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铁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凉铁骑-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汉帝饶有兴致的看着大殿上的双方,袁隗护短在朝野也不是什么新闻了,关键是能护到这种地步却是连汉帝也始料未及的,也不加阻拦,就抱着一种看戏的心态,世家的团结力很强,或许这件事就是一个突破点,而今经过王允这么一番说辞,蔡邕与世家的关系必然会紧张起来,到时就是皇权发展起来的契机。

北地太守贾荣汉帝岂会不知,包括最近此人在雒阳的种种行径,汉帝一清二楚,身处皇宫不假,汉帝的耳目可是遍布雒阳,掌握雒阳的最新动态,袁隗上奏贾荣殴打袁术一事,汉帝也想着趁此机会整治一下贾荣,让他感受一下天威不可量,不然难保这个年轻的太守大人会胡来,贾荣在北地郡的行为或许在文武百官的眼中是对皇权的挑衅,汉帝却不这么认为,贾荣在他的眼中是一个忠臣,因为他没向汉帝讨要粮草;其实有时汉帝也很单纯,只要你将治地治理好,不向朝廷要钱,就是一个好官。

谁知蔡邕竟然站出来为贾荣辩解,这样一来整治贾荣就要注意手段了,贾荣是蔡邕的门下弟子,打狗也要看主人的,否则会寒了蔡邕这个老忠臣的心。

袁隗一脸正容的看着蔡邕说道:“不知蔡大家还有何话说?”

蔡邕辩驳不过,气的冷哼一声,把头扭向别处,不少官员想笑却碍于袁隗威势,强忍着心中的笑意。

汉帝扫视了一下群臣,淡淡的说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蔡邕急了,汉帝这样讲,就是要落实贾荣的罪名,如此一来,贾荣最低也要丢官,丢官是小,北地郡的情况蔡邕从贾荣的口中了解甚多,恐怕无辜的百姓又要因此而流离失所。

“臣有事启奏!”一个十分尖细的声音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中,只见张让扭着步子走到了殿下,对着汉帝三叩九拜之后,起身缓缓说道:“据臣所知,贾太守昨rì是在雒阳大街上看到中郎将袁术当街调戏良家女子,气愤不过,这才出言相阻,贾太守提醒袁术此举会有损我大汉威严,谁知那袁术不但不听,反而派遣家丁包围了贾太守,幸亏贾太守所带侍卫强悍,将袁府家丁击退,期间误伤了袁术。。。”

“圣上想想,袁术在雒阳城的大街上调戏良家女子,会造成多么坏的影响,对圣上的颜面造成多么大的损失。”张让分析的头头是道。

其余的宦官或多或少都得到了贾荣的好处,也纷纷站出来为贾荣说好话。

蔡邕感到以往听起来十分反感的宦官嗓,今rì听起来格外的顺耳,诧异的看了张让一眼,向汉帝拜道:“圣上,方才中常侍所述句句属实,请圣上明断!”以往蔡邕都是一句一个阉人的叫这些宦官,今rì却是改了口。

汉帝眼中闪过一丝厉芒,贾荣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太守,没想到竟然会有张让、蔡邕为其辩驳,这可不是一个正常的情况,看来这个贾荣比董卓还要有能量,这样一来,更坚定了汉帝整治贾荣的决心。

“不知诸位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担任北地郡太守?”汉帝一锤定音,根本不给蔡邕等人翻案的机会。

蔡邕徒劳的长叹一声,不再言语,汉帝此言一出,摆明了就是要将贾荣降职,降职也好,自己这个徒儿一上任便是一方太守,多经过几次磨练,效果会更好,不过今rì发生的事情却让这个老人所能接受。

张让也十分识时务的束手站在一边。

袁隗拜道:“臣有人选,执金吾袁滂曾力战羌人,可堪重用!”关键时刻,袁隗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大不了再花钱将族中的其余弟子推上执金吾的位置,想袁滂在执金吾的位置上也锻炼的差不多了,放到北地郡训练训练也好。

汉帝轻轻点点头,“可还有合适的人选?”

百官见太傅袁隗已经举荐过了,静静的站在原地,只有张让不合时宜的站出来拜道:“中郎将董卓英勇善战,昔rì黄巾叛乱之时,建立颇多功绩,如今领兵驻扎在陇西,可任北地郡太守。”董卓是贾荣以前的上司,二人配合起来一定会更加的稳妥,这样一来也相当于卖了贾荣一个人情。

张让是宦官,自然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再说宦官一直以来与这些文人不和,自然见不得这些文官得势。

汉帝直接将张让的人选滤过,董卓虽然骁勇,却不知其人忠心几何,执金吾袁滂还是很不错的,据说与羌人作战的时候很勇猛,如此以来,袁家肯定又会送不少的钱财给自己,这才是令汉帝最欢喜的,经过了黄巾之乱,汉帝的骨子里想要变强,可是他弄钱的手段也就是那么几个,而且而今的汉帝不是雄韬伟略的汉武大帝,没有相应的计谋手段,甚至连心腹都没有多少,如何会使大汉中兴起来,光是喊口号是不能变强的,只会引来更多趋炎附势之徒。

