通用汽车、卡特彼勒等几家制造业大公司也愿意和我们联手分割大宇的资产。真是应了你当初的分析,一头大象倒下了,旁边绝不会缺乏蜂拥而至抢夺肥肉的秃鹫,对于大宇集团这头大象,美国人果然很热衷。”

杨星不置可否的端起咖啡喝了一口,这的确是个好消息,也早在他预料之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美国人是很讲究实际的民族,这次五大投行联手支持他,除了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大家多次联手收购日韩企业他留给他们的印象极佳外,主要还是巴菲特午餐聚会上,他抛出的那份卖空纳斯达克期指合同的***太大。这段时间以来,纳斯达克的走势已经逐渐吻合杨星的预测,五大投行都是金融老手,知道和杨星联手大有好处,投桃报李在中星收购大宇上给予一定帮助是很正常的事,而且一旦收购成功,无论是佣金方面还是相应的金融收益都很可观,双赢的事情他们当然不吝出手。

至于能说动通用电气等企业加入进来不是杨星有什么好心,而是大宇巅峰时号称“万能工厂”,经营的项目五花八门无所不包,杨星的企业项目和大宇重合的不少,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用不上,这种情况下他乐得拉帮手合作各取所需,不过他也没有多么好心,而是打得“狐假虎威”的主意。

大宇集团的核心业务是柴油动机、汽车、重型工程机械和船舶制造,但是杨星知道比如汽车制造和造船工业涉及到韩国国防和国家尊严,光靠钱是绝对拿不到的。但如果是韩国的保护国美国人出面,所受的阻力就小得多。杨星只对大宇掌握的核心专利技术感兴趣,韩国工人一向以好斗排外著称,前世里大宇汽车被通用收购后一直受当地工人的**困扰,最后不得不再次破产。让这些企图打入韩国市场的制造企业为中星集团开路,中星集团收购时面临的非经济压力就会小得多,拉着美国人的虎皮做大旗,他呆在后面捡战利品才是他的本意。

大宇其实在1999年8月就已宣布破产,当时大宇集团12家公司的负债总额过了11o亿美元,而集团全部资产仅剩32亿美元,另外其他相关隐性债务加在一起更是天文数字般的8oo亿美元而韩国政府考虑大宇集团的规模太大,猛然宣布倒闭会引起社会动荡,于是采取了“缓慢破产”的办法,一边和大宇的债权人谈判,一边向大宇注入了高达297亿美元的巨资企图挽救它的命运,现在看来依然是杯水车薪。电视里主持人声泪俱下的宣称政府投入的297亿美元此时只剩下一半,大宇集团的问题就是个无底深渊,韩国政府和民众已经对它彻底失望了。

当初大宇刚宣布破产时,韩国国民大部分还认为大宇集团是因为受到亚洲金融风暴中冲击重创,只是时运不济,总裁金宇个悲剧人物。尤其是传出他主动把自家1o亿美元资产全部捐出来企图拯救大宇后,民众更加深了这个印象,韩国媒体将金宇中描述为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苦难英雄。但随着官方派出的调查团对大宇财务状况调查的逐渐深入,才现他居然一手导演了韩国头号财务黑幕。

在这次韩国检察院对于大宇的全面搜查开始前,韩国负责处理大宇集团破产事宜的调查组就公布了初步调查报告,说明金宇中在1997年1o月至1999年8月期间,涉嫌通过伪造假账、**集资等手段贪污了2oo多亿美元,然后将这笔巨款转移到大宇设在英国的海外分公司“英国金融中心”的“秘密账户”上。这些资金数目惊人,如果调查属实,算得上是近年来全球最大的一宗会计诈骗案。此现一公布,韩国上下顿时哗然,金宇中身上“民族英雄”的光环彻底破灭,成为人人声讨的“国贼”

而事态失控的标志是在99年1o月,正当调查组对大宇的问题抽丝剥茧,步步深入,问题的核心时,破产后深居简出的金宇中突然宣布“赴国外处理公司事务”,由于他过往的“工作狂”印象,加上不少韩国人还把他视为“贫家小子奋斗攀上顶峰”的人生偶像,调查组并未阻拦。但随着他和几名亲信黄鹤一去不复返,至此渺无音信,回过味来的调查组成员才现不妙,立即通知政府宣布对金宇中的通缉令。消息传出让金宇中积攒多年的英雄形象彻底被打碎,群情沸腾之下,本来还对他抱有希望的大宇集团内部员工提出的大宇自救计划也无果而终,在多方努力不见效的情况下,摆在韩国政府面前的选择只有让大宇这个烂摊子彻底破产一途了。

