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主宰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主宰江山- 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训摹懊苴保评醋匝罡ǎ源撕耪僦乙逯俊6孪卵詈靡迓势呤母龈宜乐客蝗胛笔裢豕蠛簦骸胺蠲苴锓丛簦タ拐呙鹌渥澹 蔽怅刭晕唤鏊氖蝗占幢恢锷薄

吴曦之叛是韩侂胄用人失误造成的一次浩劫,直到吴曦被诛的露布送达临安,韩侂胄才放下了心头的巨石,即日拜安丙为四川宣抚副使兼知兴州。这次平叛,杨巨源、李好义首倡之功最大,但安丙却在奏报中将首功据为己有。其后,安丙忌功妒能,先是坐视吴曦余党毒死李好义而不加追究,继而指使亲信杀害杨巨源而诬以谋乱自刎。蜀中忠义之士无不扼腕流涕,义愤填膺,一时在此人心汹汹。安丙上奏自求免职,朝廷怕把他逼上吴曦叛乱的老路,保留了他宣抚副使的要职。

吴曦之死,对金朝战略反攻是沉重的打击。仆散揆在战略反击占据优势后,适时放出了和谈的气球。韩侂胄得到消息,正愁议和无门,便派出使者进行接触。金方提出的条件是南宋须称臣割地,献首祸之臣韩侂胄。韩侂胄当然不会接受这一条件,便中断和谈。丘崈建议继续与金朝议和,侂胄一怒之下罢免了他,改命知枢密院事张岩代领其职,准备与金朝打下去。

开禧三年正月,金方统帅仆散揆病死,左丞相完颜宗浩接替其位,宣称将亲率大军攻打襄阳。韩侂胄大为恐慌,命张岩招募议和使臣,重开与金和谈。弱国无外交,谁都不愿意揽这一差使,好不容易起用了萧山县丞方信孺。

方信孺出使金国,完颜宗浩折服于他的辩才,让方信孺带回五款议和条件:割地、称臣、归战俘、罪首谋、增岁币。南宋方面不同意前二款,表示可以接受后三款,当然,首谋是以苏师旦、邓友龙和皇甫斌来顶缸。方信孺再使金营,双方距离太大,和谈陷入僵局。

方信孺往返折冲,据理力争,完颜宗浩沾不到便宜,下令将他关押起来。但方信孺毫不畏惧的表示:“拘禁金国是死,辱没金使也是死,还不如死在这里!”完颜宗浩无奈,只得放他南归复命。南归之后,方信孺向韩侂胄转达金方议和条件,说到第五条时语气支吾,在韩侂胄追问下,才慢悠悠说出:“欲得太师头!”韩侂胄恼羞成怒,连夺方信孺三官,把这位当时最出色机辩的外交使节贬到临江军居住。同时,韩侂胄恼恚地决定“有以国毙”,即把整个国家捆绑在他的战车上,意图同归于尽。这一不负责任的决策,自然引起了广泛的不安。反战派开始结成了联盟,代表人物是杨皇后与史弥远。

杨皇后是宋宁宗的第二任皇后,第一任皇后韩皇后于庆元六年(1200年去世,韩皇后为韩侂胄表亲,韩皇后死后,作为其曾叔祖的韩侂胄自然少了倚恃。当时在宁宗的嫔妃中,杨贵妃与曹美人俱受宠爱,宋宁宗赵扩久久拿不定主意让谁入主中宫。韩侂胄见杨氏为人机警而颇任权术,有点忌惮她,建议宁宗立柔顺易制的曹美人为皇后,同时竭力隔绝杨贵妃与外朝的通籍往来。杨贵妃知道底细后,从此便对韩侂胄衔恨在心而不露声色。嘉泰二年,杨氏略施心计,击败了曹美人,被宁宗册立为皇后。