“就以袁太傅之见,封袁滂为北地太守,即rì前往北地郡,原北地郡太守贾荣,无故擅离职位,降为灵州县令,至于麾下人马,就交予袁滂!”汉帝淡淡的说道,降职的理由是贾荣擅离职位,让人挑不出毛病。

“多谢圣上!”袁隗激动的拜道,如此以来,袁家又多了一个领兵在外的大将。

这次交锋,以袁隗的完胜而终,张让与蔡邕联手也没有扳过袁隗,汉帝岂能不知袁术理亏,还是倾向于袁隗,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头可不是就是说说而已,“一门七进士,两朝三探花”的家世牛吧,可是与四世三公比起来就成了小儿科,还有一方面,就是贾荣的成长速度让汉帝有些吃惊。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各地的官员与袁家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点关系,这个年代的知遇之恩可是大大的恩情,可想袁家的底蕴有多么的深厚,天下的官员得到袁家好处的不计其数,这也是当初为什么袁绍能成为盟军首领的重要原因。

“近rì传来长沙叛乱的消息,不知那位将军愿意领兵前往平叛?”经过这么一闹,汉帝也失去了回去睡觉的yù望。

太尉张温出列拜道:“臣有人选,行军司马孙坚作战勇猛,为人颇有谋略,可堪此任。”

汉帝淡淡的说道:“准奏,封孙坚为长沙太守,即rì起点齐本部人马前往长沙平叛,附近的郡县负责粮草、兵源。”

蔡邕心灰意冷的离开了皇宫,难道大汉真的要完了吗?忠臣义士得不到重用,面对世家的偏袒不加阻拦,整个朝堂竟然没有一人敢于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

“太傅还有什么事吗?”汉帝对着身后紧紧跟随的袁隗笑道。

“乃是为执金吾袁滂远赴北地郡之事而来。”

“此言何解?”

“圣上有所不知,北地郡的士兵都是贾荣的嫡系,完全听命于他,若是袁滂贸然前往,恐怕会被其架空势力,成为一个傀儡,老臣的意思是派遣部分的军士跟随,确保袁滂的安全,也方便让贾荣交出军权。”袁隗不卑不亢的说道。

汉帝沉思良久后说道:“此事恐怕不妥,如今大汉境内四处烽烟,盗贼猖獗,兵力不足,况且国库空虚,朕也是有心无力啊。”汉帝不断的用眼神看着袁隗,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兄弟姐妹们,为了铁骑,站起来,大家的支持就是铁骑不断进步的动力!断崖一定会努力更新回报各位读者,为了心中的铁骑,即使再苦,断崖也不会退缩。

一三二章:降职(上)

袁隗岂会不明白汉帝话中的意思,接过话茬说道:“袁家尚有些家资,愿意拿出来捐到国库,为圣上分忧解难!”本来袁隗想着让孙坚和袁滂同往北地郡的,奈何孙坚被封为长沙太守平叛去了,据袁滂所说,这个孙坚的军事才能十分了得。

汉帝大笑道:“太傅大人真是忠心可嘉,好吧,朕会派遣五百名军士相随,只是士兵的粮草还需要一些时rì才能到达。”

袁隗脸上的肌肉微不可察的轻轻抖动了几下,拜道:“圣上宽心,粮草的事情老臣也会处理。”

汉帝大笑道:“如此最好,有劳太傅大人了,明rì袁滂即可前往北地郡上任。”

“多谢圣上。”

汉帝淡淡的说道:“免礼,如今大汉,像太傅这样体恤国情的忠臣却是越来越少了。”

“食君禄,分君忧,这是老臣应该做的!”袁隗再拜道,不得不说,袁隗的演技的确了得,即使被汉帝狠狠的宰了一下,仍旧看不出丝毫的表情变化,放在后世绝对又是一个影帝级别的。

且说贾荣一行人披星戴月,一路赶到了北地郡,五十人皆是骑兵,即使袁隗势力通天,有心逮捕,也没办法,传令兵根本赶不上这群有心逃跑的骑兵,再加上贾荣是离开雒阳,再有北地郡太守这一层身份罩着,前行的路上也十分顺利。

到达北地郡之后,贾荣也是悄悄的进城,没有惊动城中的张立,毕竟知道自己前往雒阳的人还是少数的。

想起这次的雒阳之行,真是一波三折,与世家的关系不仅没有调和好,反而更加的糟糕,看来是要想好退路了,再加上此次将袁术给打了,估计袁隗老儿不会善罢甘休的,不过明白上袁隗肯定不会胡来的,贾荣是蔡邕承认的入门弟子,不看僧面看佛面,只要贾荣没有过错,袁隗也不好过于深究,毕竟在辈分上说,贾荣是后生晚辈;雒阳之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拜了蔡邕为师,这样一来,一些文人也会慕名而来,毕竟蔡邕的名头在那放着呢,其次就是与宦官打好了关系,不过,花的钱也不再少数,够贾荣肉疼一阵子的了。

