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宵汉-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若和曹操是最后到的。
袁绍坐在最高的位置上,眯着微微的醉眼看着这两人,败局之下,他熟悉至极的曹孟德还是挺直着背脊,眉峰轻挑,对他的目光,还以一丝戏谑的笑,一如从前,甚至傲骨更甚。
好,就算是对手,也不自觉在心里替他赞了一句。
接着将目光移到了他身边的唯一一个盟友身上。
他当初在自家不成器的弟弟袁术办的寿春会盟上见过萧若一面,更加在手下人口中听过很多关于这个女子的描述,只是都没有得见过她的真面目,寿春会盟那次,她有意改了相貌。
非只她,众位诸侯也是。
只闻其名而不见其人……
就连此刻也不例外。
她一身素白的衣袍,一头青丝婉转垂于身后,黑沉沉的背景中,一点点刺目的白。
更加刺目的是她脸上悬的面具,黄木雕成,眼珠凸起,煞如修罗,上面是斑斑点点的血迹。
袁绍眼瞳就那么轻微地收缩了一下……
出口便是笑言:“萧夫人为何不以真面目示人?”
没等萧若回答,曹操便朗声笑道:“袁本初,你旧疾又犯了么?连个寡妇都不放过?”
萧若气得一咬牙……
坐在袁绍身边的徐荣一直低着头,此刻听到这话手骤然握成拳霍地抬起头来。
袁绍眼睛一眯:“萧夫人夫婿可好好坐在我身边,如何称得上寡妇?”
曹操的目光轻蔑地扫过徐荣,忽然回手,紧紧握住了萧若的手腕。
徐荣按剑而起。
袁绍一皱眉:“文良。”
担心喝止不住,又伸手拉住了他,低语:“你记得答应过我什么。”
徐荣浑身一颤。
就在这一拉、一滞的瞬间,曹操已经拉着萧若,目无旁人地走到席间:“诸公都看好了。”说着,扶着她落座,萧若自知力气大不过他,现在招呼手下来拦又不大好看,只得由他施为。;落席抬头,正对上对面投过来的一道目光,顺着目光,视线落入一双沉沉地含着怒火的眸子里,停了片刻,轻描淡写地转了开。
耳边响起了曹操的话,这人被逼到绝境,惹人厌的功夫却有增无减,出口毒辣:“方才可曾有人出来拦我?看见自家夫人吃了亏,还忍得住,跟死人有何区别?”
袁绍注意到座下诸侯投过来的各种目光,意识到不能让他们再继续说下去,一面紧紧按着徐荣,一面大笑一声打了圆场:“孟德不也和从前一样么,不但好人妇,如今还好寡妇。”
说着,没等曹操反应,就将视线转到了孙策身上,与他笑语起来。
然而一边在说,注意却没从曹操身上移开片刻……这天下的英雄虽然多,但是他最希望打败的,还是这个幼时的好友——不管是在战场之上还是口舌之争。
曹操似乎一点怒意都没有,听到好寡妇这句话还笑了一声,低语一句:“你也承认她是寡妇了么?”
意识过来萧若朝自己瞪了一眼,止住不语,笑了笑,将手中的酒壶倾了倾,给萧若杯中满上了。
萧若一直没有说话,打从她一进场,就注意到除了徐荣之外,还有一道目光紧紧跟着他,就算此刻在跟袁绍说话,目光也没有从她的身上移开
正是提供了她起兵条件的、被她狠狠倒打一耙过的孙策。
……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场宴虽然不是鸿门宴,但是也相差无几了。
袁绍打的主意曹操一眼就能看出来……
他是要在彻底置人于死地之前,再会一会自己这位旧友。
想到此处曹操便是好笑,不时地对身侧的人低语。
“成者王,败者寇,袁绍为王,我等为自然为寇,他难道还担心证明不了么?”
“萧若,你说,你我若是战死一处,是否会埋在一处?”