对于韩侂胄大力支持的开禧北伐,这位杨皇后从一开始就以为失之轻率,表示反对,但是恼怒女真人的宋宁宗赵扩并没有听信她的意见。

史弥远是南宋孝宗朝名臣史浩之子,时任礼部侍郎,兼任宁宗皇子赵曮的老师,官衔是资善堂翊善。赵曮为燕王德昭的十世孙,宁宗生了好几个儿子都先后夭折,才立他为皇子的。翊善之职有利于史弥远通过皇子传达内外朝的消息与动向。他是主张议和的,而当时欲议和,非除去韩侂胄不可。要把这事搞定,以礼部侍郎的地位还差一截,必须借助地位更高的同盟者。开禧三年四月,被韩侂胄罢免的钱象祖再次入朝担任参知政事。钱象祖为相,史弥远立即与之结成反韩联盟。

暗藏心思的史弥远,在开禧北伐进入失败之后,历陈局势的危急,通过皇子赵曮的口说给宁宗听,还建议罢黜韩侂胄。宁宗听后并未不表态,因为一直依赖韩侂胄的他,担心离开了这一权臣,便会失去依靠。皇子赵曮在杨皇后鼓动下瞅机会再向宁宗进言,杨皇后也在一旁附和,宁宗仍是一言不发。但是心思歹毒的杨皇后担心宋宁宗会向韩侂胄出卖她的密谋,毕竟韩侂胄大权在握,若要反击,还是易如反掌的。于是,杨皇后决定找一个堪当大任的朝臣联手搞掉韩侂胄。她让其兄杨次山物色人选,次山找到了史弥远。

十一月,史弥远接到杨皇后指命,分别与参知政事钱象祖、礼部侍郎卫泾、著作郎王居安和前右司郎官张鎡串联密谋。张鎡是绍兴大将张俊之子,主张干掉侂胄以绝后患。杨皇后以宁宗名义颁御笔给史弥远与钱象祖:“韩侂胄已与在外宫观,日下出国门。殿前司差兵士防护,不许疏失。”钱象祖当夜找到了权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出示了御笔,让他选派士兵诛杀韩侂胄。夏震在谋杀韩侂胄的政变中的地位作用,与绍兴内禅时郭杲相似,两人都位居殿帅之职。

次晨,夏震派出的部将夏挺率兵士将韩侂胄在上朝途中截获,挟持至玉津园夹墙甬道中用铁鞭击杀。大约就在对韩侂胄采取行动之时,杨皇后才向宁宗透露了消息,宁宗立即批示殿前司追回韩太师,杨皇后以死相威胁,向宁宗哭诉侂胄杀两国百万生灵,还要废掉自己与皇子,宁宗这才作罢。

以史弥远为首的政变派之所以必置韩侂胄于死地,是要以韩侂胄之死作为向金求和的筹码,同时也是为了登上权臣的位置。就在韩侂胄被杀的当天,钱象祖就将这一消息移牒金国河南行省。政变前派往金朝的王枘继续承担议和使命。金朝收到南宋诛韩的牒报,看出对手的软弱退让,便向王枘重申议和五款条件,强调必须以韩侂胄的头颅赎回淮南之地。

嘉定元年(1208年)初,王枘回朝转达了金朝函首的要求,宁宗御批“未欲轻从”。其后,二府宰执有过一次详议,侍从、两省、台谏官也有过一次集议,尽管有人指出送交头颅的做法有辱国体,但迫于所谓公论,宁宗无原则的放弃了自己的初衷,同意将韩侂胄枭首函送金朝。金章宗在京城举行了献受首函的庆祝仪式,将韩侂胄与苏师旦两颗头颅高悬在旗杆之上示众。

嘉定元年九月,宋、金嘉定和议终于达成,主要条款为:宋帝与金帝的称呼由侄叔改为侄伯;宋向金所纳岁币由二十万两匹增至三十万两匹,另致金国犒军银三百万两;宋金边界维持战前原状;宋向金函送韩侂胄、苏师旦首级。嘉定和议虽免去了称臣割地的难堪,但在双方关系与岁币数额上却比隆兴和议倒退了一大步,而函首乞和更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奇耻大辱。