其实大宇的悲剧早有预兆,韩国自五十年代经济腾飞开始,国内经济就深深打上了国家资本主义的烙印。即政府出面选定一定数量的企业,在金融、政策等各方面进行扶持,强行催化出一批业务横跨各行业,实力雄厚的大财团,抱团到国际市场打拼的“韩国模式”。应该说,这种脱胎于日本大财团模式的韩国国家资本主义模式在早期为韩国只用了几十年就进入达国家行列立下了功,而且战后多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韩国模式也经受住了考验。

但是这次亚洲金融风暴,第一次使韩国感到往日的经验失效,这种模式开始运转不灵了。按照以往的经验,金融危机中即使有一两家大财团经营不善,只要韩国政府出面,凭借国家信用为这些财团输血和重组,总能使奄奄一息的财团要么咸鱼翻身从新崛起,要么摇身一变换一家政府指定的财团接手,绝不会走上全面崩溃的地步。

但97年金融风惫未开始前,韩国国内的经济已经急剧恶化,大批外国银行和机构投资者撤出韩国市场,韩国汇市、股市和出口市场同时受到重创。在过去韩国宏观经济景气条件下,韩国国内金融机构大量借入海外资金,并把这些资金贷给像大字这样的财阀企业,导致出现大宇集团这样负债远高于资产的独特企业资本结构。在经济增长的年份里,这种由韩国政府背后支持的企业还不会有大问题。但这种“奇特”的公司资本机构注定是不能长久的,完全违反经济规律的增长模式一旦受到风吹草动,其危害性必然会放大几倍的表现出来。

亚洲金融危机爆后,韩国政府的收支状况急剧恶化,依靠自救已是无力回天,只能接受国际援助。而韩国最大的援助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援助的苛刻条件之一就是要是整改韩国内大财阀,对身陷危机无法挽回的财阀资金链予以彻地切断。结果几乎一夜之间,大宇就成了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弃儿,自身难保的韩国政府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作为财阀的最后拯救者,大宇得不到贷款。走投无路之下只有宣布破产。

重生之商海惊涛第四百一十六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第一部初出茅庐



第四百一十七章老对手

听完焦百翎带来的美国方面的消息,杨星很是欣慰,拉动华尔街五大投行是早在他意料中的事,不过能说动通用电气和通用汽车这样的大牌企业为收购大宇当先锋,美国公司成绩斐然。(读看看)【本文来自疯狂看】听完好消息杨星自然要听听坏消息,焦百翎小心翼翼的说道:“我们在和华尔街的接触中偶然现,有日本大财团也对大宇收购感兴趣,正在四处邀请帮手,主要策动者就是日本芙蓉财团的核心家族安田家。”

“安田一之助吗。,这小子真是阴魂不散”听到日本安田家,杨星不由皱起了眉头,直接联想到了这位老对手。在去年那场山一证券的收购大战后,杨星虽然得到了日本芙蓉财团中日立公司的鼎力支持,缓和了跟芙蓉财团关系,但始终没有芙蓉财团核心企业富士银行的大股东安田家族和解。当初在收购山一证券时杨星利用“外国人政治献金”一事要挟安田家族当代家主安田达也的政治生涯,使得他的儿子安田一之助不得不放弃在山一证券收购上设置的阻碍。这被誉为日本商界新一代领军人物的安田一之助视为奇耻大辱。

事后他把杨星看作是商场上的大地,多方联系芙蓉财团内部关联企业给杨星找麻烦,而安田达也为了全心进军仕途,把儿子安田一之助推到前台担任安田家的商业代言人,掌握了更大权力的安田一之助当然不会放过杨星这个对手,对中星集团起了一轮攻势。

今年初杨星本来想趁***大地震之机让自己的晶圆厂借机扩大产能抢夺***电子业的订单,但在向日本求购晶圆生产设备时遇到了意外阻力。原来就是安田一之助利用他在芙蓉财团的权威,逼迫日本晶圆生产设备商组成统一战线待价而沽,结果搞的杨星被迫远赴欧洲找当地的厂家采购电子生产设备。

幸好杨星出手及时,又利用市场外的因素为欧洲之行画下了圆满的句号。不但及时采购到了精密半导体生产设备,还反过来通过合同陷阱往日本和***电子业间紧密纽带中打下了一个楔子,仍然让地震后的***半导体产业吃了大亏,产能迟迟不能恢复,海外订单被抢走不少。(an读看看)虽然安田一之助组成的针对中星集团短暂联盟很快土崩瓦解,不过他和杨星这轮较量只是打成平手。现在他又横插一杠子,有以前的教训,杨星对这个对手可不敢掉以轻心。