“百年之后,天下又如何论这一场是非呢?”
“罢了罢了……”举着杯子,轻笑一声:“英雄甘当身前事,何计身后评。”
曹操又喝醉了,他近来醉的时候有些多,而且一醉就话唠。
萧若在他话痨的时候为了平衡起见保持沉默。
“孤这一生,若当真到此为止,虽算不上成了什么丰功伟绩,至少也够得上不悔二字了。”曹操低声喟然长叹。
“不悔?”萧若终于开口,低声地喃喃了一句。
“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将你送给了董卓。”斜着一双醉眼,曹操倾身,在她的耳边轻轻说。
这姿势让袁绍在和孙策的说话的当头不由自主地停了一会儿。
吕布孔融等人都投过来了然的目光……
所有人下意识的反应是去看徐荣,但是无一例外都在看一半的时候打住了。
宴欢酒酣,气氛却微妙至极。
此时萧若正低头注视着酒杯,一副又要抬起,又没抬起的姿势。
抬起,戴着面具喝不了。
不抬,又与各处格格不入。
听到这句话,她还是将杯子放了下来,转过头,面具后的一双眼睛深入寒潭:“做得最对?”
“是……”曹操注视着她面具上的血液,轻轻说:“孤成就了今日的你。”
忍住一杯酒泼过去的冲动,萧若笑了:“这么说还要多谢曹公了。”
“无心插柳,不必言谢。”也不知听没听出来他话中的讥讽之意,曹操倒是收这些“谢”字收的毫不手软:“当如的萧若在乱世活不下来,如今却可以,孤敢保证,就算这一战败了,你也能活下来……”顿了顿,又开口:“还有,当初的萧若孤看不上眼……”
最后一句话,却只仰头喝酒,付之一笑。
萧若也是笑,一边笑一边叹。
直到乐声寂灭,宴会散去。
……
曹操最近话是有点多,多到萧若回到营地的时候脑海里还在回想他那个“不悔”。
联营里烧着火把,灯火通明,有笑声,有酒香。
这里的士兵也和对面一样,没有露颓势。
反而比对面更多了些轻松欢快。
看来人被逼到了绝境,苦中作乐的本事也是一流的。
萧若下了马,缓缓往里走。
走过无数的火堆……
忽然一个碗探到眼前:“萧若,你得来喝一碗。”
她的手下什么时候有这么大胆的人了?
正迟疑,一抬头,对上冯白醉醺醺的眼睛。
整个人还未从诧异中回过神来,另一道身影已经挡到了她眼前,银白的铠甲在火光泛着微微的红,视线中可以看到他的耳根都有淡淡绯色,好像碰到了酒。
“冯白,说了几次了,够了。”
轻轻的呵斥声响起来……声音清朗,语调温和。
无端端的,心中骤然一块大石落定。
安下心来。
……
这个夜很长,长的有些寂寞。
就如天上一轮弯月,万古都那样浅浅地勾着,看尽世间成败浮沉。
曹操只觉得酒没有喝够,便又叫人抬了一些上来,月下独酌,把酒敬月。
萧若从帐后转过来,看见的便是这么一副景象,他一个人站在空地里,举着手中的碗,对着寂寥的一弯上弦月。
“你来了。”没有回头,曹操似乎就知道来的是谁。
“找你有事。”萧若出口:“帮帮我。”
“帮你?”