回想整个历史上开禧北伐的过程,顾同即为历史感慨,也为制造这段历史的韩侂胄感慨。

史学家常说,南宋一朝,高宗有北伐之臣,却无用兵之心,孝则空有北伐之心,但奈何却无伐金之臣,反观到宁宗一朝,虽然有韩侂胄鼎力支持北伐壮举,但是与孝宗一朝一样,空有其心,却无其力。

开禧北伐,之所以失败,固然有韩侂胄方面的种种因素,例如准备不足,措置乖张,用人失当等等。但更深刻的原因却是:金人入主中原以后,双方“时移日久,人情习故”,与南宋在政治地缘上形成了一种势均力敌的抗衡态势,虽然交手时还有上下手之分,但谁也吃不掉谁。回顾金主完颜亮南侵的失败、隆兴北伐的失利与开禧北伐的结局,不论率先发动的是哪一方,从来都没能如愿以偿过。其中虽有偶然因素的作用,却也深刻表明绍兴和议后宋金对峙是一种稳定的地缘政治的产物。如果没有双方国力的明显消长,或者外来力量的强力干预,平衡态势绝非那么容易打破的。

“高宗朝有恢复之臣而无恢复之君,孝宗朝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宁宗朝既无恢复之臣又无恢复之君。”

对着无尽长空,顾同轻轻一叹,历史终归只是历史,既然上天让他回到了这个时代,那么这场战争,不管是过程还是结局,都要发生改变,胜利,不只属于女真人,也属于热血从未冷却的大汉民族!

第340章进军关中(上)

和历史一样,开禧二年(1206)四月,身任平章军国事的韩侂胄未作充分准备,便贸然发动北伐。宋军纷纷出击,山东京东招抚使郭倪派兵攻宿州(今属安徽)、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都统制李爽率部攻寿州(今安徽凤台)、江陵府(今属湖北),副都统制皇甫斌攻唐州(今河南唐河),江州(今江西九江),都统制王大节攻蔡州(今河南汝南)。

面对宋军突然爆发的全面攻势,金军早有准备,是以诸路兵马进攻皆以失败告终,只有镇江副都统制毕再遇连战皆捷,苦苦支撑着东线整个淮水一线的战局。

战争从开始的第一天起,顾同就已经做好了参战的准备。

并且因为女真人对于他并不是很放心的缘故,依旧在太行山东侧、黄河进入山西的龙门、孟津几个渡口布置重兵,名义上是说防止宋军攻入腹地,实际上却是打算将晋军封锁在太行山以内,让其不能外出与南边的宋军勾连。

等到泗州大捷之后,宋军东路军和中路军的败势呈现出来的时候,顾同便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

已经等待了两年时间,如果错过这次机会,等到将来‘嘉定和议’一签,那么攒足了力量和气势的女真人一定会在挫败宋军北伐之后,回首将已经反意明显的晋军消灭掉。

顾同不允许失败,更不允许坐等失败这样愚蠢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心思既定,顾同立即敲响聚将鼓,集合诸路将军,商量出兵事宜。

聚将鼓一响,早已经在兵营之中等待许久的大小将领,立刻跨上骏马,直入在以前的宁化军节度使衙门的基础上改建过来的晋侯府邸。

当然,以前晋侯、主公之类的称呼只能是私下里的,可是此时此刻,当所有人见到顾同之后,几乎不做掩饰的就行礼道:“拜见主公!”