北地郡的情况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年的天气很好,相信田地能得到好的收成,到时就不用为百姓的吃饭问题所担忧,贾荣也不用为军粮而担心了,照着当前的形势发展下去,北地郡的土地势必会越来越多,人口也会越来越密集,不出数年,北地郡将会是大汉的一个大郡。

因为雪灾坍塌的房屋也在张立的组织下修补完善,更为可喜的是,北地郡的人口突破了十万,附近郡县的百姓听闻北地郡的一系列事情之后,纷纷迁往北地郡,太守县令制止不住,只好顺其自然,乱世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人,就不怕没兵,冷兵器时代,抢的就是人,人就是最大的资源。

张立作为贾荣手下的首席谋士,北地郡的二把手,回来之后,第一个要找的自然就是他。

得知贾荣回来的消息,张立也不顾以往的形象,一路小跑来到贾荣的住处,激动无比的看着略显疲态的贾荣,跪拜道:“主公!”千言万语尽在“主公”二字之上。

贾荣俯身将张立扶起,笑道:“子荣啊,我来开的这段时间,你可是变瘦了啊,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多谢主公关心,属下的身体没舍呢么大碍的。”张立的语气激动的有些颤抖。

贾荣示意张立坐在身边的位置上,如同叙家常一般,和张立说着前去雒阳一路上的见闻,二人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虽然贾荣没有明言,张立也能感觉到洛阳之行的危险,试想一个小小的太守,在高官林立的雒阳能会讨到好处吗,并且大汉的世家对贾荣这个太守没什么好感。

当贾荣提及已经拜蔡邕为师时,张立在羡慕之余十分的诧异,蔡邕的名气,整个大汉的士子无有不知,外人眼中的一介武夫、粗鄙之人能得到蔡邕的看重,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特别是在贾荣身份如此尴尬的情况下,蔡邕收其为徒,是要承受多么大的压力。

贾荣在雒阳的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言论还没有传到大汉的其他地方,不然张立会从其中看出一二的。

惊异之余,张立恭喜道:“主公能拜蔡大家为师,实乃是一件大好事,主公与世家的关系会得到直接的缓和,即使有心发难,明面上也不会过的太过分,届时将会有源源不断的博学之士投到主公的麾下。”张立似乎已经预想到到时将会有多么壮观的情景。

贾荣苦笑道:“哪有那么容易。”

随后又将与袁术发生冲突和雒阳城大街之上殴打袁术之事说与了张立听。

与料想的一样,张立的脸sè十分的难看,身为士子,不可能不知道四世三公的袁家,大汉有多少的官员是袁家提拔上来的,数也数不清,袁家是而今大汉当之无愧的第一大世家,知遇之恩最难报,贾荣得罪了袁家,就相当于间接的得罪了大汉的大部分官员。

贾荣长叹道:“子荣也不用什么事情都向坏处想,凡事有一利则必有一弊,本来我们与世家的关系就不好,也不在乎这一下了。”贾荣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冲动,就看袁家能怎么自己,惹毛了,先把袁术的媳妇泡了。

次rì,贾荣带领士兵在北地郡巡视了一圈,看着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贾荣感到无比的舒心,虽然他们吃的很差,穿的也是破布棉衫,这些却阻止不了他们幸福,幸福不是取决于拥有金钱的多少。

贾荣所到到处,百姓争相观看,特别是刚刚迁入北地郡的百姓,更是对这位传说中的人物充满了好奇,贾荣亲切的与四周的百姓打着招呼,更是将气氛带到了高cháo,若是在后世,哪会有这种情况,那些官员不请人围观就已经阿弥陀佛了,面对这些朴实的百姓,贾荣有一种淡淡的满足感,百姓如此的拥戴自己,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

即使条件再艰苦,断崖也会努力的写下去,这时断崖不断告诉自己的一句话。

今天下雨了,路不好走,所以迟了,话说路上好冷啊。

一三三章:降职(下)

返回太守府,贾荣卸去身上笨重的盔甲,端起桌上的白开水一阵牛饮,事毕,摸了摸下巴上的水珠,笑道:“子荣啊,如今的北地郡可是变得越来越好了,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功劳啊!”

贾荣身为上位者,就不能将所有的功劳揽到自己的身上,反正最终受益的就是自己,将功劳推到大家的身上,更能促进他们努力。

张立恭敬的答道:“主公,北地郡的形势明面上一片大好,可是世家的动向却是有些诡异,属下一时间也难以判断。”

贾荣笑道:“让那些世家闹腾去吧,惹急了,他们的家资可就是北地郡的仓库。”

张立又变成了一副苦瓜脸,“主公以后勿要再如此说,以免落人口实。”

贾荣明面上称是,心里却在计算着北地郡经过这一次的收成之后,就能缓过来劲儿,到时就将北地郡的四大世家给拿下,经过上次糜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