喃喃着,转过头,曹操好像醉了,又好像想歪了:“这么晚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 屠苏

二月二日,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屠苏是个吉日,天朗气清,一扫前几天的风雨惨淡,碧空蓝得像是一泓清不见底的湖水,没有一丝云彩。
九里山的每一座山峰,如倒插上天的断剑,刃利而高,透露出来的不是名山的云雾飘渺,而是肃穆萧杀。
这股独属于古战场的杀伐之气,不管上空是无云碧霄还是淫雨霏霏都不会有丝毫改变。
。。。。。。
屠苏之祭,说是为了身亡的献帝而祭,但是所以诸侯心下都雪亮——国不可一日无君,袁绍是想立新君。
拥护者有,冷眼旁观者有,防备着意图反击的人也有。
曹操就是最后一种。
毫无疑问的,他身后的萧若也是。
二人的席位还是在一处,曹操着滚着螭纹的玄袍,腰间悬一柄缀着红缨白玉的佩剑,他的剑同征战沙场的将军不同,不是凶器,而是礼器。
首位上的袁绍目光在那柄剑上凝了片刻,猛然记起来这人还有三公之一的爵位——
强弩之末了,难为还拿装束撑着。
袁绍眼里滑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将目光转到了他的另一个敌人身上。
萧若今天和昨天一样,一身的白衣,面上挂着面具。
面具后面的眼睛黑如深潭,只是不知是不是昨日风大染了风寒,从入席起就一直体态微斜着,由身边一位英挺的青年将军扶着。
那将军看着面生,袁绍就多看了几眼。
白袍银甲,这印象让他想到了当初的死对头公孙瓒,心里瞬间罩上了一层阴翳。
。。。。。。
萧若跟在曹操后面登上高台的时候,徐荣就看到了,尤其是注意到她身体微微斜着,一只手紧紧被身边的赵云挽住,竟然就保持这样半拥在一起的姿势,从他面前走了过去。
一眼都没有多看。。。。。。
好像与她,他不过是九里山上最常见的顽石,连驻足多看一眼的必要都没有。
脑海里先是一阵空白。。。。。。从昨晚就开始的绵绵刺痛越加清晰,就如一把钝顿的刀在心上来回刮着。
才抬起头,对面的景象就直直地刺入眼里。。。。。。
她的白衣,衣上的风,和赵云身上的银甲,白袍。。。。。。。很是登对。。。。。。登对得刺眼。
徐荣感到眼前微微地黑了一下。
几乎是下意识地,手就碰到了身边的剑鞘。
韩睿似乎听到了剑得铮铮长鸣,下意识地抬起头来,却只看到他低着头,触着剑的手微微颤抖,却没有动。
“将军。。。。。。”
关切地轻声问。
徐荣没有回答,只是抬一抬手,示意他不必担心。
。。。。。。
再没有将视线对准前方,徐荣侧头看向了高台之上。
此时男巫还在冗长地祝颂着,声音落在空空旷旷的台上,一边舞剑,一边对着东方,念念有词。
底下侍立的仆童不时迎上退下,穿梭着,递上手中的清水,香炉,生绢等物。
如果不是因为这里是九里山,而举办这祭典的是袁绍,这只不过是一场再平常不过的往生祭。
时间渐渐流逝,就算是有帷幔遮挡,高台之上,竟然还是会让人感到暖日灼人。
萧若斜靠在赵云怀里,好像对着他喁喁低语着什么。
曹操不时往那里看一两眼,起初是一脸欲言又止的神色,后来是平静,再后来是苦笑。
吕布最开始也在好奇地看着,心想昨日萧若琵琶别抱徐文良就戴了好大一个绿帽子,今日又换了一台琵琶,那绿帽岂不是两个!