早已经习惯了被属下这样称呼的顾同坐在帅位之上,坦然接受众将行礼,然后说道:“诸将免礼。”说完之后,又命诸将落座。

等到所有人都做好之后,顾同拿着手中一篇篇关于宋军行军的战报说道:“三天前宋军攻破泗州城,可是左右两翼全部暴露在了女真人的刀枪之下,况且虽然毕再遇毕将军作战勇猛,可是通盘考虑下来,却不得不说一句有孤军深入的嫌疑,你们看看,一旦女真人截断宋兵增援泗州城的道路,并且将泗州城的宋军消灭掉,那么宋军好不容易依靠突袭取得的一点点优势也将全部化作虚无。时不我待,现在必须要出兵了,不仅仅是为了策应宋军,更重要的是,我们和宋军互为犄角,才能压制住各路女真军队,从而取得胜利之势,不然,等到宋军兵败,到那个时候,我们在出兵,也不能挽回败局了!”

唇亡齿寒的道理,落座的诸将皆都明白,虽然像何方、张复亨之类的学习帝王之术的纵横家都希望能够让宋军先和女真人消耗一段时间之后,在出兵也不迟,因为这样,可以为将来在和赵宋皇室争夺最高权力的时候增加筹码,只有当潜在的敌手衰弱,己方的优势才能明显。不过何方也好、张复亨也罢,全然没有想到,号称倾尽全国之力准备北伐收复失地的宋军,居然在东线战场之上,打的那样的差劲,而西线战场,据说因为四川宣抚使程松和副宣抚使吴曦为了权力争夺早已经是水深火热之势了,现在的西线军情,怕是比东线还要糟糕。

想到这里,何方率先表态道:“主公说的是,虽然宋军腐朽无能,可总是牵制了一部分敌人,如果等到宋军溃败之时明显的话,到那个时候,我军所要面对的可能就是更多的敌人了,是以臣下建议,应当速速出兵关中,不管怎么说,也要趁着女真人现在和宋军交战的空档,把关中拿到手中。”

何方说完,张复亨也补充道:“等到占领关中,控制住东出中原的潼关、函谷关,南下巴蜀的五丈原、和尚原等战略要地,到那个时候,不管是东进还是南下,我军都将会有决定性的优势,况且关中男儿,自古善战,等到占领关中,我军的兵力也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补充。”

两大军师表态,其余诸将自然不会有人反对,况且诸如罗通、萧成、陈平等关中籍的将领们,早已经盼望着能够早一日打回去,衣锦还乡也罢,杨武扬威也好,总而言之,乡土观念浓重的他们,固执的认为,晋地再好,却也不如关中的山水壮丽。

这不仅仅是将领们的心思,诸如神武军出身的普通军士,现在已经成为支撑起整个晋军的基层军官们更是大多数人们都有这样的想法,对于此,顾同早就已经了解,毕竟汉唐盛世,都是以关中作为基业的,千年帝都的熏陶,给这些人的是难以改变的地域优势感觉。

收回心思,顾同敲了敲桌子,示意已经激动的交头接耳的将领们先将议论收起来,然后将目光转向罗通,朗声问道:“罗将军,诸路兵马准备的如何了?”

顾同表情严肃的发问,罗通自然不敢大意,连忙说道:“自从前年我军整编以后,现在全军上下,共计有二十五卫士卒,其中第一卫将士作为亲兵营供卫太原城,第五卫将士守卫西京大同府、第十三卫将士镇守平阳府之外,其余二十二卫兵马已经按照之前的部署,进入到了各自的作战区域,只等主公令下,二十二卫兵马立刻杀向各处。”

将宋金使用的军制改为结合了明朝卫所制和后世军制的新军制之后,军队的部署一下子就清晰明了了很多,不像以前,什么大同军、宁化军一类的称呼,不仅带有浓重的地域性质,更重要的是,也不利于调动,很容易出现部将叛乱的事情,像现在,将全军编为多少多少卫,然后平时交由卫的指挥使训练,作战之时,则由顾同亲自任命的节度使统帅多少个卫的士卒出战,防止了没落的父子关系的陈旧兵将关系,也最大程度的可以避免有叛乱之类的事情发生。

二十五卫,每一卫五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