杨星迅叫来虞傲君和东方云衣她们展开调查,并和韩国方面进行联系,针对出现的新情况要对以前的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过商海搏杀不进则退,杨星并不会遇到对手就慌了手脚,他现在身后得到美国几大的财团支持,这次对与大宇的收购志在必得,而且他也不是当初蛇吞象的弱小一方了,现在他和安田一之助正面对抗也不会落了下风。既然老对手狭路相逢,就看看谁是最后的勇者了。

听完焦百翎带给他的消息”杨星决定仍然按照此前商定的计划展开对大宇集团的收购,现在有安田一之助这个大敌在外虎视眈眈,他不敢大意,顾不得现在已是深夜,立即决定召集在香港的所有集团高层开会。因为大宇集团这个猎物和此前的山一证券不同,它的业务范围多达41个,几乎涵盖了杨星旗下所有公司领域,对于这个庞然大物留下的资产,中星集团每个公司的领导都是垂涎三尺。

由于杨星的准备工作做的早,驻韩国分公司的尹真和韩世浩他们早早就把大宇的详细情报收集齐了,得知总部要对大宇动手,大家很快就对大宇破产后各自最需要的大宇资产划定了范围。杨星在会上对手下道:“我们别去管别人怎么想,先做好自己的事情。既然你们心中有数,你们回去尽快拿出一份各公司对于大宇感兴趣的技术资产表,既然想肢解大象,我们一定要抢在别人前面找出最肥美的那块肉”

分赃大会一结束,杨星又马不停蹄的和尹真和韩世浩他们召开跨国会议。为了大宇已经忙碌了几个月的尹真和韩世浩看起来疲惫不堪,但是眼里流露出的精光却显示出他们处于高度兴奋中,特别是尹真,当初他被金宇中赶出来宛如丧家之犬,在韩国国内根本找不到机会出头,才一门心思跟着杨星耕耘韩国。如今金宇中金蝉脱壳逃亡国外,往日英雄成了民族罪人,而尹真却是咸鱼翻身,代表中星集团和大宇中高层职员眉来眼去,就等大宇轰然倒塌,现在听到大宇崩溃的消息,真是什么仇都报了。

他们向杨星报告说,金宇中出走国外后,大宇集团的事务就完全被韩国政府把持。韩国政府的态度是大宇规模太大,在全世界有数十万员工,猛然让大宇全面破产引起的社会动荡无法承受,选择大宇慢慢解体,即不断剥离大宇有价值的资产,最后让债权人共同承担损失。现在大宇的债权基本掌握在韩国各大债权银行手里,为了把损失减到最小,他们是最心急物色买家的人。

按照韩国政府的小算盘,最先是想让国内买家接手大宇的烂摊子。所以大宇破产后这段时间,为免该破产案进一步冲击韩国才有回升的经济势头,政府一方面力促金宇中与大宇集团债务人达成妥协,延长还款期限,另一边则竭力安排大宇集团的核心企业大宇汽车、大宇重工和大宇造船等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并在国内积极寻找买家,并宣布集团其余资产要在当年年底前尽数售出。要知道从99年8月大宇宣布破产到12月底只有短短4个月时间,这么短时间内大概只有韩国国内企业来得及反应,做好收购准备,其他国外投资者面对韩国政府设下的种种障碍只能望洋兴叹。

但随后揭露出的2oo亿美元会计欺诈案和金宇中的出走让这个想法彻底破灭,韩国其他几大财团中,现代集团去年刚被指定合并了破产的起亚汽车,还在消化阶段,这时候再给他塞过去一个和自己块头差不多大的大宇汽车,只怕会被撑死。三星已经全面转向,放弃了盈利丰厚的化工、造船、汽车等行业,去年才把汽车业务卖给了大宇,而且因为亚洲金融风暴导致他自已也欠外债2oo亿美元,怎么会接手大宇的债务。大宇去年名列现代集团之后成为韩国第二大财阀,大宇重工和大宇造船等企业更是韩国头号制造商,这么大的盘子环顾韩国国内,谁都没本事吃得下。

既然国内无人敢接手大宇,韩国政府只好把眼光投向国外,这时候在韩国政府眼里最佳接手者只能来自两个地方—美国和日本。美国作为韩战后的韩国宗主国,美国企业自接手大宇的烂摊子再好不过。而作为韩国经济起飞的技术和资金提供者,世界第二大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