这么想着,万分同情地想去看看徐荣,侧过头去见他一脸面无表情地盯着祭台上看。。。。。。比坐下任何人都要专注。。。。。。心里忍不住就是一阵腹诽——
忍,看你小子能忍到几时。
。。。。。。
别的诸侯除了孙策之外,别人都没有他这么闲,都在暗自注意着袁绍的动作。
孙策与他一样,饶有兴味地盯着萧若看。。。。。。檄文传遍天下之日,他就知道了那个“荥阳太守萧氏”真名叫萧若。
手无意识地划一划酒杯,他想,这真是个有意思的名字。
有意思到他想到就咬牙切齿。
看到檄文的时候就乐了。。。。。。
看来这瘟神不止祸害了他一家,点火点到朝廷去了。
这么一想又是一怒,这些少年时候的血气在连年的征战之中磨去了,九死一生才打下来江东的基业,此时唯剩下的就是和父亲一样的——忠君。
不可抑止地念旧。。。。。。想回到生平的王朝,当一个异性诸侯王,在封地江东,维护一方百姓的平安喜乐。
这念旧之心随着战乱越久越加深刻。。。。。。以至于看到有人要弑君时,跟着就把这个人恨到了骨子里——虽然之前已经在了骨子里。
此时不过多了一个曹操。
心下已经打定了主意。。。。。。若是袁绍能证明刘炎的血统,成功地扶他称帝,就效忠这个朝廷。
孙策放下了手中的杯子。
与他同时放下的还有身侧二人远处的刘表,他的死对头。
很巧的是,现在在刘表的心思也和他差不多。。。。。。
坐山观虎斗行不通了。
投靠胜的那方是无可厚非的事。
祭台上冗长繁杂。
祭台下各种心思交杂,风云变幻,暗流涌动。
最镇定的除却了好像身子不舒服的萧若,就要算得上是袁绍和曹操了。 
袁绍是布局的人,也是胜券在握的人,他自然气定神闲。。。。。。只是想不通为什么曹操也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摸样。
自动将这归类为回光还照,袁绍扬起嘴角,满意的听到生祭的唱词一转,渐渐地变成了加冠祭。
这个改变让台下人俱都精神一振。
与此同时,一个白衣女子抱着一个小男孩,从高台下慢慢地走了上来。
高高的发髻上除了鬓边一朵清冷素白的花外再无装饰,瓜子脸上美目轻若秋水,定定地注视着前方,衣衫飘然,雪色映着山峦的黑色,甚是显眼。
猜到这女子的身份,一时众人俱都屏息。
赵云察觉到怀中萧若身体猛地震颤了一下,忙道:“别动。。。。。。”
“见过众位卿家了。”出口声音不大却清晰,扫过各位诸侯,眼神凝定如常,隐隐透出天家的贵气。
“见过董贵人。”
各位回答的声音却不是太一致,落后半拍的人显然是想到了前不久流传天下的流言。。。。。。
或炽烈或怀疑或冷静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投到了她怀中的那个婴孩身上。
似乎还未满周岁的男孩,有些怕生,一见到这阵仗,吓得哭出声来。
董贵人只得将孩子放在怀里,轻轻拍着哄着。。。。。。却没有什么效果,孩子哭得越来越发大声了。
听到这声音,萧若似乎就要起身,赵云忙按住了她。
“文良。。。。。。”
董贵人竞不知为何,转头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徐荣。
徐荣面色一僵。
瞬间四下神色各异,但无一例外都是探究怀疑的。。。。。。
这一声“文良”唤得虽然不算缠绵悱恻,也是情致意切,在联想起前不久闹得天下皆知的那些事,很难让人不起绮思。
袁绍脸立马沉了下来。碍着她的身份不好出声呵斥,只好转身将怒火旁泄:“徐荣,还不去帮娘娘抱过龙子?”
徐荣手上剑一扔,磕在桌上弹起好远,冷冷回视着他。
没有料到这么关键的时候会出事,袁绍只差没一脚踢翻眼前的桌子,猛吸一口气忍住怒火,将袍袖中的某物掷了出来,再次对准他冷冰的视线:“我叫你去。”
目光在那卷文书上面盘旋了一会儿,徐荣咬着牙,面色铁青地站起身来,走了过去。
董贵人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失了态,静默不语,只低头拍着怀中孩子。
徐荣从她怀里把孩子接了过来,奇怪的是,原本在娇软的怀抱里哭得很大声的刘炎被这般生硬地一抱,哭声竟奇迹般地停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